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油汀没油了怎么办

电热油汀没油了怎么办

首页家电维修油汀更新时间:2022-01-20 01:57:34

导读:‬阳江文化属于海洋文化。阳江文明发展史,离不开‬海的滋养、船的承载。

一枕船梦 千年浮沉

阳江地处广东西南沿海,全市海岸线总长476.6公里,海域面积约10000平方公里。目前,阳江海域的渔船达7000余艘,全市渔业人口近15万,渔业劳动力约9万人,渔业产量多年位居广东省首位。

目前,阳江虽然拥有风筝之乡、音乐之乡、山歌之乡等美誉,但阳江真正的优势在海洋。阳江文化属于海洋文化。阳江的文明发展史,离不来海的滋养、船的承载。

船乃海之魂。船,之于阳江,与泱泱中华的文明进程一样,古老而厚重。

相关史料记载,秦汉时期,中国首次形成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无论是从文献记载还是从出土的文物推断,秦汉时期中国造船业的成就已让人惊叹。

横亘千年的船之梦,承载的是始于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脉络,讲述的是历代华夏先祖魂牵梦绕的海洋,以及休戚相关的水面营生。

2007年12月22日11时30分,一艘被今人命名为“南海一号”的南宋商船在阳江海域浮出水面,轰动了整个世界。继而有了阳江海陵宝岛“十里银滩”上耸起的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尽管,这艘被“华天龙”钩离海洋的古沉船,目前仍被巨大的“铁匣子”(沉箱)包裹在海丝馆的“水晶宫”里,但由此钩起的“船”说,足以湮没这艘古船至今真容难见的遗憾。

阳江“船”说,纵横千年。明代大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曾经在阳江大澳设补给站。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就发现在阳江大澳港海域。

早在民国时期,阳江就有了40多家造船厂,如包含个体作坊在内已达数百家,上世纪80年代到达鼎盛时期。上世纪90年代后期,木质船逐渐淡出阳江海洋作业版块,2006年后,阳江铁船、玻璃钢船相继问世。

1953年,阳江第一艘“长八丈,宽丈五”,名叫“南新号”的“火船”(烧煤驱动)建成出海作业,直航南鹏岛,替代了传统的风帆船,阳江开始进入了“火船”时期,上世纪 60年代后升级为柴油机动船。

历史不会忘记、阳江人民不会忘记,清代咸丰年间那一场发生在阳江大澳的毁灭性的海难。那座孤寂地盘卧在大澳的“万人坟”,今天仍在风萧中啼血:

清代咸丰年间,一次12级的台风加海啸,令“千帆颠覆,大澳滩头尸殍狼藉”。当地民众深怜罹难者,在大澳的风水宝地“叶里藏桃”的虎头山山坡上埋葬了这些异地尸骸。至民国10年(1921年),又遇狂飙大作,无数尸体又被卷到大澳。时任大澳商会会长的司徒少松发动募捐收殓尸体,也将之埋在“万人坟”。

船与阳江,阳江与船,无论是文明进程的轨迹、历史文化的印记,还是喜怒哀乐的民生、风云变幻的商海,千百年来都和阳江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精神的积淀息息相关,万缕千丝。

阳江“船”说:史海钩沉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紧摇浆来掌稳舵,双手赢得丰收年。”上世纪1962年,这首节奏欢快、曲调悠扬的《乌苏里船歌》,在歌唱家郭颂老师的演绎下,唱响了神州大地。这首生活气息浓厚的音乐作品,至今仍在华夏大地广为传唱。

虽然截至目前,有关阳江的造船史尚无“权威”的探源,但船与阳江的文明进程、历史文化、商业贸易、民生民俗的紧密关系,一桩桩、一件件,都有板有眼地刻在了历史长河的朵朵浪花里,刻在了祖祖辈辈阳江先人的心坎上。

造船“船”说:

底蕴厚重的阳江“船”史

地处岭南的阳江,其造船史可参照岭南地区的相关文献记载。同为水乡的地理特点,让舟船注定成为古阳江人生活中的主角。在《山海经》里,就有“番禺始作舟”的相关记载。

据《南越志》记载,南越国最后一个王赵建德曾派3000人往绥安县(今福建东南部漳浦县)西南的山中采伐木材,造成能载重1000石(约合60吨)的巨舟,但在回来的路上发生了事故,人和舟都沉入深潭。

