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森净水器靠谱吗(派森净水器怎样拆机)

派森净水器靠谱吗(派森净水器怎样拆机)

首页家电维修净水器更新时间:2022-03-30 14:44:45

当摄影与一个人的生命深入纠缠时,这些照片不一定多伟大,但极动人。当有话说不出来时,影像,愿你降临。妈妈,你看到这些照片时,请不要惊慌,这是我与自己与世界搏斗存留的真实痕迹。

崔善生,91青年。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北方生长,现居南方。一个矛盾的家伙,害羞怯懦的混蛋,自诩边缘诗人,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我总是被他的话语打动,而强烈的画面又与言语互为补充,述说活着和拍照这些小事。

我很小的时候,常问人家,北方是哪边。然后转过身去,告诉自己,那边是南方,是妈妈在的地方。-- 善生

R:崔你是很早就开始拍照了吧?

崔:小时候都摸不到相机,都是哥哥拿着拍,但是常常幻想有一台像眼睛一样的相机,而且还很疑惑家里人拍照为什么只拍人不拍景。拍照是初中买了第一台摩托罗拉,30万像素吧,拍的可开心了。

R:哈哈哈,大家都是小时候就喜欢拍呢。

崔:我恋旧,又缺乏安全感,所以希望保留影像。

R:你比较有意识地拍是什么时候?

崔:原来都算是半记录半练习,到大四起码舍得拍了,原来拍的都不多,而且很多是彩色的。主要是技术层面吧,因为我很早就写东西了,有想表达的东西,但技术上完全不过关。拍出来都是这样的:

R:那现在的拍照状态和练习量是怎么样的?

崔:现在的拍摄状态还是随拍的多些,取材都是很生活化的。可能拍的多了,之后反复看会找到一些脉络,一种让你觉得心觉得很奇妙的感受,然后就会顺着这个隐约的脉络多拍些吧。因为胶卷越来越贵,所以会不断尝试一些便宜的胶卷。新买一种胶卷的话,我会先买10卷,然后很快拍完,先按照标准的冲洗时间进行冲洗,然后观察薄厚啊扫出来的效果啊,然后再针对这组数据进行以30秒为单位的修改,知道尝试出我觉得ok的数据。拍摄的量大概是只要出门至少是5卷以上到10卷左右,现在拍的多一个是因为欲望愈发强盛,另一个是学着每拍一个东西都多拍几张,换下角度或者曝光数值,最好的话就是欠曝和过曝都拍一张,这样后期会留很多余地。

冲卷比较随性,药水D76或派森。水温不会太控制,要是迫冲或者某个胶卷的冲洗时间比较漫长的情况,我会用热水把药水进行水浴,尽量把显影时间缩到10分钟左右。因为我性子急且懒。在摇晃上,我原来都是很大力地进行摇晃,后来换成8芯显影罐后想大力都不行了,只能适度地摇晃,出来的效果我也很满意,会比之前细腻一些。

R:这些对比试验会做笔记之类的记录吗?

崔:冲卷会做记录。

R:那这个阶段的转折点是有推动力或者事件吗?

崔:没什么大的事件,我的进步都是源于欲望,看见哪个人牛逼我就想说我也能只要我努力。大四意识到自己快乐的时光所剩无几啊,而且暗房学校那时候已经建起来了吧,看到大家那么努力,我也是很嫉妒的啊。

R:带着作者式的意识去拍照,和之前记录式的拍,画面转变是什么样的?

崔:我很早之前就在了解作者摄影,但是还是拍那种记录式的照片,因为觉得自己其实在锻炼拍摄的技术、看的技术、冲卷的技术。已经有很多拍摄上的想法了,但是觉得技术上还是没达标。我属于晚起步的,胶卷我冲了30卷才掌握要领,我看别人第一次就冲的不错。而且大学之前都没怎么接触过艺术方面的东西,小时候想学画画也被喝止了。

R:上大学后会因此有对文字和画面的饥饿感吗?

崔:非常对!尤其是我喜欢的方面。对任何东西都很渴望。

R:但以后再回看这些时会觉得是种个人的黑洞,太容易陷在自怜自伤的情绪里面,变成被害者逻辑。

崔:但是好在我妈拯救了我。我是父母离异的,我和我妈很多年都没见过,但是一见面发现两个人契合度太高了。我妈是那种狂放不羁的人,我爸那边是古板保守的。我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反抗意识很强,所以这么多年也都还好。

R:你的反抗不是那种暴力式的,而是自己另外开辟一个维度去存放想保护的部分。

崔:很伤心的时候就会写出很温暖的东西。创作算是排解的途径。我妈在摄影这件事上,给了我很多物质和精神上的力量。第一台FE坏了后,妈妈说赞助我一些买个好点的。结果同学说你既然花10K买巧思RF,不如直接买Leica吧。我查了三四天那些Leica相机的好处啊,哪些大师用啊,就天天给她讲,妈妈就觉得我确实很想要,然后就给我买了M6。

R:想起须田的妈妈也是很赞啊,一开始就给买个Leica。

崔:所以我给我妈讲须田的故事,哈哈哈。

R:辞职到老师那去上课,妈妈能支持也是挺难得的。

崔:我妈说既然决定摄影是不能放弃,那越早学肯定越好啦,还是挺想的开的。不然怎么拍照呢,胶卷实在是。而且我妈在精神上也没给我什么压迫,我身边好多人都不懂我为啥拍,家里人也总问我。

R:会跟妈妈分享拍的照片吗?那些比较躁狂的画面妈妈看了不会惊慌吗?

