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沃508净水器更换滤芯视频(ro185净水器滤芯更换视频)

艾沃508净水器更换滤芯视频(ro185净水器滤芯更换视频)

首页家电维修净水器更新时间:2022-03-27 11:45:21

(艾沃特)

李·艾沃特的人生,本和其他人别无二致。他1951年2月生在美国东南部乔治亚州的一个平常小康之家,长大后念着普通的学校,无论文体,均无过人之处。

只是有两件事令他有些不同。

一件是至亲的遭遇。1956年,艾沃特三岁的弟弟乔,不小心碰翻了厨房里一口装满滚油的锅,全身烫伤,医治无效后死亡。

对当时仅五岁的艾沃特来说,这桩悲剧成了缠绕他一辈子的梦魇。他说他每天都会听到乔凄厉的惨叫声。

(艾沃特)

另一件,是政治。艾沃特识字快过同龄人,因此妈妈托德经常带他看书。他最爱历史,很小就记得住美国所有历任总统,早早便立志从政。

他靠着对政治的野心,用最卑劣的手段,踩过无数人,一步步从南方老家斗到华盛顿,并最终在坚不可摧的阶级天花板上,砸出了一丝裂缝。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赖以得势的每一场声名狼藉的竞选,仿佛最凶猛的回旋镖,令他的人生成了一篇寓言故事。

(艾沃特)

1

艾沃特生长的地方影响了他的政治取向。他念小学时,爸爸哈维因工作调动,举家搬到乔治亚州隔壁的南卡罗来纳州。彼时共和党已在南方崛起,艾沃特顺其自然成了共和党支持者。

(艾沃特)

不过,虽身处实行种族隔离的南卡首府哥伦比亚市,艾沃特却没有变成种族主义者。他爱上了蓝调音乐,并将其发展为终生爱好。

(艾沃特)

他的另一项爱好是观看美式职业摔跤比赛。美式摔跤虽名为比赛,实则满是表演意味,选手的着装和动作浮夸,用戏剧化的台词骂来骂去,与其说是比赛,实际更像是一出戏。

(美式摔跤)

这种“真实的虚假”,令艾沃特沉醉不已,而这大概也是他后来爱上政治竞选的原因之一,毕竟二者无比相像。

他对如何无中生有地操纵人心和舆论,有天生的敏锐。高中时,为了令自己的好友杜威·杨选上学生会主席,艾沃特借用学校打印室,创建了一份名为《大李子喜剧排行榜》的小报,内容包括学校最有趣的人、校园十大女生、当周口臭奖等排名,杜威则在所有正面榜单中位居榜首。

艾沃特通过这段经历,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一种东西:很多同学会一直围在他身边力求表现,只为出现在榜单上,而他是唯一的决策人。

无论在高中,还是后来在华盛顿,这种叫“权力”的东西,带给艾沃特的快感都是一样的。

(艾沃特)

不过,艾沃特虽喜欢被拥戴,却从未把自己加到任何榜单里。他更享受在幕后操控局面的感觉。

艾沃特后来考入南卡本地的纽柏利学院,主修历史。他的妈妈托德,通过一个在南卡参议员斯托姆·瑟蒙德的办公室工作的朋友,给儿子争取了一个宝贵的暑期实习机会。

(瑟蒙德)

这短短一个假期的实习经历,令艾沃特彻底开窍。南卡州的大学共和党,原本素来由克莱姆森大学和南卡大学这样的优质高校掌控,而待艾沃特结束华盛顿的实习返校后,局面被彻底改写。

他召集一大批本校帅哥,去女校招募新成员,后又把这些女成员,按长相排序,将其中最漂亮的一批,送到男校招新。诸如此类的招数,令艾沃特的招新数,打破了南卡的大学共和党纪录。他成了南卡州学生议会的主管。

