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环球网赴七台河记者 王琪】随着范可新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接力获得冠军,小城七台河有了第四位奥运冠军。在2月15日的小雪中,七台河冠军桥上空被绚丽的烟火点亮。
截止到目前,中国在历届冬奥会获得的22枚金牌中,7枚和七台河有关。范可新的前辈杨扬,王濛,孙琳琳,都从七台河走向世界。包括外媒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那个奥运冠军王濛数次提到的,范可新夺冠后牵挂的七台河感兴趣。
七台河曾被称为“黑龙江四大煤城之一”,如今的七台河早已把城市名片从“煤球黑“更新成”冰雪白“:冠军馆,冠军桥,杨扬大街成为地标;主路两侧装饰着速滑主题雕像和运动员滑冰形象的街灯;甚至七台河的高铁站,外形都是一个冰刀的样子。
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冠军馆外景。摄影:王琪
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城市成为“冬奥冠军之乡”似乎是“天经地义”。可那么多东北城市,为什么会是七台河这个1983年才成为地级市的煤矿小城被上天眷顾特别是考虑到它在经济,基础设施等诸多指标上,面对同省“哈齐牡佳”并无优势可言。作为黑龙江最小的地级市,它只有不到70万的人口。2013年七台河才有了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现代化室内冰场;而那座冰刀外形的高铁站于2021年底刚刚投入使用,并建在距离市区25公里的勃利县。
记者带着问题来到了这个距“双奥之城”北京1600公里的“冬奥冠军之乡”。或许在多年前,当王濛,范可新们的冰刀在落上些许煤灰和雪花的冰面上划出一道道痕迹时,他们可能不敢相信自己今后能代表中国站在世界之巅。
跪着挖煤,站着滑冰
“像俺们七台河这种地方呢,父一代和再长一辈的基本都是煤矿工人,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你要能吃苦。”七台河当地的司机老高对记者说。
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冠军馆内的孟庆余雕像。摄影:王琪
在老高的介绍下,记者参观了矿工广场。这个由广场和公园组成的市民休闲场所于2006年投入使用,里面有一座由模范矿工马英湖而命名的“英湖山,”山的北面,也就是广场的正中央,便是一个约两层楼高的雕像:一位矿工在奋力地抡镐挖煤。雕像正对大门的北侧题有“矿工”二字,南侧题有“跪着挖煤,站着做人,”一句在七台河矿工中广为流传的话。
老高说他的矿工父亲,15岁就在井下干活了。煤层薄,矿井下空间拥挤,矿工们需要跪下来挖煤,养家糊口。“他总教育你(我)不能做违法的东西,要顶天立地的做人,就得靠自己的力气。”
老高说七台河七十岁左右的,百分之八九十都当过矿工,每天在井下最少得呆8个小时到10个小时。在七台河禁毒公园的室外冰场,记者遇到了一群老年滑冰爱好者,同时也是这个冰场的管理者和维护者。一打听,他们也曾是矿工。
“我和王濛她爸当年是一个矿上的,看着她长大,一直就跟个小小子似的,”老朱,一位退休的矿工告诉记者。4年前,老朱和50来个爱好者在积雪覆盖的冰封池水上扫出一片篮球场大小的冰面,供市民免费滑冰。
周二正好是浇冰(通过向冰面洒水,维护冰面平整)的日子。在自制的简易浇冰车上有一个巨大的塑料桶,老朱他们在冻了一米厚的冰面上凿个个窟窿,从冰面下舀水倒进水桶。
范录和,一位七台河市滑冰协会的会员告诉记者,他66岁了。老范说冰场是不收费的。“缺钱,缺东西了,大伙就集资,一人拿个10块20块的买个锹,买个扫帚。”他说来滑冰的矿上的工人有,退休的干部也有,学生也有。
