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对老物件的钟爱是种情结,我也是。这对刮浆刀是我收藏最久、影响最深的老物件,一把呈三角形、一把呈铲子形,重量近乎一双筷子,而表面附着些许“包浆”,它的故事还要追溯到我儿时住的弄堂口的那家中式裁缝店……
"
自记事以来,那家裁缝店就在了。以前街市上的裁缝店,大小规模不一,但大抵都有一个悬挂“苏广成衣铺”的牌子,并不是老板名叫“苏广”,而是一些小型的衣铺作坊,由富有经验的裁缝为主,加上家属和学徒,专门代客加工各种来料,缝制苏式、广式等中式服装,据说,裁制中式服装,以苏州人的手艺最好,广州地区式样最新、最多。听父亲说,这一家是从苏州过来的。
老师傅的衣铺位于弄堂的第二个拐角口,窗户朝着弄堂,向外撑个杆子,将做好的中式服装挂出去,这样便是最好的招牌。
小时候没什么娱乐方式,最喜欢吃饭的时候拿个小板凳坐在他们门口,或者坐在工作台前面,看他们工作。
从调浆开始,以1:1.5的比例将水与面粉调制一起,再加入半勺明矾,其功效除了防馊防虫,还用以增加粘度。接着就要用上这把刮浆刀,刮浆刀不是刀具,没有切割功能,在缝制成衣过程中,由于蚕丝绸缎料子易变形、发皱,为了使其平、挺,必须刮上一层薄薄的浆糊,它是手工裁缝制作改制衣服的必备工具之一。一般刮浆刀有三种材质,有铁制、铜制和竹制。竹制的最为常见,一方面成本较低,另一方面由于竹子有韧性,不易断,天冷时使用不会冻手。
这家裁缝铺的设备简单,租间店堂,设置工作台板,全凭手工操作。老师傅肩上通常挂着一根皮尺,腕上带着两个褪了色的袖套,鼻梁上架着一副厚重的老花眼镜。一把竹尺,一把刮浆刀,一包划粉,一把烙铁和一个煤球炉,这些是裁缝铺的“全部家当”。那时候熨衣服还没有熨斗,只能依靠一个铁块在煤球炉上用火烤后,再将衣服烫平。平时不用时,就会放一块蜂窝煤,上面烧一壶开水,有时也会放个小锅,摊个蛋饼,弄堂里的小孩基本都来吃过。
即便他们的铺面又小又狭窄,但却承担了上海人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穿得好看全靠裁缝的一双手,老师傅做工精巧细致,又是量体裁衣,舒服合身,精湛的手艺口口相传。不管是平时还是逢年过节,除了弄堂里的几百口人会来定制新衣,还有隔壁弄堂的邻居甚至老师傅的老乡们都会特意坐公交赶来。而像在节日旺季,还需要提前半个月预定。我们一家四口每年都会定制一套中式棉服和棉鞋。那时候,弄堂里经常传来“哒哒”的刮浆声,不用看就知道老师傅在忙活。
后来老师傅年纪也大了,站一天下来相当吃力,视力也逐渐模糊,这种又要技术又要体力的手艺,家里的孩子不愿继承,再加上改革开放后,大家的条件越来越好,倾向于去商场买款式更新颖的服装,裁缝店的生意每况愈下。有一次我又去店里玩这把刮浆刀,老师傅见到后说“你喜欢的话就拿去吧。”
就这样,这两把刮浆刀我保留至今,后来弄堂改造,我也搬到了徐汇。它们就“静静躺在”我家的橱柜里,平日里我也鲜少提起这个事。虽然它们的市场价值不高,但这是裁缝师傅留给我的最后一份礼物,从舞象之年到知非之年,勾画了旧日岁月的情愫,也让我对老物件蕴涵的精神更加膜拜,希望它的故事一直保存。
口述:刘立群
采编整理、图片:曹香玉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