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摸索中前进的主旋律市场涌现出了一批批精品佳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先后推出了《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中流击水》《大决战》等一系列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如今,又有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在CCTV-1黄金时间热播,它就是《香山叶正红》。
《香山叶正红》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广播电视局策划指导,中央电视台、腾讯影业、北广传媒影视、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日报、中影股份、京视传媒、河北广电影视、腾阅文化、唐德影视出品,巴特尔执导,盛和煜总编剧,柳桦编剧,唐国强、言午、王伍福、郭连文、何林翰、张宁江、崔一梁、郜峰领衔主演,杨童舒友情出演,讲述了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毛主席带领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入驻香山“进京赶考”,解放全中国、筹建新中国、搭建起新中国四梁八柱的故事。
高处着眼、低处着手
历史叙事与诗性叙事兼备
纵观中国电视剧发展史,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众多,以香山为切口,鸟瞰新中国成立过程的剧集却并不多见,《香山叶正红》作为一部新时代的创新之作,采用了高处着眼、低处着手的表现手法,历史叙事与诗性叙事兼备,为该类型作品提供了新的创作范本。
展开来说,所谓“高处着眼”,导演巴特尔表示:“《香山叶正红》在艺术表达上积极‘守正创新’,以革命历史题材故事化的手法,围绕进京、和谈、渡江、经济建设、筹备政协、召开政协这六大历史事件,以接地气的创作思维生动讲好故事。”
该剧以1949年3月中共中央入驻香山到10月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轴,涵盖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西苑机场阅兵、国共和谈、渡江战役、上海“银元之战”等更为丰富的内容。整个作品通过宏大的历史叙事,展现了我党领导人在历史紧要关头做出的一系列伟大抉择,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所谓“低处着手”,《香山叶正红》不仅在历史风云中回顾了共和国的初心和使命,更展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优良作风和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深厚情感。
不管是毛泽东在香山广泛会见社会各界民主人士,与周恩来、朱德、李克农商讨对张澜和罗隆基的营救计划,还是刘少奇前往天津与当地工商业代表共商繁荣商业大计,陈云调整购粮政策将“粮老虎”一网打尽等,《香山叶正红》从政治、经济、民生三个层面,透过多线交织的剧情,深刻说明了中国人民最终选择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
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电视剧《香山叶正红》历史叙事与诗性叙事兼备。诗性叙事方面,编剧团队虚构了一些“小人物”角色,展现出革命历史大背景下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解放军团长姜莱阳、中央警卫团警卫战士柳二勇、南下青年干部萧静娴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耿直有担当的姜莱阳是一个热血男儿,能够主动向师长请求渡江作战;单纯又朴实的柳二勇会被毛主席对书籍的热爱所感染,主动要求学习、努力进步;善良且有主见的萧静娴,甘愿放弃去美国读书的大好机会,留下来主动投身到建设新中国的浪潮中去,他们身上有很多熟悉的影子,凝聚了那个时代成千上万有为青年的美好品质。剧中每一个小人物的命运与历史大势有机地牵系在了一起,所涉戏剧影像能够焕发出更多人性化魅力。
“闲笔”落地人文情怀
处处细节见真章
众所周知,“闲笔”不是游离于叙事主题之外对无关紧要情节的描述,而是叙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来说,“闲笔”看似闲情逸致、云淡风轻,实际上是对作品思想和关联历史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度挖掘。