1972年1月,艾沃特再次回到瑟蒙德的办公室实习。对每个想在华盛顿混出头的普通人来说,疯狂地工作是入门条件,艾沃特也不例外。他和友人合租了一间公寓,对政治的热情是他们维生的燃料。

(瑟蒙德和艾沃特)

他发现,想通过媒体发布内容、制造影响并不难。很多记者本身政治素养平平,在双方关系不错的情况下,只要他提供现成的内容,记者通常愿意发表。

艾沃特1972年6月在《格林维尔新闻报》上发布的“报道”便是一例。这篇名义上报道共和党全国代表的文章,实际是美化版的艾沃特个人简历。他尽数过往成绩,并在文末表达了对尼克松的支持。

1973年大学毕业后,艾沃特加入了卡尔·罗夫的竞选团队。彼时罗夫忙于竞选大学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下文简称CRNC)的主席一职。CRNC由一千多个大学共和党组织构成,会员超十万人,办公场所和资金由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下文简称RNC)拨款,其主席在华盛顿颇有影响力。

(罗夫)

罗夫和艾沃特一样是政治痴迷者,他比艾沃特大一岁,竞选经验却比同期的艾沃特更丰富。1970年,他用假身份潜入竞选伊州财长的艾伦·迪克森的办公室,偷出一千张竞选信笺,并在上面印上虚假派对信息,四处分发,以此扰乱其竞选集会。

竞选CRNC主席时,罗夫和对手罗伯特·埃奇沃思陷入记分僵局。就在双方等待RNC主席老布什作出最终决议时,沉不住气的埃奇沃思,向《华盛顿邮报》泄露了罗夫给其他共和党成员进行违规竞选方式培训的证据。

(老布什和罗夫)

老布什很愤怒,但他不是对罗夫不满,而是对向媒体泄密的埃奇沃思不满,因为他不能接受共和党内部把丑事爆给媒体。最后,老布什宣布罗夫获胜,还聘其为RNC特别助理。

作为竞选团队成员,艾沃特被罗夫任命为CRNC总干事。这是他职业生涯一次重大跃升,他不仅在华盛顿政治圈有了份正式工作,还和老布什搭上了线。

(老布什和艾沃特)

华盛顿四处是警卫,人人身着正装,不苟言笑,行色匆匆。各处谈论的,只有政治话题。经过短暂适应期后,艾沃特顺利融入其中,并看上了瑟蒙德办公室新来的女实习生莎莉·邓芭。老布什为了帮艾沃特,把自己的游艇借给他去约会。五年后,莎莉和艾沃特结了婚。

(莎莉)

为尽快混出头,艾沃特进入CRNC不久,便开始寻觅潜力股政客,帮他们竞选。他成了1974年竞选南卡副州长的卡洛·坎贝尔的首席策略师,又偷偷相中有意竞选南卡州长的前美国陆军参谋长威廉·韦斯摩兰,遂请前南卡共和党主席哈里·登特牵线。韦斯摩兰和坎贝尔一样,对艾沃特的张扬和活力印象深刻,双方一拍即合。

(老布什和坎贝尔)

最后,坎贝尔和韦斯摩兰双双落败。全算在艾沃特头上并不公平,因为强势且本身就竞选经验丰富的坎贝尔,常拒绝艾沃特的想法。也正因这点,二人没闹翻。

年轻的艾沃特备受打击,但很快重整旗鼓,在1975年帮乔伊斯·赫恩竞选州议会议员。政治竞选是熬命的工作,艾沃特和同僚夜夜通宵,靠热情点亮一个个不知疲惫的夜晚。

1976年,坎贝尔为竞选参议员,和艾沃特再续前缘。艾沃特制定了几个策略:提早募资,备足粮草;不提知名度较低的对手的名字,以免给对方做宣传;拉拢中间选民。

另有很重要一点,是充分利用各渠道媒体。除常规的宣传册、电话、直邮、报纸外,艾沃特团队很超前地投放了当时较少在政治竞选中使用的电视广告,并成为坎贝尔的选区唯一一个使用广告牌的政客。广播方面,艾沃特心知自家候选人不受黑人选民待见,遂取消了所有黑人电台的预算。

