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爱情亲情电视剧(亲情家庭爱情电视剧排行榜)

婚姻爱情亲情电视剧(亲情家庭爱情电视剧排行榜)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1-12-29 18:11:19

有人把这部电影称为中国版的《佐贺的超级阿嬷》,我还想到另外一部韩国电影《有你真好》。

故事很简单,但是剧本跟演员都很精彩。

一个小小的四合院,春夏秋冬四季流转中,一个看似冷血无情的独居老人与来租屋的女大学生。

从互不相让到和平共处,再到互相照顾,以及最后的分离。一老一少的情谊令人感动。

这是我头一次这么迫切地想向大家推荐一部电影,而且是国产电影。

影片出场人物很少,重点都放在老人与女孩身上。

电影比起《千里走单骑》多了一分沉淀,比起《玛丽和马克思》多了分温馨,比起《天堂电影院》多了分质朴。

因为这电影太简单,简单的都有点珍贵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件特别奇妙的事。

有时候看上去好像争端不断,棱角激烈碰撞,撞着撞着倒擦出爱的火花,激情四射起来;

有时候平静妥当,用个时髦的词叫“岁月安好”,可一转眼便心如死灰、人去楼空的例子也有的是。

总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什么公理定律可严格依循。

也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这种或那种的特例,把生活调剂的起伏跌宕,甚至多彩多姿。

女导演马俪文编导的电影《我们俩》就是讲述人与人之间展开奇妙关系的故事。

这也是马俪文继《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之后的第二部作品。

在第五代导演所推崇的新民俗电影之后,中国的黄土地、红高粱不再成为电影的主要表现对象。

中国电影开始突破一种奇观景象,小人物、边缘人物的现实生活以及真实的社会现实开始通过电影人作品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得到受众的喜爱。

而在这一系列新生代导演中也不乏一些女性导演。

她们成为了电影界的一股涓涓清流并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

她们运用独特的女性视角为切入点,展现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与所有的男性导演共同建筑一个绚丽多彩的影像世界。

马俪文正是这样一位带有强烈性别标签的女导演。

虽然好莱坞豪华巨制的商业电影如火如荼,赚足了中国人的眼球和钞票,但是我们依然要冷静地承认。

电影能够打动人心感动世界的部分从来都不是技术,而是通过影像媒介传递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在浩如烟海的电影世界里,华语电影一直是十分特别的存在。

虽然它具备的商业气息并不成熟,娱乐技巧也不高超,

但是始终能够凭借一种独有的文化质感和赤子情怀,让我们获得欣慰与感动。

这部影片的制作绝不复杂,大部分场景都局限在四合院内。

而故事情节亦简单明了,其好处则全在“情感”二字。

或许可以说,马俪文创作了一部非常精彩的言情小品,带着观众去感受岁月里的喜怒哀乐。

《我们俩》给观众的感觉,是如同明朝张岱《湖心亭看雪》那样的精短小文,寥寥几笔,疏朗自然。

《我们俩》是由宫哲、金雅琴、罗忠学等联合主演。

这部影片以其朴实真挚的情感和轻松灵动的镜头一举获得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

并斩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项

可以说,这部影片让更多人重新开始关注老人的生活和情感问题。

影片的投资成本只有22万,却在上映后一个月内收获300多万票房,也因此得到更多观众的赏识。

豆瓣8.6,IDMb7.8,烂番茄新鲜度98%,这个成绩真心不错。

影片讲述了极为简单的故事,两个人的空间,极其细腻与琐碎累积出的情节,平凡却耐人寻味。

主人公一位空巢中的孤独老人,一个为寻梦独立生存的穷学生。

两个代表性的社会人物,被马俪文妙手神思地捕捉到,以小见大反映出很多既深刻又现实的社会问题和存在。

据说也是根据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的。

北京求学的外地学生小马刚搬入孤寡老太太四合院中搭建的小平房时,

老戏骨金雅琴饰演的这位“骑过马、扛过枪、抽过大烟”的精明老太太看上去可真像个动画片里的邪恶老巫婆。

扮演小马的是中央音乐学院图片摄影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宫哲。

一双眼睛清澈得像两汪甘冽的泉水,那股毫无表演经历的笨拙与质朴使小马这个人物与见多识广的“老巫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处处打压,一个斗志斗勇,甭管是精还是傻,总之各有各的“算计”,各有各的心眼儿。

前半段你来我往斗得热闹极了,观众看得也不亦乐乎。

马俪文镜头里的北京冬天腹地像是隔着一层泛青漾白的旧玻璃,冷得透明,冷得超然。

冷得耀眼刺目似乎顷刻患上雪盲症,冷得没心没肺,未带一点粉饰,无畏地暴露在眼前.

