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滚轮多少钱(空气净化器滚轮批发价格)

空气净化器滚轮多少钱(空气净化器滚轮批发价格)

首页家电维修净化器更新时间:2022-01-31 15:35:57

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快速发声的时代。只要按照一定顺序敲击键盘上的几十个键,编者们就可以在一瞬间把观点送到别人的屏幕上。然而快速传播的代价是,很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却流传甚广。小蛋空气净化器众筹的消息发布后不到 30 个小时,一位之前从未在微博上提到“空气净化器”五个字的网友,就以一副准专家的姿态捣鼓出了一篇《姬十三的小蛋和罗永浩的锤子:野心 VS 情怀》。

说到这位“专家”有点伪,编者总结一下,主要因为他的这篇文章至少存在五类问题:

1. 自设标准:自己不拆或者没拆过净化器的包装,就断定无需设计方便拆的包装;

2. 凭空想象:找到半张风机图 连尺寸参数都没看, 就在想象中 DIY 了一台“飞速空气净化器”;

3. 主观臆断:不了解开窗通风和吸烟对 PM2.5 的影响,就暗示“无需经常开窗” , 断言“只有烟鬼才需要 CADR 值大的空气净化器”;

4. 隐瞒信息:片面强调 4 台 499 元的 X 牌空气净化器和 1984 的小蛋价格相当,却刻意忽略风量参数和滤网价格的信息;

5. 违背科学:自己不懂流体力学,却以科普之名宣称“风道的风阻和风道的形状几乎无关”、“风洞实验是扯淡”。

编者接下来再详细分析一下这位网友的五类问题:

1. 自设标准

这位网友通过一个反问句来表达小蛋空气净化器的“静音滚轮”和“自动收纳电线”是“没有用的”。但“有用”的标准是他自己设定的。其实,很多使用者都希望用更少的空气净化器来净化更多的房间。例如白天把净化器搬到客厅,晚上再搬回卧室,每天至少搬两次。而且,编者们打扫卫生的时候,需要先把地板上的电器的电源线从插座上拔下来收好,然后再扫地吸尘。正是因为感受过搬机器和收纳电源线的种种不便,小蛋的工程师才改进了这两处小细节。当然编者们还是得承认,对不使用空气净化器的人而言确实没有用。

除此之外,这位网友还认为小蛋空气净化器的易拆包装设计不重要。

在编者的实践经验中,常见的空气净化器包装有两种拆法。一种是从顶部割开胶带,取出泡沫塑料,单手扶住包装箱,用另一只手单手把几公斤重的净化器提上来。小蛋的重量大约是 16 公斤,没有办法提,就算有把手也会有人提不动。另一种拆法是先把包装箱平放,从底部割开胶带,取出泡沫塑料,再把机器立起来,一只脚固定住机器底部,双手将包装箱朝上抽。这种拆法需要一定力量和平衡能力,并非适合所有人。

小蛋的工程师使用了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设计,让使用者不用花大力气就能移除包装盒。

所以,“包装的易拆性对科学青年并不重要”也是自设标准,原因很可能是这位网友很少动手拆十几公斤重的空气净化器的包装。这好比有个人自己不想做饭,就说厨房没有用,沙县小吃完全可以解决。编者不是在乱打比方,这句话出自同一位网友的文章:

写文章标新立异并没有错(糖尿病人要少吃盐?),但是请各位读者想想,他自己设定的标准能够推广到所有使用者身上吗?

2. 凭空想象

这位网友借助百度(不推荐模仿)为他想象中的呼吸灯下了结论:

环形呼吸灯并非跟净化功能毫无关系。小蛋的工程师要求它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当前的空气质量,用闪烁的频率表示净化器的净化速度。

然后,这位网友又在淘宝上想出了一个对付 PM2.5 的方案:

事实真的如他说的那样简单吗?编者们来看这种风机的真面目:

价格是 1450 元,这个不重要,努力找总能在网上找到 950 元的。请注意这种风机叫做“轴流风机”。它适合做空气净化器吗?编者不敢确定,于是在网上找到这样一段内容(作者为豆瓣网友):

这段内容认为轴流风机不适合做空气净化器。没关系,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编者们再在网店页面中往下看。

