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熨斗 模具(多功能小型熨斗)

电熨斗 模具(多功能小型熨斗)

首页家电维修电熨斗更新时间:2022-01-21 12:33:59

这段时间,因为突然从重庆各地蜂拥而来的顾客,让冉少文夫妻有些疲惫。小小的早餐店店外,早上8点左右就会排上队,排队的客人只为买上两个冉少文店里的“熨斗糕”。

冉少文正在做熨斗糕

手艺:

十五分钟出一锅金黄软糯熨斗糕

28日早上7点多钟,天光还没有大亮,渝中区张家花园长长的梯坎下,冉少文的小吃店已经灯火明亮,店内仅有的三张桌子旁,还只有两位客人。

此时人还不多,冉少文正坐在店门口将近一米高的大火炉边,手里端着一盆白白的米浆,老婆冯明秀正为客人从蒸笼里取包子。冉少文面前的炉子上,十来个直径大约10厘米、深大约5厘米的小铁罐密密麻麻挤在一起。

他将米浆一勺勺添满小铁罐,和着鸡蛋和其他食材的白色的米浆进入热腾腾的铁器,开始冒着小泡泡。等到所有铁罐都装满米浆。冉少文拿一块大铁板压在铁罐上。

几分钟后,拿开铁板,铁罐内的米浆已经变成白色的固体,冒着白白的热气。冉少文拿一根细铁签子,一个个细细察看,将白色米糕边缘用签子挑松,再一一翻面,翻过来的一面已经金黄。他再用一把铁剪子,把颜色已经较深的挪到炉子边缘。通过来回翻动、挪移,十几分钟,一锅熨斗糕出锅了。

冉少文正在做熨斗糕

师傅:

开早餐摊子到小店,见证三十年岁月

熨斗糕,这个曾经风靡老山城的传统小吃,正在逐渐消失在现代化重庆城的街头,然而对于冉少文夫妻来说,这个吃饭的手艺,从未丢失。

“这套做熨斗糕的模子,我是在1986年从我姐那儿拿到的。”一个个经过了三十年仍旧油光蹭亮的圆形模具,见证了冉少文年轻时的奋斗岁月。

1976年.还是个小伙子的冉少文在当时的民生饮食服务公司学习了白案手艺,成为一名面点师傅。1986年,接过老师傅的熨斗糕模子,冉少文在主城黄家垭口摆了几年早餐摊子。

随后,冉少文夫妻又辗转去了丰都,当时的熨斗糕,只要两毛钱一个。又过了几年回到主城,在两路口摆上了早餐摊子。直到1998年,冉家在张家花园有了房子,才在张家花园梯坎下的小道上,摆起了早餐摊子,“那会儿,巴蜀小学后门就在摊子对面,孩子们每天早上都来吃。”

几十年的到处奔波,那套熨斗糕的模具和老手艺一样,一直被冉少文夫妻带在身边,成了他们养家糊口的助力,也被冉少文当做宝贝细细呵护,就连在火炉上用来夹模具的铁钳,也是在黄家垭口时专门找铁匠打的,现在还如新的一般闪着金属特有的光泽。

“以前啊,这条街只有现在的一半宽,那会儿,我的熨斗糕才5角钱一个!”冉少文回忆着1998年的张家花园,灰扑扑的老街上,早上和中午都是挤满了小吃摊,上学和放学的孩子,穿梭其间。

后来,巴蜀中学和巴蜀小学越建越漂亮,冉少文也收了早餐摊子,和老婆开起了店。再后来,吃的耍的多了,来买熨斗糕的孩子也少了。“这几年,大多时候都是街坊来吃,很少有以前那种排着队的大场面了。”

熨斗糕

食客:

品尝熨斗糕,吃的是少年记忆

这个月,冉少文夫妻的熨斗糕总是这一锅还未出,下一锅就已经被赶来的食客盯上了。前段时间,重庆的一档美食栏目找到了冉少文,让他的熨斗糕再次“火了一把”,冉少文这才知道,自己的老手艺不是没人吃了,而是人们找不到了。

就在这个清晨,70岁的肖奶奶成了冉家小吃店当天的第一位顾客,“老板,我又来了,这次能吃到了吧!”说完,婆婆坐在早餐桌边,期待地看着冉少文老婆摆弄着熨斗糕。

“我来了两次了,就为了尝尝过去的味道。”婆婆姓肖,一大早就从位于南岸的阳光华庭坐公交车过来。来的这么早,是因为第一次来时,冉少文的熨斗糕已经卖完了。

十几分钟后,两个圆圆的熨斗糕端了过来,肖婆婆拿着筷子夹起熨斗糕看了许久,才轻轻用筷子戳开,放了一小块进嘴里。“我们那会儿,一个也就这三分之一大,我每天都要买100钱的。”肖婆婆的“那会儿”,已经是60年前,用她的话说,那会的100钱,相当于现在的1角钱,但对于还是个孩子的她,已经是一天的全部零花钱。

“那会儿,我们最喜欢去江边玩,千厮门边上,全市破破烂烂的吊脚楼。”肖婆婆一边和冉少文摆着老龙门阵,一边细细品尝着熨斗糕。

熨斗糕,成了肖婆婆少年记忆中重要的印记,但随着慢慢长大,结婚生子,她就再也没有吃过熨斗糕。等到老了闲下来了,再找,却发现街头巷尾再找不到了。

不过,也有赵先生这样,定时前来“赴约”的。“我每个月都要专门过来吃上两次,其实味道也没有特别,就是想吃。”30岁的赵先生小时候就住在张家花园梯砍下的人和街,小学和中学,都在巴蜀就读。“读书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熨斗糕和冲冲糕!”每天早上上学,赵先生都要专门多走两步,来吃熨斗糕。

后来毕业了,去了外地上大学,回了重庆以后,赵先生定居江北,但仍旧每周都会专程坐车过来吃两次早饭。“这几年,好多同事都说找不到熨斗糕了,我就带到这儿尝尝。”

未来:

坚持老手艺,做最好的熨斗糕

因为客人越来越多,冉少文有些忙不过来。小吃店一直都是夫妻俩自己打理,每天凌晨一点多,就要起床准备食材。因为不愿意请外人, 熨斗糕每天的供应量都是固定的。

“你们加大产量噻,现在是做内销(街坊生意)转出口,要加大产量!”因为食客太多,已经两天没买到熨斗糕的街坊和冉少文打趣。

冉少文回答得有些严肃,“这是精致手艺,要做好每一个都有严格要求的,你说的那么容易。”冉少文也不想请帮手,他怕别人糟蹋了他的招牌。

很多第一次来的食客都觉得,冉少文夫妻有些“赶客”。别人都是尽量让客人等等,冉少文经常挂在嘴边的却是“别等了,这锅还早。”“别等了,下一锅也没有你的。”因为他觉得,不能因为想挣钱,就马虎了手艺,“每一个熨斗糕,都要做成最好的熨斗糕。”

也有人建议冉家夫妻,学学新东西,不要只卖熨斗糕和包子馒头,但也被拒绝了,“我们把店名取成‘冉冉名小吃’。‘名小吃’代表的,就是老重庆最传统的手艺,我把这门手艺做好了,就已经很好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见习记者 吴思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