如同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孤僻孩子,揣着多疑又易怒的心思,苛刻地防守着极其强烈而脆弱的自尊。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座空荡荡的老式四合院,不情愿地寥落插着几株瘦瘦的贫血的枯树。

水龙头冻得连鼻涕眼泪也忘记了流,只有口中吸吮进出的哈气是活的。

画面中出现一个始终奔忙的女孩儿,一个孤寂独坐在门廊的老人。

一个脾气古怪,老气横秋的皱纹挂满了脸庞,总显出一副处处不饶人的样子。

早已步入了岁月的年华末尾;

另一个,还总是给点阳光就灿烂,豆蔻般的年华,像刚刚起航的蒲公英。

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几乎贯穿电影几乎整的小院的这一老一少,那种看尽世态炎凉的苍凉感和对未来生命无限闲暇的憧憬,激烈的碰撞出了动人的乐章。

老人的生活单调乏味。

搬进来一个女大学生后,她开始跟邻居偷偷的观察女大学生。只看着她忙进忙出张罗生活,瞬时让死寂的四合院增添生气。

一开始,很多人和我一样会觉得这老人真讨厌。

尽占小马的便宜,欺负老实人不说房租也不肯降,什么都很计较。

后来女学生偷接电到房间里头吹暖气,两人的故事就更有趣了。

这俩个女人旗鼓相当,年纪感其实没那么重要了。

老人很会算计,那是历经风霜之后磨练出来的冷静;而返老还童的任性与拌嘴,让人觉得她还有点为老不尊。

但看到最后,会很喜欢那个老人。

编剧很聪明,让老人丧失讲话的能力博取观众的同情,

同时意识却清醒得很,巴眨着眼睛流出泪水,看着女孩的泪眼,让人久久不能忘却。

不让老人变哑的话,这幕戏可就没那么动人了。

因为老人很少不啰唆的,而生了病被丢到一旁的老人更能体会心里有多愁苦。

那只镜头中出现多次的小狗仿佛和独居老人很像,被人遗弃但又唇齿相依。

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祖孙,从开始的互相排斥、争吵,到后来的相依、陪伴。

建立了比亲生祖孙还深切的感情。

而她们共处过四季的小合院也成了彼此生命中无法忘却的记忆。

马俪文导演搭配的电影色调我十分的喜欢,淡淡的冷色调加自然光,光线自然而富有生机。

导演在影片色彩的应用上显得较为成功,尤其是导演对红色的应用,是整部影片画面视觉美的一大亮点。

朴素美不等于视觉画面没有生机,黑、白、灰很美,很永恒,但一味强调,搞不好适得其反。

导演一方面通过季节的变化让影片的镜头色彩丰富起来,春、夏、秋、冬各有不同以及通过演员的着装色彩变化来调节;

而另一方面通过将红色巧妙地运用在画面中,使以朴素美为主调的画面更富生气,为古朴寂静的四合院增添了新的活力。

导演马俪文以亲身经历谱写成这段扣人心弦又趣味横生的电影更加真实。

节奏活泼清脆,画面唯美动人,简简单单的一个景、两个人、四个季节,一老一少的关系动人心弦又趣味横生。

中国知名歌手窦唯的电影配乐更有画龙点睛之妙。

而《我们俩》的平淡无奇却似乎有着置身事外的淡淡残忍。

即使孩子与老太太在琐碎的交集中生动可感起来,微笑或俯首,表情还是简单的。

似乎导演所要表达的寂寞不过都在一线间。

朴实和缓的诉说自有芳醇,我们都为影片中的那样一幕击中:

老人的拐杖有气无力地带着失落的强势敲击,温吞沉凝的嗓音;

小马的深绿军大衣像起皱垮掉的往昔;

那辆二八带杠打铃的男式自行车尽显疲态,流浪的狗无神的目光不知落在哪个方向的远处

刚开春的午后,各自或坐或蹲地泊在四合院的灰瓦砖檐下,疏草幽含着吐不出的悄悄话。

树自婆娑,影自拖曳,那一刻,垂垂的迟暮与鲜活的心跳比生命更神奇地无声交融。

但生活何来那么多的喜剧

小马是在冬天最深处闯进已年近九十的老人和或许比她还老的小院里的。

好像这个撞门而入的姑娘是为驱寒而来。租下这间廉价的小屋,院里的死寂与沉默仿佛快站到了结束的端点。

她的讨价还价,她的作弄人的海报,她的电磁炉,她的偷用的暖气片。

她的每一次折腾,响个不停的BB机,忙着拉电话线的一头热,上房捅鸟窝...

