惊天动地盗墓电视剧全集(惊天动地盗墓案原型)

惊天动地盗墓电视剧全集(惊天动地盗墓案原型)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2-03-08 05:51:50

1955年国庆节刚过,一封特殊的“请示报告”被送到了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

这份报告由六个人共同署名提交,其中的两个人我们非常熟悉,一个是中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另一个是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

除了副市长的职务,吴晗还有另一个学术名头:明朝历史研究专家。

而这份报告的内容,即便放之于中国历史,也是破天荒头一遭,因为他们想请示中央,组织发掘位于北京的明代长陵

(报告内容)

长陵是北京“明十三陵”中最著名的陵墓,素有“十三陵之首”的称呼,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

对长陵进行考古挖掘,在考古学界甚至整个北京,都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

郭吴二人建议发掘长陵的提案传开后,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大惊失色。

(左郑振铎,右夏鼐)

他们两人联手警告吴晗,当时新中国并没有完全妥善开发这种大型皇陵的技术和条件,一旦发掘,文物保护和修复将是个巨大问题。

可吴晗当时很固执,坚定认为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年,也培养了一届考古学专业大学生,具备了对这种大型陵寝进行研究开发的条件。

于是,这项提案最终还是落了地。

一年后,帝王陵墓的发掘历经一系列坎坷,终于到了打开地宫大门的那一刻。

现场的每一个人内心都裹杂着好奇、紧张,他们盼望这一刻太久了。但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一次闯入地宫世界,即将引发中国考古界最令人痛心的一场悲剧

当时的新闻电影《地下宫殿》完整记录了这场奇妙探险的全过程,新世纪后央视又引用当时影像、并采访当事人,推出了纪录片《定陵传奇》

借助这两部影视作品,我们也得以窥探当时这场考古发掘从前到后的真实面貌。

01、从长陵到定陵

1955年12月初,“长陵发掘委员会”成立了。

委员会成员共有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夏鼐、郑振铎、王昆仑这十人,下设一个考古工作队,队长是赵其昌,副队长是白万玉。

1956年春,考古队就进入十三陵地区进行调查,他们选择的目标,就是明成祖朱棣修建的长陵。

因为长陵是当时保存最为完好,也是规模最大的陵墓。考古专家认为,长陵中一定有数量巨大且珍贵的文物,可以作为研究明朝历史的事实依据

但经过勘察,研究计划几乎陷入停滞,因为古代皇帝陵寝的地宫设置都极为隐秘,而长陵占地面积巨大,考古队进行了好几周的试探性发掘,一无所获。

一筹莫展之际,考古队转变了思路。

他们想着另找一个位于十三陵的小规模陵墓进行试探性发掘,总结发掘经验之后,再正式发掘长陵。

这时长陵西南方的一个陵墓走进了他们的视野。

这就是定陵。

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与孝端显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墓,明神宗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被称为“万历皇帝”。

选择定陵作为试掘目标,并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考古队只是基于一个想法和一个偶然的发现。

这个想法是吴晗和夏鼐提出的。

他们认为定陵在十三陵中建造年代较晚,修复起来也会容易一些,另外万历皇帝在位48年,史料肯定更加丰富。

(夏鼐)

而那个偶然的发现,则来自于考古工作队。

他们发现定陵附近的墙上,出现了一个因年久而开裂的裂缝,有理由推测,这条裂缝连接着地宫的入口,所以它为发掘定陵提供了“天然条件”。

最终,考古队决定,根据这一线索,开始试探性挖掘。

02、找到地宫

根据历史记载,定陵在过往数百年间曾被破坏过不少次,历经清军入关、李自成放火以及多方盗墓,很多陵外的建筑都已焚毁。

为了发掘定陵,考古队只能顺着这个有裂缝的墙做文章。

1956年5月9日清晨,赵其昌、白万玉率队来到现场,考古队除了专业工作人员,还找来了附近的38位民工,一声令下,民工队长王启发挖下了第一锹土。

探洞刚挖到一米深,民工那边就传来声音:“好像有字?”

因为民工多不识字,于是赵其昌和白万玉赶忙跑了过来,轻轻用毛刷刷去浮土,只见三个雕刻粗浅的字迹映入眼帘:隧道门

经过仔细辨认,专家认为这并不是故意制造假象的“迷石路”,而是古代工人为了辨认隧道口留下的记号。

这也印证了之前他们的猜测,这堵墙下方果真就是通往地宫的入口。

挖掘工作继续进行,十几天后,在长墙的下方又有不少新的收获——

他们发现在“隧道门”刻石下面,又露出了一个用大城砖垒起的大门和转墙,这应该是通往地宫的第一道大门。

为了减轻工作量,减少考古时间,第一条探沟被放弃,考古队转而开始挖掘第二条探沟。

事实证明,这是个错误的决定,第二条探沟越来越深、越来越宽,却没有任何发现。

就这样浪费了几个月时间,考古队一无所获,一种绝望的情绪渐渐弥漫出来。

过了多雨的季节,到了九月份,转机才出现,又是一位民工发现了一条带有刻字的小石碣。

石头上刻着一行字: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所谓金刚墙,是明朝对地宫墓墙的称呼。这块石碑的发现,几乎是指明了地宫所在,成为了打开定陵地宫的一把钥匙。