上图是那款风机的详细规格参数。数值最大的那一栏是风机的风量。按照这位网友要 DIY 一个 CADR 值为 19600 立方米 / 小时来推断,风机的风量至少要大于 20000 立方米。看来只有 7.1 号以上的风机满足这个要求,此处还没考虑加上滤网之后会造成风量减少。那么 7.1 号风机有多大呢?它的叶轮直径有 71 厘米,横着放跟小蛋空气净化器一样高。如果他要 DIY 一个空气净化装置,至少需要加一个 80 厘米× 80 厘米的大型HEPA 滤网。请问这样的滤网上哪儿买,多少钱,怎样固定在风机上,最后才能得到一个 CADR 值为 19600 立方米 / 小时的空气净化装置呢?答案很可能是要花很多钱,要订做。编者们再看这款风机的其他参数:

请注意,电压是 380V ,属于工业用电,工厂里才有。所以,这位网友想象中的增加CADR 值“一点都不难”,自己可以低成本 DIY “一个飞速净化室内空气的净化器”的美好愿景是不现实的。

而且,这里也存在自设标准的问题。空气净化器的主要功能确实是对付 PM2.5 ,因此高 CADR 值很重要,尤其是在雾霾严重的时候。但是并非所有使用者都只需要对付PM2.5 ,小蛋空气净化器的其他功能,例如除甲醛、除有机挥发性气体、提示 PM2.5浓度、自动档位模式、夜间自动进入睡眠模式、儿童锁、更换滤网提醒、提示有机挥发性气体浓度、提示二氧化碳浓度、自动清洁初效滤网也很有用处。但是为什么他将他在想象中 DIY 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跟 35 个小蛋比较,然后将想象中的成本跟小蛋的售价比较,却绝口不提这个想象中的装置缺乏其他必要的功能呢?

3. 主观臆断

这位网友,你还没假设使用者的房间大小,怎么就能断定他“没必要使用 CADR 值很大的净化器”呢?设一台 CADR 值小的机器可以在一小时内将小卧室中的 PM2.5 浓度降到标准值,如果把它放到门窗多封闭性差的大客厅里呢?也许需要两个小时。这时如果客人抽了一支烟,对不起, PM2.5 上升很多倍(编者测过),要想呼吸干净空气还要等两个小时。如果有人炒了菜, PM2.5 上升很多倍(编者测过),对不起,请再等两个小时。如果开窗通风,对不起,请再等两个小时。一整天就这样在等待中过去。

人在房间里呆久了会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需要开窗通风。在有装修污染的房间,有机挥发性气体的释放速度可能超过了你的净化器的净化速度,也需要开窗通风。所以,编者们应该推荐人们每天多次开窗通风,而不是像他一样主观臆断,用“除非你经常开窗通风”来暗示人们“不需要经常开窗通风”。

再看另一处主观臆断。他暗示净化器的气流方向从上往下是比较合理的设计:

事实真的如此吗?稍微想想编者们就会发现气流方向从上往下的设计缺陷,编者们来看真实使用者的评价:

“放在地上的确会把地上的尘土吹起来,所以还是建议放在电视柜或桌子台面上”

“因为是底部出风,所以得放桌面,稍微占地。”

这种净化器会把地上的灰吹得乱飞,使用者只好把它放在桌子上。假设小蛋工程师受这位网友的指挥,将小蛋设计成朝下吹气,那岂不是得把 70 多厘米高, 16 公斤重的小蛋净化器抬到桌子上用吗?到了那个时候,会不会有大量网友嘲笑这个设计呢?

再文章的结尾处,这位网友再次做了主观臆断:

这位网友从淘宝上得到资料,说某品牌的空气净化器的初效滤网每三个月清理一次,小蛋空气净化器的自动清理初效滤网功能并没有优势。可是,淘宝上的资料一定符合每个人的使用情况吗?有的人家里灰尘多怎么算?有的人经常出差怎么算?有的人买了净化器却不经常开怎么算?好吧,那就让使用者感到要清理的时候再去清理。可是实际上,有一些使用者清理几次初效滤网就厌烦了,有一些完全不知道要清理初效滤网,有一些连更换 HEPA 滤网都不在意,又怎么会记得清理初效滤网呢(这些使用者编者都可以指名道姓地列举出来)?所以,小蛋自动清理初效滤网(清理前会在手机 APP 上征求同意)是一个为使用者省心的设计,并非华而不实的噱头。

4. 隐瞒信息

这位网友最惊人的观点就是论证买 1984 元的小蛋空气净化器还不如买 4 台 499 元的 X 牌空气净化器(为友商隐去品牌名)。但是编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于 11 月26 日 15:56 发表于简书网的文章是这样的:

但是 11 月 26 日 17:19 他发表在长微博上的内容确是这样的:

