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衣机为什么装个布套(布罩式干衣机安装教程)

干衣机为什么装个布套(布罩式干衣机安装教程)

首页家电维修干衣机更新时间:2022-02-02 07:05:33

今年是新春走基层的第十一个年头。回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众志成城书写抗疫史诗;展望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

牛年新春前夕,总台先后派出数十路记者,奔赴雪域高原、祖国边疆,深入城镇乡村、街头巷尾,俯下身、沉下心,把镜头对准岗位上的坚守者,把话筒递给奋斗中的老百姓;讲述全面小康的一线故事,记录疫情防控的感人瞬间,传递一个又一个中国人笃定前行的精彩故事。

今天首先前往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眼下的季节,林区的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40多度。天气虽然极度寒冷,营林工人每天仍要在林区中作业。

跟着总台新春走基层记者任秋宇,一起来了解这些营林工人的工作和生活。

天还没亮,50多岁的营林工人高德利和妻子已经起床了,热车、烧水、做饭,俩人分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准备。

图强林业局奋斗森林资源管护区营林工人 高德利:垫三个(鞋)垫 ,鞋大,这是44码的,正常我穿40码。

妻子 尹玉芝:垫两个棉垫然后再垫个热贴,发热鞋垫。这都是最厚的棉花的棉裤了。

总台央视记者任秋宇:这棉裤得有几斤?

妻子 尹玉芝:一斤多。

总台央视记者任秋宇:那您下身穿那么厚,上面就穿这么薄?

妻子 尹玉芝:因为你穿多了干活干不了。干活走路也费劲,也热。(穿这些)干活还跟开锅似的,汗腾腾往上。

总台央视记者 任秋宇:现在是早晨的六点四十分,高大哥一家准备出发上山了,我们可以看一下现在外面的温度是-42℃,我们现在已经穿了厚厚的衣服准备跟他们上山。

高德利是作业班组的组长,全组7人,他每天要挨家挨户接着组员一起上山。经过40多分钟的车程,我们抵达了作业点附近。这时天色已亮,其他作业班组的车辆也陆续上山。但这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地,接下来还有40多分钟的山路等着我们。

总台央视记者任秋宇:脚底下全都是这种枝丫,夹着厚厚的雪很难走。我们和先头走的队伍的人已经差得很远了。但实在是追他们的脚步有点费劲。

这些踩出的路还算好走,第一次上山才是最难的。

总台央视记者任秋宇:累了?你第一次上山的时候最难忘的是啥?

图强林业局奋斗森林资源管护区营林工人 高雪:最难忘的就是走不动,走出星星了我第一次去。鞋老沉了,踩完雪更沉,感觉好像脚带着千斤。

图强林业局奋斗森林资源管护区营林工人 高德利:就这里,我们走道都得这样,自己这样扒拉着,要不进不去啊,就这样走。一开始我们走,就是我在前面走这脚印,完他们后面跟着踩那脚印,这不一个一个踩着走,从那以后,这就踩平了,就像现在这样平了。

四十多分钟的山路走下来,帽子和围脖上都是霜,隔着衣服还能看到汗水蒸腾。

高德利妻子 尹玉芝:挂霜了待会干起活了以后,他自然又出汗了,就不冷了。待着就不行了。

总台央视记者任秋宇:就在山里不能闲着?

高德利妻子 尹玉芝:对,不能闲着。

到了作业点,本以为可以开始干活了,但没想到还得给工具热热身。在安全员的监督指导下,先生火烤一烤冻住的割灌木机。

图强林业局奋斗森林资源管护区营林工人 高德利:你看看,这冻啥样,使劲使劲扳都扳不动了现在,这个东西你干活时候,这块是来回转的。现在你转不动啊,你干不了活啊,必须给它烤开。

图强林业局奋斗森林资源管护区营林生产现场员 高鹏:等他烤完火,这个火我们再处理掉。

林区里用火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要清理出一片空旷的区域,用完火熄灭后,还需要盖上雪,确保彻底熄灭。