崔:我妈基本不会太评价,默默在听我说。不过她有次看别人评论那些美丽的风景照,说拍照的人内心好阳光,回来跟我说你内心得有多阴暗。我拍什么她不过问的,而且她现在也会拍那些街边的小孩子啊,狗啊什么的。对母亲的感情在画面上其实是看不到的,它应该是阴暗画面的反面,隐藏起来的内容,属于这些东西背后的力量。妈妈的爱给你了任性的机会,让你做你自己,然后她在你身后默默注视着你。别人看了以为你多阴暗,其实那也是强烈的爱啊。

R:就像阴影很重是因为光很强一样。真好,能和妈妈讲摄影上的事。我都把照片藏起来,没法给身边的人看。那些黑乎乎的东西多少会改变人们对你的看法。

R:到过曝上课的过程还有对自己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崔:技术上先教了怎么使用放大机吧,很基础地操作,但是讲的很仔细,因为看似操作流程简单,其实如果某一个环节没做好的话,就会对出片有影响。譬如,利用对焦镜对焦的时候要看到颗粒扎实才行,不然对焦不准,放出来的片子会感觉不对。

讲解底片对放大的影响,之前我对底片几乎是一无所知。老师拿他自己放的照片和底片举例子。他那一批的照片几乎都是过期多年的伊尔福hp5拍的,他给我讲解这种情况如何冲洗,再放大时候如何统一。然后还有相纸的特性啊,不同牌子的,可变反差的相纸的好处在哪,1-5号反差的黑白灰对比都是怎么样的。

譬如放片子前要对片架玻璃和桌面进行清洁,桌面用酒精擦,镜头用的是蔡司的预湿镜头纸。包括用高压冲洗管给底片进行水洗。别管你之前做事多糙,暗房的经验会慢慢改变你。不仅是在放大的过程里,这个影响会渗入你的生活。

在创作上,我说想把心里的东西全拿出来给人家看,老师说不能这样,你要克制,在情绪上,技术上都要懂得克制。

R:看你那时的记录,整夜整夜练习,非常刻苦呢。

崔:我这人比较笨,这是真的,而且我对热爱的事物会付出极大的热情,小时候玩rpg游戏的时候会整夜的练级。自从学会暗房操作后,我几乎每天都进去,一般都是5个小时以上。

有时还会因为放大思路和老师争执,我俩就互相比着放。比如这张,上面的是老师放的,下面的是我放的。他说我做的调子太闷了,当时没觉得,现在拿出来看确实。

R:你怎么练习放大?

崔:在暗房操作流程里有小样和试条的部分,我是这么做的:在课上学习放小样是用2号,这样能看出底片本身的反差,而且放小样也可以提高选片的效率。但是我当时只放了100张左右的小样就不想再弄了,因为我的底片本身拍了不好,所以小样都经常容易放毁,上面三条全黑下去和下面的还很白。

后来就直接拿观片灯箱看底片然后用笔做上记号,就直接拿到暗房里放了。试条也是放片子很重要的环节,大概是撕下四分之一相纸大小的试条放在一个黑白灰交汇的位置,这样可以看出黑白灰在这组数据下的表现。

但是在暗房里等待试条显影的时间简直就是噩梦,尤其是在半夜放纸基纸,因为纸基纸的显影时间比rc相纸长得多,所以如果是同一批冲洗的底片,我一般前些张还会打试条,后面找到感觉了就直接来。后来,我的试条也是越打越小,有时候一张相纸能撕出十几张试条,就放在最想表现的灰的部分。大概就是这样子的。

R:所以平时练习就是这样反复实验变调吗?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效果,到哪个程度才算满意?

崔:你进了暗房就会知道场景里的东西最后呈现在相纸上黑白灰的样子。基本是感觉吧,再用技术配合感觉。像这个画面放了十几遍,那是我在颐和园用6块多的胶卷拍的,拍的时候又有点逆光,很不好放。

举个例子,一个作品想达到80分很容易,稍微掌握一些东西就能达到,但是再精进就难了。200多块的净水器,可以净化80%的杂质,但是如果要达到95%,就要十倍的价钱。

刚开始不懂,瞎加光放出来是这样的:

正常的一些放大练习是这样的:

R:看你这些练习能感觉到跟相册里那些早期的不一样,控制感还有更成熟一些的表达。不光是后期影调上,连拍得也不一样了。

崔:是,因为这是因人而异的,你的思想的变化,对事物看法的变化,对片子都影响挺大的。当时确实被森山迷住了,然后企图去复制类似的影像。现在看的多了也知道他那样子是怎么达到的,别人的又好在哪里。自己的局限和自己想要的东西都逐渐清晰起来。就是不断练习吧,现在准备建自己的暗房,就差放大头、暗房灯、尺板、夹子、药水和对焦镜就能用了。在学习期间放了800多张纸,现在大部分投入也在买纸上,我的放大机才5k。

R:这种状态太理想了,能详细说说森山对你的影响吗?

