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年第二季度东莞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结果出炉。其中,松山湖、东城、万江排前三名,石龙、望牛墩、樟木头排后三名。据了解,在去年第四季度考核中,松山湖排名第一,但在今年第一季度考核中降至第三,此次终于重回冠军宝座。此外,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樟木头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徘徊在后三名。
在今年第二季度精细化管理考核中,东城排名第二。
【一】考核结果:
松山湖、东城、万江排前三名
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范围为东莞市33个镇街(园区)建成区,共包含597个行政村(社区)。考核内容为市容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市政及公共设施管理、户外广告管理、施工工地及渣土管理六项。
今年第二季度,由市城管委办牵头,按照“第三方考核 数字城管 重点工作”三大模块同时开展的形式,持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工作。
其中,第三方考核模块占70分,即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每周暗检、每月夜检,每季度明检,持续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对各镇街(园区)城市管理实时状况进行评分。数字城管模块占15分,即依据数字城管系统数据,根据各镇街(园区)案件办结、案件自行采集和处置、城市管理投诉处置情况进行评分。
重点工作模块占15分,主要由每年城管系统重点业务工作、督办函回复、问题整改、信息报送等内容构成。不过,由于本季度城管系统2021年的重点工作暂未形成量化的考核方案,所以其中的“重点工作事项”(满分10分)不参与评分,仅“问题跟进整改及信息反馈”(5分)参评。也就是说,本季度总成绩满分为90分。
根据最终考核,松山湖以82.65分排名第一;其次是东城和万江,分别是81.67分和81.01分。石龙以77.02分排名倒数第一;其次是望牛墩和樟木头,分别是77.39分和77.73分。
据了解,在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的考核中,松山湖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此次松山湖终于重回冠军宝座;而东城则从今年第一季度的第一名降至第二名。
松山湖重回第一的背后
松山湖重新夺回第一的背后,有哪些秘诀?
松山湖城管分局透露,自2020年7月以来,松山湖以新一轮招标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片区管理机制,将园区重新划分成5个项目标进行市场化管理,打造更高效的工作格局。此外,结合过去三年城市综合管理模式的运行情况,在新的实施方案中增加了“协议单位自带智能管理系统,并接入分局管理平台”的要求,所有的环卫、绿化作业人员和车辆均配有终端定位和传感设备,平台可监测到人和车的行动轨迹。
松山湖新一轮的城市综合管理项目实行“片区长负责、集体决策、共同打分”的管理机制,由城管分局的中层干部和骨干担任各片区的片长,其中片区长负主要管理责任,并与另外3名片区管理人员共同对片区管养情况进行打分,“共同决策、共同打分”,以小型团队共同管理的方式,对片区进行“周巡视、月检查”。每周由片区长和共同管理人员对片区进行现场巡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并建立台账;每月对各片区合同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进行打分、扣款,确定服务费用的支付金额。
同时,成立以分局局长为组长的检查考核组,对各片区实行“季度评比考核”机制。每季度对各片区的管养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将数字城管、精细化管理考核成绩等纳入片区考核体系,并按时公布各片区的考核成绩排名,向各片区公司总部进行通报,对考核成绩较差的片区予以通报批评,并与该片区协议单位法人代表或片区项目负责人进行“约谈”。根据名次确定片区服务费用的付费档次,各专业部门定期提出指导整改意见,不断压实片区长和中标管养单位的责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园区很多市政设施急需维护更新、绿化植被趋于老化。为此,松山湖结合4A景区的验收要求,对滨湖核心景区松湖烟雨和生态园湿地公园进行系统的提升;并有序推进园区环卫、绿地系统规划工作,协调加快生活垃圾转运站、垃圾分类设施、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的建设等,全力优化城市环境,努力提升城市环境面貌。
不过,目前松山湖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难题。一方面,大量建筑工地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园区在建项目一直位居全市各镇街首位,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市政道路占用、土方运输路面污染、周边市政设施损坏、扬尘污染、施工车辆乱停放,以及大批量建筑工人践踏草地、横穿马路、就餐后乱丢垃圾等问题,加大了园区城市管理难度。
