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小小票证能搬上那么大的‘舞台’,带领更多观众领略那段历史。” 70岁的华泾镇居民顾敏这几天“火”了。他收藏的红色票证同其他居民们的老物件一道,亮相上海东湾艺术中心。
在国庆假期,几位普通市民、一家"家门口"的艺术馆,就这样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一场“砥砺奋进 辉煌百年”红色记忆展览正在举办。展览现场,包括红色票证、老式缝纫机、永久牌脚踏车、三叶电风台扇在内的所有藏品均来自社区居民。
据介绍,红色记忆展以历史年代为线索,串联起丰富的实物展品如老物件、老票证等。通过老百姓心中的红色记忆来反映近现代中国发展历史,赓续革命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方寸之间学党史、强信念、增干劲。
“社区收藏达人”顾敏也是位有故事的爷爷。“小时候收藏糖纸、邮票,长大了又迷上了票证——这是微缩版的‘红色百科全书’”。他这一收藏就是30年,积累了不少的红色票证。光是此次展出的,就有80余个框、40多片、4000多张票证,串起了百年来的时间线。顾敏告诉记者,他还精心分类,将票证分为“辉煌百年”“党的领导”“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大好河山”五个版块。并精心搜集了与票面相关的历史背景,就是希望让年轻观众更加了解到过去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有些年轻人可能没有经历过买东西都要凭票证的年代,通过这个展览,他们能有所了解。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就不用票证了,因为国家发展了,经济情况好了,人民也富裕了。”
顾敏说,此前这些票证也在华泾五村社区的展厅展陈过,但亮相家门口的文化场馆还是头一回。这一场票据展,正源于华泾镇敏锐的视角,捕捉、感知到居民对红色记忆文化的需求。“现在,年长的参观者来怀旧,年轻的带着好奇心前来,拽着我问票证背后的故事和收藏的经历”。
同样夺人眼球的,还有一辆永久牌13型自行车。这是收藏者、74岁的姚云耕购于改革开放前夕的。此次展出,也是希望与大家分享他年轻时的梦想。“当时这辆脚踏车最拉风啦”,他回忆起那时候,自己每月工资才50元不到,但一辆脚踏车要200块钱。“现在日子好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不远处,是台“古早味”的缝纫机。“这台缝纫机是我爱人的陪嫁。那时候结婚,没台缝纫机不像话!” 姚云耕说,缝纫机是在南京路上华侨商店买的,充满了时代回忆。现在,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项目持续推进,华侨大楼将于今年年底完成修缮,向市民游客重启。
“看到这些老物件就让我想到小时候的那段时光,很甜蜜很温馨。”王可诤特意前来参观,她说,“以前家里就是很小一个电视机,有时候还要弄堂里很多人一起看,现在一部手机就能搞定了,时代发展得太快了。”
“上海东湾艺术中心本就是一个公共艺术展览空间,现在正开发出更多应用场景,锻铸城市的软实力,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同时,也是鼓励社区达人有自己的爱好,带动一批人,人人都是软实力,人人展示软实力。”华泾镇党委委员龚丽说。
作者:王宛艺
图片:赵立荣 王宛艺
编辑:周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