《香山叶正红》敢于大胆使用“闲笔”刻画剧中人物,重点突出各色人物的性格特征与行事特点,让故事节奏变得张弛有度的同时,落地人文情怀,从而凸显出伟人有温度,平民有格局,这也是对主旋律作品的一次创新。
伟人有温度。以毛泽东为例,第十九集,亲自去颐和园探望柳亚子,得知其正在午休,毛泽东没有上前过多打扰,面对柳二勇的敲木桩行为,选择用《三国演义》里张飞的故事来提点他;第二十二集,考虑到李达患有胃病不宜坐车颠簸,吩咐下属用临时“轿子”将他抬上了双清别墅。还有周恩来为张治中家人做出周到安排、朱德主动给萧静娴端来香山柿子饼、陈毅到驻地看望“南下工作团”……可见对革命领袖的塑造上,《香山叶正红》将伟人去符号化,在开天辟地中不失烟火气息。
平民有格局。就拿第十八集来说,杨师傅因为购粮证被长顺号老板王振福抢走后,先是前去北平政府举报,协助相关人员打击“粮老虎”,后又答应徐队长去公审大会当证人。至于为保护土轮船遭敌机轰炸牺牲的黄水根、第一批登上南岸的支前模范赵玉甜、天津民族资本家兼爱国人士萧元济等,则是从小人物视角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血肉相连、共同奋斗,一起走向胜利。
“细笔”不细,“闲笔”不闲,《香山叶正红》的眼光是独到的,宏大的历史往往从细微处走来,大历史常常是由一连串小事件构成的。毕竟从主题上说,“闲笔”常常通过小事件、小情趣显示历史的大主题、大格局。
细节处见真章,也是《香山叶正红》的一大特点。涉及到具体剧情,比如毛泽东爱吃辣椒、会跟老乡换旱烟抽、经常嚼着茶叶“指点江山”,能够满足村里孩子的愿望,带他们坐汽车;周恩来事无巨细,关心指导每一个工作尽量落到实处;姜莱阳一直惦记着战斗英雄王开山的母亲、柳二勇“神枪手”的背后是长满老茧的双手等,正如编剧柳桦在之前的采访中透露:“《香山叶正红》将这些触动人心的点打通、放大,然后提炼出来,予以充满感情地展示,那些平凡抑或不平凡的事,就串成了全剧最具感染力的骨架。”
重温“进京赶考”精神
“正在发生”拉近与年轻观众距离
谈到《香山叶正红》,导演巴特尔说:“这部剧展现了中国在转折时期开天辟地的巨变,‘永远走在赶考路上’是这部剧想要传递的主题。”
历史是一面镜子。《香山叶正红》以毛主席带领中共中央入驻香山作为切入点,引领广大观众回望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风云际会,回顾党的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重温了历久弥坚的“进京赶考”精神。
这其中,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战略方针,离开西北坡前当着一众乡亲们的面,提醒其他领导人“我们绝不做李自成”,到中央军委下令主动推迟攻打上海,毛泽东指示“要文打,不要武打”,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香山叶正红》里出现的不少剧情,更是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诸多内容不谋而合,例如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坚持人民至上。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主旋律剧集逐渐打破了“不吸引年轻人”的标签,既表达主流价值,又成为市场主流。反映到《香山叶正红》上来,就是“正在进行时”的表达方式更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产生共情。
总编剧盛和煜认为:“这部剧改变了一种回顾、总结的叙事方式,将它改成‘正在进行时’。剧名《香山叶正红》,‘正红’是一个正在发生的过程,这样的叙事会更真实、更生动,更能体现那时候意气风发、蓬勃生长的开国气象。”
一边是各界民主人士在饭桌上对国共和谈心存疑虑,张治中对国共和谈成功仍抱有一丝希望,毛泽东等人商讨有关和谈的各项事宜,国共双方在勤政殿举行正式和谈,另一边是朱德等人讨论渡江战役中的战略部署,解放军计划一天一夜突破长江防线,国民党的长江防线瞬间瓦解,电台播报《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们随着剧情推进,“沉浸式”感受到了国共和谈、渡江战役的全过程,见证了一个正在发生的历史大事件,由此让很多人心生“吾辈更要自强”之感,直指主旋律作品的深远价值所在。
结语
总而言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香山叶正红》从高处着眼、低处着手,在纵横捭阖的宏大叙事中,不乏细腻的表达和人文情怀的输出,多维度传达“人心向背”历史逻辑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的强烈情感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