(艾沃特)

经费有限,艾沃特对每分钱精打细算。报纸广告投到同一集团下的不同报纸,这样广告费可以打折;广告牌的制作材料选最便宜的;直邮信件主要寄给投票积极性较低或中间派的选民;周边物料方面,降低徽章制作量,因为没有人会在日常生活中戴个政客徽章出门。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艾沃特对记者的利用也达到新高度。他熟知媒体对稿件的要求,及记者各项工作的时间截点,因此总能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通稿发给正确的人。为了讨好媒体,艾沃特有一次偷了一个特勤局特工的通行证,送给一位重要记者。

1976年11月,坎贝尔以一万多票的优势当选南卡参议员,成为那年唯一一个赢得新席位的共和党人。

艾沃特经此一役,赢得的不仅是事业成绩。他将竞选期间每日所为细细记录和复盘(比如参加太多低效集会、对志愿者的利用不充分、财务动员落后等等)。这些内容,构成了他1977年从南卡大学取得传播学硕士学位时所写的毕业论文。

转眼到1978年,艾沃特发现了新机会:前老板瑟蒙德要进行参议员连任竞选,争取第五个任期。他安插一个大学兄弟会老友进坎贝尔团队,当自己耳目,然后专心为瑟蒙德工作。

瑟蒙德不敢把赌注都押在这个27岁的小娃娃身上,于是任命更老成的亚瑟·芬克斯坦做首席竞选顾问,艾沃特负责执行。芬克斯坦和艾沃特互相看不上是自然,二人都想把最后的军功章戴在自己身上,好在他们都清楚,得到荣誉的前提是瑟蒙德获胜,因此大体能维持紧密合作的状态。

(芬克斯坦)

瑟蒙德最后以56%的选票赢得选举,而其具体策略,按艾沃特的话来说就是:“南方共和党人不靠谈论议题来赢得选举——你只需证明另一个候选人是坏人”。他们挖瑟蒙德及其团队的丑闻,在其集会安插刺头,败坏其名声。

艾沃特虽不是团队一把手,却靠着每天恨不得工作20个小时的疯狂劲头,赢得了许多圈内赞誉。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地位的上升,他开始淡化芬克斯坦在这场竞选中的作用,到了1982年,他直称自己是1978年这场竞选的负责人。

1980年代理弗洛伊德·斯宾塞的众议员竞选时,艾沃特进一步固化了他的肮脏风格。他编造民调数据,称斯宾塞的对手汤姆·图尼西德的支持率只有斯宾塞的一半;他通过诱导性的电话采访,向白人聚集区选民暗示图尼西德是有色人种支持者;他向选民邮寄信件,说图尼西德打算取消民众持枪权......

所有这一切都是艾沃特编造的。图尼西德气疯了,疲于辟谣,最终落败。

事实上,艾沃特对政治竞选暗黑之处的思考远不止于此。在1981年的一次匿名采访中,他说了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话:

“你可以在1954年说‘黑X、黑X、黑X’(来赢得白人的选票),但到了1968年,你就不能这么说了,否则只会给自己惹麻烦,所以你只能说强制校车接送、强调州权(等议题来赢得白人的选票)。如今的议题就更抽象了,我们谈的是税收。这看起来完全是经济问题,但这些经济问题带来的实际结果,是令黑人受到最大的负面影响......把议题变得抽象,等于是掩盖了歧视问题。”

(艾沃特)

艾沃特所说的这种以隐晦方式拉拢白人种族主义者的竞选策略,即是共和党的所谓“南部战略”。

2

1980年的竞选结束后,艾沃特凭其愈发响亮的名声,被瑟蒙德、坎贝尔、登特联合举荐,成了新任总统里根政府的一员,在白宫政治事务主任艾德·罗琳思手下工作。

(罗琳思和艾沃特)

