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寸和32寸电视对比图(32寸和40寸实物对比)

40寸和32寸电视对比图(32寸和40寸实物对比)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2-01-13 04:04:43

有些差友可能对笔记本电脑有个比较粗暴的分类:注重商务的叫做轻薄本,注重性能的叫做游戏本。在处理器性能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喜欢从显卡上分个高下。

随着厂商技术的不断开掘,如今的轻薄本也开始走上高性能的路子。轻薄本不能打游戏这种刻板印象就被冲破了,比如今年很火的 GTX 1650 和 RTX 3050 版的轻薄本。。。

可真论起来,笔电的 RTX 1650 显卡也就堪堪游戏入门, 3050 虽然带了光追,但效果也着实让人觉得拉垮了些。

所以前段时间,显卡巨头英伟达( NVIDIA )悄咪咪发布了三款笔记本显卡,分别是:RTX 2050、MX 550 和 MX 570 。

那我可就来劲了。众所周知,在英伟达的N卡阵营里 RTX 2060 的性能要高过 3050 的,所以同为 20 系的一员,怎么也得期待一下明年的高性能轻薄本性价比再拔高一个台阶啊。

轻薄本性能快要起飞了?

结果看完这次 GeForce RTX 2050 显卡的大致参数之后,我只想对 NVIDIA 说一句话:“不愧是你!皮衣刀客黄老板!”

今年刀法又精进不少。砍掉「 RTX 3050 」一半的显存就成了新产品,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说它将成为新的“ 智商检测卡 ”

咱也不是贸然下结论,差友们听我慢慢讲这里面的门道。从参数表上看,「 RTX 2050 」的 CUDA 核心规模看起来比 2060 还大。。。

这也是很多人觉得惊讶的一个地方,如果对显卡方面的知识一知半解,那么很可能就让人把你当猴耍了。

核心规模越大,显卡性能就越强。这个结论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有个前提条件是必须知道它的核心架构。

N卡一般有两种架构,之前的几款20系显卡都用的是图灵( Turing )架构。可「 RTX 2050 」这张卡,用的却是和30系显卡同样的安培( Ampere )架构。

老黄没有在参数表里明确标注这一点,就是为了和大家玩一次“ 文字游戏 ”。那么这两种架构对显卡的影响是什么?

安培架构 ▼

图灵架构 ▼

这两种不同的架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核心单元的排布。安培架构是「 FP32 INT32 」的形式,图灵架构中「 FP32 」和「 INT32 」两个单元是分离的。

要说清楚这两个单元的意义和关系稍微有点复杂,大家可以简单理解成两种不同岗位职责。

比如「 编辑 运营 」这样,图灵架构相当于部门里编辑和运营各司其职;安培架构则是有一部分人必须既能负责编辑,也要能负责具体运营。

然后在统计这个部门里有多少人的时候,黄老板用了一个很隐晦的方式:对编辑工作和运营工作的人分别统计再累计,用职位人数代替了实际的人数。

也就是说,主要决定显卡性能的 CUDA 核心数,安培架构中等于有一部分被计算了两次。那么「 RTX 2050 」的 CUDA 核心规模,应该远低于同系的 2060 显卡才是正解。

更有意思的来了,如果你查询一下老黄此前发布的 RTX 3050 显卡,就能发现除了「 RTX 3050 」的显存位宽是 128 bits ,比 2050 高了一倍,以及显存频率的变化之外,它的核心规模、架构等方面和 2050 这张新卡几乎一模一样。

所以这张显卡也和 2060 基本没有可比性,从性能方面来说几乎可以说是完全吊打。

鉴于 3050 非常衰弱的光追性能,我觉得差友们也不必太过期待新产品的光追效果。如果不开启光追,它也就是个「 GTX 1650 」的水平,和今年的产品没啥太大区别。

从参数方面来讲,RTX 2050 应该是出生的时候被人抱错了,它应该叫 RTX 3040。。。或者按照 GTX 和 GT 的区别,这张新卡叫 RT 3040 比较准确。( bushi

可惜,这几年并没有什么「 xxx xx 40 」的显卡。

那么另外两张卡 MX 550 和 MX 570 又怎么样呢?

