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前 32 年,我从没想过一个重庆人需要加湿器。
勒可是「雾都」啊!
两江交汇的地理环境使得重庆几乎常年湿润,哪怕是寒冷干燥的冬天,最低湿度通常也不会低于 50%,70% 更是家常便饭。
前段时间有加湿器厂商私信问我能不能测测他们的加湿器,还被我婉拒了。我觉得重庆这地方不需要,测不出效果对厂商和观众都不负责。
打脸来得很快。
婉拒送测没多久,媳妇儿某天回家抱怨办公室很干燥,工作原因需要一直讲话,回办公室嗓子都有冒烟的感觉。
我很疑惑,说不至于啊,家里湿度起码 60%,办公室能有多干燥?
媳妇儿说她们单位一到冬天就开空调制热,真的很干燥。于是我让她把家里的温湿度带到单位看了一下,好家伙,还真是出乎意料(北方的朋友不要喷,这在重庆已经算很干燥了)。
当然,单位也很「体恤」员工,每个办公室发了一个加湿器,上狗东查了一下价格,人民币 79 元。效果嘛,就是上班的时候湿度 52%,下班的时候「增长」到了 49%。
约等于在北极送个打火机取暖?着实有点欺负人。
作为一个雾都男人,为了媳妇能有一个合适的温湿度工作环境,我人生第一次开始研究加湿器,就是现在你看到的这两台 352 Skin 加湿器(为什么是两台后面再说),顺便分享一下我的选购历程,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需要加湿器?通常,湿度在 50%-60% 时人体感觉最舒适。湿度过高,水分蒸发慢,影响正常的体温调剂,人容易感到胸闷;湿度过低,上呼吸道粘膜水分会大量损失,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减低,人也很容易感染疾患。(这一段都是我在网上查的)
所以很多人冬季容易感冒,其实跟湿度有很大关系。湿度过低,对皮肤也不好,尤其女性朋友,不得不为此使用各种保湿护肤品。
但冬天北方室内开了暖气后会变得非常干燥,平均湿度很可能低于 30% 甚至更低。所以北方的朋友这些年除了用空气净化器,加湿器大概也是人手一个了。我虽然不住北方,每次冬天去北京出差也都会感觉很毛躁,早上起床嗓子干疼。
寒冷湿润的南方呢?
前面我也说了,本来我是没感觉到需要加湿器,因为家里不开空调制热,湿度基本在合适的范围。但媳妇儿单位一到冬天就开空调(重庆没有集中供暖),湿度经常掉到 50% 以下。可见即便是南方,这种开着空调的干燥环境也有必要购买加湿器。
毕竟身体是自己的,水是大自然的。
什么类型的加湿器最好?选择加湿器之前,我就知道加湿器通常分为「蒸发式加湿器」和「超声波加湿器」两类。
超声波加湿器通过使用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水珠打散成 5 微米左右的微小漂浮颗粒,在风机的作用或者自然状态下远离水面,不断产生悬浮的水雾,最终湿润空气。 优点是加湿效率高,一般来说价格也比较便宜,但有一个致命缺点我看到就直接排除了。
那就是超声波加湿器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如果是水质较硬的自来水,水雾蒸发后变成极小的水垢颗粒漂浮在空气中,相当于人为拉高了 PM2.5,吸入人体后很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所以超声波加湿器只能加纯净水,即便从耗材角度出发也得多采购一个净水器,不划算。
所以无论从耗材还是安全角度,我都决定只选择蒸发式加湿器,因为蒸发式加湿器不挑水质,直接加自来水就行,这才有了这款 352 加湿器。
先不说别的,造型就是我的菜,我太喜欢这种四四方方的设计了。除了满足「直男审美」,我认为这类功能性家电本身存在感不需要太强,直角设计可以放到墙角不会占用太大空间。
蒸发式加湿器原理都差不多,细节设计反而是拉开差距的地方。比如加水方式就非常方便,我检索对比了多款蒸发式加湿器,这可能是最方便加水的那种了。提起来直接拿去接自来水,接满再放进去,不方便接水的也可以用其他容器倒进去。
第二个细节是这款加湿器的滤网和水箱是分离的,滤网很容易拆卸,打开侧面底部盖子直接拉出来就可以。加湿器长期使用,滤网容易滋生细菌或者说会因为水质问题变脏,需要定期清洁,抽取是否方便很影响后期使用体验。
为了更卫生,也建议隔一段时间就取出来洗一洗。这款滤网采用了所谓的高分子纤维,可以重复清洗的,据说寿命可以到 1 年。如果嫌麻烦,我看了下全新滤网的价格,不到一百块。
同时,滤网底部和水箱底部各配有一个抑菌胶囊,算是最大程度的抑菌防臭吧。
加湿量越大越好吗?确定了蒸发式加湿器后,剩下的就是考虑加湿效果了,显然,加湿效果跟加湿量有关系,想要加湿效果好,选最大加湿量的产品肯定没错。
最初我查看了几款加湿量在 1000ml/h 以上的产品,但一看价格,好像都不便宜,于是我想能不能用两个稍微低一点的加湿器组合呢?
