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五六十年代题材电视剧(反映60年代北京电视剧)

老北京五六十年代题材电视剧(反映60年代北京电视剧)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2-03-15 06:12:35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一群年轻的科学家为何甘愿隐姓埋名,将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奉献给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联手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当中国人第一颗自行研制的原子弹成功炸响,蘑菇云腾空而起之时,现如今已是爷爷奶奶辈但当年同样意气风发的年青一代,他们革命的爱情、友情又得到怎样的升华?

今晚(9月23日)央视一套晚间黄金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鹿鸣影业有限公司承制,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剧重磅开播。聚焦两弹一星,展现中国力量,致敬无名科研工作者,讲述他们凭信仰铸平凡为伟大的故事。

故事:青年科学家扎根戈壁,投身两弹一星

电视剧由白涛、黄楠联合导演,黄剑东编剧,李光洁、高露、李健领衔主演,徐晓璐、朱铁、齐欢等主演,云集老、中、青三代实力派演员同台飚戏,为新中国的70华诞献礼。以“科技强国”“革命爱情“真挚友情”为主线,讲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青年科学家们克服重重困难,扎根戈壁,奉献青春,投身原子弹和氢弹研发的故事。电视剧以小切口、小人物、大历史、大情怀,讲述1949-1978年之间的中国历史变迁,通过那段激情岁月里的艰苦创业,折射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国家命运。

该剧设定情景始于1955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新中国的建设迫在眉睫,身处他乡的中国知识分子中掀起了一股归国热潮。留美物理学教授钟培林,留苏深造的王怀民、何吟薇夫妇和黄凯华等物理人才克服重重阻力,辗转踏上报国之路。

1959年,外国援建专家团撤走,两弹研制一片低迷之际,林安城教授专程赶来,转达了党中央自主研发原子弹的决定,科学家们深受鼓舞,决定自力更生,原子弹事业开始了自主研发之路。

爆炸试验成功后, 正值3年自然灾害最严酷的时刻,物资紧缺、环境恶劣、天灾频发,科学家们面临着最艰难的考验。经过2年攻坚,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王怀民带领工人们突破极端天气的干扰,完成最后的总装工作。1964年10月16日,中国首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大家欢腾雀跃,又一鼓作气地投入到氢弹和两弹结合的研究中去,不久,这两项伟大的事业也相继取得了胜利。王怀民和杨佳蓉,陶志纲和钟心也终于在同一天迈入了婚姻的殿堂。1978年,科学的春天终于到来,王怀民却因积劳成疾将不久于世。医院里,他用尽力气,在民用核电报告的扉页上写下了他们几个人的名字。

拍摄:军事禁区里首次还原原子弹爆炸现场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这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为真实展现这段历史,创作团队不眠不休查阅大量资料,进行实地采访调研,组建了包括院士、科学家、亲历者在内的强大专家顾问团,整个拍摄期全程跟组,对专业技术性问题进行指导。

拍摄期间,500人聚力,90天奋战,参加演出的人员达1万人次以上。同时还面临着天气考验:炎炎烈日、七级沙尘暴、多次蓝色大风预警,布景多次被毁。为真实还原原子弹试爆场景,全剧几乎都在戈壁和沙漠中拍摄,拍摄地点就选择在华北地区当年研造第一颗原子弹的沙漠戈壁里,生活和工作场景高度仿真。那里至今仍然是军事禁区,在地图GPS上都找不到。剧组首次还原了原子弹爆炸现场,等比例搭建了托举起原子弹的核爆塔。此外还采用了高难度特效,力求向观众呈现出恢弘真实的影视效果。

技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4k50帧电视剧

作为首部以年轻科学家为主角的两弹一星题材电视剧,电视剧摄制方鹿鸣影业在演员选择上更强调适合角色的演技派,而不一味追求明星流量,大胆启用新面孔,将经费和精力集中投入后期制作。剧中王怀民的扮演者李光洁近年来声名鹊起,今年内已有4部戏上演,此次他突破了以往角色扮演的风格,有专家评价其表演已“进入了自由王国”。李健饰演的陶志刚追特务、斗风沙、趴战壕,拍摄时苦活最多,有一天拍摄大风天抢修帐篷,他拉着外帐打地钉,手心都被绳子拉破渗出了血。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4k50帧电视剧,剧组把大部分资源集中投入剧情、拍摄和后期制作上,力求突破性地呈现电影胶片质感,再现50年代末的社会生活质感,从历史场景的还原到服化道的呈现都十分细腻,力求符合那个年代的特征。

首次揭秘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众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既能唤起老一辈人的记忆,又让现代年轻人了解关于两弹一星研发历程的红色青春奋斗传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 郭佳

编辑/崔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