崔:因为我经常会陷入低潮期,不仅是拍照。不仅是别人,自己对自己也常质疑。森山君给了我不少力量,而且他的经历也给我很大的鼓舞。他的纪录片《near equal》和《犬的记忆》我都看了30遍以上。森山的片子有一种混沌的气质,尽管看起来有些脏、有些片子的对比度很高,但是我看起来却很亲近的感觉。他的黑白很性感,能把我带去远方的那种感觉。

R:现在算是逐渐找到自己的语言了吗?语言这种东西,有点形式即内容的意思啊。

崔:就我而言,我是先看到了别人的东西,最早看到马格南那票人和日本战后摄影师那一票的时候,我生理感受上就更喜欢日本的,在其中当时最喜欢的就是森山大道和荒木经惟的。然后就会下意识地往那边去靠,我觉不觉得是完全模仿,而是说你更喜欢这种类型的风格,你的人可能也就是偏这种类型的人。拍拍拍之后就知道不是说想做出森山的风格就可以做到的,就去不断地查啊,学习啊,就发现了暗房的各种,才恍然自己这么多东西不懂。不断地看照片看书并且没事儿就去想这些,再结合上自己的经历和特点就慢慢形成了一点自己的东西吧。我觉得类似写作的风格吧,模仿谁谁谁的语言最后就摸索出自己的了。这是近期拍完扫描出来的一些片子,自己的暗房还没建好,先练习和积累拍的量。

R:现在会做一些拍摄计划吗?拍照的量这么大,有试着做系统的表达吗?

崔:理念很早就有了,想表达的东西也有,但技术上一直不行。会写下来拍哪些东西,但是走出去的话还是很多东西忍不住去拍,或者顺着一些感觉好的去拍。拍照其实有快感的,欲望,嫉妒都促使我进步。

R:进步以后,想往哪儿走?

崔:没有明确目的地。还是不够成熟吧,感觉很多东西都不知道,很多地方也都没去过,很多事情都没经历。所以在想法上也不会有太多定论的东西。只能通过不断进步的技术展现不断变迁的内心。

R:在混沌的世界上,尽可能地去体验活着,去感知欲望。不辜负活着,爱和痛苦。拍照成为这个体验的一部分。

崔:最近几年,别人问我理想是什么,我说好好活着。现在还想自己开店,杂货店。卖一些类似跳蚤市场里面的东西,花瓶啊,杯子啊,烟灰缸什么的,我这人抽烟不多但是却经常找各种东西当烟灰缸。还有民间设计师的作品啊,自己的东西,和画画的俩朋友合开。我也经常会捡些东西回家,一些树枝啊、干果、石头,有一次去海边拍照我捡了两块石头,估计近30斤重,结果拍了两卷就匆匆回家了。还有次晚上去吃宵夜,回来看见一片大的棕榈树叶从树上掉下来了,我就直接给扛回家了。我比较享受和各种东西相遇的感觉。

R:真棒啊,比上班强多了。

R:有特别启发过你的书,电影,画,音乐,某个人可以分享一下吗?

崔:摄影师的话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一批日本战后摄影家。电影上王家卫,他对感觉的把握对我影响很大,《春光乍泄》无论是剧情、摄影、美术色彩、配乐我都很喜欢,这部片看了也有近30遍了。音乐我喜欢nirvana、魔岩三杰、还有久石让,还有就是不记名字迷幻音乐。书就是前段时间看的《阴翳礼赞》、木心的《文学回忆录》都能让人对艺术的感知有所帮助。还有就是多读诗集、散文,这些文字的画面感很强。

过曝老师把自己的东西分享出来,对我无论是技术还是心灵上都起到了很大帮助。还有就是中平卓马、森山大道、荒木经惟三个人对我影响最大,无论是经历还是拍摄上。

R:和你聊这些觉得活着真好,能拍照真好。想以一首歌作为谈话的结束呢。

《出游》

回忆开动倒计列车

陪你度过寂寞

陪你从山谷再次经过

就让阴暗被阳光照射

并吞没

化解所有的所有年少的不快乐

让人砰砰心跳头晕脑发热

带着喜悦几度兴奋

相约上路在清晨

----------------------------------------------------

关于过曝:公众号over_exposure

暗房技术研究及作者摄影

一间学校,一个出版品牌,一块保留地

over_exposure@163.com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