虽然这是一次惨痛的经历,但却表明,早在南越国时期,岭南已经具备了制造大型船只的一定技术储备和经验。

竹排、木筏和独木舟等水上交通工具的相继发明,大大增强了古岭南人的水上活动能力。在广州飞鹅岭发现的石斧和石锛,与湛江、海南等地发现的同类工具相当相似,可以推断先民们当时借助水道的活动范围已相当广阔。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那种船舱浅窄、运输载货量很少而又容易翻船的独木舟,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水上捕捞和交通运输的需求。于是,“舫”应运而生。

所谓舫,就是将两只独木舟的船舷互相连接起来,使船体扩大一倍。

据《阳江县志》记载,阳江县是清代南海西面航路上的重要渔业区,是通往西南沿海的重要航路,是东南江、浙、闽,以及本省潮州府、广州府商船往海南、雷州、廉州、高州,以及东南亚的必经之路,途径的外地船只可以入阳江各港口补充淡水粮食和交易货物。

《阳江县志》记载,阳江本地“器用多资他郡(资:供给,提供),所以有较多外地商人在阳江经商。光绪三十四年,阳江城和闸坡、织篢等地都建立了商会,促进了当地港口的商业繁荣和海洋渔业的发展,推动了南海航路交通的升级和转型。

早在清代的阳江,已经出现了适合大规模海上作业的渔具和较为大型的渔船。据《广东新语》卷十八《舟语》记载,八橹三桅的大船,是大围网类的索罛船,或安置定置网具的沉罾船。嘉庆二十五年两广总督的奏疏说:“今查有捞罾船一项,系渔民聚族而居、出海采捕之船,无论大洋、浅水、沿海、港口,均能驾驶,足可配兵缉捕……”这种捞罾船,说的就是清代南海的拖风船。

拖风船的特点是船身大、帆面宽、拖力强、吃水深,尤适于深水远海作业。“拖风船只日益增多”成为广东沿海疍民的重要作业方式。清人庄大中的《海上竹枝词》记载:“湿网初收海气腥,疍家生小住烟汀。帆船一队拖风驶,不许潜窥港汉停”。还有,东平港“船以罟艇为多”等,记载的都是阳江的拖风船。

  

阳江是海滨城市,自古以来,阳江的造船业就跟赖以生存的渔业和运输业密不可分。原江城造船厂厂长张德荣、助理工程师周世赏受访时称,民国时期的阳江已有了40多家的造船厂,包含个体作坊在内达数百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到达鼎盛时期。九十年代后期,木船开始逐渐淡出海上作业,2006年铁船问世。

这两位造船人介绍,上世纪1953年,阳江第一艘名叫“南新号”的“火船”(以烧煤为动力)造成后成功直航南鹏岛,阳江开始进入了“火船”时期,从而替代了传统的风力帆船。但“火船”的时代并不长久,六十年代后至今被“柴油船”取代。期间,“白手造船”(不用设计图纸,只凭大脑构思直接造船)的史则庭,还有何登荣、陈仲欢、史采荫、周康等人,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阳江造船名匠。

关于造船,记者在江城造船厂采访时了解到,造船的工序相当复杂严谨,除了专业的图纸设计外,还包括铆、焊、机械安装、油漆、木工、发泡、X光焊路检测、装修、水工、电工等十多道缺一不可的工序。

虽然截至目前,有关“权威”的阳江造船历史探源,在本土资料中难见一斑,但船与阳江的社会文明进程,以及历史文化、商业贸易、民生民俗的紧密关系,一桩桩、一件件,都有板有眼地刻在了历史长河的朵朵浪花里,刻在了祖祖辈辈阳江先人的心坎上。

阳江“船”说之‬岁月留痕

由于海岸线长,阳江县历代都深受海盗的骚扰、劫掠之苦,使海洋渔业的生产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阳江从事海洋渔业的疍户被称为“六澳疍户”,是海洋渔业的主要劳动力。在当时,疍户的社会地位低下,尤其是面对沉重的“渔课”(旧官府向渔人征收的渔税)不堪重负。明清时期疍户的生活,长年累月饱含着血泪。

渔业“船”说:

荡气回肠的阳江“船”歌

早在清代,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面渔场,使海洋渔业成为清代广东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南海西面航路上的阳江县,得天独厚地成了重要的渔业区,当时的阳江渔业,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清代南海航路上的阳江渔业》一文(作者:吴建新)对清朝时期的阳江渔业有过如下的描述——