根据小石碣提供的线索,考古队再次调整计划,开挖了第三条探沟。

为了加快效率,考古队搭起了脚手架,不过厚厚的土层不容易开挖,直到1957年5月,才找到了地宫金刚墙。

虽然历时很久,但金刚墙的出现为所有队员打了一剂强心针。更让人兴奋的是,金刚墙上有一个神秘的梯形开口。

专家判断,这应该就是300多年前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

找到了金刚墙和入口,考古队没敢贸然打开,因为又到了夏季,马上到了北京多雨的季节,他们准备等雨季过后再行挖掘。

等待雨季的这四个月,考古队一直在为打开地宫做准备,找到金刚墙的兴奋渐渐消失,整个队里反而有一种恐惧的气息在逐渐散播。

03、地宫探秘

无论是《盗墓笔记》还是《鬼吹灯》中,我们都见过这样的情节:所谓摸金校尉只要拿个罗盘念几句口诀就能找到地宫入口,真正艰难的,是地宫下的机关、毒气甚至怪物。

其实现实中恰恰相反,寻找和挖掘出地宫入口才是最困难的。

因为考古不是盗墓,每一铲土都必须十分小心,所以工作量大且耗时。找到地宫后,工作反而会变得简单一些。

不过,眼见金刚墙上的梯形入口就在那里,工作队却犯了难。

因为跟小说里一样,中国有不少古书中记载,许多皇帝为了让陵墓不被盗掘,地宫里都设有复杂的致命机关,一旦陵墓被入侵,机关就会启动,闯入者将死无葬生之地。

工作队的专业人员肯定知道这些,但皇帝陵墓是第一次挖掘,以前谁都没有下去过,具体有没有机关毒气,进去会不会死人,也没人能给出个准信。

所以当工作队一块一块将梯形洞口上方的砖拿下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忍不住害怕了。

地宫一打开,阴风就从里面吹了出来,让工作人员不寒而栗,而且带着一股特浓的朽木和发霉的气味,这种气味特别浓,足以让人联想到阴曹地府。

(定陵入口)

砖拿下来以后,众人犯了难:万一真有机关暗器怎么办?到底谁第一个进去?

于是他们用起了最古老的方法决定命运:抓阄。

抓阄完毕准备进入,定陵突然迎来了连续两天的雷雨天气,雷电交加,雨没下多少,两日不停。

考古队虽然都是科学工作者,但免不了心里犯嘀咕,白万玉甚至还和考古队员们打趣:是不是万历皇帝显灵了?

没办法,工作不能拖,最后白万玉发话,让庞中威壮着胆下去,并告诉他:一切都准备好了

后来庞中威还将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名叫《定陵发掘亲历记》。

拿着手电筒绑着绳子,庞中威慢慢寸进陵墓,每走一步都要用铁锹敲一敲地面,试探有没有暗器机关。

走了一会,洞外的人听不到声音了,有人着急了大喊:“怎么样里面?”

只听到庞中威回答:“没事。”

大家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了地,一个跟一个走进了这座尘封三百多年的陵墓地宫中。

04、地宫里面的样子

当所有人都陆陆续续走进地宫,手电筒的灯光在黑乎乎的地宫里显得格外明亮。

走着走着,大家发现一扇一整块汉白玉雕刻成的大门。

用手电筒从门缝照射,发现有一块长石顶住了这座门。

为了打开这道厚重的地宫石门,工作队人员用铁丝做了一个套子,套在石头上,并将长石慢慢挪开。

据79岁的孙宪宝老先生讲述,当时年轻的他身形小,用自己的身体抵住石头,慢慢打开,这让他成为了进入定陵陵寝地宫的第一人。

走进地宫,所有考古人员都被这座百年陵墓镇住了。

地宫下面有宏伟的建筑,跟紫禁城的样式很像,同时寂静异常,就像走进了地下世界,阴风阵阵,吹得他们毛骨悚然、寒毛直竖。

而他们,也变成了全中国亲眼见过皇帝陵墓地宫景象的第一批人。

穿过长长的前殿后,所有考古人员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万历皇帝的陵墓中可谓宝藏无数,有汉白玉雕刻的座椅。

各种青花瓷器、金银玉器、凤冠霞帔、珠宝首饰,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因为装盛这些陪葬宝物的木箱都已经完全腐烂散架,所以各种宝物都直接散落到了地上。