对刚满30岁、没背景、全靠自己打拼到白宫的艾沃特来说,心态难免膨胀。恰逢罗伯特·卡洛所著的、描写前总统林登·约翰逊的系列传记的第一本《权力之路》出版,和林登·约翰逊同为南方人且出身平凡的艾沃特,立马产生了代入感。他买了三本《权力之路》,一本放办公室,一本供在家里,一本出差时看。

(《权力之路》封面)

艾沃特细细琢磨书中的字句。本就没什么道德感的他,看完更是没学到良善学问。他当时的工作职责,是给里根政府空缺的初级岗位找到合适的候选人。这工作难度不高,但颇繁琐,以1984年为例,当年初级岗位空缺约4200个,从事这些岗位的人,领着只够在华盛顿混个温饱的工资,承受总统换届后丢饭碗的风险,靠一腔热血谋生。

(里根和艾沃特)

看完《权力之路》后,艾沃特决定把这烦人的工作做出样。他不仅认真帮助每个求职者,更想以自己的付出,让这些人记恩。为拉拢人心,他常给求职者改履历,以让他们符合招聘要求。一旦入职,这些新人会收到一张里根的照片,上面是艾沃特的祝福语。他通过这种方式,往自己的“人情银行”存钱,盼有朝一日取来用。

募款能力是评估政治行业从业者的必考题。艾沃特非常懂得如何低调合法地召集数百名企业政治行动委员会的代表,并暗示他们捐款。没有富家背景的他,就这样募得数百万美元。

艾沃特还学习如何高效拍马屁。观摩一阵后,他发现,里根核心圈里分两派人,一派是以艾德·米斯为首的强硬派,另一派是幕僚长詹姆斯·贝克为首的实用派。送往米斯办公室的文件从来有去无回,艾沃特指望不上;贝克这边则看似有戏,跟随他多年的助理玛格丽特·塔特维乐,对员工要求奇高,但对艾沃特来说,高要求不是问题,只要有往上爬的可能就行。

(塔特维乐)

于是,凡是塔特维乐安排的工作,无论大小,艾沃特都拿出拼命的架势做到极致。此外,他利用一切可以待在塔特维乐办公室的机会,无比谦卑地向后者请教或提议。他知道,塔特维乐是贝克的耳朵,她听进去,等于贝克听进去。

(贝克)

久而久之,他不仅得到塔特维乐的认可,也得到贝克的赏识。1982年1月,他被授予全美十大杰出青年荣誉。

艾沃特还盯防威胁他地位的同辈。罗琳思患病后,政府间事务总统助理理查德·威廉姆森开始积极表现、游说高层,以取而代之。艾沃特不乐意了。他的媒体关系用起来了。几天后,《费城问询报》刊登了一篇威廉姆森探访流浪者的文章,报道称威廉姆森暗示里根在救助流浪者方面做得不好。

艾沃特还向塔特维乐告状,说威廉姆森向一个选民团体吹嘘自己能完全拿捏贝克。于是,待罗琳思病愈返岗后,贝克做的第一件是就是解雇威廉姆森。艾沃特地位提升,成了贝克事实上的助理之一。

待到里根1984年的连任竞选时,身体未完全康复的罗琳思,虽名为竞选活动一把手,但实际话事人是二把手艾沃特,有任何需要拍板的事,大家只会找艾沃特。

(艾沃特)

制定竞选战略的重责也在艾沃特肩上。1984年初,他以惊人速度写出战略备忘录,内容包括各州初选、关键州竞选计划、各政治议题。5月,他补充了一份针对“冰雪带”的备忘录,概述里根想在民主党大本营获胜需重点关注的几大群体。里根最初的重点竞选地点完全依照该备忘录的思路选择。

艾沃特还意识到团队对媒体反应很迟钝,于是他又起草了一份备忘录,详述竞选对手沃特·蒙代尔的弱点,如背靠太多利益关系、当过卡特的副总统、支持大政府政策等等,再一一写出应对策略。