据《阳江县志》记载,清代的阳江县海岸线东西相距约二百七十里,沿海港口商业发达。最重要的渔港是位于戙船澳的闸坡。“商务为邑中各澳之冠,商廛栉比,渔船云集(原注:“渔船四百余艘……港内广三百余丈,长四百余丈,水深四五尺,形势弯抱,可以避风,盖全县最良之港湾也”)。其次是东平港,“海壖一带有商店二百余间,疍棚百余间,前后杂以民居。石仔地、沙嘴两处亦居商,商务以渔业为大宗,船以罟艇为多。港东西有龙眼井,水甚清冽,秋冬不涸,可供汲饮。”

期间,大澳港的“大澳市有商店数十间,邑人居十之九,渔船亦多在此湾泊,”商业仅次于闸坡、东平,但西南方向有不能避风的缺点;溪头港,“平坦处面积约百余万方尺。嘉庆十八年辟作商场,至咸、道间颇臻繁盛,贸易以鱼盐为大。”北额港商业虽不及闸坡、东平等港,但位于与电白交界处,港口前面有地势平衍的大坪,“坪东西广约百丈,南北长百余丈,商民杂居,交易以渔业为大宗,常有渔船舣于海壖。西北环儒垧河,南临大海,商务夙亚于闸坡,亦滨海一市场也。”由此可见,清代阳江各处港口渔船丛集。

阳江民众熟悉的“疍家佬”,即疍户,是阳江的主体渔民群落,是当时的海洋渔业发展的核心生产力。明清时期的阳江,疍户分为内河捕捞与海洋捕捞两类。阳江从事海洋渔业的疍户被称为“六澳疍户”,是海洋渔业的主要劳动力。在当时,疍户的社会地位低下,尤其是面对沉重的“渔课”(旧官府向渔人征收的渔税)不堪重负。明清时期疍户的生活,长年累月饱含着血泪。

绵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产资源,为阳江海洋捕捞渔业的发展创造了天然优势。据道光《阳江县志》卷一之《物产》记载:“阳江滨海,海物惟错。然鱼鳖螺蛤之类,江乡所在多有。”文献上记载的鱼类有斑鱼、跳鱼、鲻鱼、鳜鱼、鲥鱼、鰽白、鲈、黄皮鱼、葛(虫)鱼、黄鱼、鲳鱼等50多种。

由于海岸线长,阳江县历代都深受海盗的骚扰、劫掠之苦,使海洋渔业的生产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清代同治年间,阳江县升为“直隶厅”。直隶厅是清代将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合一的地方制度,直属省管辖。阳江设直隶厅后,“领县丞一,驻双鱼所城。巡检二,分驻太平、海陵司。狱一,驻城内。”阳江海防的军事力量有所加强,阳江出现了较为大型的渔船,以及适合大规模海上作业的渔具,促进了阳江渔业、农业与文化的发展。

自从有了大船和适应捕捞大鱼群的围网、围刺网和捕捞底层鱼类的拖风网后,阳江渔船的活动范围开始驶出近海,远航到北部湾和琼崖海面。

在清代的阳江,很多海产已行销广州府等经济发达地区。《广东新语》提到阳江的海产。如“黄、白二花,味胜南嘉”、“白鲳、乌鲳为佳,白者尤美。”“阳江有红蠃焉,殻黑而肉微红,味絶甘,生海中,千百成群,若蜂房相结。海人钩取其一,则千百群起”等。

清代流行粤菜,粤人酒宴中少不了鱼翅、鱼肚等海珍。阳江沿海鲨鱼很多,“其翅为海错上品,愈大愈珍。”阳江所产鳘鱼,腹内白膘制成的鱼肚,“可充上馔”。

阳江的母亲河漠阳江,水流入海,形成咸淡水的分界线,非常适宜蚝的生态环境。因此,蚝成为阳江的著名海产。《广东通志》专门提到肇庆府产的珍珠蚝,指的就是阳江的野生蚝。

相关史料表明,清代阳江的沿海海洋经济已相当发达。其中一个标志就是,阳江的海产品在当时已经闻名全省,成就了今日阳江“广东鱼仓”的美誉。

 

阳江“船”说:‬‬商业文明

“大澳赚钱大澳花,到了东平无归家,去到闸坡犹是好,千其无好去沙扒”。这首阳江民谣,唱的是清朝中期的阳江这四大渔港,风行一时的“繁华花柳地、风流富贵乡”。繁荣的阳江口岸商贸,促进了阳江传统漆器工艺的发展。

丝路“船”说:

阳江港与“阳江三宝”之漆器

阳江,古称高凉,属南海郡。按当时的航海技术,从徐闻到“己程不”国(今斯里兰卡)大约要一年多,那么,从“交通的重要都会番禺(今广州)”到“船舶的出发点”徐闻,至少也要10天到半个月。广州至徐闻的海上航线,不管怎样走,位于广州与徐闻中间的阳江,都是船只的必经之路,是补充给养的补给港和货物中转的中转港。

