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电视还有版权吗(老版的电视十来年没放了还有用吗)

10年前的电视还有版权吗(老版的电视十来年没放了还有用吗)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2-03-07 04:33:36

在搜狐视频的独家版权到期后,下架4年之久的经典美剧《老友记》重新上线国内流媒体。此次,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B站等多个平台联合拿下该剧版权,同步推出。经典美剧《老友记》首播于1994年,完结于2004年,曾创造5250万人的单集收视纪录,是史上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之一,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长尾剧”。

所谓“长尾剧”,通常指那些在首播后依然不断重播、且始终保持一定热度的剧集。这些剧既满足一部分固定观众的观看需求,同时能吸引一批批新观众,累加起来往往能够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时至今日,《老友记》在海外流媒体平台依旧保持着每周2500万次的观看量,版权方靠这部剧可以每年收益10亿美金,这正是长尾效应的作用。此番国内流媒体的联合引进,同样是看中《老友记》的那条还在延长的“尾巴”。

为何《老友记》能产生

“长尾效应”?

毫无疑问,《好友记》拥有过硬的内容质量。其情节、人物、喜剧特色、时代指向都可圈可点,剧情背后的精神内核与价值观念放至今日也并不过时。这使观众有常看常新的观剧体验。观看老剧也符合当下年轻受众寻找成长印记与共鸣的怀旧审美心理。

体裁也是因素之一。《老友记》作为情景喜剧,每集人物设定和场地基本相同,剧情相对独立,结局开放。观众可以从任意一集开始观看,不会影响对剧情的理解,故事整体框架的连贯性和黏性也能继续留住老观众。因此,《老友记》更像是“枕边书”,具有高陪伴性、低注意力需求的特点。

经典长尾剧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上,不仅沉淀着一批黏度较高的“忠粉”,且还在不断吸纳着数量可观的“路人粉”。对剧集内容、相关热点及话题的探讨,容易调动观众的观看积极性,并促发他们在社交平台上获得参与感和情感共鸣。可以说,长尾剧的话题延展性与二次传播力是不容小觑的。

互联网时代,每天面对海量剧集的中国观众有太多选择,也因此变得选择困难。长尾剧代表着被很多人选择过、验证过的高品质,因此更容易获得观众的信赖。

经典海外剧为何是

各平台必争之地?

虽然《老友记》此前在国内影响力很大,但国内各平台始终没有获得正版授权,直至2010年,搜狐视频花费重金拿下《老友记》版权,该剧才堂堂正正地和中国观众见面。

观看正版是一种情怀和态度,是中国观众想给陪伴自己多年的“老友”补上的那张票。这也是为何在搜狐版权到期后,甚至有网友呼吁为搜狐众筹续版费。这也让《老友记》等经典海外剧成为各大视频网站的必争之地——谁拿到版权,谁就赢得了观众的尊重;反之,势必会遭到声讨。去年5月,B站因没有购买版权却几乎同步上线《老友记重聚特辑》,引发了纠纷。此番B站加盟正版引进的阵营,想必也是吸取了前车之鉴。

2010年前后,搜狐视频率先开辟了正版美剧引进的赛道,领先上线了《老友记》《迷失》《越狱》《生活大爆炸》《纸牌屋》等一系列经典美剧,并由此引发了国内视频平台的海外剧版权争夺战。此后的几年,搜狐风头锐减,腾讯视频接棒领跑,花费重金引进了《权力的游戏》等重磅美剧。尽管播放量高开低走,但“权游”IP的衍生收益才是腾讯视频的目标所在。

新一轮的海外剧IP版权

争夺之战打响?

不同于十年前激烈的独家版权之争,今年《老友记》的联合上线更像是多平台协商共谋的产物。当下,优爱腾等各大视频网站面临着愈发严峻的生存挑战:连年的战略性亏损、短视频平台的分流与夹击、会员数量增长遭遇天花板……如能节省下部分高昂的版权成本,不失为一种多方受益的共赢策略。不难预见,海外剧版权引进的未来发展趋势,即是停止为内卷溢价买单,降低引进成本,争取最优效益。如此说来,新一轮版权竞争白热化的可能性并不大。

经典海外剧进入流媒体市场是否还能产生持续的盈利空间?

《老友记》上线近一周,成绩单不算亮眼。截至2月17日,腾讯视频的第一季播放量为1078.6万次。比较而言,早该剧4天上线的新剧《假日暖洋洋2》的播放量已达2.1亿次。有报道称,此版本删剪了不少敏感内容,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导致播放量上不去。在笔者看来,此影响因素固然存在,但干扰性并不强。相信谙熟剧集上线尺度的平台方已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与应对方案:或是提高剪辑水平,在尺度内更好地加工原剧;或是坦然接受部分损失,忽略那些因为剧情删剪而放弃观看的观众流量,将目光放远,关注剧集的长尾效应。目前看来,平台的态度更倾向于后者。

长尾效应本身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累积的,时间越久,效应越突显。因此,仅由短期做评判,恐怕言之过早。

国内电视剧市场能否复制

多季长时的类似经典作品?

事实上,大体量的长篇剧已不再是中国剧集市场的主流。2020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在政策的支持下,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品质短剧通过市场驱动、平台扶持、制作升级,进入头部剧集市场。这成为剧集生产的重要趋势,也契合着当下互联网用户高效率的观剧需求与碎片化的观剧习惯。正因如此,引进经典长剧其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足部分观众对长剧的观看需求,同时又可免去自行拍摄、制作等烧钱又费力的环节,规避诸多不确定因素。

由此看来,经典剧在剧集市场中是一种近似于“硬通货”的存在——就算不能增值,也能够保值。既然如此,各家流媒体平台又怎会错过这样一笔保险的生意?我们相信,短时间内海外经典剧的正版引进步伐不会停止。

图片来源:豆瓣、InsGirl公号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