另一方面,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严重影响园区城市环境。大朗宝陂旧村、东坑角社村、横沥月塘村、石排福隆村、茶山超朗村、寮步凫山村等征地拆迁问题因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周边区域城市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村民霸种霸养、乱搭窝棚、违法建设、违法经营、乱倒垃圾等问题较为突出,对园区城市形象和市容环境影响较大。
松山湖城管分局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二】连续“垫底”的樟木头:
连续四个季度考核排后三名
从去年第三季度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开始,樟木头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徘徊在后三名。其中,在去年第三季度的考核中,樟木头排名倒数第一。目前,樟木头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据了解,在市容管理方面,樟木头占道经营情况突出,内街小巷、居民区的乱摆卖、乱拉挂、乱涂画、乱堆放现象较为严重;“僵尸车”乱停放问题反复出现;农贸市场、工业区等区域周边整治没有保持常态化。在樟木头城管分局下班时段,城市“六乱”反弹,临街店铺未严格执行“门前三包”责任制。
以今年6月第三方机构的暗检为例,在市容管理考核方面,樟木头的主次干道(含桥下空间)、公共场所及周边,因存在“占道经营、乱设摊点、沿街叫卖、看相算命、擦鞋卖艺”等影响市容环境现象,一共被扣了6分;而其小街小巷及居民社区、单位院落也因存在这些市容管理问题,一共被扣了4分。此外,集贸市场及周边因“摊档不入场(店)经营,市场及周边门店有店外经营、有马路市场和场外场”的现象,被扣了5分。
此外,在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樟木头街道保洁较差,部分社区散落垃圾、成堆垃圾的情况比较严重,较多集中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工业区附近,部分地方出现垃圾容器溢满现象,垃圾清理不及时,垃圾清运力度不够,垃圾容器的管理和保洁工作较差;镇内公共厕所管理缺失,出现部分公厕卫生保洁不到位、内部设施维护更新不及时等现象;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站、集贸市场周边、城乡结合部等区域“脏乱差”现象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没有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其中,金河社区樟木头镇垃圾转运站樟城19、樟洋社区银洋四街垃圾转运站、圩镇社区大件垃圾收集点,都是多次反馈的“黑点”。
在绿化管理方面,樟木头绿化工作中,树木死亡未及时清除补种,枯枝积存等园林垃圾清理不及时;少数绿化树到期未修剪,部分闲置地方长期裸露,未及时种植绿化,绿化景观得不到强化和美化。
而在市政管理方面,部分人行道破损,人行道砖缺失、窨井盖缺失、水泥砼路面坑洞、预制板涵破损、路灯设施损坏等未及时维护更换。
第三方机构暗检发现樟木头存在的环境卫生管理“黑点”。
三方面原因导致樟木头排名靠后
那么,哪些因素制约了樟木头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让樟木头在精细化管理考核中连续“垫底”?
樟木头城管分局表示,该镇经济实力较弱,队伍严重老化,城镇面貌相对老旧等,让樟木头输在了精细化管理考核的“起跑线”上。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当地财政投入。2020年,樟木头GDP为132.79亿元,在全市排27名,属经济排名靠后的镇街梯队,对比同属山区片的临深镇街凤岗、塘厦、清溪,差距明显。
此外,近年来,樟木头虽然加大了市政管养经费的投入,但由于樟木头城镇化起步较早,部分市政设施超期“服役”,城镇面貌开始老化,损耗较为普遍。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经费投入未能完全解决历史欠账问题,制约了全镇城市品质提升效果,拉低精细化管理水平。
而在人员队伍方面,樟木头城管分局现有工作人员107人。其中,从年龄分布来看,年龄在30周岁以内的4人,30周岁至45周岁的有27人,45周岁以上有76人(占总人数71%),人员陆续退休,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从性别来看,有男性96人,女性11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8.73:1);从学历情况来看,全日制本科学历4人,全日制大专学历13人,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90人(占总人数84.11%),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下一步将如何“突围”?