自公元前111年起,阳江港就是海上交通要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中转港。

上世纪1979年,在今阳东县塘坪镇的钓月村发现汉代古钱1万多枚。在一个地方同时发现这么多古钱币,全国罕见。这证明了早在汉代,江城镇就已经是南粤的经济中心了。明代大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曾经在阳江大澳设补给站。诸多史料证明,中国历朝都把阳江列为海上重镇,阳江在海上丝绸之路商业文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阳江是海上丝绸之路船只的必经之路,因此,阳江古代的造船业十分发达。直到现在,在阳江的一些地方还能找到船坞的遗迹。

由于船常年累月地泡在水里容易腐烂,因此需要涂上一层防腐油料。古时候最早的防腐层就是涂上桐油,阳江造船业的发达促进了阳江漆器业的发展,由此铸造了“阳江三宝”之一“阳江漆器”这一传承久远的商业文化品牌。

清中期,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经商口岸,阳江的东平大澳已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渔场,商贾云集,是当时富甲一方的商贸之地。至今,阳江大澳还保留着昔日的广州会馆。相传,那时的阳江四大渔港,曾一度是繁华花柳地、风流富贵乡。阳江民谣之“大澳赚钱大澳花,到了东平无归家,去到闸坡犹是好,千其无好去沙扒”。繁荣的阳江口岸商贸,促进了阳江漆器工艺的发展,尤以金花漆盒最负盛名。

便捷的海运交通,带动了阳江发达的货运物流业。清末的阳江,已是洋行林立,使阳江漆器的销售渠道更加畅通。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了阳江造船业的兴旺,有力地推动了阳江漆器行业的快速发展。传说中那个泡在海水中百年不变质的阳江漆皮箱,正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欧洲的。

可见,海上丝绸之路不仅确立了古阳江显赫的商贸交通地位,谱写了阳江海上的商业文明史,更加推动了阳江漆器工艺行业的昌盛,激活了阳江漆器空前的发展与繁荣。

与此同时,造船业的发达,还催生了阳江民间小五金业的兴旺。因篇幅有限,本文故不作赘述。

特稿·阳江“船”说·大澳风云

阳江的“船”说,少了大澳就不完整了。

大澳渔村是广东省唯一保存下来、保持着原始渔家小屋风貌的渔村。随着渔家民俗文化的开发及渔家民俗风情馆的建成,大澳渔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熟知。

依山傍海,风光秀丽的大澳古村街,长约千米,绝大部分都保持着传统风貌。村里房屋的内部结构,都按照船舱形建成。在街头巷尾偶尔见到的人们,多在晒网、补网或晒虾米等,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整个大澳村堪称一个活生生的民俗博物馆。

大澳“船”说:

一曲古船谣 沧桑向天歌

位于阳东县东平镇东南方的大澳渔村,史称“六澳之首”,是一个古老的渔港,是中国古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港口。昔日港口商贸繁盛,与广州的“十三行”相并列,史称“十三行尾”。据考证,南宋古代沉船“南海一号”就发现于大澳港海域。

史载,在明清时代,现在的东平镇是一个无路可通的孤岛,大澳港处在岛的尖端。当时,阳江流域水深河宽,阳江港湾、南鹏岛至上、下川岛一带的海域,形成了广东最大的渔场。潮州、汕头、海南、广州等地的渔船,常常聚集在阳江湾捕鱼,使大澳成为一个集结渔船的渔港,商业兴旺。

大澳最繁荣的时候是在清代乾隆年间,海上商船频繁出入大澳,澳内车水马龙。来这里的不仅有普通商人和航海家,还有很多“国际”大海盗将掠得的财物运到大澳来交易,大澳因此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当时便有了“东方威尼斯”的之称。

后来,大澳因为经过几次巨大海潮的侵袭沦为废墟,大部分居民迁居东平镇,所以有“先有大澳,后有东平”之说。

海水潮汐、渔家沧桑。大澳渔村遗迹众多,古色古香,至今仍保持着古渔村的风貌。 2001年,阳江市启动“广东历史人文资源调查”,普查发现距东平镇仅3公里的大澳村,占地648公顷,还保存着680多米清末时期的前店后坊式的旧街,有300多户基本完好的古渔民民居、疍家棚居、古商会、古炮台等。