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冠军馆一层的金牌榜,记录着小城的骄傲与辉煌。摄影:王琪
“整个七台河都支持滑冰,热爱滑冰。 老百姓关心的就是谁家孩子‘打出溜滑’拿冠军了,”一位带着小孙女滑冰的居民告诉记者。他说自己年轻在井下出工非常疲惫,没机会学,现在要弥补这个遗憾。
王子丹是七台河清华宝贝幼儿园的园长,王子丹告诉记者,他们幼儿园想要和体育局洽谈合作,把孩子们送到基地学习滑冰。她说家长们也都希望通过冰上运动增加孩子的体魄,锻炼他们不怕吃苦拼搏进取的毅力。
“七台河人是比较认同于冰雪事业的… 我们宁可要一个黑乎乎的虎娃娃,也不想要一个软绵绵的白羊羊,”王子丹说。
如今的七台河,有30多所中小学校将冰雪运动作为主要的运动科目。据统计,七台河市每年有近6万名学生参加冬季冰雪活动,占全市学生的90%以上。
张杰的速滑小队员们在位于七台河体育中心的冰场训练。摄影:王琪
“最亮的那颗星星”
如果孟庆余教练他还活着,他或许也是那野冰场的一员。
在七台河的新地标,位于桃山湖畔的短道速滑冠军馆,放置着这位速滑教父的遗存:冰鞋,秒表,笔记本。一件件的实物,照片,诉说着孟庆余开创的基业。2019年开馆时,孟庆余的弟子王濛将自己的数十块奖牌赠予冠军馆,包括了4枚冬奥金牌。
冠军馆原本用作观光塔,始建于2012年,由当地一家煤焦化工民营企捐建。进门就能看到一面“金牌榜”——国家级金牌535枚、世界级金牌177枚、培养世界冠军10人。进门左手边的那面墙则挂满了千余双运动员们穿过的冰鞋,提醒人们不忘光环背后的坎坷。
1951年孟庆余出生于哈尔滨。 1969年,18岁的他被分配到七台河当采煤工人,“胜利矿”的名字仿佛冥冥天意。 哈尔滨是东北最早开展冰上运动的城市,培养了孟庆余滑冰的爱好。他把对于滑冰的天赋和热爱带到了七台河。1972年,他代表七台河参加冰上运动会并夺得三项冠军。1974年他被调入市体委,着手组建速滑队并担任主教练。
冠军馆的讲解员赵娜告诉记者,最早七台河没有像哈尔滨那样像样的冰场,孟庆余就在零下40度的冬夜凌晨自己浇冰场。 他把一个大铁桶放在爬犁上当作浇冰车,浇完身体已经冻透,水溅在棉大衣上冻出一层冰壳。他在回屋叫醒睡梦中的小队员之前,会拿木棒把冰壳先敲碎。他们就住在露天的一个体育场的看台下面,“晚上躺在床上,顺着墙缝能看到天上的星星。”
如今,孟庆余的妻子韩平云一个人住在政府奖励的90平米左右的两居室,屋里干净整洁,但几乎看不到任何与孟老师有关的东西。
在泛黄褶皱的信封里,韩平云掏出一叠着老照片,基本都是孟教练和队员们的合照,只有一张全家福。“我们跟他在一起时候太少了。他这人也不喜欢照相。”
在韩平云和其他七台河人的记忆里,孟庆余是认真能干的“牤子”(小公牛),是既当爹又当妈,既当厨师又当医护人员的“魔鬼教练”,但对于家庭来说,他似乎不能算是合格的丈夫和父亲。
“我儿子有时候也是对他爸爸是有点想法的,他对我们母子俩照顾的要少多了,”韩平云告诉记者,每次出差回家,孟教练都不会给母子带礼物,跟他回家的是大包小包的冰刀,冰鞋,油石。
上个世纪的七台河没有室内冰场,孟庆余会带学生到哈尔滨冰上基地训练。夫妻结婚近30年,家庭一起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也就四,五年。只有每月开工资的时候,孟庆余才会回来一趟。“开完工资都他自己去使用支配,花在队员们身上,一般都是他回来开完工资就走了。”
在那个年代,队员们家境都不好,运动装备几乎都是孟庆余包办,工资的很大一部分也花在了为队员补身体上。据韩平云回忆,当时是什么好给队员吃什么,鸡蛋,牛肉,鱼肉,这是他们“必须加强的营养。”
“有时候他回来,白天去队员家做家访,到家很晚了,孩子都睡了,一早又回哈尔滨了。即便这样,但父子感情还是很深,”韩平云说,“和我一样,心情复杂吧。”
当提及电视柜旁摆放的10岁小孙女的照片时,韩平云的眼睛再一次泛起泪花。孙女总是问,“为什么别的幼儿园小朋友都是爷爷奶奶接,我的爷爷呢?”
