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学徒有前途吗

地暖学徒有前途吗

首页家电维修地暖更新时间:2022-01-20 09:15:53

容我先扯淡几句吧。

暖通专业发展了六十多年了,出去别人一说还不知道,这专业去设计院无疑是最好出路,但是很多人又觉得天天画图看不到前途,直接去地产的又说学不到多少东西,暖通前途在那里,普通本科生是否应该放弃专业对口的工作去大城市自己闯?

我扯完了,下面讲正题,看看其他人怎么说吧!


04年某211毕业的一前辈这样说:

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应该算是很有体会了。学这个专业纯属意外,高考调剂的,跟我想学的专业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上学对我来说就是应付差事,想着能混毕业就行。一直到了大四,学校开始有各种招聘会,才知道这个专业能做哪些工作,来招聘的无非就是施工单位、设备厂家和设计院,那时候讲究去国企,所以房地产公司很少有到我们学校来招聘的。

我比较幸运,设计院、厂家、施工单位都可以选择,但因为当时一个很不成熟的原因,我选择去了施工单位。待了两年,现场待了一个住宅项目,之后坐回办公室做造价。我发现很严重的问题,上学时候没好好学,甚至连常见的设备都没过。所以心一横就跳出体制内去了一个小设备厂家,在这段经历里,我要做的工作特别多,从方案设计到投标预算,技术讲解到合同谈判,经历了投标失败的痛苦,也有成功的喜悦。怎么说呢,工资微薄但内心充实。

直到发生一件特别反感的事,我又一次想换工作,但我舍不得放弃我这些年在工作中学到的这些技能。也是幸运,我遇到了一个很看好我的甲方单位的领导。于是,我从乙方转为甲方,直到现在。我的工作设计管理和工程管理相对会多一些,更多的时候不是靠技术而是靠管理,之前的技术经验已经所剩无几。但其实甲方的工作充满挑战,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决定着是否能上位。

说了这些,其实是想告诉迷茫的暖通孩子们,这么多年我接触到的设计师也罢,供应商也罢,业主也罢,没有一个不在抱怨工作的辛苦。但是同时,每个人得到的是不一样的。设计师往往会说自己加班辛苦,但设计院领导给我说的是招的这些小屁孩就没有一个细心认真的,好一点的都会跳槽去甲方;施工单位的也很辛苦,但凡能扛下来一两个大项目的,都可以当项目经理了最次也是总工,有能力的还可以自己干;做甲方看起来很风光,可以吆五喝六,但确实压力大,各种节点倒逼,各种坑爹的乙方要应付。

所以,如果你喜欢暖通这个行业,可以选择一个性价比较高的单位,不用管是甲乙方,反正都累;如果不喜欢这个行业,那就趁着刚毕业去转行,反正也都累。

至于前途,只要够努力,在哪个领域都能做到专家和领导,相应的钱途也就一片光明。

华南一所二本A类院校,2012年毕业的家伙就这样谈哦:

坐标广州,入行4年(也快5年啦,不要太在意^-^)经历了好几类公司。

下面我就列出公司类型/收入/岗位(工作地点:广州)

  1. 家电维修公司 1K 学徒
  2. 监理顾问公司 2K 监理员
  3. 冰箱厂家 2K5 工艺员(因为我读的制冷方向)
  4. 机电工程公司 3K5→4K5 暖通设计师(呆了一年加薪了,也是从入职到离职唯一的一次加薪)
  5. 电器厂家(目前) 9K 工程主管(既是手下也是领导,一脚踢,偶尔出差各省)

实话说,混的比较差。接近5年经验的我才追上金融/互联网类的应届生收入水平。上述的工作经验中我一直号称以技术立足,哈哈哈(求轻喷)。我对现阶段的收入和岗位是满意的,钱是多挣多花,少挣少花,反正都买不来快乐。每一次跳槽越发看中晋升空间和岗位上所赋予的权力,希望能在获得应有收益同时能实现自己的想法。

我见识不多,不敢从行业这种大局上讨论事情。亲身经历告诉我,大企业虽好,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的薪酬制度,但人事、休假制度比较呆板,反正能在那儿呆一年也是受益匪浅的,却也很容易碰上天花板。毕竟分工明确是大企业前提,亦意味着你被动开通其他技能树很难很难。

中小企业混得不错的同窗大有人在(有设计院大拿转到几百人规模工程公司还能自己独力供佛山房子的,有从知名国内厂家一直跳到不知名但福利待遇超级好外企厂家的,有在中小企业混到核心部门的部长的),他们无一例外都在毕业5年内花掉大量的时间去提升自己,去夯实知识去构建人脉,兴趣爱好在这些年几乎都抛弃掉了,只为了在行业内站稳脚跟,也为了从三四线城市向一线城市植根而努力。

