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寸lcd电视机(40寸最好的液晶电视机)

40寸lcd电视机(40寸最好的液晶电视机)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2-03-09 16:35:07

魔兽党最爱的口头禅是“兽人永不为奴”,后来的面板大战,LCD支持者跟风造句,喊出了“LCD永不为奴”,但技术控的坚守不同于玩家的站队。

从PC到手机,LCD一直“霸屏”,后来OLED横空出世,以超薄为卖点,强攻大尺寸市场,虽然贵得离谱,仍然风头无两,究其原因,无非是用户喜欢黑科技,企业争抢制高点,但冲动过后大家也在反思。用户的纠结很简单,OLED电视很漂亮,但65吋以上的性价比不高,很多人也习惯了LCD的稳定可靠,希望技术上还有优化的空间。

企业站在十字路口,左右为难。要么赚钱至上,不管大尺寸OLED成熟与否,有人埋单就能卖出溢价;要么用新技术挖掘LCD的潜力,把产品变得便宜又能打。

争议的本质 显示技术的进化方向

日韩企业押宝OLED,中国企业认为Mini LED背光方案可以给LCD带来革命性变化,这一派的代表是TCL,过去5年,TCL从自主研发入手,发展并完善了Mini LED的产品矩阵,使之成为大尺寸电视的主力军。

8月26日的TCL Mini LED战略发布会上,TCL宣布未来三年大尺寸销量中,Mini LED的渗透率要超过60%。

如此看好 Mini LED前景,主要还是Mini LED打到了OLED的痛点。

一直被视为显示技术发展方向的OLED,其实更适合做手机屏幕,切割65吋以上的面板良品率不高,而Mini LED背光几乎不受面板制约,LCD能切出多大的尺寸,就能支持多大的电视,技术成熟,成本可控,良品率有保证。OLED一直受困于烧屏问题,北美评测机构RTINGS做过试验,如果每天12小时开机,OLED电视会在第102周出现“烧屏”,这个问题后来有所改善,但并未根治。

Mini LED具有高画质、低功耗、寿命长的优点,灯珠小型化之后,可以比OLED更轻薄,在亮度、残影等方面的表现优于OLED。此外,OLED不管PWM调光还是DC调光,都有暗部细节不佳的缺点,而且由于自发光的特性,峰值亮度不高,天生就不适合宽敞明亮的客厅。反倒是Mini LED因为有更多的背光分区,可以实现更精细的控光和调光,这尤其适合依赖“动态光强”增加景深的HDR内容。

然而,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Mini LED,逆袭之路却不是一帆风顺。Mini LED以往更多应用于一些小屏场景,在TCL涉足之前,没人觉得可以做大尺寸LCD电视的背光方案。

所以市场上没有配套的供应商,找不到厂家配合做加工方案、加工部品,连最基本的测试设备都没有,一切必须从零开始。

TCL把Mini LED作为终端产品的主要方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40年历史的TCL既不想在低端市场打价格战,也不想人云亦云,希望专注于自主创新,找到另辟蹊径的技术路线。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从2017年开始,研发团队遵循RTINGS的测试标准,对Mini LED进行“仿真模拟”,结果 “虚拟打分”证明,Mini LED电视的物理指标足以对标OLED。

方向明确了,过程仍然千难万阻。

首先,做原型机的时候,研发团队根本找不到任何加工方,连基本的仪器和测试设备都没有,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也只是做过手机背光方案的部品。凡事只能亲历亲为,自己做拼接和分区控制,加工方只负责把背光灯做小,当时的驱动芯片支持的灯珠数量有限,研发团队不得不在上千块5吋小屏的基础上,用数量累加的方式一步步把整机厚度控制在6mm,分区做到2016区,之后打磨光学处理技术,最后再精选片源,逐帧调校画质算法。2018年6月原型机完成,采用65吋的LCD面板,用了28万颗背光灯,9月在IFA首次亮相时,成了整个展会唯一的Mini LED电视。

