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陶炉为什么会变暗红色

电陶炉为什么会变暗红色

首页家电维修电陶炉更新时间:2022-01-21 12:58:39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一个朋友,喝白茶也有些年头了。

这里为了方便称呼,我们暂且称他为小韭。

这个昵称,是不是听起来就很有故事,很有阅历,很含沙射影。

其实没有啦,他只是比较喜欢吃韭黄炒虾仁而已。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买茶这条路上,他确实遇到过不少茶掌柜,对他竖起镰刀。

以至于,在第N次买到了做旧老白茶以后,他终于放弃了。

与其反复交学费,不如自己存茶更安心。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也有许多茶友像他一样,面对烂大街的做旧茶,总觉得惴惴不安。

只要自己买到的老白茶,有一丝不对劲,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做旧茶的身上。

前几日,有位茶友发来了一个问题:

“我的老白茶煮出来很红,是不是做旧的?我还该不该喝?”

有这样的担心,可以理解。

毕竟,新人被骗、被套路、被割韭菜,此般现象在茶圈内并不少见。

但是,这样的斗智斗勇,才是买到好茶的真谛,不是吗?

《2》

老白茶的茶汤泛红,的确有可能是做旧茶。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老白茶的汤色,不应该太深,更不应该泛红。

前阵子,将存了三年的2018秋寿眉饼取出来喝。

撬下5克,用盖碗冲泡。

在透明的公道杯中,白毫清晰可见,犹如星辰般闪耀。

第一冲的茶汤,汤色清新,晶莹剔透,如新月一般的牙色。

而后,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汤中内质渐浓,汤色也渐渐加深,成了鹅黄色,再是黄绿色。

不过,即使到了10冲以上,完全泡不出味道后,也依旧维持着浅浅的黄色。

这是因为,白茶的发酵程度极其轻微,汤色相对清浅。

即使存为了老白茶,依旧不会改变这个事实。

不该出现像红茶、熟普那般,因为重发酵,产生大量的茶红素和茶褐素,从而改变茶汤的颜色。

煮出来的老白茶,琥珀色、赤金色,才是常态。

而做旧茶,正是重度发酵的产物。

通过渥堆的方式,让大量的茶叶堆积在一起,让微发酵的白茶过度发酵。

可想而知,原本简朴的工艺,萎凋和烘干的步骤硬生生被打乱。

不仅白茶的颜色被改变,茶叶里面的营养物质也随之被破坏。

随之而来的,还有汤色的变化。

因为加重了发酵,做旧茶中产生了大量的茶红素和茶褐素。

有了这些茶色素的加持,做旧茶便自然呈现出了红艳艳的颜色。

退一步说,如果白茶出现红汤是常态的话,为什么当初不叫红茶,而是划分为白茶呢?

可想而知,汤色发红的老白茶,存在猫腻。

所以,做旧茶不值得买,因为渥堆手段不仅仅改变了汤色,更损耗了白茶丰富的内质。

落水的花香,层次丰富的盖香,清润稠滑的口感,通通消失不见。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甚至不如白开水来得好喝。

《3》

但是,我们还忘了一个因素——煮茶。

如果不是做旧茶,而是因为煮茶的方式不恰当,老白茶会不出现深红色的茶汤?

答案是,会。

有一部分茶友,将煮茶当成了熬中药,一煮就是个把小时。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老白茶的内质在源源不断析出。

正所谓,浓缩就是精华。

但殊不知,这些“精华”中,蕴含的不仅有养分,还有过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物质。