暖通属于工程类,不再像80-90年代甚至00年那么高收入,食得咸鱼抵得渴,你确实不认可这行前景的应尽早转身。想在这行仅靠出卖自身劳动力以求荣华富贵几无可能,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下养家糊口倒不难。只要你有能耐,无论哪行都能获得丰厚的收益。

在我本人经历看来,对我最重要的是第4份工作(机电工程公司)也是我目前服务最长时间(3年)的公司。我当时不仅仅是暖通设计师,亦是报价和投标书制作、投标及工程管理等等的主力。见多了大场面自然就不心慌。然后才有我现在这份“电器厂家”的岗位。

这位在暖通界呆了几年的同志就这样解说:

没呆五年以上,所以没有很多大道理能讲,但是目前接触的项目和这个行业有关,说说我个人觉得题主可以考虑的几个发展方向。

1、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这块目前在国内还是以概念为主,在绿色建筑领域应用的还是比较多的,近几年发展的非常不错,而且目前了解这一块并能熟练应用的专业人员在市场上可以说供不应求。

2、EMC,合同能源管理机制(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这个好像在其他答案没有被提起过,但也是现在在国内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比较新兴的建筑节能手段。国内很多大型建筑能源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可以实现15%-50%的节能量。一般是前期由乙方投入,后期与甲方共同分享节能量产生的节能效益。

以上两个方向,可以提供很好的发展前途,因为它们都属于比较先进的建筑科技手段,未来在建筑领域会有相当好的发展前景。

3、如果主要考虑钱途,可以走以下的路子

1.建筑建材销售,销售的话,就可以不必太拘泥于本专业相关的设备,当然暖通设备可以优先考虑冷热源,比如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大型风机等等,可以跟一些研究型企业或者大学的研究所建立良好的联系帮助他们推广他们的研究成果,另外啊像外遮阳,照明这种光源方向的新型建材最近几年在建材市场上也是非常走俏的,入门门槛也不高。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建材相关的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把钱放在第一位,销售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

2.政府采购,这个非常复杂,不多说啦,如果能够进入政府部门,或者有在政府、大型国企这种单位有人脉关系的话,真的是一单吃三年。

在暖通界混了8年的他,就说了这些:

上大学的时候喜欢打篮球,正好学校的篮球场就在校属设计院旁边。晚上十点钟我在打篮球的时候,旁边的楼里灯火通明,那帮苦逼的设计狗在加班画图。早上六点钟我在打篮球的时候,旁边的楼里还是灯火通明,那帮苦逼的设计狗依然在加班画图。我当时就下定决心:毕业了可千万不要进设计院。所以,虽然我毕业那年行情非常不好,校园招聘期间我从约克、特灵、强生医疗的销售,到联合利华、箭牌糖果的市场营销,再到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信贷业务员,甚至是各种杂志的编辑岗位(因为当年文青的那点爱好和热血),我前前后后投下了几百份简历,也拿到了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N多个offer......

总之一句话,我当时是毅然决然地对设计院的工作机会嗤之以鼻,虽然有机会在老师的推荐下进入校属设计院(华南地区最好的几家设计院之一,这点应该没有争议),但我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其中的经历就不细说了,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在兜兜转转地混了半年后,最后是在毕业那年的春节前后还是进了设计院--一家与我之前鄙视的校属设计院有很大差距的设计院。再之后就是跳了一次槽,来到了我现在这家公司,在暖通设计这个行业一直干到现在。而且到目前为止,我干得不算差,也不讨厌这个行业。

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两点:

1. 永远不要对自己没做过的事情说没有意义。

这句话的原话是从《士兵突击》的许三多的嘴里说出来的(举这个例子会不会暴露年龄?哈哈),相信和我同龄的很多人都曾经迷过这部电视剧。在进入一个行业或在一个领域深耕之前,我们对它的了解其实只是非常流于表面的,有些印象和得出的结论是肤浅甚至是可笑的。就像我以灯火通明判定设计院的加班强度,这个判断本身没有问题,可加班强度代表着比较高的收入这一点,我是没看见或者说有意忽视的。而其中学到东西、对这个行业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自己总结一些经验等种种乐趣,我更是毫无体验的。

有迷茫、有困惑没有关系,等你进入并深入了解这个行业及其与你自身的契合度之后,再来谈前途、钱途以及是否需要转行也不晚。当你在这个行业深耕一定年限后,你会发现这个行业其实才刚解决了冷不冷得下来、热不热得起来的问题(甚至很多项目连这个问题都没解决好),至于运行起来节不节能、智能化程度怎么样等等问题还多着呢,真正有水平的暖通人还大有可为呢。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 千万不要忽视转行的难度和成本。

