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垫层强度不够影响使用么(地暖垫层太厚了怎么办)

地暖垫层强度不够影响使用么(地暖垫层太厚了怎么办)

首页家电维修地暖更新时间:2021-12-10 08:21:12

摘 要:如果说北方的朋友想找供暖的资料,那应该比较容易,市面的资料基本能用。但是如果南方的朋友想找些资料,可能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甄别选用了。

主要原因在于:北方集中供热一般是连续供暖,而大多资料是针对这方面的。但南方一般是间歇供暖,需要一些变换处理。当然,很多资料也是可以用的,只不过不能直接用,而是需要进行一些折算。

问题提出:一位网友在邮件中提到,对于南方供暖我们这边基本没有什么理论学习,更多的是按照实际的经验进行方案设计!所以很多的公式无法使用,因为很多系数、参数我们无迹可寻!无例可参!

接下来我们根据网友提供的案例作分析:

已知:江苏扬州冬季室外平均温度-3℃。

工地一:高层层高为普通商品房高度,即2.7m左右,建筑面积105㎡左右,地暖施工铺设间距为15cm,离墙10cm~15cm,施工完毕,业主怕填充找平层太影响高度,于是只浇筑了薄薄的一层,高度露出地暖管道0.5cm,在我们这边的叫法为“硬贴”,也就是日后瓷砖是硬贴上去的。请问,该做法对于日后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工地二:自建房,高度3.5m,吊顶后3m左右,墙体无保温,明装散热器,设计的时候,热需求按照150W/㎡计算,然后钢板散热器再加个20cm(因为知道层高高度肯定不够用,所以每一个都加大20cm),结果卫生间的还是不够用,所以我想咨询的问题是:怎么样去附加这个层高的系数?

另外您能够根据您的经验给我一套适合我们这边的相关系数吗?主要用来计算供暖热负荷的需求,以及供暖能耗的计算这两个方面,谢谢您了!

下面安安开始分析了:

一位朋友曾经说过:“南方供暖是奢饰品,是属于有钱人的。”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南方朋友开始安装供暖系统。

在南方,很多供暖系统是凭经验做的,比如热指标取120W/㎡~150W/㎡,地暖间距取150mm等经验做法。据南方的朋友说,按照经验做出来的地暖,效果还可以。

我们暂时先抛开繁琐的公式、理论,说句公道话:“效果是检验供暖系统的最好试金石”。既然效果还行,就说明这套理论有存在的空间,我们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如果工程不是很大,特别是已经有类似的成功案例,可以考虑参照类似工程去做。要知道,理论数据、公式也是从实践中抽取的数学模型,目的是更好地服务更多的工程。

说起没有什么理论学习,这是欠妥的,这里给朋友们推荐一下基本资料。

第一,《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以下简称《暖规》),这本规范是由国家住建局和质检局联合制订的行业标准。其规定了供暖热负荷计算的一些公式、数据;规定了散热器、地暖和风机盘管末端的设计和施工要求;规定了管道和设备的安装要求等。总之,其就是指导民用供暖的一个指南针。

第二,《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 142-2012),这是做地暖的朋友必备的一本指导书。

如果嫌两本还不够详细,可以再查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以下简称“红宝书”)。这本红宝书分上、下册,相当于两本《现代汉语辞典》那么厚,是指导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大综合。您想知道的,以及您不知从何问起的,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需要指出的是,南方多为间歇供暖,而《暖规》给出的基本公式都是连续或间歇时间不长的供暖。因而我们选热源和末端的时候,要用热平衡的原理进行折算。

举例说明:

已知:某住户供暖计算面积为100㎡。

按照《暖规》连续供暖公式得到的热指标是80W/㎡,住户对应的热负荷是8kW(已考虑户间传热的负荷)。

问:南方间歇供暖如何折算?

室外:供暖设计温度下,按累计间歇运行18h计。

折算热指标:80×24/18=107W/㎡。

折算热负荷:8×24/18=10.7kW。

如果我们使用地暖为供暖末端,应以折算后的热指标107W/㎡作为地板选择有效散热量从而得出地暖的间距;如果我们选择热源,则应以折算后的供暖热负荷10.7kW选择热源的设备容量。

下面我们回答这位网友的第一个问题:

——地暖回填层过薄的影响

安安查阅12J图集后得知:回填层应做5cm的C15豆石混凝土回填层,然后还要做素混凝土找平层,接着才是镶地砖的做法。

地面完成后,整个垫层的厚度约为10cm。无论是5cm厚的豆石混凝土,还是钢丝网架,都是为了增加垫层的强度。

如果回填层过薄,会导致地面强度不够。要知道,垫层最下面做的是2cm的绝热板垫层。

保温材料的特点便是疏松多孔,换句话说就是比较软。踩在上面会有震颤感,特别是体重比较大的人走路的时候。

如果薄到一定程度,小孩在上面跺脚都会有震颤感。

我们知道,卫生间的地暖是应该做双层防水的,因为洗衣机在甩干操作的时候,其振动幅度很大。地面的震颤感比较强的话会产生共振,破坏回填层上的防水层……

下面安安回答这位网友的第二个问题:

根据《暖规》规定,在计算供暖热负荷的时候,建筑高度大于4m时才需要考虑房间高度。此案例吊顶后高度只有3m,理论上不需要进行附加。

至于为什么房间会冷,最可能的原因是卫生间一直开着窗户。

要知道,冷风的负荷是相当大的。还可能是没有达到业主期望的温度。

对于带淋浴的卫生间,平时设计温度一般与室温相同。洗澡时要开启辅热装置如浴霸,达到“不冷”的效果。

如果平时就把卫生间设计得特别高,估计得把墙上也盘上管道,技术上应该能做到。

但是您不妨思考一下,把卫生间保持桑拿房的温度,这样太热了的话,人体会相当不舒服,供暖费用也会因此高出一大截,这也并非一般业主能承受的。

至于相关计算数据,我们可以查阅资料,但要以《暖规》附录F为准。

我们计算供暖热负荷时,就好比江苏扬州,其供暖室外计算温度是-2.3℃,而并非用冬季供暖平均温度-3℃。

虽然各地的气候是有差异的,但用《暖规》的基本原理,加上必要的间歇供暖附加值和户间传热负荷折算,算算当地的典型工程应该并不难。

也许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每个工程都计算,但是对于典型的工程以及典型的房间,我们算一算,做到心中有数,还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理论供暖能耗的计算,安安简单说说它和热负荷的区别:供暖热负荷用的是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供暖能耗用的是供暖季室外平均温度。

我们仍以江苏扬州为例,供暖室外计算温度是-2.3℃,供暖季室外平均温度是2.8℃,供暖季室外平均温度要高于供暖设计温度。供暖能耗便是此平均温度下,供暖期消耗能量的累计值。

关于这些,您可参看建筑节能方面的书,本专题不作重点讲解。

由于用户习惯不同,实际的供暖能耗可能与计算有很大差异。比如白天家里没人的时候供不供暖,室内的供暖温度设置为多少度等,都会影响用户体验。

如果想计量能耗,更为简单、精确的方式是计量消耗的能源。比如:热源使用天然气,就挂一块单独的气表;热源使用热泵,就挂一块单独的电表,但主要还是要考核能效安装热表等。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