她求着老太太烤馍片晒太阳拍下她的一天,为老人洗头梳发揉肩,热恋时抱着毛绒玩具熊醉乎乎的傻笑。

分手时淋雨不告而别的倔强,招摇穿着京剧旗装骑车锻炼身体的兀自可爱。

过年挂满院子的红灯笼喜福字,甚至清晨第一个懒腰后敷衍的刷牙洗脸...

这些惊喜的到来,使暮气沉沉的小院有了亮色与跃动。

这也是导演所要表达的青春对耄耋的充盈。

一老一少两个精明的女性在鸡毛蒜皮的战场上冲突引得观众好奇心突起。

开始时,小马完全在老人故作威严的镇压下,始终有着被老太太赶走的危险。

这时情感的契约还一直悬而未定,等待缔结达成。

但无论是二人之间的置气呵斥,还是无言的冷眼互望,哪怕一个热水瓶都足以打动人。

只身在外的穷学生,独自在北京苦寻生存发展的机会,小马贯穿的疾跑姿态总叫人压抑窒息。

这个当过兵、骑过马、打过枪、抽过大烟、守寡终身的“不一般”的老太太,却无法抗拒生命即将终结谢幕,在岁月的威逼下认了输。

“夕阳”残照,她所能做的就是无声地挣扎与对世事的堤防。

她们能触碰的交点,就是对落寞的驱逐,共同的手势,她们相视一笑。

所以即使是争吵,还是透着幼童般的任性与执拗、懵懂。

但也许,老太太只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倔脾气。

她面对世界的唯一方法就是披挂全身甲胄,先拒人于千里之外。

而小马的稚嫩、莽撞跟清澈恰好成为了打开这本硬皮书的钥匙。

也许老太太自己都会意外,都不知道在已经接近生命尽头的时刻,心里依然还保有那么柔软而脆弱的一面。

有滚烫的情意,有难舍的眷恋。

租住户总要搬离,老人总会去世。悲凉在于,这是一种没有固定关系的随意组合。

一次次看到小马离开时老人张不开口的不舍、总是没有勇气面对这么真实的挥别...

小马走了,老人病重,老人的孙子要结婚了,养女把老太太送进了养老院,不禁心寒,亲情何去何从?

当已不能说话的老人紧紧握住小马的手,两双除了泪就是情的眼,我们也心酸到软得无力呐喊。

走过了秋冬,她们终于开始用单薄的身躯取暖...

片中一个邻居说:“对自己的家人都没有这么亲,一个外人,一起住了这么两天,却这么地舍不得了”。

这就是现实的生活和人物,对一个老来无伴的老太太而言有些莽撞但直率善良的小马就是自己的亲人。

导演通过一个小故事,把我们经常忽视的老人和女性当成爱的对象。

进而传达出对晚年生活的喟叹和诗意的人文关怀。

影片有四个章节,也是四个转折,分别以四个季节展开描写。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冬季。

冬天展示了老人与女学生小马的陌生、冷漠、相互排斥的关系。

春节,两个人因为电话费发生误会,大吵了一架。

当老人知道自己误会了少女的时候,心里生出了内疚,情感的触须开始变得柔软。

春天叙述了老太太与女学生小马相互了解的过程,是他们情感成长的阶段。

从邻居那里得知老太太的身世以后,少女内心生出了许多敬佩和怜爱。

随后小马为了完成作业拍摄了一个小故事,她选择拍摄的短片是老太太的一天。

夏天是草木丰盈的季节,老人与少女的感情已经发展成相互依赖相互关怀。点点滴滴的细节,温暖舒心。

秋天最凄凉,肃杀而寂寥的时节,少女搬出四合院与男友同住。

临走时,老人颤抖拉住女孩儿的手,说了一句揪心的话:“真搬走了,真搬空了,真搬空了,就这么搬空了?”