最后,里根 老布什的组合横扫49个州。台上竞选结束,台下暗战开始。艾沃特和罗琳思都想邀最高功劳,遂四处吹嘘自己。关系决裂已是不可避免。

对艾沃特这种不知道德为何物的人来说,当顾家好丈夫、好父亲是不可能的。他在政治之外的最大爱好,是四处约炮,婚姻名存实亡。

3

老布什的团队,早早就开始为1988年的总统竞选寻找竞选经理,工作表现光彩夺目的艾沃特,是他们暗中考察的对象。里根连任成功后不久,老布什就主动致电艾沃特表明心意。

(艾沃特和老布什)

艾沃特对老布什的回应,是一份四十页的备忘录。他在其中以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为框架,构想四年后的总统竞选。

表面来看,艾沃特和老布什情投意合,实际上,二人无论做事逻辑还是底层性格,都天差地远。艾沃特要的是跟随头脑和直觉的快速动作和反应,而以好人缘著称的老布什,做任何决策,都需要平衡无数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要咨询许多人。做事节奏慢是自然,艾沃特最初对此极难接受。他私下对员工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顽固的笨蛋。”

除了数不尽的朋友外,老布什还有一大群爱他如命的家人。布什家族的成员就像一群忠心耿耿的狼狗,充满戒备地嗅着艾沃特的味道。

最初艾沃特没完全明白这份戒备和保护可以强烈到什么地步,甚至差点因此丢工作。有一次,当接受Esquire杂志采访时,为塑造不羁人设,他穿着内裤迎接记者,并在采访途中去洗手间开着门小便,边尿边聊天。

这些细节被记者写了出来。老布什的妻子芭芭拉看到后气坏了,她觉得这个神经兮兮的疯子根本不配为自己的丈夫工作。

(老布什和芭芭拉)

在老布什的侄子约翰·埃利斯的建议下,艾沃特给芭芭拉写了道歉信,后来又花了很长时间,才终于让芭芭拉消了气。

也是直到此时,艾沃特才真正明白这是个奉行什么价值观的家庭。于是,原本每天都和不同女人厮混的艾沃特,开始在自己的办公室摆放全家福,打造爱家男人形象。

他这么做,不是为了讨好自己的老婆,而是为了讨好老板的老婆。他约炮时变得很谨慎,不是怕自己老婆知道,而是怕老板的老婆知道。

除候选人的家人外,竞选团队内部也有奇人,比如媒体顾问罗杰·埃尔斯。埃尔斯与艾沃特有诸多相像之处,他做事风格剽悍凶猛,很会利用媒体给自己塑造人设。

(埃尔斯)

在这两个暗黑顾问的加持下,公开形象向来温润的老布什,也开始露出犀利面。在被主持人丹·拉瑟问到伊朗门问题时,老布什根据埃尔斯在场外的提示,以丹·拉瑟先前的工作失误反唇相讥。

(老布什接受丹·拉瑟采访)

他们对党内初选阶段的对手罗伯特·多尔,采取的方式简单粗暴。媒体如猛兽,而这头猛兽一次只能咬一个地方。深知这一点的艾沃特,疯狂散布关于多尔的各种真真假假、数量繁多的消息,内容从私生活到税收政策,无所不包。

(多尔)

多尔疲于应对,最后已经到了一被问到假消息就满脸不耐烦的程度,大大影响了他在选民心中的形象。败选后,多尔被记者问到有什么话对老布什说。多尔铁青着脸,回了句:“别再拿我的履历胡编乱造了。”

赢得共和党提名后,艾沃特开始拿下一个目标开刀:民主党候选人迈克尔·杜卡基斯。

(杜卡基斯)

与老布什团队相比,杜卡基斯的竞选团队散发着近乎天真的味道。他们认为候选人杜卡基斯本身的人品,就是最大卖点。但他们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什么人。

