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中国第九个五年计划启动,这是中国迈入现代化的关键一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这一年,中国宣布暂停核试验,联合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中美俄法英等128个国家签字。
也是在这一年,王菲成了首个登上时代周刊的华人歌手,海峡两岸在CCTV4正式开播,课本上那只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塔利班军队控制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对了,这一年还是NBA选秀人才辈出的一届,也被称为96黄金一代;除此之外,这一年还是彩电第一次价格战打响的日子,长虹带领整个中国彩电行业发起冲锋,和以东芝、松下为首的日本品牌展开交锋。
一战功成,奠定了中国彩电往后十年的荣光,这场价格大战的影响之大,为整个中国的家电产业定下了某种基调,后来的电脑大战、冰箱大战、空调大战、DVD大战,可以说,都是起源于1996这场彩电价格战。
我是老K,这是中国彩电屠龙往事的第二期,这一期,我们从欧盟开始说起!
视频链接:屠龙少年终成恶龙:长虹垄断彩管资源,国家出手放下屠刀
1978年,中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在上海落地,开启了中国彩电的大幕;
九年之后的1987年,中国电视机总产量达到1934万台,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视机生产国,并一直保持到今天。
严格来算,中国已经在电视产量霸主的位置上坐了34年,有人卖,自然就有人买,中国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大规模向欧盟出口彩电,没别的,就是因为“价格屠夫”四个大字。
在中国彩电的冲击下,荷兰飞利浦、法国汤姆逊、德国根德,几家欧洲本土家电都利润大跌,欧盟急了!
1991年起,欧盟开始对中国小屏幕彩电征收15.3%的反倾销税;
1995年,又针对大屏幕彩电征收25.6%的反倾销税;
中国彩电出口欧洲的路径,被彻底堵死!
顺嘴一提,八十年代飞利浦公司利润大滑坡,就有中国彩电冲击的原因,为了自救!
1984年, 飞利浦不得不以合资的形式出售一部分光刻机资产;
1987年,飞利浦用同样的方式出售了一条SRAM生产线。
说出来你很难相信,1984年出售的那部分光刻机资产,后来改名叫了ASML。
1987年出售的那条生产线就是现在的台积电,是的,当今左右世界格局的光刻机公司,和世界上最重要的晶圆生产线,最早都是出自飞利浦的手,而且还都有中国彩电冲击的原因。现在你能明白,当时的中国彩电对欧洲市场冲击有多大了!
不过这里我们就不赘述飞利浦这事了,有兴趣的可以看老K之前的专题《光刻机大败局》,我们回到彩电。
1995年,欧盟对中国彩电提起反倾销调查,长达四十个月的调查后,最终判定对所有中国彩电征收44.6%的反倾销税,在这道反倾销税令之前,欧洲一直是中国彩电主要的出口地。
1992年之前,仅厦华电子一家每年的出口额就高达30万台,当出口之路被封死时,这些产量只能回流到本土市场中,间接为第二年长虹发动的那场价格大战打下了产量基础。
一边是出口封锁
一边是本土混战
所有中国彩电企业,都陷入了一场大型的“内卷”之中。
当然,在中国彩电企业卷起来之前,日本企业先被卷死了!
1996年的价格战之后,整个中国的彩电市场重新洗牌,松下、三洋、索尼等日资退居二线。到1997年,最终形成了长虹、康佳、TCL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长虹的体量超过两家50%左右。
是不是很眼熟?
是的,这就是一个现代版三国格局,不过不同的是,在1996年击退日资之前,长虹就已经有了变成恶龙的迹象,这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企业,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百文集团集团)。
从九十年代开始,长虹就和郑百文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长虹提供彩电,郑百文集团负责利用销售网络把货铺出去,郑百文集团每次提货都动辄上亿。
举个例子,当时一台长虹电视机的出厂价是1000元,经销商拿货之后卖1200元,但郑百文集团的提货量巨大,所以可以拿到更低的价,甚至能拿到一台800元的价,然后拿到市场上用900元卖。
结局就是,他的利润价比其它中小型经销商的成本价还低,郑百文的这个模式对当时很多企业来说是一场灾难,如果和他合作,他就会要求最大让利,实现渠道霸权,这样会得罪一大批中小型经销商,最终失去自己的经销网络。
以后只能依靠郑百文,但如果不合作,郑百文又会用长虹的低价反过来杀死你的经销网络,当时甚至有调侃说:“黄河断流、如意断柄、熊猫不翻身、厦华一路下滑、凯歌不响、金星不亮、孔雀断翅”。
在1996、1997这两年里,长虹利用郑百文这几个大户的产销模式,像抽水机一样抽干了整个市场上所有商家的资金。
最后,在长虹和郑百文的联手下,一大批国产企业被活活拖死,熊猫、北京、如意、黄河、青岛、环宇、孔雀、金凤、三元、飞跃、凯歌、西湖、长城、昆仑、菊花、双喜,这些国产彩电企业,后来全都是死于这个模式。
曾经联手大战外资的国产品牌,在击退日本企业之后,却倒在了中国企业手下,光从这个结局来看,你很难说是日资的高价收割更恐怖,还是长虹郑百文的渠道霸权更恐怖,而当时不起眼的TCL选择了另一条草根道路。