清咸丰年间,一次12级台风加海啸,使大澳的渔船和商站损失惨重,大澳一度衰落。清光绪年间,又有不少人来大澳经商,渔船再度集结,大澳又渐渐地兴旺起来。

依山傍海,风光秀丽的大澳古村街,长约千米,绝大部分都保持着传统风貌。村里房屋的内部结构,都按照船舱形建成。在街头巷尾偶尔见到的人们,多在晒网、补网或晒虾米等,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整个大澳村堪称一个活生生的民俗博物馆。

  

特稿·阳江“船”说·风物峥嵘

千百年来,阳江的东砵塔、岗背塔、独石塔为南来北往的船只导航,功不可没。

“导航塔”与阳江航运

  

● 岗背塔的前身:‬望海亭

岗背山位于江城区岗列街道岗背村前。岗背山原名望海冈,400年前,岗顶建有望海亭。《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肇庆府部汇考二》载:“望海冈在(阳江)县南六里郡台都(今县城东南8公里范围内岗列、城西雅韶地)。高百余仞,周四、五里、屹然独立,县治之案山也。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知州王冶筑亭山巅,曰望海。”

望海台(亭)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在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坍塌。万历《广东通志·郡县志》有载:“阳江县南六里,曰望海冈,在郡台都。高百余仞,周四里,屹然独立,县治之对山也。登之,可观沧海。宋绍兴三年,知州王冶筑台其巅。今废。”

  

● 岗背塔的建造与阳江航运

望海台(亭)坍塌以后,李天塔(阳江城人)在原地建塔(岗背塔)。民国14年版《阳江县志》载“岗背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606—1619年),为邑人李天培(明朝进士,曾任南京工部主事)所建。清康熙年间(公元1665年前后),为县令孙迁铎拆毁,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重建。”

同期,李天塔还在顿砵山(东砵山)造塔。

2000年版《阳江县志》载:“顿砵塔位于城西南二里的漠阳江西岸顿砵山顶,明万历年间,邑人李天培倡导兴建。”

资料显示,当年李天培倡建东砵塔和岗背塔,与阳江的航运有关。文献有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阳江的航船,可直达广州。《梁书·王僧孺传》有载:“(南朝梁天监六年,公元502年)有高凉‘生口’(高凉人好争斗,称俘虏为生口)及船舶每岁至(广州),外国贾人,以通货易,又买即卖,其利数倍,历政习以为常。”

宋代,阳江渔业也相当发达。2000年版《阳江县志》载:“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阳江渔业有较大发展,沿海渔船有十余艇联合一舟宗的窖棚、香舟了等中浅海渔船。”当年,今江城渔洲、西濑(古称西浦)一带,成为渔船聚集的地方(“阳江八景”:渔洲晚唱)。李天培这位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工作的朝廷命官(工部主事),深知在岗背、东砵两山筑塔的重要性,因而建之。塔成后,给广大渔(航)船,提供了方便。

● 沧海桑田“独石塔”

沧海桑田,山河变样。岗背塔建成后的300年里,漠阳江下游,逐渐淤积。此时,人们又在北津独石建塔。2000年版《阳江县志》载:“(独石塔)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据群众说,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曾建石标其上,以作导航之用。”千百年来,东砵塔、岗背塔、独石塔为南来北往的船只导航,功不可没。 (原载《阳江日报》)

特稿·阳江“船”说·特别链接

大澳万人坟:

见证古代海难的悲壮

大澳在历史上曾经历过数次巨大海难,“万人坟”就埋着无数死于海难的渔民及商人的遗骸。据记载,清代咸丰年间,一次12级台风加海啸,令“千帆颠覆,大澳滩头尸殍狼藉”,大澳的渔船和商站损失惨重。当地民众深怜罹难者,在大澳的风水宝地“叶里藏桃”的虎头山山坡上埋葬了这些异地尸骸。

至民国10年(1921年),狂飙大作,又有无数尸体被卷到大澳,时任大澳商会会长的司徒少松发动募捐收殓尸体,也将之埋在万人坟。至今,这里仍是当地人经常前往凭吊的拜祭之地。

因为历史上海难较多,大澳及东平附近的海域也成为国内海下考古的热点地区。除了举世瞩目的“南海一号”宋代沉船外,当地村民称,仅他们所知道的附近海底沉船就不下十几艘。

航海指南针:

导航法宝须专人看管

  

本土航海指南针(见图),据推算该指南针属明清时期普通渔民出海作业使用之物。

史籍中最早记载到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是在北宋。朱彧(yù)在他的《萍洲可谈》一书中评述了当时广州航海业兴旺的盛况,同时也记述了中国海船在侮上航行的情形,说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时海上航行还只是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日子里才用指南针,这是由于人们对靠日月垦辰来定位有一千多年的经验,而对指南针的使用还不很熟练。