而在后殿,他们发现了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

棺椁木材都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朽败,但棺椁内部保存依然完好。

万历皇帝遗体最上方盖着一层金被,金被下则是一层层贴身陪葬物,为了保护文物,考古队只能一层一层往外起。

就这样,一共起了十一层,棺椁中的文物才被完全清理,万历帝骸骨才显现在众人面前。

历时两年多的发掘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地宫中总共出土的文物已达3000多件,不仅有皇帝的各色金银日用品,还有皇冠、凤冠、玉带、龙袍、珍珠玛瑙、绫罗绸缎等等。

皮哥举几个国宝级的例子。

比如金丝翼善冠,是至今唯一发现的皇帝金冠。

再比如“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三龙二凤冠”四顶凤冠,工作人员现场看到时,光泽依然耀眼。

更有万历皇帝头上戴的乌纱翼善冠。

以及龙袍等。

其他的金器更是数不胜数,件件都是国宝。

05、考古悲剧

定陵的发掘工作出土珍宝无数,按道理说是一次成功的发掘。

可岳南所著《风雪定陵》中,却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定陵的发掘工作:“由此,中国考古史揭开了悲怆而惨淡的一页。”

为什么这么说?

那是因为,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科学条件,对定陵这种大型皇家陵墓的发掘时机远远不成熟。

定陵的发掘,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得多,得到的只有教训,失去的却是极其珍贵的宝藏。

所以它是新中国成立至今唯一被官方主动发掘的皇陵,是第一座,或许也是最后一座。

从纪录片中不难看出,这么宝贵的文物,发掘工作者竟然是徒手去拿的,连个手套都没戴,口罩也没有。

我们印象中的文物,或许是金银器物,文人字画居多,可真正珍贵的,远不是这些。

皮哥不妨跟大家说一说,定陵中那些限于条件被毁的最珍贵的文物。

首先,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金丝楠木棺椁,在供人参观的仿制棺椁制成后,就被派人扔到了定陵后的山沟沟里。

熟悉《鬼吹灯》的观众,应该对“金丝楠木”很是熟悉,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理想、最珍贵、最高级的建筑用材。

除去名贵材料本身的价值,再加上皇帝棺椁的文物价值加成,这三口“金丝楠木”棺椁可谓是真正的无价之宝,随随便便值几个亿是没问题的。

棺椁被扔一周后夏鼐才听闻此事,他立刻让博物馆找回棺木妥善保存。

然而山谷中的棺椁早就不见了,也许被上山砍柴的农民搬回了家中,或许是劈了做床板家具,又或许是凿碎了生火煮饭。

陵墓中还有很多木俑,面部栩栩如生,雕刻极为细腻,是稀世珍宝。但这种文物的保存条件十分严格,需要在零下200度的环境下脱水后真空密封。

可当时国内的考古界根本没有这种技术,白万玉只能用“蜡封”的土办法,结果木俑上蜡后变形变色,连表情都扭曲了。

更可惜的是陵墓中各色各样的丝织品和华服衣物。限于当时的水平,皇帝皇后的一件精美衣物,需要工人耗费十年时间才能织好。

打开陵墓后,由于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和技术所限,定陵中所有的出土时光鲜亮丽美艳绝伦的丝织品和衣袍,几天后都被氧化,变黑变朽,出现了霉变和腐烂,成了黑色的残片和破布。

(万历皇帝龙袍残片)

当时的中国考古协会会长徐苹芳回忆说,即便是保存下来的文物,有些袍服的处理,也不尽如人意。

像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在半腐的衣服上,随着涂料老化,衣服也会老化龟裂,很是无知。

最最珍贵的,是棺椁内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遗骨。

据当时考古队员说,这三具遗骨保存颇为完好。

纪录片里我们也看到了,虽然只剩骨头,但因为金丝楠木棺椁和内部的防腐措施,历经三百多年,遗骨颇为完整,而且头部还有头发留存,色泽光亮。

(备注:以上图片遗骨进行了马赛克处理。)

可是这三具文物和科考价值极高的无价遗骨,也没能保存下来。

之后,吴晗还打过报告,希望开发更多的皇帝陵墓,却再也没有被批准过。后来吴晗后悔,承认夏鼐和郑振铎比自己看得更远。

参与发掘的赵其昌老先生也直言:“定陵当时我是赞成挖的,但就是因为我经历的一切,现在我哪一个帝王陵都不赞成挖!”

因为经历了定陵的教训,所以今天,中国官方从不主动、也绝不主动挖掘有价值的陵墓,尤其是皇帝陵墓。

除非工程建设施工意外碰到了,自然灾害损毁了,才会进行抢救性的挖掘和保护。因为即便技术发展到现在,开挖陵寝后暴露的文物也无法被妥善修复和保存。

比起我们一探究竟的求知欲,为过去负责,为未来负责,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留的态度。

因为有朝一日,我们拥有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后,面对这些古代的瑰宝,或许会获取更多关于古人的信息,了解更多关于古代人类的往事。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蜉蝣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