好奇怪,为什么他在转载自己的文章时,要向读者隐瞒那张包含 X 牌空气净化器关键参数的图片呢?编者们来仔细看一下那张图片上的参数。 X 牌空气净化器的额定风量是 120 立方米 / 小时,编者们姑且把这个数当作它的 CADR 值。它声称适用面积是 20-40 平方米。按照这个算法, 550 立方米 / 小时的小蛋的适用面积应该是 90-180 平米。但实际上这个算法是错误的。 120 立方米 / 小时的 CADR 值的适用面积是 9 平方米。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他要隐瞒信息。

(顺便说一句,这台机器在官网上的噪声是≤ 55dB ,跟淘宝页面≤ 50dB 不一致。)

编者们再退让一步,承认 1984 元可以买 4 台 499 元的 X 牌空气净化器包邮,它们的CADR 值加起来可以达到 480 立方米 / 小时。那么请问你知道滤网需要用多久吗?不知道,凭感觉换吧。换 4 片 X 牌空气净化器的滤网需要多少钱呢?是 139 × 4=556元,远远超过了小蛋滤网 198 元。请问这个信息他为什么不提供呢?

假如你买了 4 台 499 元的 X 牌空气净化器,请问你愿意找 4 张桌子放在房间 4 个角落,然后把这 4 台机器放在上面吗?请问你开机的时候愿意跑到 4 个角落分别按一次开关吗?把这 4 台机器放在一起,能变出 PM2.5 浓度的读数,并进入自动切换档位的模式吗?

编者并不想批评这个品牌的净化器,鉴于这位网友的推荐后有一些人号称要去买,编者来提供两条真实使用者的评价:

有使用者发扬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分别测量了它的除甲醛和除 PM2.5 的效果,结果很不理想。这个结果说明这个品牌的净化器无法满足某些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请打算购买的朋友再仔细考虑一下。

5. 违背科学

这位网友将他的文章称为“科普文章”,并想在果壳网上发表。编者们来看这篇“科普文章”是如何违背科学的:

他说“风道的风阻和风道的形状几乎无关”。这里编者稍微解释一下,风道就是风经过的通道,比如一根管子;风经过管道会损失能量,受到一种阻力,叫做风阻,或者叫压降(单位是 Pa )。那么风道的风阻和风道形状有关系吗?编者们来看专业书籍怎么说:

原来,在相同的横截面积和风速下,圆形风道的风阻要比矩形和圆角矩形风道的风阻小。圆形风道由摩擦产生的压降可以通过 Darcy-Weisbach 方程估算:

其中等式左边就是摩擦压降,右边的 L 就是管道长度, D 是管道直径。所以,管道的摩擦压降跟管道形状有关系。也许你会问这个既然可以算,为什么还要做风洞试验?编者们来看风道的另外一种压降,叫做动力学压降:

可见,气流进入管道和离开管道都会产生动力学压降,更不要提穿过几层滤网再拐弯出来了。所以,风机出厂时有特性曲线不假,滤网出厂时有风阻参数不假,但是把风机和滤网封装成整机之后,工程师还需要将它放在风洞中,测试它在各种工作状态下实际产生的风阻和风量。这种严谨的态度怎么可以被一篇“科普文章”说成是“用‘科研级风洞试验室’来扯淡”呢?

风机厂的工程师认为,这位网友提出的“用水泥管 DIY 风洞”的说法不值一驳。他还告诉编者,“测一下(风机)电流就知道风压、空气流量,可以算出风阻”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在一组风机曲线中,电流一样时,转速可以不一样,无法从电流得出唯一的转速数值,所以也就无法不经试验就精确计算出风阻和风量。编者无法判断他说的对不对,仅供参考。

总结:这位网友的文章有诸多“伪专家”的论调,让人遗憾!除了以上提到的错误外,其他小问题编者就不再列举了。这些错误谁都会犯,编者在微博上关注的大 V 会犯,编者自己也可能会犯。犯错并不丢人,希望编者们每个人都会意识到自己可能犯错,在发表观点和传播信息的时候小心一些,尽量不要误导别人。

正如编者开头说的,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快速发声的时代,打着“兄弟在这行做过,编者来讲讲怎么回事吧”的幌子,写一篇看上去很美的长文不足为奇。只不过任何话题都一样,写得长未必有理,关键看怎么讲理。那些只给评判缺少真实经验、客观分析、完整数据的网上言论,往往容易被包装成“专家建议”,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和点支持——阅读数和支持数永远不是判断真理的标准。评小蛋如此,评亚都、 IQAir 、 Blueair 也如此。

编者们这里有真实的产品数据,有用心做产品而不是玩文字游戏的团队,还有众多理性的支持者和他们中肯的评价、讨论。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