说起转行,无非就是两个原因:干不下去(或不喜欢)本专业和有更好的机会。对于包括当初的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而言,基本都是因为前者。这么做的难度有多大,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一目了然了:你学了四年的本专业都干不下去了,那你还有什么行业是你干得下去的?哪怕你大学四年都是在睡觉,可只要你能够拿到那个毕业证,至少证明你对一些专业术语还是了解的吧?虽然你并没好好学,但至少你知道本专业需要学哪些课程吧?如果有一天需要重新好好学习的时候,你至少不会问出如何自学建筑设计? - 学习方法这样的问题了吧?

结合个人经验,我建议的转行一定是因为有更好的机会。我身边已经有好多朋友(不限于建筑领域的)已经转行或开始考虑转行了,已经转行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个行业和自己的老本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推销信用卡的人现在做POS机代理,做暖通设计的人现在搞地暖装修,大型央企的员工转型为该央企的供应商、废旧品回收商等等。至少在我身边,还没有看到生拉硬拽地从暖通设计人员转型为华为IT工程师的。对了,给排水专业转行为公司前台、行政并干得不错的例子倒是有。你愿意去吗?我可以给你介绍哦~

-----------------分割线-------------

为避免被吐槽没有干货,下面我也来做一回神棍,具体地来谈一下这个行业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前途。精力所限,就简单地说一些基本情况吧,不特别详细的展开了。 特别声明:以下只是在自己有限认识范围内谈一些主观看法,本神棍对其准确性概不负责。如有误导青少年儿童,本人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

1. 由增量转向存量

国内除了几个一线城市外,四五线小城市的住宅市场实际上已经崩盘,只是因为地方政府的强撑才迫而不灭。至于商业地产嘛,二三线城市的商业过剩程度更是丧心病狂商业地产过剩之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成都、重庆、沈阳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哪怕是未来5~10年内没有一宗商业用地供应,也完全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所以现在我们的思路要变了,改造项目不仅要做,而且得认真做。比别人早一些、多一些积累相关的经验,你就能在下一波行情中占得先机。

2. 由粗放式转向精益式

因为过去十几年整个房地产市场发展模式就是跑马圈地、野蛮生长的,不管是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等方方面面都是很粗放,存在很多问题的。这些问题我在其他回答中已经提到过暖通专业在能耗中的地位是什么,暖通可以为节能减排做些什么?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就是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你把它解决好了,都可以为你在这个行业谋得一席之地。养家糊口至少不存在问题了,如果你想发大财嘛,那就得看你能不能做到行业顶尖水平了。

3. 由同质化转向差异化

目前行业的同质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冷热源基本就是蒸汽压缩式电制冷 燃气锅炉或市政热源,像吸收式、蒸发冷却式、水地源热泵、水环热泵等逐渐会随着项目逐渐远离城市核心区域而会慢慢因地制宜地被采用。末端系统也不再是除了风机盘管 新风系统就是全空气系统了,VAV变风量系统甚至是TROX推出的冷梁辐射吊顶等早已经在很多项目中都有采用,也有着节能环保、节省吊顶空间、无冷凝水排放等诸多优点。所以以后的暖通设计,不会是像现在这样标准模式的复制粘贴,而是必须结合技术性、经济性、运行维护便利性等诸多方面的计算分析差异化、个性化转变了。这方面的工作其实才是设计真正应该做的,而且很多顾问公司之前也就一直在这么做了。当然其中有很多做得不够好、不够细的地方,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改变的。

先就写这么多吧,码字真累。对了,最后还需要提醒一点:以说出去别人知不知道来判断一个行业的好坏,其实是非常片面和不成熟的。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站在台前、与寻常百姓生活联系紧密的行业曝光率和知名度当然就高,而退居幕后、与普罗大众没有直接接触的行当,聚光灯照不到你,镁光灯也闪不到你,说出去别人不知道实属正常。你看胡歌、王凯凭《琅琊榜》《伪装者》家喻户晓、脑残粉众,而屠呦呦在自己的领域辛勤耕耘几十年,哪怕拿了诺贝尔奖知者寥寥。可这并不妨碍像我一样知道她的人,每当提起她的名字就对她老人家肃然起敬啊。对吧?

下次你可以这样向不了解的人介绍自己的专业:我是炎炎夏日里的丝丝凉风,寒冬腊月里的阵阵暖意,漆黑电影院里的一股清风。你看不见我,而我却总在你身边。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