面对目前的困境,接下来,樟木头将如何奋起直追,实现“突围”?对此,樟木头城管分局有着较为清晰的规划。
樟木头城管分局透露,将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包括:加快生活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加快厨余垃圾处理和大件垃圾处理运营系统投入使用;推进“一社区一场”建设提升建筑垃圾、大件垃圾临时堆放点,完善市政设施建设等等。
同时,将“一河”、“三线”、“六公园”、“十大工程”作为城市品质提升的工作主线,即 “一河”(石马河两岸),“三线”(东深路、莞樟路、先威路-南城路-樟木头大道沿线),“六公园”(中心公园、南城文化公园、西城休闲公园、滨河公园、政府广场公园、香樟公园),“十大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人行道升级改造工程、绿化升级改造工程、防护栏升级工程、路灯升级工程、主街道升级工程等等)。预计投入约6000万元,继续加大市政设施投入力度,以点带面,辐射周边,进一步补齐市政设施短板,逐步美化提升老旧滞后的城市面貌。
在人员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认真投入到精细化管理中来至关重要。为此,樟木头将加大对部门、社区的督导问责力度。按照《樟木头镇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方案》,每月对各社区精细化工作进行评分考核并排名,排名将在媒体上公布,成绩将列入《樟木头镇年度社区工作量化考核评分表》中,进行量化考核。
对于每月考评排后三名的社区,由镇主要领导约谈该社区书记;对于连续两个月考评排后三名的社区,相关社区书记要向党委政府作出书面检讨;对于全年考评有3个月或以上排名倒数第一的社区,在年度社区工作量化考核评分中取消评优资格,并报送给镇城管委和镇纪委,由镇纪委对社区书记启动问责机制,报送组织部门处理。同时,对于因不协调落实城市精细管理工作,或没有履行好职责而导致同一问题屡次被市扣分较重的单位负责人,移交纪委部门进行追责。
樟木头城管分局和各社区还将加强对各个项目承包公司的监管和绩效考核工作,督促承包公司严格按照合同标准投入人力和设备。同时,细化分区,用好“片长”机制,完善城管服务驿站、社区城管服务工作室,定岗督导,点人点岗点设备,全面提升环卫保洁和绿化养护标准,对第三方管养公司启动“红黄榜”和“退出”机制。
而在人员配置方面,将进一步壮大城管协管员队伍。目前,樟木头城管分局正在开展新招和补充30名城管协管员招录工作,预计两个月后到位。
“我们将努力打造一支作风硬、敢当担的城管铁军,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营造干净美丽、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樟木头城管分局称。
樟木头城管分局开展“六乱”整治。
【三】成绩“滑坡”的石龙:
从25名降至倒数第一,名次直降8位
在第二季度精细化管理考核中,还有一个镇值得关注——石龙。在今年第一季度精细化管理考核中,石龙排第25名;第二季度则降至倒数第一,名次直降了8位。
对此次考核成绩的“滑坡”,石龙城管分局痛定思痛,并总结出了八个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对第三方管养公司监管不足,考核标准不高。石龙按区域划分为新城区、旧城区、西湖区。按服务内容,各区分别有一个环卫保洁公司,还有公厕管养公司、公园广场管养公司、绿化管养公司、市政管养公司等,第三方管养公司繁多混杂,带来管理不便,遇事易造成相互推诿扯皮,工作效能下降。而石龙城管分局未完善对第三方管养公司的相关考核制度,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标准要求偏低,监管力度不高,责任落实不到位。
此外,第三方管养公司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成效打折扣。一方面,因第三方管养公司“散、乱、小”,环卫、绿化保洁养护承包作业单价低,环卫保洁、垃圾分类清运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打击了第三方公司工作积极性;也导致出现第三方公司自身监督措施实行不到位、作业效能不与城市精细化管理考评挂钩、考评成绩好与不好都无关痛痒的情况。另一方面,市内其他镇街大部分都推行绩效扣分制,对第三方公司工作效果进行打分,对造成在市、镇考核中被扣分的公司进行扣分扣钱,但石龙镇一直未能推动该项工作,工作阻力较大。
同时,因石龙土地面积小,没有场地和空间设置建筑垃圾临时收纳场,对目前辖内发现的零散、无主的建筑垃圾,都是采取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的方式,将建筑垃圾运输到临镇的收纳场解决,对第三方公司而言,成本高、能效低。对个人和单位产生的建筑垃圾未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也是在城市精细化管理考评中容易失分的原因。
目前,石龙各村(社区)没有设置城管办,也没有专门配合开展城市管理工作的人员,村(社区)在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和支持不足,发挥不了基层城市管理工作的效能。一线城市管理力量薄弱,人手不足,远达不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而在人员队伍方面,石龙跟樟木头一样,也存在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并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近年来,由于人员退休、离职、借调等原因,石龙城管分局人员逐年减少,且已近10年未有年轻员工入职。整体人员结构趋于老化、新老员工衔接断层,队员工作创新能力不足,思维渐趋固化,并且缺少激励制度和晋升渠道,造成工作效率进展慢,工作效果、质量打折的情况。环卫工作人员的老龄化情况则更加严重,平均年龄达50岁以上。
第三方机构暗检发现石龙存在的环境卫生管理“黑点”。
将探索村(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激励机制
石龙城管分局表示,下一步,将参考深圳、广州的优秀城市管理经验,以及调查研究市内其他先进镇街的有效成果,与市、镇、村(社区)实现三级联动,为石龙城市管理工作打开新局面。