2006年8月,孟庆余开车从七台河出发前往哈尔滨冰上基地,因车祸当场殉职,终年55岁。
韩平云说因为上冰训练的队伍多,在哈尔滨的室内冰场,他的队伍经常被安排到凌晨半夜上冰,”凌晨两三点钟,三四点钟.”有一次难得给七台河的队伍安排了上午10点的场次。“他就为了赶这场冰,凌晨3点就起床开车回哈尔滨… 就出事了。”
他几乎没给家里留下任何积蓄,遗物只有一些给队员修理冰刀的工具和几本训练笔记,中间还夹着一些孩子们象征性打的欠条。
她告诉记者,家里在小孙女6,7岁才把爷爷的故事告诉她。
“有时候晚上她睡不着觉,就趴在窗台。我说你咋不睡觉呢?她就说我在看那颗星星,妈妈告诉我了,最亮的那颗星星就是爷爷。”
“我们不收费”
“我既不希望你们来,又盼着你们能来,”张杰对记者说,她不希望占用宝贵的训练时间,同时也希望七台河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知道。下午1:55,孩子们刚下冰,张教练还没吃午饭。
张杰是韩平云口中最像孟教练的弟子,继承了孟老师的训练方式和精气神。1991年,张杰在第15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获得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她的丈夫董延海是冬奥冠军杨扬的启蒙教练,也是孟庆余的弟子。
在孟庆余正式组建七台河速滑队40年后,由于“总是梦到孟教练,” 夫妇二人于2014年回到家乡七台河。彼时的七台河,刚刚拥有自己的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室内冰场——这座冰场是孟庆余生前的一个愿望。然而当时的情况在董延海看来不是很乐观。
“孟老师去世以后,七台河的短道速滑就面临着滑坡了,”董延海告诉记者。“06年到13年,很多有基础的孩子都是在野冰上滑,零下二三十度,太冷太遭罪了。有条件的都走了。”
而在13年室内冰场最初投入使用的时候,“也就17个孩子,3个教练。“ 而场馆的养护费用一天就要接近万元,这对七台河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
就像东北人口外流一样,七台河的人才在那段灰色的岁月里,也面临着流失。
“老多好苗子和教练都被南方端走了,人家不差钱儿。”董延海说。“上海好,成都好,还是七台河好?这个大家都清楚。”
“前一阵我就和范可新打电话,我说可新啊,你这些小弟弟小妹妹们都盼着你[拿金牌]呢。说完以后,我眼泪就流出来了,孟老师的遗产又能良性循环了。”张杰动情地说。由于长时间不休息指导队员,她的嗓音有些沙哑。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问题正在解决。自2014年起,七台河将滑冰纳入中考,分值占总分80分的一半。如今的七台河,拥有短道速滑特色校11所,500。至2021年末,七台河市在全国短道速滑项目注册运动员中注册人员达到1300余人,居全国城市榜首。2019年1月,七台河职业学院成立冰上运动学院,组建了短道速滑训练中心,张杰担任名誉院长和总教练。
记者在场馆内等待张杰教练空闲时间进行采访时,不时看到张教练对队员逐一过问指导,甚至半跪下来给孩子们调整冰刀。除了“冬奥冠军之乡”,体育馆的墙上张贴着“永不气馁,永争第一”的几个大字。张杰说,七台河的孩子就是“为滑冰而生,为冠军而练”。
张教练说,七台河的故事让很多穷人家的孩子看到了出路。“非常多的家长联系我,问孩子去了以后怎么收费?我告诉他们,‘我们不收费’很多人不相信还有这么好的地方。实际上,孩子到这来吃,住,训练全都是由七台河政府来解决。这座城市就是这样支持孩子们滑冰的。”
