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算》之后有《潜伏》,《潜伏》之后有《黎明之前》。
一部部情节紧凑的谍战剧,大大丰富了观众们的娱乐生活。
谍战剧,每一年都会有很多,但是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情况。
经典谍战剧,纵然过了十几年,仍然可以让观众们二刷三刷。
01,
《悬崖》8.5分
要论智商最高的反派,《悬崖》中的高彬不得不提。
有的观众们调侃说,《潜伏》中的余则成来到《悬崖》上,活不过第二集。
可见,反派人物的塑造还是很成功的。
很多优秀的谍战片,到了最后,为了情节需要,都有强行挽尊的情况出现。
比如给反派降智,神化主角等情况。
但是《悬崖》中敌我双方的对立永远是激烈而好看的。
为了拍摄这一部剧,主创们来到了东北,在这里潜伏了三个多月。
进行了实地考察,电台,刑具,生活场景都细致入微。
电视剧有好的一点,也有短板。
最大的短板就是拖沓。
明明30集的电视剧,非常做成40集,结构太散,无用和琐碎的镜头有点多。
但是总体来说,瑕不掩瑜,内容,导演,演员都是一流的。
哪怕是老谋子导演的电影版《悬崖之上》,都难以超越经典。
02,
《暗算》9.0分
柳云龙的第一部谍战作品,也奠定了他“谍战之父”的地位。
全剧共分为《听风》《看春》和《捕风》这三个篇章。
三部戏共用了三波演员,剧组更是深入到了四川,上海,西北等地区深入考察和拍摄。
柳云龙一天也只是睡两三个小时。
电视剧中的人物,语言台词都极其考究,很具有诗意美。
用人物的成长去揭示时代,阐述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是一介浮萍,终将要归入大海啊。”
这样的极具诗意的表达,展现了英雄先辈们的文艺气质。
柳云龙的《暗算》也开创了国产谍战的新模式。
谍战剧中不再是剑拔弩张,严刑逼供。
也可以柔美,动人,震撼。
柳云龙真的是一个懂得利用语言艺术去感染观众的艺术家。
03,
《红色》9.1分
有人曾经评论这一部剧是“长达36小时的大电影”。
镜头很美,制作精良,很有电影的质感。
导演杨磊用了很多电影的手法进行拍摄,将大银幕中使用的光影技巧带入到了小荧幕中,画面,构图,打光,演员调度方面都堪称上佳。
当然了,内容还是最重要的。
电视剧融入了推理和悬疑两大元素,也填补了国产侦探推理剧的空白。
缜密的故事架构,接地气的人物设定,都为谍战剧注入了清流。
《潜伏》号称是“10分钟就有一个危机,5分钟就有一个悬念”。
而《红色》同样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可谓是步步惊心。
04,
《黎明之前》9.2分
刘江导演,黄珂编剧。
和一般抽丝剥茧的谍战剧不同,这部剧在刚一开始就亮出了底牌。
男主角刘新杰在一开始就遭到了怀疑。
面对各方势力的周旋,如何脱险,如何完成任务,如何保护自己的同事。
成为了剧中最重要的情节。
故事一波三折,多线叙事。
抓水手,木马计划,摩西计划,一个接第一个的计划,悬念感十足。
从一开始,就毫无防备地走进了编剧设置的棋局中。
电视剧获得了金鹰奖,飞天奖,白玉兰等多项大奖。
成为了不遑多让的经典作品。
05,
《潜伏》豆瓣:9.4分
提到《谍战剧》,不能不说《潜伏》啊。
2000年之后,这部剧的评分位列谍战剧的第一位。
电视剧在09年播出之后,斩获了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等多项大奖。
这部剧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生活化的表述,让惊险刺激的谍战情节发生在闹市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
呈现了寻常人物真实的生活环境。
在塑造人物方面,电视剧也是去传奇化。
故事中的主人公余则成,不再是以往谍战剧中信念坚定,武艺超群智慧超群的传奇人物。
而是回归了普通人的视角。
在故事刚开始,他也有普通人对于生活的向往。
摒弃了浪漫主义,回归了现实生活。
这样的写实风格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除了男女主角之外,电视剧对于配角的塑造也是深入人心的。
老奸巨猾的吴站长,沉稳狡猾的李涯,嗜杀、狠厉的马奎等等。
既丰富了谍战情节,也构成了职场生活的群像众生。
06,
《风筝》8.4分
谍战剧之父柳云龙的重磅作品。
说到这一部剧的诞生,可谓是一波三折。
电视剧的评分相比较其他的谍战剧,并不算非常突出。
排在六部电影的最后一名。
但是就人性和历史的高度而言,很多观众觉得,这一部剧才是谍战剧的天花板。
就连颇受好评的《潜伏》,似乎都差了一个档次。
要不是《风筝》被删减3小时,它不会进不了前3。
电视剧还是一日既往地慢工出细活,筹备了5年的时间。
还历经了无数次的删减和改动,最终才顺利过审。
从送审时期的51集被删减到了46集,删掉了差不多200分钟的戏份。
也能够想象到,柳云龙亲自删减自己作品时的心情。
“我尽力了,真的尽力了。”
郑耀先这样的台词背后,也隐藏着柳云龙更多的心酸和无奈。
罗海琼给他回复:你的痛我们懂,后面还配上了一个“剪刀手”。
不管是风筝也好,影子也罢,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他尽力了,可还是没有排到前三。
当然,观众们的支持和好评可以说明一切。
结语:
近几年来,谍战片更注重娱乐化,也诞生了像《伪装者》《叛逆者》《隐秘而伟大》这样的偏偶像化的谍战剧。
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兴趣。
好的作品是能够历经时间和观众的检验的。
紧贴时代脉搏,把握戏剧张力的作品,好的口碑和收视就是对它们最大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