随着指南针在海上航行的不断应用,人们对它的依赖也与日俱增,并且有专人看管。南宋吴自牧在他所写的《梦粱录》中说道:“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由此也可以看出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航线:

阳江水路运输航线

阳江历史上水路运输航线之一

沿漠阳江下游入那龙河至合山,那龙墟再陆路抵恩平,从恩平乘船至三埠,再水路抵江门、广州等地。

阳江历史上水路运输航线之二

沿漠阳江上游水路经阳春城至春湾镇,转陆路经新兴县的天堂抵河头,再从河头乘船经新兴抵端州。

沿西江西上封开入广西梧州,经兴安灵渠入湖南各地。

阳江历史上水路运输航线之三

经漠阳江出海口(北津港)出海沿海岸线可达我国沿海港口城市。

特稿·阳江“船”说·疍家婚俗

数千年来,疍家人在性格、语言、服饰、婚俗、信仰等方面自成一体。如疍家服饰的“肚兜”、“铜鼓帽”等都具有独特的民俗特色。疍家婚俗表现了疍家渔民对婚姻的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希冀。阳江疍家婚俗是流传于闸坡、东平、沙扒等地的一个独特的疍家文化现象。其中,闸坡疍家婚俗已载入广东省非物质遗产名录。

婚俗“船”说:

异彩纷呈的疍家大婚习俗

   

记者在闸坡采访时了解到,疍家青年男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的时候,不管是自己已有意中人,还是经人牵线介绍,都要请一个能说会道的媒婆在男女两家之间游说,达成其联姻的目的。

经过媒婆游说,得到双方父母、长辈的同意后,主家就会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来完婚,这个姻缘从一开始到完婚的过程,少则一月,多则上一年,过程包括繁缛的礼仪、张灯结彩的过礼船、特有的服饰、头饰、发式、半夜时分接新娘、对叹咸水歌等等。

近年来,阳江每年的南海开渔节都有疍家婚俗表演。表演时,新娘头梳银髻,穿富贵裤大红衣,盖着红头纱,被妇女背着前往新郎家。迎婚队伍里还有人抬着鸡鹅、水果等结婚用品。婚礼中有“过礼哭嫁”、“登船迎亲”、“花船巡游”、“拜堂成亲”、“婚宴开席”等仪式。闸坡疍家婚嫁和其他地方又有所不同,闸坡的渔民大都选择夜间的吉时出嫁,为了不给外人看见,新娘都会蒙着脸出嫁,而头饰、服饰的做工也比其他地方更讲究,筹备婚礼用品有时都要耗时几个月。

疍家婚俗是阳江民间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进步,水上居民大都上岸定居了,而这些繁缛的婚庆礼节也越来越少人使用。将疍家婚俗搬上舞台表演,有利于挖掘和传承这种特有的民间习俗。

●资讯链接:千年疍家婚俗再现广东阳江

■ 中新社记者 陈明

第七届南海(阳江)开渔节将于八月一日在广东阳江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吹响出海号角,作为本届节庆系列活动重头戏之一的“闸坡疍家渔民婚俗”表演,七月三十一日在闸坡渔港区域正式登船亮相。

古老神秘的疍家婚俗,轰动了开渔节前夕的闸坡渔港,数以万计的市民、游客以及摄影发烧友现场领略了这一传承的渔民俗风情。

疍家有“海上人家”之称,又有人称他们为“海上的吉普赛人”。在中国的历史上,疍家人是个特殊的群体。有的人类学家认为,他们是古越族的后代,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甄别时,疍家差点成了中国第五十七个少数民族。

  

记者当天在广东阳江闸坡渔港举行的疍家嫁娶婚俗表演现场看到,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渔家嫁娶婚庆,完整地再现了历史上渔家青年男女婚嫁习俗的全过程。从“媒婆说媒”到“过礼”,到给新娘梳银髻、穿富贵裤、女家船祝神、新娘出嫁、新郎新娘在男家船上举行拜堂请神仪式等,经典古朴的嫁娶礼仪再现了疍家文化的厚重底蕴。

  

当日上午十时,嫁娶表演队伍由船登岸。头戴尖帽、穿着唐装的“新郎”,胸挂大红花,携着头插银髻、喜帕遮面的“新娘”,由三名渔家妇女轮流背着,在礼仪人员的引领下沿街巡游。嫁娶表演队伍路过之处,人潮汹涌,开渔节前夕的闸坡渔港,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海洋之中。