352 这款加湿器标定加湿量为 650ml/h,正常 10-20m² 的面积的卧室十几分钟就可以感受到明显的湿度提升,当然我的目标是开启后两个小时能提升 10% 就可以。在我家 12m² 的次卧测试后发现,这个目标很容易就能达成。(温湿度计和加湿器数据可能有误差,只看变动差值大概范围即可)
刚开启时温湿度计和加湿器显示的湿度
开启接近 2 个小时后温湿度计和加湿器显示的湿度 开启接近 2 个小时后温湿度计和加湿器显示的湿度
空调开最高温制热,开启加湿器,湿度虽然不提高,但也几乎保持稳定
而我选择两个组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老婆办公室大概有 25m²,更贵更大加湿量的产品当然也没问题。但问题就在于,我为了老婆能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并不想一直放到她办公室用,她每年有几个月假期,加上以后有小孩后,如果她不使用,我还能搬回家灵活分拆到两个卧室单独使用。
主卧次卧各一个
另一个原因是,极限加湿量越大,单位时间耗水量也就越大,我发现有些产品虽然加湿量高达 1500ml/h 左右,但水箱容量反而比 352 这款小,如果一直保持最大加湿量,加水频率也就相应提高了,水箱如果太小,担心半夜起来加水。加湿量和水箱大小,需要一个平衡点。
352这个 5.3L 的水容量,在我测试阶段,基本最大功率运行 2 个小时水位也没降低多少,开一个晚上应该绰绰有余。
耗水量跟空间和温湿度有较大关系,测试效果仅作参考
所以关于加湿量,我个人的看法是,够用就好。一般购买用于十几个平米的卧室,加适量 500ml/h 应该够了。尤其我们这种南方地区,本身湿度就不低,我只是为了让湿度保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不需要极限暴力拉升。(当然你不差钱越大越好,以及如果你是北方地区特别干燥,可能要相应考虑更高的加湿量)。
为了测试出两个加湿器组合的加湿效果,我又将两个产品同时放到接近 20m² 的主卧(主卧包含了衣帽间)进行了测试。
测试效果感人,完全达到了我的预期(这次可能是提前把温湿度计放进去了,温湿度计和加湿器的启始数据比较接近)。
两台 352 加湿器在主卧同时开启时,温湿度计和加湿器显示的湿度
两台 352 加湿器在主卧同时开启 34 分钟后,温湿度计和加湿器显示的湿度
不过因为家里湿度本身就很高,即便我打开空调模拟制热,湿度也没降低到老婆办公室的水平,最终还是把这俩搬去了老婆办公室,毕竟这是它俩的最终归宿。
办公位背后一个,墙角一个,办公室有点乱,忍耐一下。
在老婆办公室测试了几个小时,效果比家里还好,开着空调持续制热,两台加湿器湿度稳中有升,虽然当天无法复原之前低于 50% 的情况,但效果是实实在在肉眼可见的。
两台 352 加湿器在办公室,加湿器App和温湿度计App数值
其实,25m² 的办公室只开一台加湿器,也是能够满足使用的。
当然,为了测出机器性能,以上测试几乎都开的固定风量和加湿量。其实不同温度下即便相对湿度相同,人最舒适的体感湿度却不同。所以加湿器强制开启最大风量和湿度不太科学,或者说固定湿度并不合理。
352 这款加湿器的保湿模式(也有人叫 Skin 模式),在不同温度区间会有一个小范围的连续湿度变化,是比较科学的「恒湿」设计,所谓动态平衡吧。如果你所处环境温度尚可但特别干燥,我建议使用时可以先开最大档位快速拉升湿度,再打开保湿模式。
空调调到较低温度,打开保湿模式,湿度会随着温度变化小范围变化
其他功能和体验?App
352 这款加湿器除了机器本身有触摸按钮操作,App 其实更细致,湿度和风力调节都能到 20 级。虽然我个人不喜欢什么产品都用 App,但 App 调节选项更丰富,偶尔远程操作开关机也会更方便,不用也不行呀。
噪音
正常卧室使用加湿器必然要考虑到噪音,但持续最大加湿量和风力肯定会有更大的噪音,经过测试,最大功率下噪音为 50 分贝左右,不算吵,但睡觉肯定不会开这么大。所以我建议睡觉前提前开启,睡觉时打开睡眠模式,此时的噪音其实更接近环境噪音,是感知不到的。
能耗
同样的,作为家用电器,可能很多人会比较关心耗电高不高,为此我也单独进行了测试。发现最大功率开 2 小时耗电也就 0.033 度,电费差不多 1 分钱。算下来最大功率连续开 24 小时也就两毛钱吧,这电费少到可以忽略。(就前面 13 点 05 分开始测加湿度的同一个时间点)
不过我个人不关心功耗,毕竟放老婆单位用,又不用我出电费。
缺点或改进空间?
目前用起来没感觉到啥毛病,但有一个地方我觉得还可以设计得更好。比如虽然加水本身已经很方便了,但加水的提手在盖子上,偶尔和使用有冲突,水龙头位置比较高的话,打开盖子相当于没有了提手,接水需要用手抓着水箱(放台盆里接水没这个困扰),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把提手设计到水箱旁边,这样水龙头位置很高的地方,提着也能「接水」。
总结352 这款加湿器颜值在线,性能尚可,尤其对比各种同类产品,更加人性化的加水和清洗滤网设计,就完全值得入手。 平衡了水箱大小足够满足多数人的卧室使用,加上耗材使用成本低,蒸发式又可以直接加自来水,我觉得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荐的产品。
干燥的北方家庭必然十分推荐,如果你跟我一样身在南方,也遇到了开空调制热后需要维持舒适湿度的情况,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