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电视机的发明者是谁(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是谁发明的)

彩色电视机的发明者是谁(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是谁发明的)

首页家电维修电视更新时间:2022-01-21 14:43:09

1946年6月14日,约翰·洛奇·贝尔德与世长辞,他是近代英国的一位天才的、贫穷的而又有一些疯癫的大发明家,也是“现代版潘多拉魔盒”的创造者。他为我们带来了宛如置身其境的别致感受,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他自己却无缘看到自己发明“大显身手”的那一天。

电视机,一个宛如古代能够倾国倾城、祸国殃民的妖姬,它有着非同一般的魔力,既有着足够的能力建造“江山”,又可以使之顷刻间消失殆尽,人们对它可谓是又爱又恨,毁誉参半。但我们却对这件“庞然大物”背后的故事知之甚少,真是十分惭愧啊!不过,古人曾说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接下来我们穿越时间、空间的阻遏,一同去见证这“魔盒”的诞生吧!

|种子的萌芽-远距离传输图像

1888年,日后享誉世界的贝尔德降生在了苏格兰的海伦斯堡小镇,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生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日后会有那么大的出息!少年时,体弱多病的贝尔德就对各种科学小实验十分着迷,也十分喜欢摄影。渐渐的,他冒出了这样的念头,什么样的东西能够传输影像呢?它们又是如何进行传输的呢?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要研究如何传输影像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愈演愈烈,但苦于学识浅薄,迟迟未能领悟要领。

在他十八岁的这一年,转机出现了,他有幸进入了格拉斯哥的皇家技术学院。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尼普科夫的发明--一套圆盘装置,找寻到了自己内心的渴望,一颗发明的种子开始扎根生芽。也是在这里,他道听途说的听闻到一些有关于“电视”的消息,可却没有机会参与其中。在研究实验组碰了一鼻子灰的贝尔德,索性自己建立了一间实验室,开始了自己对电视的研究,踏上了逐梦的道路。就这样,一边在大学中汲取知识,一边积极的试验研究,生活既充实又规律,但成功的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畅通无碍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贝尔德不得的中断自己的工作,弃文从武,报效祖国。这一天,像其他要参军入伍的男子一样,贝尔德肩上背着自己的简易行囊,在征兵处排队等候登记。也许是那天的气温有些低,只见贝尔德一边排队等候,一边喘着粗气,仿佛刚刚跑了几十里似的。

不巧,这正好被站在一旁的征兵负责人看到了。看到此情此景,这位负责人心想:“得了,就这样似的,上了战场也是去送人头的”。遂即走向了贝尔德,并对他说:“您的这份情意我们感受到了,但您现在的身体状况实在是不太适合从军,还是回去吧!”

贝尔德听后,本还想为自己辩解一番,可话还未出口,这位负责人就又将刚刚的话重述了一遍。因此,贝尔德由于自己的身体虚弱、常年多病,连征兵的第一关都没过就被刷了下来。无奈之下,贝尔德也只能拖着病体四处寻找工作,养家糊口。

|四处流浪,养家糊口

几个月之后,他终于在一家电力公司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好工作,助理工程师。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家电力公司的工作环境非常不好,阴冷、潮湿,再加上贝尔德自己的身体状况本来就不是很好,也是那种走一步喘三口的主儿,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身体是越来越糟糕。于是,为了自己身体着想,贝尔德便将自己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这份工作辞去,回家疗养去了。

辞职简单,可是接下来要怎么办呢?没有了收入,吃饭都成了问题,就更别提追逐梦想这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了。但这并没有难倒这位聪明的科学大师,既然不能出去工作了,那索性我就自己创业,工作时间自由不说,收入可能比去外面工作还要高。思前想后,很快他就在家里办起了自己的实体,用硼砂来处理袜子的内衬,然后由妻子拿出去售卖。

