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上周突然到访的秋雨,让还沉浸在秋天尾巴里的昆明人瑟瑟发抖,很多人不得不翻出了厚衣服御寒。
虽然这几天天气已经转晴,但气温明显比之前低了许多。即便是还没有到立冬的节气,仿佛冬天已经提前来临。
因此,随着天气渐冷,御寒也就成为了普遍关注的话题。
01
取暖的方式在不断进化
说到御寒,顺便说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就在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借香丽高速通车之机去了趟香格里拉,对于当地居民与寒冷斗争的经验深有感触。
除了之前传统烧煤/烧炭的取暖炉,目前,在香格里拉城区的普通民家,给房子罩一个铁架的玻璃罩子,已经是很常见的事情。特别是新修建的民房,在修建时大多都会预留相应的接口,以便于后期安装玻璃罩。
香格里拉普通民居家中常见的玻璃罩
对于玻璃罩的作用,可能不用细说很多人都能猜到。一个是防止雪花落到院子里堆积,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其实就是防风保暖,起到类似于温室的作用。
对于常年低温、甚至会出现极寒天气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对于寒冷的独特应对方式,也算是一种来自民间的居住进化吧!
事实上,就居住层面的御寒,也有相应的进化轨迹可寻。比如比较早的烧柴取暖、烧炭取暖,以及北方的土炕等,再到后来的烧煤取暖、以及集中式供暖(主要在北方)。
如今,家庭取暖方式主要依托于电能形成了电暖器、电热毯、油汀、空调等广泛的运用。而在集中式取暖上,也衍生出了诸如中央空调、地暖,甚至是自带壁挂式取暖器等多元的方式。
当然,如果把房子比作人,那么,电暖器、电热毯、空调等可以后期自购/自装的取暖设备,都只能算是御寒的衣服;而真正能体现居住原配的取暖方式,就只有集中式供暖设备了。
在集中式供暖领域,目前最为常见的要数中央空调,在写字楼、酒店,甚至是新开发的住宅中,相对应用比较广泛。而诸如地暖、壁挂式取暖器等,在昆明部分项目中虽有所涉及,但还不太常见。
02
地暖如何取暖?
在御寒这件事情上,围绕居住的需求,从房地产开发的层面也在努力探索。诸如地暖这样的取暖设备,在昆明项目中出现得并不多,但其实,在房地产开发的整个产业链条上,已经不算是新生事物了。
特别是在一些北方城市,众多的项目中,或多或少都会有相应的配置。
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热,达到舒适采暖目的。
其制热原理,简单一点的理解,有点类似于北方常见的炕。
其中,地暖因传热介质和铺装结构不同,又分为水地暖和电地暖,以及干式地暖和湿式地暖等不同的类别。
在房地产开发的装配中,水热式地暖是比较常见的运用实例。
水热式地暖的工作原理是,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介,在加热管内循环流动,然后将热量均匀地传递到地板上,从而带动整个房间内温度的上升,达到取暖的需求。
水热式地暖工作原理示意图/图源网络
因为供暖方式的差异,地暖是目前普遍认为比较清洁环保的取暖方式。与空调、暖气等通过强制对流循环热风供暖相比,地暖不容易使空气变得干燥,而且空气中灰尘的流动要小很多,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空气中有害病菌的流动,带来清洁卫生的室内环境。
而且,地暖的散热均匀,符合人体温感特点,有效规避了传统散热器供暖容易出现的室内燥热,以及可能导致的皮肤干燥等问题,而且没有辐射,在使用体验上更加安全可靠和温暖舒适。
地暖采用的地板辐射系统和传统取暖器的散热器系统室内温度分布对比示意图/图源网络
当然,地暖也并不是完美的,也有诸如升温比较慢、安装成本高、维保麻烦等使用上的问题。但整体上,房企乐于通过增配地暖来提升产品的价值,足见其可取之处。
03
昆明哪些项目带地暖?
实际上,对于地暖的运用,昆明也并非落后到对开发潮流完全麻木的程度。事实上,早在2004年前后开发的公园道1号项目中,就能找到地暖在昆明运用的身影。
这个世博片区主打高端的项目(联排别墅),当时在产品中预装的地暖,是所属电地暖类别中发热电缆采暖的类型,使用成本相对较高。
电地暖/图源网络
从彼时公园道1号项目的推广中,虽然可以看到项目科技加持的宣传内容有“开始用包括地暖系统、中央吸尘系统、软水系统、24小时热水系统在内的高科技改变中产阶层对生活舒适度的理解”等描述,但受限于市场对于地暖的认知,并没有成为项目显著的卖点。
而且,其作为昆明较早配置地暖的项目,此后的十数年内,市场也没有出现过配置地暖的项目。
由此可见,地暖在昆明的探索中,公园道1号虽然算是敢于吃螃蟹的人,但并没有带起这个头来。
而从目前的昆明市场来看,地暖的装配其实也仅停留在起步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昆明市场仅有俊发逸天峰、中国铁建西派国樾、山海湾8号、复地云极、德润香山府、春融锦苑等项目带有地暖,且多以应用广泛的水热式地暖为主。
综合来看,前述装配地暖的项目,基本只出现在一些强调居住品质的项目中,且通常充当着为产品赋能的作用。
这些项目的置业的门槛相对较高,对于地暖也仅停留在小众专享的层面。无疑,这对于地暖在整个市场的普及,作用是有限的。
04
为何地暖不是昆明的标配?
从地暖的供暖原理来看,客观决定着其装配需要融入到建筑工程的环节中来考量。
无论是电地暖,还是水地暖,其安装需要在地面走线、预埋地暖盘管,以及接入制热的用电装置/煤气/电热水器等设备。因此,在建筑施工中由开发商标配,是比较合适的。
电地暖和水地暖都需要装地暖盘管/图源网络
当然,也有一些毛坯房源交付后,业主自行装配地暖的案例。但从实际来看,由于建筑施工时就没有安装地暖的规划,在地面做地暖盘管等会增加地板的厚度,降低室内层高,使得居住空间有些压抑。同时,由于地面厚度的增加,可能会出现地面找平后,门与地面的空隙不足、甚至是无法正常开关门的情况。
既然地暖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取暖方式,那么,有没有在昆明标配的可能呢?
只能说,标配的难度不小。
我们姑且不说昆明这座空调普及率不高的城市是否需要,也不考量本地对于地暖的接受程度,单就市场来层面,似乎没有形成标配的共识。
要知道,在鲜有大型品牌房企进入前,昆明市场的产品长期以毛坯交付为主,客观上造成了市场认知的缺失。
而且,地暖的装配客观上是有成本因素存在的。虽然外来房企进入,在昆明带起了带装修交付的风潮,但在市场整体降质简配的风气中,并没有企业太多关注这类非必要的需求,由此,也就没法培养起本地的使用习惯。
地暖使用示意图/图源网络
从另外一个维度看,相较于其他可见的硬、软装,地暖这类隐藏式的装配,看不见、摸不着,不容易在销售环节来展现其昭示性价值。而且,地暖的好与坏,更多要通过实际的体验来感知,在项目销售期不太容易实现,开发商的实践积极性也不高。
总的来看,从项目/产品的维度来看,地暖是加分项,但并不是必选项。这就跟买方便面配赠碗一样,很少有人会因为配赠的碗而决定买面。
同理,对于地暖的需求也一样。主要是看消费者愿不愿意为地暖的附加价值买单。
您对地暖有什么样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