MX 550 这张卡很明显是前代 MX 450 的升级版,不一样的是前代支持 GDDR5 和GDDR6 两种显存规格,而这一代统一成了 GDDR6 形式。

除此之外,GeForce MX 550 仅仅相比前代提升了一点点核心数(比 MX450 多了 128 个)。

属实是挤牙膏了。

可以看看今年 MX 450 在面对 GTX 1650 和 RTX 3050 时的可怜局面。我给你们的建议就是明年 MX 550 的产品出现基本可以不用考虑,因为性能上的提升着实非常有限。

另外一张新款显卡「 MX 570 」就不一样了。它属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况:单独拿出来说很是“ 鸡肋 ”,可如果结合产品,反而还不是不能考虑。

570 这张显卡使用了和「 RTX 2050 」一模一样的架构,核心规模也完全相同。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 2G 显存,后者 4G 显存并支持光追( 这个也就看看好了 )。因此,单独讲 570 的时候你就发现它除了功耗更低之外,似乎没有什么长处。

我更愿意叫它:「 2G RTX 2050 版 」。

不过,假如明年有个良心厂商,愿意给这张显卡搭配一个不错的处理器。那么在 5000 元左右的轻薄本产品里,还是有机会能替代 MX 450 成为新的「 韭菜收割机 」。

其实 MX 系列在笔记本电脑的显卡阵列里,属于核显和 GTX 10 系显卡之间的产品。

所以这几年的入门轻薄本都喜欢使用这个系列,然后把独显拿出来当作卖点,但它们打游戏又属实吃力。按照今年的情况,只要增加大概 1000 块左右的预算,就能把电脑升级成「 GTX 1650 」的高性能轻薄游戏本。

从目前来看,强如皮衣刀客也很难在「 MX 570 」之后再施展什么精妙的刀法,除非笔记本上的「 GTX 1650 」完全被淘汰了。。。

为了不让差友们感到凌乱,我总结一下:

「 RTX 2050 」披着 20 系的皮,但完全和 2060 不是一个量级,撑死和 GTX 1650 差不多,仅仅多了个光追 /DLSS ;

「 MX 570 」可以看作「 RTX 2050 」的无光追显存阉割版;

「 MX 550 」属于传统挤牙膏。

这就是这次英伟达三款新显卡的“ 真面目 ”。

可能有人要问了:“ 那么 GTX 1650 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我就这么说吧,用这张显卡玩什么绝地求生、LOL、Dota2 之类的都不是问题。

单机大作的话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 1080P 的画质需求,少部分可能需要转成中高画质或者降低特效。另外,如果强求 2K 画质下的流畅运行,还有现如今的一些 3A 新作就有点吃力了。

如果要说这三张显卡的定位,在我看来这是为了给明年的轻薄笔记本创造消费升级的条件,主打产品必然是「 RTX 2050 」。

在英伟达独立显卡的世界里, GTX 代表着中高端的游戏显卡, MX 是入门级显卡,到了 RTX 就是最强的王。

因为“ RTX ”这三个字就代表着「 光追 」。在游戏发烧友的眼中,同一款游戏能不能开光追,就是两个世界的差异。

即使 2050 这款显卡在性能上比「 GTX 1650 」好不了多少,但“ R 标 ”就是一些人最后的倔强,代表着电脑性能的牌面。

为了这点面子,多掏几百块钱也不是不行。这也算是老黄玩了个心眼儿。。。真的是营销大师。

话说回来,电子产品毕竟“ 买新不买旧 ”。

如果两台处理器同等的笔记本电脑放在我面前,一台标着显卡 GTX 1650 ,另一台写着 RTX 2050 。

还管啥性能不性能的,2022 年的产品放着不要谁要 2019 年的啊?还是那句话:“ 有没有 ”和“ 用不用 ”,永远是两码事。

其实英伟达的营销手段本没有错,但上了刀法还玩文字游戏,就有点让人看不下去。。。

老黄啊,还是你行!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