到这里,老人与少女之间的感情亲密程度,已经达到了血浓于水的地步。观众也已经泪崩。

老人再次恢复了旧日的生活,无人陪伴,寂寞冷清。

老人病倒的时候,心里想的嘴上念的,不是女儿和外孙,而是一起生活了不到一年的小马。

当小马接到老人死讯的电话时,影片作出的无声处理堪称妙绝。

大街上人来人往,小马寂静无声地蹲在天桥上不知所措。

当小马再次重返老院子,推开门,只看见窗上大红的“喜”字,物是人非,宣告了一个结束,也预示了一个开始。

最后,天桥上小马伤心的哭泣,院子里喜字兴奋的张贴。醒目且浓厚的对比色彩,真得很让人受不了。

《我们俩》的结局则多少带有一些伤痕文学的意味。

小马的来去就像一阵风,老太太因为她的来而充实,而快乐幸福。

又因为她的去而空虚,而失魂落魄,以至于最终病倒,不治而亡。

这样的结局有些残酷,但仔细想一下却更贴近现实。

更重要的,这在艺术上也应该是一种美,残缺美,就像断臂的维纳斯。

而人物台词朴素而又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却让人物的性格准确地表现出来,处处都是节制和简约。

收敛冷静的情绪掌控得恰到好处,并没有什么具体的高潮或让人落泪的地方。

但随着故事的慢慢展开我们的感动似乎显得水到渠成。

马俪文式的干净利落的叙事功力又一次显现出来。

而在《我们俩》中她时不时运用的大量留白及省略,使得画内和画外的故事和情感相结合。

娓娓道来一个纯粹感动至深的故事。

前面也说过,《我们俩》是一部以导演自身经历为故事框架的影片。

马俪文出生在江西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马俪文来到北京,到中央戏剧学院进修。

为了找到一个住处,她骑着自行车挨家去问,后来她在北京的四合院找到了一间小屋。

房东是一位孤寡的老太太,她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

之后马俪文听说老太太去世了,脑子里出现了许多回忆和内疚。

马俪文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写出来,从而拍成了电影《我们俩》。

我们也可以猜测她就是影片中宫哲所扮演的小马。

就对艺术电影的内涵要求而言,《我们俩》谈不上多么艺术或深刻,也没有叫嚣所谓人性和灵魂。

人物只有两个,一个老太太,一个小女孩,在租房相处的过程里,形成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堪称失落已久的联系。

不能说是感天动地,但它就是抓住了人内心的一种感情。

朴实无华如四季更替,却与许多人一样平凡的生命紧紧相连。

《我们俩》算不上深刻和优美,故事和情感没有感天动地,人生的真谛和人性的昭示也不过是初露端倪。

但是它完美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忽略已久的联系与沟通

导演以季节为框架的分割是很高明的,巧妙地隐喻了老人与少女之间的感情色彩的嬗变。

影片用简单的细节,表现了厚重的情感,这是《我们俩》能够赢得观众认同和喜爱的关键所在。

对生活真实情境与人物内心的尊重比哗众取宠更为珍贵。

《我们俩》以真挚诚恳的基调叙述了一个日暮残念的老人内心的波澜。

这种真实诚恳的态度让影片或许失去了影院的票房却赢得观众的尊重。

饰演老太太的金雅琴不得不提,高龄八十四岁,是大陆舞台剧资深演员。

《我们俩》是她首次跨足电影大荧幕的演出,精湛动人的演技使她获得了东京影后的肯定。

而金鸡百花奖的评委张艺谋等也都一致推崇,将最佳女主角的奖项颁给她。

金老太太领奖时激动地说;“我当时看了剧本后就特别感动,掉下了眼泪,这部影片片酬很低,甚至不如我拍电视剧一集的酬劳,可是我不在乎!”

在拍摄《我们俩》时由于金老太太年岁已高,拍片时必须克服许多困难。

如:剧本的字体必须放大很多倍,还要准备放大镜给她用;

不能戴着助听器,听不到别人的对白,就只能看口型或手势来接戏。

还有一次她因为没看见院子里的积水,而摔了一跤,把额头也磕破了,吓坏了剧组的工作人员。

也难怪,有这么多热爱艺术的老戏骨们,默默地奉献着,像他们致敬。

看完《我们俩》,颇有些又喜又悲的复杂心情。

悲的是真正优秀的作品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里却要承受着刻骨的寂寞;

喜的是尽管在这个恶劣的现实底下,仍然有人能够保持清醒坚持前行。

也对现世留存了些微的希望,希望出现更多优秀的国产电影。

作为很棒的亲情文艺片,希望大家静下心来好好观看,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