目前,张杰带的一个少年队里有43名运动员,25名都是外地的。“最远的是来自于贵州和甘肃。”目前张杰团队的5名教练员里,有2位世界冠军还有全国冠军,这对于一个少年队来说,已经是无比奢侈。
“这些教练员不讲条件,一召唤就回来了,因为七台河是这样的城市,想干事业只能到这来,”张杰自豪地说。
张杰说,为了留住孩子,七台河的教练们会格外努力负责。“我们必须要时时刻刻像孟老师一样去工作,家长看到教练为了孩子心无旁骛就,会乐意在让孩子跟着我们走,孩子们也对教练有感情。”
张杰教练说,现在他们在做的事情事关10年,20年以后的成绩。唯有把基数做大,才能再有冠军出现。“这个东西是不能作秀的,时间长了,孩子状态就会反应出一个人是不是好教练了。”
对于见证了恩师和妻子呕心沥血的董延海来说,七台河的成功离不开好教练。“咱们有非常优秀的教练员,真正爱岗敬业去钻研。如果遇到的教练是混工资的,就把孩子耽误了。”
“我不会去别的地方“
因伤退役后,张杰进入黑龙江大学学习,获得了法学学位,随后又在日本学习康复技术、营养学和智力障碍者康复专业。
除了职业少年队,张杰还会带特殊学校队员(有唐氏综合症,自闭症,智力低下的孩子们)训练。唐春雷,又称大唐,曾被评估为智力四级障碍,他在2014年跟随张杰训练,并在三年后的2017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赢得男子500米速滑金牌。
唐春雷是张杰决定在七台河调整人生方向后最初的骄傲,有人说这是关爱和体育运动给人带来身体康复上的奇效。
除了些许口吃,浓眉大眼,皮肤黝黑的大唐看上去与常人无异,他还特别的爱笑。如今,24岁的大唐是张杰的助教,并在在七台河职业技术学院读书。很难想象,起初这批特奥孩子光是系鞋带,站在冰场就学了三个月。当时的张杰还需要在身上,头上挂满玩偶,来吸引这些孩子们的注意力。
有一次,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小队员吃了一块糖,尝了一口后又吐在掌心,对着张杰说:给张妈妈吃。张杰二话不说就拿过来放进嘴里。韩平云说张杰和队员们的深厚感情让她想起孟庆余,“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张杰说,从她8岁滑冰到进国家队,十余年里她一直跟着孟庆余教练训练。“当时我不知道,原来一个教练员能够这样的去影响一个孩子,所以现在我非常严格的要求自己,生怕由于我的行为一个举动,一句话,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认为一个人可以影响一座城市,甚至说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孟老师的力量真的支撑了我们这么多年,我相信一直会延续下去,”张杰说。
和其他孩子一样,少年丧母的大唐也会管张杰叫“张妈妈”。 大唐说他通过跟随张杰滑冰,知道了关心,关爱和尊重。大唐的朋友圈里分享着他炖鱼,包包子的快乐生活,而朋友圈的背景就是他和其他小队员给张杰过生日的照片。大唐拿着勺子,给他的张妈妈喂蛋糕。
面对镜头,12岁的王凯墨就显得内敛的多。这个来自哈尔滨五常县的孩子,在七台河跟着张杰练了3年多了。他的父母外出打工,自己的生活由奶奶照料。
王凯墨是张杰队伍里最出色的孩子。在训练时,张杰的丈夫董延海也多次点名称赞,说他“在同年龄段几乎没有对手,肯定是要奔着国家队去的。”
王凯墨本人也告诉记者,他的偶像就张教练。他的目标就是成为冬奥冠军和世界冠军。“目标很远,但我会努力。”
他告诉记者,如果有一天出人头地,他也要回到七台河。 “我不会去别的地方… 是七台河,是教练培养的我,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