艾沃特手下有个三班倒的百余人团队,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挖杜卡基斯的黑历史。这些人的战斗力有多强?他们在两周时间里,收集了135000条杜卡基斯的过往言论记录,其中包括他16岁时写的一封信。

但一昧地堆砌琐碎往事并无意义,艾沃特要的是一击致命的重磅黑料。

比如,1972年马萨诸塞州通过的《刑法改革法案》中的犯人准假计划。

该计划虽体现人道主义,亦明显存在风险。重刑犯小威廉·霍顿,在1987年的休假中,犯下强奸、绑架等罪行。作为自由主义者,时为马萨诸塞州州长的杜卡基斯,一直坚定支持该法案,并数次为霍顿开脱。

(霍顿)

这事一直是杜卡基斯的竞选对手攻击他的把柄,从民主党党内初选起,便被不断提起。杜卡基斯一一招架,赢得党内提名,因而自我感觉良好。

当时已有人提醒他,若不把这个话题彻底堵死,日后会因此被共和党凶残顾问艾沃特攻击。杜卡基斯当时支持率领先老布什,不以为意。

艾沃特压力巨大,落后局面,导致布什身边的智囊团想撤掉他。为绝地反击,他决定把毕生所学所有脏手段,都用在杜卡基斯身上。

整个1988年夏天,老布什的团队都在抨击杜卡基斯,从支持裁军,到阻止学生背诵爱国誓词,从禁止私人持枪,到支持犯人准假。

除常规的攻击和抹黑外,艾沃特还想令杜卡基斯情绪失控。他在后者常出现的地方,立满老布什的竞选宣传牌,杜卡基斯每去一处进行宣讲,艾沃特都会雇群演展示老布什的宣传照,并分发印有霍顿罪行的卡片。

这些手段效果明显,杜卡基斯的支持率下降了8%,但对艾沃特来说还不够。他使用了“南部战略”。

1988年9月,一则以霍顿为主角的广告,在电视台播出,该片画外音对比了老布什和杜卡基斯对罪犯的不同政策,并称正是因为后者允许罪犯休假,才导致其犯下强奸罪。

(该视频点这里看)

这则广告通篇未提任何种族相关字眼,但“黑人男子强奸白人妇女”这一意象,足以勾起一切白人选民潜意识里的种族恐惧和种族仇恨。其隐含的歧视意味,引起争议无数,虽14天后便被撤下,但在后续源源不绝的新闻报道里,又被不断播放。

明面上,这则广告跟老布什阵营无关,但其制作者拉里·麦卡锡,曾在老布什媒体顾问埃尔斯手下工作过。

10月5日,老布什团队发布了一则名为“旋转门”的新广告。这则广告再次抨击了杜卡基斯的犯人准假计划。画面背景音讲道:

“杜卡基斯任职州长时,否决了针对毒贩的强制监禁。他否决了死刑。他的旋转门监狱政策,使没有假释资格的一级杀人犯在周末休假。外出期间,许多人犯下绑架和强奸等罪行。许多人逍遥法外。现在杜卡基斯说,他想把他在马萨诸塞州做过的事,实施到整个美国。美国承受不起这样的风险。”

(该视频点这里看)

片中演员大部分是白人,挑不出种族歧视的毛病,但观众心领神会。

月底,有记者采访霍顿,问他支持谁当总统,霍顿答:“很显然,我支持杜卡基斯。”又是一波热议。杜卡基斯焦头烂额。

11月8日,老布什以54%的支持率,当选新任美国总统。作为奖励,他任命艾沃特为RNC主席。

艾沃特毫无疑问是赢了,但他的作品——1988年美国总统竞选——却令许多人感到不适。在这次竞选中,广告代替了辩论,口号代替了思想,政策随电视节目的节奏而变。人们选老布什,不是因为喜欢他,而是因为讨厌杜卡基斯。选民投票率创下1924年来的最低记录。