彼时,这壶茶汤早已超过了饱满的范围,妥妥成了浓茶。

暴力煮茶法,在生活中十分常见。

很多人家里,都有养生壶。

自己夏天煮凉茶的时候,喜欢把菊花、枸杞、金银花、蒲公英、甘草等各种材料,放进养生壶里煮。

设定好时间以后,就能得到一大壶凉茶。

这个方法,很简便,适合懒人,也适合工作繁忙的人。

但是养生壶适合煮凉茶,却未必适合煮老白茶。

论内含物质的含量,老白茶是绝对的王者。

尤其是高山白茶,产区好、工艺好,再加上良好的储存,养分充足。

一遇到沸水,便开始释放内质,且不受控制。

如果放在养生壶里,用恒定的时间去煮老白茶,很容易用力过猛。

要知道,机器是死的,不如人灵活。

想要煮出一壶好喝的老白茶,就定然不能偷懒走捷径。

否则,万一煮得太久了,超过了时间,就会让大量苦涩味物质浸出于茶汤中,成了一锅中药。

似“中药”般的汤色,便是浓郁的枣红色、深红色。

看来,有些不对劲的情况发生,不一定是做旧茶惹的祸。

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好茶来说,更关键。

《4》

如何煮出一壶正常的老白茶?

首先,当然是要选择合适的设备。

前面提到,养生壶因为过于死板,所以直接淘汰。

相比之下,更建议大家手动煮茶。

准备一只煮茶壶,架在电陶炉上,自己盯着煮。

其次,如果直接煮干茶,最好水沸腾后再投茶,避免内质过量析出。

而煮茶的时间,不需要太久,水再次沸腾后就可以关火了。

虽然步骤看起来复杂了些,但其实更加节省时间。

好茶的养分尤为丰富,短短的几十秒时间,便足够让内质均匀析出,让茶汤达到饱满的状态。

轻轻松松,得到一杯浓淡适宜,口感清甜的老白茶。

正常情况下,老白茶的汤色应该是琥珀色、赤金色,令人食指大动。

另外,煮茶也要控制茶水比例。

千万不要嫌麻烦,随手掰下来一块老白茶饼,直接投进煮茶壶里。

泡茶、煮茶之前,不用克秤称茶的茶客,大有人在。

美其名曰:已经有手感了,不用那么麻烦。

可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煮出来的茶汤都会又浓又苦。

不管是散茶还是饼茶,用肉眼来判断白茶的重量,容易产生误差,并不准确。

比如,白毫银针的体积娇小,一把就可能超过5克,而寿眉体积蓬松,一把只有2、3克。

又比如,饼茶经过压制后,叶片与叶片间的间隙缩小。

虽看起来只是薄薄的一片,但如果上称一看,可能早就超过了标准。

超量投茶,自然会让煮出来的茶汤极度浓郁,让大量的茶红素同聚一堂,煮出一锅红艳艳的茶汤。

所以,不建议这样做。

一般来说,300-400毫升的水,投干茶2-2.5克,绰绰有余。

若是煮叶底,那就把盖碗里的5克,全部投入煮茶壶里,并且冷水投茶。

用不断上升的温度,彻底榨干老白茶中的养分。

物尽其用,才不算浪费。

《5》

红汤老白茶,并不少见。

除去做旧茶的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煮茶不当导致。

煮茶,说难不难,但的的确确是个技术活。

需要时时刻刻观察汤色,观察茶汤的沸腾情况,决定关火的时机。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适当调整时间。

不过,依旧不能太久。

尤其是好茶,更经不起暴力的煮法,否则就是暴殄天物了。

好好的一壶老白茶,变成深红色,多可惜啊。

入秋以后,大家陆陆续续开始煮茶。

若是有同样的困扰,不妨按照上面的提示操作一番,真相自然会浮出水面。

更多关于煮茶的知识

关于煮茶,从老苏到养生壶,你不能不知道的秘事

煮茶时加陈皮更有味,银壶铜壶煮茶口感好?这些煮茶误区你还犯吗

大开眼界,从风炉煮茶到电陶炉煮茶,煮好一壶茶,茶具该怎么选?

煮茶时,干茶和叶底分别怎么煮,村姑陈出招了,这样煮茶好喝百倍

夏天煮白茶,要用开水煮茶好,还是用冷水煮茶比较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