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灶wd26是什么意思(集成灶550w和600w的区别)

集成灶wd26是什么意思(集成灶550w和600w的区别)

首页家电维修集成灶更新时间:2022-05-20 09:07:37

以政治为武器,或者被政治力量所用,最终都会在市场上付出代价。

文 / 巴九灵

01

前天,是美国要求台积电等半导体企业提交商业机密数据的最后期限日,台积电“妥协”了,上交了数据,同时强调“一如既往地保护客户的机密”。

在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为了强化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掌控力,9月24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发布“半导体供应链风险公开征求意见”,要求台积电、三星等在内的多家芯片相关企业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库存量、订单、销售记录等数据,期限为11月8日。

虽说征求意见文件写着“自愿”,不强制。但实际上,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他们不愿意,我们的工具箱里还有其他方法(援引《国防生产法》或其他法律)……我希望我们不要走到那一步”。这番话可谓政治威胁。

美国此举被各国网友斥责为“强盗逻辑”“吃相难看”,是搞数据勒索。

根据美国商务信息,台积电、台联电、高塔、美光、日月光、西部数据、环球晶圆等多家企业已提交数据,部分文件涉及机密不对外公开。

昨天,据韩联社报道,市场份额仅次于台积电的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商三星在最后时刻“投降”,提交了半导体供应链数据,不包括客户信息等敏感信息。三星方面称,依据合同保密条款,客户信息不能对外公开,因此在与美国商务部进行协商后将其省略。

而此前,三星还是拒绝的态度,三星有关人士表示,与美国共享数据将会极大削弱韩国芯片制造商的价格谈判能力。

02​

美国搜集各家芯片公司的商业机密,目的何在?

外界普遍猜测美国可能将台积电、三星等公司的商业机密数据告知美国自己的半导体厂商英特尔,以扶持本国企业。

这跟当前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困境有关。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数据,全球75%的半导体产能集中在东亚。美国半导体制造产能在全球的份额,从1990年的37%一直下滑,跌到了如今的12%。

据该协会估计,未来只有6%的全球生产中心将设在美国。与之相对的,未来十年,中国大陆预计将增加约40%的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基地。

为此,美国试图将更多芯片生产转移到本土。其中,台积电就是美国半导体制造本土化的支持者之一,不过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也承认,建厂为“政治驱动”,因为其成本远高于台积电预期,美国建新厂的成本将比中国大陆高出37%至50%。

美国的这一举动在半导体教父、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看来,难以重回荣光。

10月26日,张忠谋公开表示,台湾半导体制造业未来仍相当有竞争力,至于美国推动半导体产业本地化制造,不可能成功。就算花上百亿美元在美国重建半导体供应链,最后仍然会发现成本太高,缺乏竞争力。

但显然美国不会轻易放弃,继续“作妖”,包括这次伸手向多家半导体企业索要机密数据。

其中,备受关注的是台积电,它是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商,据行业分析机构集邦咨询统计,今年第二季度,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份额高达52.9%。

更关键的是,半导体行业是美国政府遏制中国高科技崛起的“核武器”,而台积电恰好被推到了大国博弈的刀尖之上。

03​

问题来了,台积电的妥协意味着什么?美国引发的半导体产业战局有解吗?下面,就来看看大头的分析。

这两年,被顶在中美科技战最前沿的除了华为,就是台积电。尤其是2020年以来持续的芯片短缺现象,以及欧美政客针对中国台湾使出的各种伎俩,更将台积电推向大国政治博弈的刀尖之上。

美国高新技术曾经的成功,是遵循了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顺应了市场和创新的规律。今天,美国政府幻想以政治力量强行改变半导体行业的市场趋势和全球格局,而历史不会以其意志为转移。

移动互联网浪潮以后,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市场,成为全球半导体的主导性驱动力量,也引领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格局之变。

当今引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台积电和英伟达,是由张忠谋和黄仁勋两位华人缔造,创造AMD逆袭奇迹的苏姿丰也是华人。

看似偶然的故事背后,有着历史的必然性。2020年开始,亚洲网民数量突破25亿,已经占据全球网民的半壁江山。而在决定未来网民增量的近30亿全球未上网人口中,有近60%在亚洲。

半导体行业是美国政府遏制中国高科技崛起的“核武器”,台积电首当其冲。为了实现其战略目的,美国政府可谓不遗余力,“胡萝卜”和“大棒”双管齐下。

一方面通过政府补贴吸引半导体企业在美国建厂,一方面通过政治影响力不断施压,要将中国半导体压制在落后美国“两代”的区间。当然,迄今效果并不理想。

处于历史夹缝和漩涡中的台积电,也面临历史性的抉择。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显然是企业的最优选择。进一步延缓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崛起,显然也契合台积电的战略目标。

但是,大陆市场是台积电最大的收入来源,也是未来最大的增长点所在。所以,台积电时而得就着美国政府的指挥棒顺水推舟,时而也得摆出“窦娥”的姿态。

面对美国方面关于提交“商业机密”的要求,台积电最可能的办法就是,该给美国政府的数据如数呈交,但是,有可能隐去具体的客户名称等,以达到“两边各表”“两全其美”。

在技术和市场大潮面前,美国政府显然不会甘心轻易放弃努力,还会进一步抱定“人定胜天”的政治意志,强化对中国高科技的遏制。台积电也会立足自身的利益,见机行事打好自己的太极拳。

全球半导体的政治力量与市场力量搅和在一起,挺乱,相当乱,但是底层的逻辑,长远的趋势,技术与市场的本质,终究决定未来。

中国半导体产业,只有放下幻想,脚踏实地,再苦再难,别无选择。无路可走就是胜利之路。

刀锋上行走的台积电,左右逢源的游戏可否长久?以政治为武器,或者被政治力量所用,最终都会在市场上付出代价。

美国此举,短期因素是当下全球缺芯的大背景,长期看,本质上是个政治问题。

这与美国政坛和社会各界近年来就所谓“战略产业”形成的政治舆论氛围有关。过去,美国历来强调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制定任何产业政策。

近年来,随着与中国等国的竞争日趋白热化,通过制定产业政策、采取保护性措施来维护美国未来的“竞争优势”,似乎已经成为美国上下的一种共识,而民主党的上台执政则更加强化了这一认知。

为此,美国觉得应该加码半导体等“战略产业”的“本土化制造”,保证“芯片安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自然首先要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进行摸底,准确掌握各方面的信息。

所以说,这只是第一步。

关键在于,现在还不清楚美国政府未来打算如何制定关于芯片的“产业政策”,因此我们暂时还比较难判断这件事情对台积电以及其他中国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多大的影响。

本质上,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每隔一段时间,美国国内就会产生一阵关于竞争对手“碾压美国”的集体性情绪失衡。上一次是30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末对“日本制造”的恐慌,对象主要是家电电子制造等产业。这一次的对象是中国,芯片、新能源等产业。

目前来看,这一轮也许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政治上达成新的平衡。

作者 | 李梦清 | 当值编辑 | 武新月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 主编 | 郑媛眉 | 图源 | 视觉中国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