这样处理的袜子有什么好处呢?在英国那种阴湿的天气条件下,大家伙都特别注意自己的脚部保暖,穿上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袜子,人们会感觉到脚部是暖暖的、很贴心,因此销量特别好。而贝尔德一家单凭卖袜子,一周就可以收入200英镑。也许有人可能觉得这200英镑没什么啊!但要弄清楚的一点是,这可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200英镑,购买力是十分巨大的。

可是这里就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出现了,既然这种袜子如此畅销,他蛮可以以此发家,成为“袜子大王”,可为什么之后又要“转行”去研究电视机呢?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执念、一份情怀吧!但事实告诉我们,不是因为什么狗屁情怀,而是因为这位科学界的“林黛玉”又病倒了。因此,在家休养的贝尔德实在是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处理袜子了。

|浑沌半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贝尔德在家里疗养了许久时间,身体都不见好转。因此,他决定出去转转,摆脱这糟糕的天气环境,去往温暖的地方好好养一养。为了养病,贝尔德去往了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地球上那么多温暖、阳光的地方,为何偏偏选择了西印度群岛呢?原来他来次不仅是要疗养身体,还想着再创业,东山再起。

到了特立尼达之后,他就建立了一座生产果酱的工厂。可好景不长,没过几个星期,贝尔德这个“倒霉蛋”就又患上了疟疾,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就更别提挣钱了。古语说得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贝尔德好不容易有机会能够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此时他才看清了自己的内心,看到了年少时埋下的那颗种子,没有什么比研究一套完整的电视系统对他有吸引力了。

|第一套机械式电视机的诞生

1923年的一天,这也是贝尔德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一位朋友来探望时,对他讲“既然马可尼可以远距离的发射、接收无线电波,那么发射、接收图像也未必不可以啊!”贝尔德听到朋友的这番话后,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当即决定研究如何用电来传送图像。下了决心的贝尔德也不顾自己的病体,十分迅速地搜集到了相关书籍。

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东风是什么呢?果酱厂关闭之后,贝尔德早就已经囊中羞涩了,可是梦想不能辜负怎么办呢?机智的贝尔德在英国的泰晤士报上发表了一则广告,将自己的诉求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寻求合作伙伴。终于,他等到了来自威廉·戴的一笔天使投资,200英镑。看着面前的200英镑支票,贝尔德内心不免觉得苦涩,但此一时彼一时,蚂蚁肉再小也是肉不是。就这么的,贝尔德带着这200英镑的支票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闭关。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贝尔德带着他心仪的宝贝出关了,一台简单的机械扫描的电视机,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可以传输图像的电视机,虽然这些图像还不能够稳定的存在,忽隐忽现的,非常模糊。所以这部电视机还需要不断的改进,但威廉·戴资助的200英镑早已经被花光了,根本没有经费来进行后续的研究。可不幸接踵而来,因为贝尔德串联起来的几百个电池突然短路,引发了大火,他的实验室与成果付之一炬。

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打击,贝德尔已经决定要放弃了继续研究电视。这时,他收到了来自故乡的一张500英镑的支票,而这来自亲人的支持也成为了贝尔德继续研究下去的动力。最终苦尽甘来,1925年10月2号的清晨,他成功的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套机械电视系统,图像清晰,传输距离足够远。

在1926年一月份,贝尔德带着这个现实生活中的“魔盒”前往了英王皇家科学院,并在这里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现场演示。当看到图像显示到屏幕之后,在场众多的观摩者都沸腾了,为贝尔德献上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件事情也很快就被媒体大肆的、详尽的报道出来了,一时之间,贝尔德名声大噪,成为了当时媒体面前的一位红人。

之后,贝尔德为电视的研究与改良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二战期间,贝尔德研制出了彩色电视系统。1946年,伦敦为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举行了盛大的游行,英国广播公司抓住机会第一次采用了贝尔德研发的彩色电视机系统转播了这场盛大的游行。可遗憾的是,这套彩色系统的发明者,贝尔德已经逝去,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的“孩子”。这就是贝尔德悲惨、倒霉的一生!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