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望若
司机在锦东村路口把我放下,指指眼前一条毫无遮阴的乡间公路,说再走1.5公里,就是我要去的土楼。我下意识地把口罩向上提了提,在35度的高温下大步迈开,感受不到一丝微风,口罩戴着极闷,却是我唯一的物理防晒。
我在烈日下走得怨气冲天。之前我已经看了不少土楼,有名的,无名的,大的小的,好的坏的,漂亮的残破的。我有点疲了,相机里一堆照片,需要对照下行程才能反应过来哪座是哪座。一路上我不断怀疑:真值得走这一趟吗?
20分钟后,当我大汗淋漓站在锦江楼前,答案很坚定:值得!
锦江楼的正门入口,中轴线为中圈和内圈门楼 本文图均为 何望若 摄
它和我看过的、想像过的土楼都不一样。它是土楼没错,更像座敦实的土堡。锦江楼的形式通常被称作“雨伞楼”:三座圆楼层层相套,内高外低。不过眼前这把“伞”看起来矮矮壮壮,外圈仅一层,中圈虽高出外圈,也仅一层。站在楼外看,中圈和内圈土楼的屋顶没有斜斜的坡面,像是少了个天灵盖,也缺了伞应有的坡度。
在外围绕了大半圈,找到它的入口,才看出了层次。原来,外圈并非封闭式的圆,它像一个“C”字,十多米宽的缺口将中圈门楼大大方方地敞露开来,穿过中圈门楼又正好是内圈的门楼。两个门楼上再凸建一层高的阁楼。站在“C”字缺口外看土楼,内外三圈不同高度的圆楼,再加两个凸起的门楼,从外至内、从下至上,逐渐升高,逐渐缩小,怪不得它自封“金字塔式”。
站在内圈顶楼的屋脊上看天井
特别处不止是外形。客家人建土楼,一为聚居,二为防御。防御需求决定了土楼多为封闭式,一楼不开窗,二楼以上才开小窗,虽为土墙,但基层是道约一人高的石砌墙角。而锦江楼的第一道防线不但有缺口,墙面又只见土不见石,不少房间也开了窗,看起来一攻即破。中圈和内圈反而有花岗岩条石砌筑的墙脚,尤其内圈墙脚足有一层楼高。这难道是先唱空城计,引敌入内,再关门打狗的战术?
再看土楼内部的住户结构,通常来说,南靖、永定地区的客家土楼以内通廊式为主,也就是整座楼只有一两个楼梯,供所有住户上下,楼梯和围绕天井的屋前走廊都是公共区域。闽南地区的土楼则多为单元式,也就是楼上楼下独门独户独梯,邻里不相通。而锦江楼地处闽南,却为客家的内通廊式。
内圈3楼屯粮和兵器的仓库
我正于两个门楼间进进出出看得出神,身后一位老人和我打招呼。老人名叫林振德,今年已经73岁,如果以土楼建成时算起,他是锦江楼的第七代居民。林老伯边陪着我参观,边告诉我,这内外三圈土楼并非一气呵成建起。内圈是它的“一期工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建楼者是本地做“水客”生意的林升泽。林升泽所建的内圈高三层,一楼、二楼上下各12个房间,三楼无隔间,打通作仓库,既屯粮也放兵器。林老伯指指墙上均匀分布的枪眼,又让我从枪眼中看向不远处的一棵树,“那人站在树上,我们从这里打出去,人家被我们打死了还不知道从哪飞来的子弹”。我问他真打过仗吗,“当然,打倭寇哦!”