艾沃特影响了美国政治竞选的风格走向。

4

1989年1月21日的老布什就职庆典活动,有许多音乐家汇聚一堂,但最大的明星的艾沃特。活动的高潮时刻,是老布什和艾沃特一起弹奏吉他、互做鬼脸,看起来仿佛最亲昵的朋友。

(老布什和艾沃特)

这是艾沃特人生最高光的时刻。他站在世界政治的顶端,前方想必有无数奖励和荣耀等着他。

如今他出行有豪车或RNC的飞机接送,有大量任他差遣的下属,去哪都跟着多名随行人员,随便出席一场演讲便可轻松入账数万美元。他变得更加易怒、刻薄,员工都不敢惹他。

艾沃特靠煽动歧视情绪上位,但他很清楚种族主义路线是早晚被时代淘汰的反动策略。为打破民主党对众议院长达35年的控制,他制定了为共和党招揽少数族裔选民的大策略。他在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让共和党受到黑人选民的欢迎,是我的首要目标。如果共和党要摆脱少数派的地位,就必须成为所有美国人的党派。”

兜头一盆冷水。前3K党高层大卫·杜克以共和党人身份,竞选路易斯安那州议员。艾沃特于是高调与之进行切割。然而杜克最后以约200票的微弱优势获胜。党内人士嘲讽艾沃特自作自受。

(杜克)

艾沃特还需要和别人争夺老布什的时间。新总统需要平衡的利益关系太多,艾沃特曾通过和老布什慢跑的方式增加相处机会,但如今这时间已从以往的一周四次,骤降至一月两次。

(老布什和艾沃特)

在有些话题上,艾沃特又表现得很缺乏政治敏感。为阻止民主党人汤姆·福利当选众议院议长,共和党在艾沃特的批准下发表了一个暗示福利为同性恋的备忘录。此事闹得比艾沃特预想得大,他最后只能不停给两党的大人物道歉(其中包括芭芭拉·布什),并开除了一个下属,以平息事态。福利最后当选议长。

还没等艾沃特重整旗鼓,命运给了他最后一击。

1990年年初,在一次演讲结束后,艾沃特突然浑身抽搐,随即晕倒。医院诊断他得了脑瘤,只剩一年寿命。

艾沃特不愿接受到手没多久的权力,要在不久后拱手送人的现实,他四处对人说这病可以治愈。他也尝试了一切办法。除医疗手段外,一辈子没信过任何宗教的他,开始信上帝、读圣经了。

(老布什和艾沃特)

治疗也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艾沃特开始发胖、嗜睡。莎莉那时刚生完她和艾沃特的第三个孩子,又要照顾患病的丈夫,辛苦程度自不必说。艾沃特没有体谅妻子,反倒和他的RNC助理布鲁奇·弗斯伯格越发亲密,后者和他的相处时间超过了莎莉。

(艾沃特)

他面对媒体时的形象不再犀利,甚至表达了对杜卡基斯等过往竞选对手的歉意。被他伤害过的那些人不想领情,有些人趁着这个机会翻旧账。艾沃特没有反驳,因为他的身体状况令他无力反驳。

1991年1月,艾沃特辞去RNC主席一职,往日支持者彻底四散而去。那年3月,也就是艾沃特人生最后一个月,他在病床上问妈妈托德:

“妈妈,乔死后,我记得你读了很多书,试图找到这一切(人生遭遇)的意义。你找到了吗?”

“妈妈,乔难道不幸运吗?他难道不幸运吗?”

3月29日,艾沃特离开了这个世界。

5

艾沃特的葬礼在4月1日举行,包括副总统丹·奎尔在内的诸多政要出席、致悼词。

唯独不见老布什踪影,那个被艾沃特领导的竞选团队送到总统之位的老布什。

那段时间,老布什的支持率为91%,他没什么心事。艾沃特葬礼那天,他和朋友去佛罗里达钓北梭鱼去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