上午十一时起,嫁娶表演队伍先后举行了“过礼哭嫁”、“登船迎亲”、“花船巡游”、“拜堂成亲”、“婚宴开席”等仪式。其中的“拜堂成亲”把整项活动推向了最高潮。

  

据了解,广东阳江海陵岛试验区的闸坡疍家渔民婚俗,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尽管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疍家渔民的日常生活已被岸上同化,鲜见渔家嫁娶婚俗再现于现实当中,但作为沉甸了千年之久的民俗文化,仍被当地成功、完整地保留下来。

在广东阳江海陵岛试验区的十万人口中,有近三万人是渔民,渔家风俗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二00七年三月,“闸坡疍家渔民婚俗”已入选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稿·阳江“船”说·民俗民风

渔民终年四海飘泊,船,就是渔家的命;渔民一生以海为家、以酒为伴,流传下来的一些关于饮酒习俗的篇章,自是俗趣踊跃,满纸酒味。

民俗“船”说:

沿传千古的渔家风情

渔家食俗 自古以来,渔家食俗就跟船和鱼绑在一起。直到目前,“渔民部落”中还有不少古传的鱼和海鲜的吃法——

鱼羹,是渔家海鲜饮食中一大风味食品。如“鱼、蟹之肉,皆可为主料做羹”,有黄鱼羹、鲳鱼羹、鲈鱼羹和蟹肉羹等。随着渔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鱼羹已成为一道流传民间的美味佳肴。在阳江和顺德等地,精制的鱼羹已成为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品牌,尤其是在渔家的传统节庆活动中。

还有鱼粥、鱼饭等,也是地道的海鲜风味美食。渔家世代传承的食俗,在今天的美食行业独树一帜:雪白的米粥,晶莹的鱼肉,扑鼻的葱香,异香醉人的渔家美食,令人牵肠挂肚、唇齿留香。

每逢大年三十,在渔家的食橱里,都有数碗或十数碗打成冻状的鲜鱼,这是渔家特有的一种海鲜饮食风俗,叫“年年有鱼(余)”。 在旧岁、新年相交替的除夕之夜,每户渔家都要红烧一锅鲜黄鱼、鲜鮸(miǎn)鱼或鲜带鱼,盛满碗,一碗一碗存放于食橱中,寓意“年年有鱼(余)”,寄托了渔家人企盼年年丰收的美好愿望。

渔家的一些殊风异俗,不但世代相传,而且约束甚严,无论是岛上、船上的渔家自身,还是外来之客,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被认为是大不敬。

渔民终年四海飘泊,风里走,浪里行,船就是渔家的命,是绝对不愿有船“翻”的事发生的。因此,渔民吃鱼时是不能用筷子拨翻鱼身的,嘴上也不能说“翻鱼身”。有客人时,渔家主人会做吃鱼的示范,同时说“顺着再吃!”

渔民视船为“木龙”,而龙又是鱼所变,所谓“龙鱼”、“鱼龙”之说,即是此意。由船不能翻,到“木龙”不能翻,到鱼不能翻,皆因“鱼”和“龙”紧密相连,且又事关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一家生计所在,故而“吃鱼不能翻鱼身”也就成为一道俗定的规矩,被所有渔家人所认同和严格遵守。

还有,吃鱼时的筷子是不能横搁碗上的。因为,渔民海上捕捞航行,船触礁搁浅,是最忌讳的事之一。筷子横搁碗沿上,近似船搁礁状,因而就形成了筷子不能横搁碗、盆沿口上的习俗。

渔家酒俗 渔民一生以海为家、以酒为伴,流传下来的一些关于饮酒的篇章,自是俗趣踊跃,满纸酒味。

祭海神酒”中的洋酒和谢洋酒。每逢春汛、夏汛、秋汛和冬汛的第一天出海之前,渔家总要聚集港湾滩头,举行祭海神仪式,以酒、鱼和三牲供奉。祭海神仪式结束后,渔民就在海滩上大碗大碗地饮酒,以壮开洋征海之行色,以求一汛之丰收,此为开洋酒。而谢洋酒,则是渔民为庆贺一个渔汛的丰收,也为感谢海神的护佑,在海滩举行祭海神仪式。此仪式后,渔民将船抬上岸搁置安全处,然后开怀畅饮,一时间,港湾海滩上酒碗高举,酒香四溢。

