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寸4k电视试音(4k65寸电视用1080分辨率)

65寸4k电视试音(4k65寸电视用1080分辨率)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2-03-25 06:36:13

不知不觉中,人们的碎片时间逐渐被以广播剧为主的音频所填满。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不论是在线音频平台,还是配音行业,以声音为载体的“耳朵经济”驶上了发展快车道。

市场规模高达百亿,用户规模高达6亿,但大部分音频平台的主题依然是亏亏亏。

音频APP

从2017财年至2020财年,音频第一股荔枝已经连续四个财年亏损。另一边,喜马拉雅的招股书显示,坐拥2.62亿月活,同样连续三个财年亏损。

除了亏损,音频行业在人才、内容付费、政策等方面依然面临难题,如何优化提升,或成为“耳朵经济”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头部CV稀少 配音演员并不简单

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的规模,从2016年的1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3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9.4%,2021年将达到220亿元。巨大的商机和众多知名配音演员的成功,吸引众多声音爱好者加入。网络上也顺势出现众多广告,号称“声音变现”,甚至有一小时千元的宣传口号。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网配剧”爱好者,均表示想要通过录音广播剧、有声书赚钱很难。配音爱好者小先生称,他兼职录制一些广播剧,主要还是为配角录制,一个月有时就几百元。圈内也确实有一些爱好者签约成为平台专业主播,但这些人大多是艺术院校毕业,有相当的专业基础。小先生也尝试过音频直播,但效果并不明显,也就放弃了,“也就是凭着爱好做,要靠这个生活还是挺难的。”

红星新闻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国内目前具体有多少专业声优无法统计,但顶级的声优,可能只有不到20人。陈浩、姜广涛、边江、阿杰、季冠霖这样的大咖,都是受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常年为影视剧、动漫配音,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剧照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配音导演、知名配音演员陈浩看来,现在配音行业随着广播剧、影视剧、动漫、综艺为更多人所熟悉,也吸引不少年轻人入行,想要成为专业的配音演员,首先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表演是多样化的艺术,配音演员需要通过声音去演绎,比如广播剧,观众需要通过我们的声音感受到演员的一举一动、心理等等。”

让陈浩无奈的是,一些并不专业的培训机构看准了风口,打着“声音变现”的方式进行虚假宣传,号称凭声音就能月入上万,“这完全是误导,配音爱好者们一定要注意分辨所谓教学的真伪。”陈浩称,自己22年经历的每一个工作,几乎都有试音环节,试不上就走人,每次都是一个考试。平台也并非如某些配音广告所说,张嘴就给钱。平台会对专业水平有选择,对合同有约束,对版权有要求等等,完全不像描述的那么易如反掌、唾手可得。

配音广告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配音为什么受欢迎?那是饺子导演和全体配音演员一起努力的结果。”陈浩回忆,饺子导演寻找这部电影的声音前后耗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在找到陈浩后,发现彼此的审美理念一致,才决定携手合作,“我们一起进行角色分析,每一场戏的结构,人物的动作要怎么搭配语言,哪吒吊儿郎当的样子要怎么表达?太乙真人为什么用川普?每一个角色都是大家研究很长时间的结果。这一切都是需要强大的专业素养来支撑,并不容易。”陈浩说,配音这一行相对公平,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是真正打开这个行业大门的钥匙。

平台亏亏亏 成本居高不下

行业在蓬勃发展,不过,红星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大部分平台依然在烧钱。喜马拉雅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喜马拉雅亏损分别为7.55亿元、7.47亿元、5.39亿元和3.24亿元,三年半的时间总亏损近24亿元。其招股书显示,除了巨大的营销开支,营业成本也居高不下,主要以内容创作者分成及版权费用为主。2020年喜马拉雅支付给内容创作者和签约方的收入分成达12.93亿元,占到营收比例的31.7%。

相关分析认为,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及用户黏性,喜马拉雅在渠道推广费、品牌推广和广告方面持续大手笔“烧钱”;同时为了有不断的优质内容,提升用户的付费转化,喜马拉雅的营业成本也将长期居高不下。然而,持续投入后,能否有更多的用户愿意付费,则是摆在喜马拉雅面前的关键所在。

荔枝收盘股价

除了喜马拉雅,国内在线音频第一股的荔枝也不好过,其股价从11美元发行价跌至6日收盘时的1.78美元,总市值仅9008万美元。荔枝集团最新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总收入5.05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收入,但非国际公认会计准则下净亏损2720万元,同比转亏。自2020年初上市,荔枝共发布八份季度财报,只有在2020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实现盈利,其他六个季度都是亏损状态。

付费用户增长现瓶颈

根据中商产业院的数据,国内在线音频最主要的变现方式是付费订阅(会员订阅及付费点播收听服务),占总体的42%。其次分别为直播(31%)及广告(27%)。财经分析师李明认为,从行业来看,用户付费的增长空间、增量市场与渗透率均很难有大幅增长。据灼识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月活跃用户数的渗透率为16.1%,远低于美国的46.5%。而国内短视频与长视频分别达到了73.8%和74.2%。此外,从付费率来看,目前长视频平台的用户付费率还没有突破25%,对于在线音频而言,用户付费就更为艰难。

喜马拉雅招股书

喜马拉雅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移动端平均月活跃付费用户达到1420万,较2020年同期增长65.5%。不过,和其平均2.6亿月活用户相比,1420万的付费用户,显然还远远不够。其招股书显示,活跃用户在高增长后,增速有所放缓,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的会员订阅,其收入增幅亦有所下滑。

荔枝的业绩报告显示,二季度荔枝平均每月付费用户总数49.44万,同比增长7%,三季度平均每月付费用户总数为48.55万,与去年同期的44.83万人相比增长8%。不过,和二季度相比,三季度的付费用户反而有所下降。可见,荔枝的付费用户增长开始进入瓶颈期。

侵权层出不穷,监管趋紧

相对于影视,广播剧的管理稍显宽松,这也是耽美题材在广播剧上开枝散叶、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各大平台的热度榜单上,播放量最高、付费率最高且最受关注基本都是耽美题材。“现在一些广播剧为了博点击率,出现了打擦边球、色情等内容,耽美、言情就成为重灾区。”一位业内人士称。

猫耳的处罚

就在今年10月,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通报称,北京喵斯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猫耳FM”平台内容审核机制存在严重漏洞,违规传播大量不良网络视听节目,严重违反《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警告并罚款人民币3万元。

除了监管趋紧,侵权纠纷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红星新闻记者在天眼查看到,不管是喜马拉雅还是猫耳,都有大量关于侵权的案例。天眼查显示,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有494条因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而起诉他人的法律诉讼,也有318条因该纠纷被其他公司起诉;关于著作权属、侵权纠纷被起诉和起诉他人或公司的则为41条和18条。猫耳的运营方北京喵斯拉也有18条因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而被起诉的诉讼,有6条是因著作权属、侵权纠纷起诉他人或公司。

猫耳涉及的纠纷

今年10月,2021声音探索者大会暨北京广播节音频版权论坛上,北京广播电视台、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首都版权 协会与法律发展基金会在论坛上共同发布“保护声音作品著作权”公开倡议书,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童刚就表示,没有音频著作权保护,就没有尊重音频内容创作和有利于音频内容传播的良好环境。他呼吁各界共同推动形成合力,推动音频版权行业创新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邱峻峰

编辑|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