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大决战》,是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全景展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全剧通过讲述战略、战术和战斗三大层面的故事,史诗般呈现波澜壮阔的中国命运大决战。
1991年和1992年,电影《大决战》三部曲相继上映,至今都是观众心目中的经典之作。时隔30年,要用电视剧的形式再现这三场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战役,珠玉在前,的确压力很大。我们不敢说超越,只是这30年里,影像技术、叙事方式、表现手段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如何在今天以电视剧的形式把这个故事讲好,通过一幅大的历史画像,让今天的观众与我们一起重趟历史的长河,从中感悟到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在整个主题架构上做了两层。第一层是把“为谁而战”的问题说清楚。全剧始于重庆谈判,就是为了完整展现共产党为人民打江山、为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历史逻辑。第二层是过去较少作重点表现的,就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了胜利”这一点。人民的支持、人民的力量,是大决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基础。
两层架构落实到剧中,一方面是从角色安排上,我们呈现了十几个小人物,除了军队之外,救援队、运粮队、野战医院等都有比较充分的表现。其中有虚构也有真人真事,他们都是宏大历史背景下的鲜活个体,代表了在大决战中无数为国家前途命运作出贡献的普通人。他们每一个人都用汗水、鲜血和生命,托举起了国家的新生。
非常有意思的是,观众会在这些人里看到后来家喻户晓的人物,这都是我们经过详细的资料搜集和考证发掘出来的。比如焦裕禄,就是当年的支前模范,在担架队、运粮队都待过;而高玉宝则在第四野战军担任通信员,在只认识200字的情况下开始写小说,陈赓还跟他讨论过他写的小说。
而在对国民党方面的角色塑造上,我们首先做到去脸谱化。因为大决战能够最终取得胜利,归根到底,不是因为敌人低能或者弱智,而是因为蒋家王朝背离了人民,他的军队站到了反人民的一面,在“为谁而战”的问题上产生了迷茫——这也是为什么在整个大决战过程中不断有国民党军队起义。而共产党是在为人民打江山,老百姓愿意跟党走,真心实意地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同时,影视制作技术的加持也保证了视觉效果的提升,整部剧采用4K50帧拍摄,特效总时长在300分钟以上。很多过去创作者想呈现而不能呈现的场面,这次借助大规模运用技术手段得以实现。比如电影《大决战》主要集中表现两党高层的决策和谋略,真正的战争大场面不多,而电视剧《大决战》就能做到既有重点的局部,又有气势恢宏的全景。而像从山东走水路运兵去东北,海上遭遇的各种惊险,在剧中也可以表现得非常真实。技术优势还表现在我们可以有更加复杂的摄影场景,全剧光施工图就有810张,概念设计图68张。这些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技术红利。
除此之外,我们在开机前重点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这场发生在70多年前的伟大战役进行创新化表达和年轻态呈现。这也是近年特别是今年亮相的一批主旋律作品的共同追求。起用当下比较受欢迎的年轻演员来拉近剧集和年轻观众的距离,这个手法我们也使用了,但它一定不是唯一的和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历史人物在今天年轻观众的视野中表现出一种真实性。为什么《觉醒年代》年轻人这么爱看?实际上,今年的青年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生逢盛世,但是我们不知道这盛世是怎么来的。《觉醒年代》就是生动、真实、有温度、接地气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也走这条路,在人物的鲜活上下功夫,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同时在细节上着力。细节是历史的表情,通过细节,让观众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这个细节一方面是故事的细节,比如剧中讲到傅作义手下的将领安春山,去张家口救郭景云,结果被解放军包抄,最后落荒而逃,回去跟傅作义说这仗没法打:“老百姓根本不帮我们,连口水都不给我们,却主动给解放军通风报信。我以为我们在察哈尔几十年,也没有祸害老百姓,现在看来,我们背后的政府在祸害老百姓。”
另一方面是视觉上的细节。虽然现代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我们仍然追求细节上的真实。我们的片场有一棵柿子树,还有一个石磨,这个场景仅仅出现了几秒钟,但为了还原真实细节,塑造整个镜头的质感,剧组特意去村庄借来了石磨,就连树上的柿子也是一个一个绑上去的真柿子。
除此之外,从情节编排到戏剧结构的完善,我们在确保信息传达明白准确的前提下,把进程速度加快,适应今天年轻人的观看节奏。
在演员的选择上,我们的标准是以形似为基础,以神似为主导,当然神形兼备更好。
不少特型演员都是观众熟悉的老艺术家:唐国强饰演毛泽东、刘劲饰演周恩来、王伍福饰演朱德、郭连文饰演刘少奇、卢奇饰演邓小平。对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他们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对于人物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如何准确表现,有自己精到的判断。就拿唐国强来说,已经50多次扮演毛泽东,很多想法都是他在片场提出来的,比如有些台词更适合在窑洞里说,而不适合在会议上说。
于和伟也是一大关注点。 《觉醒年代》让于和伟圈了很多粉,大家都很期待他在这部剧中的表现。从《历史的天空》开始,我跟他合作了12部戏,是这次所有演员中合作时间最长的。在拍摄过程中,他也是努力在言和行上向人物靠近,向细节靠近。
拍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也难以想象的困难,大家都一一克服了。我们是去年11月开拍的,第一站在张家口,想到会冷,但没想到这么冷,气温降到零下30℃,演员手里的枪会粘在手上;在地上趴的时间稍微长一点,衣服和地就粘上了。但是我们的团队凭着一股热情,被一种力量集结在一起,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对我们所有演职人员来说,拍摄《大决战》的整个过程,就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党课。
作者:高希希(电视剧《大决战》导演)
编辑:徐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