还有逢年过节喝的酒。渔民身居海上孤岛浮洲,时时与大海相伴,出没风涛,他们把过年的家人团聚、亲友相会看得很重,必须饮酒相庆。有的渔老大喝酒兴起酣热之际,脱了鞋袜光脚踏地,浑身酒热透过脚心通体散发,千碗不醉。

按渔家习惯,正月初六就要开始做春汛生产的准备,如张网渔户要打桁缉,扎网窗;拖虾捕春鱼的,就要补网修船等。因此,无论是有船网工具的渔民为自己备汛,还是受雇于船东的渔民上工,都有“初六开架”即开工之说。所以,无论是穷人家,还是有钱人家,都要在正月初五或提前一天,做“新年羹饭”再次祭祖,同时也借此备些酒菜,让即将又要开始一年辛劳的丈夫或父兄再畅快地喝顿酒,这叫“新岁酒”。

渔家行俗 据考证,渔家先民的出行方法,用的先是独木舟。随着造船业发展和航海技术的不断改进,渔家先民进出海岛,要么用自己的渔船载送,要么搭乘他人之船。

明代以后,海上交通出现了渔行和冰鲜船,由于其往来于海岛与大陆之间,可为渔民对外交通提供便利,渔民便俗称“乘便船”。此后出现了专门的客航渡轮。除了乘客轮外的所有船,都被统称为“乘便船”。

千百年来,渔民出行一图省钱,二图方便,而不问舒适与否,对安全也并没考虑那么周到。如今有了重大变化。不管是渔民,或是其家眷,或是渔村中做生意的人,进出海岛,或是岛际往来,既要讲安全,又要讲快速,还要求舒适。

随着渔民交通工具的改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渔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渔民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出行习俗不断转变。

中国海上渔家独特的生活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活习俗,不断刷新着中国海洋文化和海洋渔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渔家禁忌 在古代,渔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社会地位低下。故,渔民最信奉神灵,生活中的不少禁忌也因此衍生。

● 船是渔民的生产工具,是渔民生活的家园。因此,渔民造一艘船跟造一座新房一样重要。舵公是船的主人。造船就要用舵公的生辰八字让“先生”看日子,看是否相生。新船下海、出海、合网都要选择吉日。

● 新船的起仓,即开始安龙骨,跟建房“上大梁”一样重要,要以红布系结在龙骨头卜以辟邢。新钉的船,闲人、孕妇和来月经的妇女不能践踏。新船造成,船主的至亲若有人生孩子,就要“旺船”。“旺船”是拿一只红公鸡,用牙咬破鸡冠,把鸡血滴在船头船尾,能趋吉避凶。

● 渔家的新船下海,如同岸上人家的进宅人伙,要进庙拜菩萨,鸣鞭炮后才可开船,捕鱼获丰收,要用烧金猪酬神。

● 伙计出海,一切要听舵公指挥,不能多嘴多舌,否则出了意外众人埋怨。把鱼网收回岸上,说:“发网上来”,不能说“收网上来。”船头像人脑袋,谁也不许在船头上大小便。渔民招呼伙计、熟人、朋友喝酒,叫“大家去担鱼啰”,饮酒时,敬酒请酒叫“担哪!”千万不能说去喝酒。放在各人面前的茶碟、菜盘、最好不要乱动。动也是端起来再放下,不能拖移,一拖移,舵主就认为船要坏,要被船拖着回去修理。

● 在船上,没油了买油不能叫“买油”,因“游”与“油”同音,只能说“买清膏”。伙计下去游水,不能说游水,而叫踏水。渔民在岸上晒网结网,不许生人践踏,尤其是妇女践踏网,踏了要对方封红包,解霉运。船民在船上说话吃饭,忌说“坐”和“翻”字。船上客人来,不能说“请坐”,因“坐”有下沉的意思。

● 船上吃鱼,不能先吃鱼尾,或把鱼尾部一筷夹断。而要从头吃起,剩下鱼尾。海上吃鱼,鱼被看作船,船头断,犹可补,船尾断了,船就沉,因此不能叉断鱼尾。

● 水上航行,遇到遇难船只,渔民都会出手相助。遇到尸体(渔民称作“水流神”,男的称“水流神大哥”,女的称“水流神大姐”),都会义不容辞地将尸体捞起,带回陆上安葬,或向沿海各地通报认领。旧时渔民有个说法,海上遇上浮尸,面朝天的是男尸,背朝天的为女尸,遇到尸体,渔民只须用竹篙往下跨搭,尸体就会随船行进,多大风浪也不全脱掉。(‬作‬者‬:‬汉‬清 公众号“阳江一线”首发‬)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