接下来就是量产。2019年,TCL量产世界第一台Mini LED智屏,逐渐把Mini LED发展成了完整的产品矩阵,目前已有十几个产品。2020年,TCL在全球Mini LED电视销量占比高达90%。

TCL的软件和算法比硬件更强大

在TCL看来,用户体验不只是出众的设计,漂亮的外观,流畅的系统,强悍的硬件,重要的是用软件、算法和调校能够发挥技术体系的合力。

这才是产品力的精髓。

很多人以为Mini LED是灯珠越多,分区越多,效果越好,其实TCL做过研究,中端Mini LED电视做到300分区就足够了,除非分区做到2000以上,否则画质不会有突破性变化。

以去年发布的C12为例,量产版是240分区,3800灯珠,虽然OD加大了,但画质调到最优,用户仍然拿到了最具性价比的产品。

这就是TCL强调的“技术泛化”。不是把一个或几个卖点甩给用户就万事大吉了,而是有针对性的优化体验,比如根据不同的面板,灯珠数量和分区变化,搭配相应的算法和驱动等等,这样才能提供最有性价比的产品组合。

Mini LED的最大优势是芯片结构小,调光分区更为精细,提高了动态范围,实现了更高的对比度,但这需要整机算法的支持。

TCL通过低延时、不闪烁的局域控光,实现全域色彩还原,动态扫描、动态温的运用,让亮场更亮,暗场更黑。光学处理技术强化了对黑色部分的抑制,高亮区域周边的光晕效果也得到提升。友商抄得了硬件,但抄不了这种以软件、算法和调校为核心的系统优化。

过去的5年,Mini LED完成了三次产品迭代

2019年初的X10是TCL的第一代Mini LED电视,也是全球首款量产的Mini LED电视,当时用15000个灯珠和768个背光分区,实现了1500nits的峰值亮度。

第二代的C12Mini LED发布时,峰值亮度已经做到1000nits,10000000:1的对比度,10bit色彩和157%的色域覆盖率,同时显示技术也取得突破,将驱动半导体电路和微米级Mini LED直接注入玻璃基板,实现了更为精确的分区控光。

8月26日的发布会上,TCL 第三代Mini LED智屏宣布上市,全球首款OD Zero Mini LED 智屏,9.9mm的整机厚度,近10万颗微米级的LED灯珠,1920个背光分区,3000nits的亮度和1千万比1的对比度——代表着全球Mini LED技术的最高巅峰。

曾经的无人赛道,如今是全球显示技术创新的主战场

TrendForce预测,今年全球 Mini LED 电视出货量将达到300万台,CMMA认为到2025年Mini LED的市场渗透率会超过20%。TCL拥有全球Mini LED电视90%的市场份额,去年销量30万台,销售额10亿元,潜在产能破百万台,是名符其实的Mini LED霸主。

在中国掌握全球大部分LCD产能的情况下,Mini LED 不仅延续了LCD的生命周期,而且正在引领半导体显示技术的全面进化。

目前苹果头部企业都推出了自己Mini LED新品,但大尺寸电视仍然是TCL的绝对主场。

Mini LED快速市场化的两个启示

第一,坚持自主创新,坚定追求技术主导权和标准制定权。

有技术才有话语权,有创新才有产品力,TCL成为Mini LED领军企业的背后,是4个显示技术试验室、470项专利,以及在消费电子行业40年技术积累的厚积薄发。

2020年6月出台的《Mini LED商用显示屏通用技术规范》,被认为是全球首个 Mini LED 商用显示屏团体标准,其中Mini LED 的三项背光标准行业已经进入申请环节,TCL就是重要的幕后推手。

第二,整合外部产业链资源,实现共赢。

Mini LED的快速商业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原本空白的产业链逐步完善,产能和工艺日益成熟,而且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Mini LED真香”定律看来是逃不过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