从1994年开始,TCL就开始成立异地公司,主张放权,给予基层营销组织定价权,销量和影响力快速增长。
1995年,TCL进军郑州时,遭到了郑百文集团的狙击,在郑百文的威逼利诱下,TCL最终还是选择了保护中小型经销商,拒绝和郑百文合作,并要求全国所有经销商一律不得向郑百文供货。
郑百文愤怒了,开始在市场上高价收货低价倾销,试图逼死当时还孱弱的TCL。
当年9月,TCL的一名经理私下托一位记者前往郑百文集团,请郑百文放TCL一条生路,时任郑百文集团董事长的李富乾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1996年,彩电价格战打响,中国彩电企业全面夺回市场,而TCL也靠着无数个中小型经销商的输血,不仅击败了日资,还异军突起站到了中国彩电企业TOP3的位置。但销售模式的差别,让TCL和康佳注定与长虹会有一场中国彩电内战。
1998年,大战打响,TCL和康佳首先推出了特价机,试图绕过长虹和郑百文集团的掌控区域,建立属于自己的营销体系,这个方式很成功。
1998年8月,TCL和康佳先后宣布他们的彩电月零售额超过了长虹,成为行业第一第二,而长虹却出人意料地对此沉默,没有任何表示,因为,他们正在酝酿一场风暴,一场能够让长虹吃下整个市场的风暴。
1998年11月16日,长虹彩电发展研讨会召开,在无数镜头和记者面前,长虹宣布自己握有国内76%的21英寸彩管 63%的25英寸彩管,以及绝对比例的29英寸彩管。
直到这时,TCL和康佳才明白,在他们登顶销量榜时,长虹已经秘密签约了国内的七大彩管厂,TCL和康佳用销量抄了长虹的底,而长虹用彩管垄断抄了所有中国彩电企业的家,一场完美的釜底抽薪。
发布会那天,长虹向媒体公开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整个中国彩电行业掀起巨波,春节销售旺季即将到来,长虹完全能通过彩管资源扼杀所有企业,长虹说这句话的时候,TCL的董事长李东升正在登机,三分钟后,他放弃了登机,返回办公室,写下了那篇中国产业著名的《市场竞争既讲竞争也讲规则》。
长虹的这场彩管资源战引起了全行业的恐慌,国家部门出面协调,想请长虹发扬一点军工企业的风范,“让”出一点彩管资源给兄弟企业,而长虹的回应只是一句:“市场竞争不相信眼泪。”
这场风暴在当年春节酝酿到了高峰,整个中国彩电企业都开始保价限量,咬紧牙关等待长虹的屠刀落下,但这场资源站的大刀最终没有落下来。
3月15日,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制止彩色显像管不正当竞争的试行办法》,这部法案3月15日下发,4月1日起就直接执行,如此短而快的法案在中国产业是头一次。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奔着长虹去的,再加上当时长虹董事长倪润峰是中央候补委员,必须考虑到政治影响,如果长虹真的向彩管资源下手,必然会引起整个行业的动荡,导致上百亿的产业消失。
在重重压力外加法案铁拳之下,长虹最终没敢炸了彩管资源的大坝,中国彩电企业度过了这场寒冬,而长虹因为大量堆积显像管和彩电,导致优势尽失,也是在那一年,TCL发动了“银佳战役”,推出了颜色多彩、价格便宜的数种机型。
从另一个维度击败了黑色厚重的长虹彩电,在这之后,即使长虹体量仍是第一,但长虹的时代已经落幕了。
2001年,在中国彩电市场的中场战事还未结束时,曾被击退的外资企业卷土重来了,在中国彩电市场内战的几年中,他们逐步完成了中国本土化的进程,建立了在中国本土的生产线和产业链,国产彩电企业唯一的优势也荡然无存。
往前是欧盟出口封锁,往后是外资卷土重来,如果中国彩电产业是一辆疾驰的汽车,那么,2001年就是这辆车最危险的时候。
车前白雾茫茫,车后黑暗困顿
这一次,轮到TCL举起大旗了!
2001年8月,中国彩电最后一场也是最血腥的一场价格战开打,所有彩电全线下调20%,海信直接把当时最高端的纯平29寸彩电的价格打下了5000,利润空间几乎见底,TCL、长虹、康佳、创维、海信,五家巨头和外资贴身肉搏,勉强抵住了攻势。
这一年,中国彩电行业出现首次全行业亏损,康佳元气大伤,被创维海信超过。
2002年,索尼、松下、东芝、LG等日资悄然将背投彩电售价下调,中国彩电企业再次发动降价战,以背投彩电为代表的高端彩电集体跳水,降价20%。
2002年结束时,中国彩电占据全国70%的市场,最终保住了份额。
2004年,赵勇出任长虹集团董事长,展开“虹色十月”的改革,大刀阔斧清理了倪润峰所犯的错误,让长虹重新回到了联手抗敌的队伍。
归来,仍少年
2006年,欧盟发表官方公报,再次提起44.6%的反倾销税,封堵中国彩电出口欧洲的路径,TCL、长虹、康佳联手提出反诉。同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宣布,将对数字电视加收高额专利费,阻止中国彩电进入美国市场,中国彩电企业结成战略同盟,表示不会退出美国市场。
2007年,TCL、长虹、康佳、创维、海信、厦华等数十家中国彩电骨干企业,联合出资组建“中彩联科技公司”,建立了中国彩电企业共有的专利池,所有成员共享技术专利,进一步拉低成本提高优势。
2007年,长虹欧洲电器公司在捷克开业,成为中国家电企业在欧洲的第一个生产基地。
2014年,创维联手华为海思,解决中国彩电芯片技术问题;
同年,TCL收购日本三洋在墨西哥的彩电业务;
2015年,创维并购德国Metz电视品牌;
同年,创维再次收购东芝旗下在印尼的电视机市场;
2016年,中国鸿海集团收购日本夏普企业,美的集团收购日本东芝家电业务80%股份;
同年,中国彩电登上世界第一!
从1978到2016,中国彩电艰难行走了四十年,对外、联合、内战、封锁,其带来的经验,足以照亮其它企业往后二十年的成长之路。
三代人戮力同心,四十年联手抗敌,终为中国彩电屠龙往事画上一笔完美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