其中,石龙镇城管委办将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讨论研究城市管理工作,协调部门沟通协作,同时协调财政部门加大对城市管理领域项目的资金支持。此外,将探索村(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激励机制、信息互通机制、整改机制、追责问责机制,对全镇村(社区)进行排名,督导各相关部门,特别是各村(社区)积极承担责任,主动组织开展辖区内的城市管理工作,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同时,对各股组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重点选拔任用,对能力不强、工作不积极的坚决进行撤换。特别是对各项工作都被动落后的股组,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此外,充实基层一线城管力量,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素质能力,加强对一线城管执法的保障。落实路长、巷长、站(所)长制,加强道路、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设备监督管理。同时,抽调一批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环卫组,切实提升环卫工作成效。
【四】全市情况:
市容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问题反复存在
从全市总体情况来看,目前东莞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第三方机构考核占了70分,说明该指标的重要性;而其中的暗检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了暴露了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真面目”。
在总分排名中,松山湖、东城分别位列第一名和第二名;而在暗检中,松山湖、东城同样占据前两名。这也说明,暗检成绩对总分排名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第二季度,第三方机构对全市33个镇街(园区)的990个村(社区)进行了暗检,其中共检查了主次干道、内街小巷4786条,集贸市场518个,公共厕所912个,垃圾转运站501个,共发现问题10545处。
其中,暗检扣分排名前三的问题是:散落垃圾、成堆垃圾、大件垃圾、空中垃圾、顶棚垃圾、绿化带垃圾等清扫不及时,占总扣分的27.86%;占道(出店)经营、店外(施工)作业、乱设摊点、沿街叫卖等影响市容环境现象,占总扣分的22.85%;乱写、贴、挂、画、乱拉乱挂等现象或不整洁美观(牛皮癣),占总扣分的5.13%。
而从精细化管理考核的六项内容来看,在市容管理方面,各村(社区)占道乱摆卖、门店出店经营等问题不但反复存在,还有增加的迹象;洗车店、五金店等不顾出行安全,店外施工作业等现象仍比较严重,甚至部分店主还觉得其行为有道理。此外,商铺、出租屋周边等利用公共设施、高压电线等乱拉挂现象一直存在。同时,“门前三包”责任制仍未能有效落实到位,大部分店铺垃圾直接扫出门口,门前污渍无人处理等。
在环境卫生管理方面,部分“三边”地带和卫生死角垃圾的积存问题反复出现;部分规模较大垃圾中转运设施落后、管理不善,长期积存较大量垃圾;近几个月发现各镇都有垃圾桶严重满溢现象,垃圾洒落在地面,清运不及时,桶身及周边地面污渍严重;大部分道路两旁的泥沙冲洗后未及时清理,部分道路仍然扬尘严重,特别是在铺设市政设施管道的区域,等等。
在园林绿化管理方面,部分村(社区)存在枯枝、折枝、杂草等园林垃圾清理不及时,长期就地积存;部分村(社区)绿化树修剪过度,影响绿化景观效果。在市政及公用设施管理方面,人行道砖、侧平石破损缺失等情况严重;市政排水设施(如窨井盖、排水渠预制水泥板等)破损、缺失较多,未能及时修复,同时发现大部分排水设施内有垃圾积存,已造成排水口堵塞,多次造成内涝现象。
可以看出,目前东莞存在的诸多城市精细化管理问题,都是反复存在的老问题。这也说明,必须要下定决心,补齐短板,才能让这些老问题不再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难点”和“痛点”。
即便是排名第一的松山湖,在暗检中仍发现不少问题。
建议加强“六乱”整治,压实“路长”“巷长”责任
针对目前东莞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的问题,第三方机构建议加快完善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地区、出租屋周边、工业区及“三边”等地区的“六乱”整治工作,压实各“路长”、“巷长”等负责人的管理责任。
同时,压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强市容巡查和执法,对违反市容管理条例的严格处罚。对于居民区的严重乱堆放问题,建议由村(社区)干部组织对居民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使其了解到该行为对市容的影响及严重的安全隐患,并责令其限时处理。
在垃圾清运方面,可根据各镇经济、人口等比例,科学合理安排日常环卫保洁作业班次,根据各区域的垃圾产生量合理安排清运力量,加强环卫基础设施日常的规范运营和安全操作。
今年,东莞需完成100处“口袋公园”建设,目前进度已经过半。随着越来越多的口袋公园及街头景观的建成,管养单位应针对各景观的管养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管养计划和落实管养责任人,并严格落实执行养护。
此外,加强落实市政设施的长期巡查计划工作,规定各市政设施的修复时限,并将责任落实到人。持续推进“千箱美化”、“旧墙翻新”等市政工程,优化道路路面及其附属基础设施。同时,配合市政基础设施、绿化景观等的实际情况,设置有东莞特色的城市照明亮化工程,完善城市照明的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升东莞城市品质。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