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音量大的危害(电视音量过大对电视有损坏吗)

电视音量大的危害(电视音量过大对电视有损坏吗)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2-03-09 23:16:33

世卫组织今年发布了最新的《世界听力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4.66亿人正在遭受听力损伤的困扰,其中包括3400万儿童。很多人看到这个数据可能是不屑一顾的,因为他们自认为听力是健康的,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实际上,在我国每20个人里就可能有一个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虽然这种损伤并不会过多影响正常生活,但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偷偷摸摸地将听力损伤程度加重,最终可能导致单侧或双侧的听力障碍。

有人说,一些遗传病并不只是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会让孩子学会,而这些生活习惯就会导致遗传病提早出现。听力障碍也是如此,假如孩子本身没有先天性听力障碍,那么还在襁褓之中的娃娃可能会因为父母不当的育儿方式罹患听力损伤。

这些声音正在偷偷损伤孩子的听力

在生活中,宝宝总会无意中被暴露在噪音环境下,作为成年人的宝妈宝爸可能已经习惯了某些声音,但耳朵比较脆弱的宝宝却不能承受,这些声音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属于噪音的范畴了,超出了宝宝听力系统可接受的范围,比如说以下这些声音:

1.音量过高的电视或手机声音

家长在看电视时,声音最好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而手机的音量和平时说话一样就可以。

2、有声玩具

有些玩具可以发出语音和音乐,而且并不能调节音量大小,父母在给孩子选择玩具时需要多多注意。

3、房屋装修的噪音

邻居家装修房屋一定会有强烈的噪音出现,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可以给孩子戴上耳罩或耳塞。

4、父母的争吵,大声吼孩子

家长吵架的声音会很大,这不仅会损伤宝宝的听力,也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另外,家长生气时也会提高声调,对孩子大声吼叫。

5、商场、广场舞的音响声

商场及各个商家播放音乐的声音有时会很大,而且声音环境极其嘈杂,楼下广场舞的音响也是困扰不少人的难题,这两种声音都有可能损伤孩子脆弱的听觉系统。

听觉不止和语言有关

孩子的听力一旦受到损伤,就会阻碍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和认知能力相关的各个方面,比如思维、记忆和想象等能力。听觉负责的是语音输入,而语言则负责输出,它们是前者决定后者的关系

听力正常的孩子,在5、6个月大时就能发出意义不明的咿呀之声,1岁时就会叫人了,词汇量也在这时开始飞速增长。可听障孩子的这几个时间点会往后推迟很久,甚至仿音期都不会出现。

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缺少某个器官的功能所带来的影响从来不会是单一的,听力障碍带来的首要问题是语言能力的落后或缺失,如发音不准、口齿不清、词汇量稀少、语言逻辑混乱等,这些都被统称为语言发育迟缓和听障性构音障碍。

语言是认知能力的体现,所以当孩子语言能力不过关时,他的认知水平也一定是不合格的。对于语言矫正来说,听障儿童语言康复的最大难题不是发音的纠正或词汇量的累积,而是注意力和执行功能差。

孩子的注意力和执行功能一方面来自遗传另一方面则依赖家庭的教育和引导。听力障碍儿童由于听不清或根本听不到父母的话语,所以父母无法通过语言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水平和执行功能,他们的注意力通常是分散的,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很短。

普通儿童在5岁时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约为15分钟,8岁时能达到40分钟,而听力障碍儿童则远低于这个水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听障宝宝在上课时一点都不安分,东张西望是常态,对老师的指令也无法很好地执行。

除了语言障碍,这些“并发症”其实和听力障碍本身一样值得关注,矫正和教育的难度也更高。可是,不少家长并没有注意到孩子认知能力上的不足,只着眼于听觉和语言康复。

所以,家长需要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尤其是难以察觉的轻度听力障碍。宝宝的语言能力能否较为顺利地发展,取决于父母对听力障碍的发现和干预时间,越早干预、听力补偿越早,听力障碍对孩子语言发育的影响也就越小。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