高德利这个组有七人,包括三名割灌机手和四名捡枝丫的工人。他们要把林子里妨碍树木生长的藤条灌木,以及病木朽木和发育不良的树木清理掉。对于腰上挂着20多斤设备的割灌机手来说,这不光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

图强林业局奋斗森林资源管护区营林工人 高德利:采小的,留大的;采死的,留活的。

总台央视记者任秋宇:是这么一个采法,怎么辨啊?我看您在那伐的时候,干脆利落,走得还特别快。

图强林业局奋斗森林资源管护区营林工人 高德利:你看这堆树,这是桦树,这一大堆桦树嘛,这不是正常,必采的是这两个。因为采小的,这两个已经是影响大的生长了,必须给它采掉。这两个怎么长也不成材,因为它长就不直溜,弯弯了,你看这两个必须得伐掉。

而捡枝丫的工作,也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简单。

总台央视记者任秋宇:不小心这个枝条就会打到脸上,又剐脸了。

不一会儿,记者就累得气喘吁吁,摄像记者还在拍摄时被枝丫绊倒。而工人们一干就是近四小时。

因为都出了一身的汗,趁着午饭时间,大家抓紧时间生火、烤火,要不然衣服上浸出来的汗水会上冻结成冰霜。

总台央视记者任秋宇:你们烤火也得转着圈烤?

图强林业局奋斗森林资源管护区营林工人 高德利:对啊,要么后面湿了,出汗都出湿了。

总台央视记者任秋宇:这羽绒服就是你说昨天穿那个羽绒服吗?

图强林业局奋斗森林资源管护区营林工人 郭艳梅:里头(衣服)都湿了,一攥都出水印了。

大家的午饭都是一早准备好,从家里带出来的。

总台央视记者任秋宇:带着保温盒保温还可以吧?

图强林业局奋斗森林资源管护区营林工人 陈玉清:外面包一层那个,就是自己做的那个(布套),保点温那个。外面买的那种(保温盒)不包上不行,不包上凉透了。

记者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因为没有保温措施,早已被冻住。

常年在外干活,大家最常带的是方便面和烤馒头,不仅加热方便还能喝口热汤。

图强林业局奋斗森林资源管护区营林工人 赵玉富:我这馒头,烤糊了,烤黢黑,离火太近了。这面挺好,焦黄。昨天烤得好。

总台央视记者任秋宇:我看吃得挺香。

图强林业局奋斗森林资源管护区营林工人 赵玉富:这工夫吃啥都好吃。

从早到晚,一天下来,高德利和组员们得忙活7个小时、走上10来公里、抚育40亩林子。密集交叉的枝条冷不丁就会抽到脸上,戳伤、划伤也是家常便饭。

太阳落山前,大家抓紧下山,不然天黑了山路不好走。返程的路上,大家都已经筋疲力尽。到家后,最放松的事就是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热乎的饭菜。

图强林业局奋斗森林资源管护区营林工人 高德利:家里人做好饭在这等着,回来不用自己做饭了。中午吃也冷啊,这工夫吃饭是最舒服的。

高德利今年56岁,自18岁参加工作至今都在图强林业局的生产一线。以前他是负责采伐林木的油锯手,2013年开始转为抚育营林工,大半辈子都在与森林打交道。

图强林业局奋斗森林资源管护区营林工人 高德利:伐树太轻松了,把锯打着火了,哇哇几下子,就是一会工夫放倒一个,一会放倒一个,那是容易。但是你想再让它长那么大,那就难了。但是再难的前提下,我可以说,做到我力所能及的,怎么能保护好它,我们就怎么去做。

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施业区总面积50.5万公顷,其中,需要抚育的中幼林面积有将近37万公顷。2014年停止商业性采伐后,大部分木材生产单位人员转产到营林生产。跟高德利一样,近900名“采伐工”摇身一变成了“营林工”,默默守护着我国北方这片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图强林业局奋斗森林资源管护区营林工人 赵玉富:习惯就好,所以说对这里的生活来说,不管是再苦再累吧,还是冬天多么寒冷,零下40多度,但是始终是干啥像啥,热爱这份工作。

(编辑 杨亚澜)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