林老伯问我:“你敢上屋顶走走吗?”我想都没想就说敢。于是跟着他又上了一层,其实就是凸建在门楼上方的阁楼,红木条几上摆放着楼祖林升泽和夫人的画像,显然这是祖堂。林老伯让我看向祭祖台对面的窗外,“前面就是海,倭寇上岸前就被我们发现了。”原来这阁楼是打仗时瞭望用的。
在内圈屋脊上等我的林老伯
林老伯打开瞭望室左右两侧的小门,外面就是三楼的屋顶,外坡面的边缘筑了一道极矮的女墙,沿墙内根有一圈屋顶走道。我才走出去两步,就被唤住,回头一看,他站得比我高,原来他所谓的屋顶是指中间的屋脊。林老伯关照我不要踩瓦片,靠边沿小心走上去。待我站上去后,倒吸了一口气,知道自己吹牛吹大了。屋脊宽度就是一块竖放的砖,比男人的脚背还窄,这得走出猫步,还得保证万无一失,稍一失去平衡,滑向外侧,还有女墙挡一挡,若是滑向内侧,就直接掉进天井里,命都没了。我眼前晃过了电影中彭于晏在屋顶飞奔的身姿,自己的双腿却忍不住地打颤。试走了两步,就吓得退了回去,不怕丢人,只怕命送锦江楼,我还是老老实实走有女墙作护栏的屋顶走道吧。女墙其实也高不过腿,脚下才两块砖的宽度,依然走得心惊肉跳。走完一圈,见林老伯如君临天下般站在屋脊上等我。
“您平时走这屋脊吗?”“走啊,从小走到老咯。”虽说山里的孩子天生会走山路,海边的孩子生来就水性好,眼前这位七十古来稀的老人,身姿挺拔,竟然还能屋脊漫步,实在不可思议。老人一定看出了我的狼狈相,安慰我:“等下我带你去中圈屋顶,那边比较宽,好走。”
中圈是林升泽去世后,由他妻子李灿续建,两楼相隔12年建成。门匾所书“安澜著庆”,取自王煲《四子讲德论》中的“天下安澜比屋可封”。中圈仅建了一层,共24间屋子。屋顶是不太常见的内向单坡顶,外侧有高及腰线的女墙,沿墙内根铺了四块砖宽度的环形走道,墙上布满射击孔。林老伯告诉我,过去匪寇攻来时,林家会召唤族人全部住进土楼,内圈三楼仓库和中圈女墙内的射击孔前都有人持枪把守,形成上下错位分布、360°无死角的防御。
中圈屋顶走道
我问林老伯,为何锦江楼造的气势磅礴,屋顶却不舍得用料,中圈甚至只盖了半边屋檐。老伯让我看墙面,“这不是普通的生土,是三合土板,用它夯筑的土墙非常坚实,不怕雨水侵蚀,根本不需要大屋檐来挡雨。”我再看矮矮的外圈,既无阁楼瞭望室,也不再有花岗岩条石砌的墙角,就是一圈极简的平房。显然是因为清朝末期林家后代造外圈时,已过了海盗倭寇猖獗时,既无寇患,盖楼纯为居住,便也无需大费周章了。
我又里里外外看了遍,回到内圈天井,林老伯已泡好一壶茶在等我。老人告诉我,小时候楼里住了几百号人,后来大家陆续都搬出去住新楼了。“我也搬出去过,后来还是觉得土楼好,所以就又搬回来了。这土楼冬暖夏凉,七八月的时候晚上不盖棉被会着凉,多好啊。”老人指指他住的那间屋,“那是我年轻时的婚房,我现在还住这间。”二楼某间屋内简单放了张床,是他给嫁出去的小女儿留的。我想老人是念旧的,否则也不会独守祖先的基业和偌大的房子。
问及土楼在文化大革命时有没有遭殃,林老伯笑道,“文革时楼里的小孩就是红卫兵,自己保护自己的楼,谁会抄自己的家啊。”几年前锦江楼进行过一次大规模修复,之后,政府想收回土楼,但以他为代表的林氏后代不愿卖,林老伯想让土楼商用,政府又不让他私自收门票。结果是,政府付他每月100元的工资,让他负责土楼的维护和卫生。一百元在这个时代,不过是一杯鸡尾酒,三杯手冲,一张福州到漳州的动车票......林老伯在天井中拉了根自来水管,在院内搭了一间小小的卫浴间,他给每层楼都上了锁,用的还是密码锁,这些事一百块肯定不够干。
中圈和内圈
一个人守一座没有人气的土楼,应该也是寂寞的,尽管老人活得很新潮,会用微信,会网上购物,会给土楼写简介、拍视频传到网上。临别时,老人对我说:“夏天时来住几天吧,这里的荔枝特别好吃,你就睡我女儿的房间,晚上的土楼特别漂亮。”
那天晚上,林老伯给我发来一条视频,我才明白晚上特别漂亮的意思。林老伯给天井装上了一圈彩灯,配上他视频里的背景音乐,忽然有种90年代舞厅的即视感。
如果事先看到这夜景照,或许我不会在艳阳下走1.5公里前去。我相信林老伯对土楼是真爱,也相信他希望土楼商用并非出于发财梦,他以他的审美打造从小生长的家,他希望更多人知道、欣赏这里,希望看到锦江楼的复兴。只不过,作为怀有私心的旅行者,在我内心,锦江楼还是维持现状更好。
责任编辑:钱成熙
校对: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