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净水器出水口怎么拆卸视频(史密斯净水器出水口安装图)

史密斯净水器出水口怎么拆卸视频(史密斯净水器出水口安装图)

首页家电维修净水器更新时间:2022-03-27 02:12:03

阿树树

继去年《金刚川》之后,《长津湖》的拍摄集合了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位国内重量级导演,又以13亿的投资规模全面超过了《金刚川》,同时影片176分钟的长度也是近年来罕见的一个突破——要知道单片时长越长,电影院每日排片场次就会越少,会影响票房收入。

所幸首日打破多项票房纪录,上映三天票房破10亿的成绩,对得起这部影片的制作体量,也为近两年饱受疫情摧残的国内外电影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如今繁华盛世,如你所想。”海报的宣传语也能打动人。

如果说《金刚川》用“一座桥的故事”试水市场,那么《长津湖》已经是制片方提振信心之后,打算复兴“全景式战争片”的历史传统了。

苏联在1971年出品了《解放》,描述二战期间苏联从总反攻到攻克柏林消灭法西斯的历程,以5部总片长487分钟的容量造就了世界电影史上少有的战争巨作。而1980年代引进国内电影院公映的《莫斯科保卫战》,也以358分钟的单片总时长让人咋舌,我小时候就在电影院中亲身看过。

可能今天90后00后年轻观众们已经很难想象几百人在漆黑电影院中连续观看6小时的电影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那么也许可以尝试某一天在家关掉手机,不停歇观看《大决战》系列,每一部都有3个半小时的长度。这一系列诞生于1991年-1992年,描写国内解放战争历程的三部影片,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在苏联影响下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成为了影迷心中的经典之作。

即使过去了三十年,《大决战》还是有其独特宏大的艺术魅力,值得回看。

——这些旧日掌故,是为了说明电影文化本身也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可以想见拍摄《金刚川》《长津湖》的编导、演员和制作者们,很多当年也曾受到过“全景式战争片”的影响,在他们心中也保留着青少年时代观看这类影片的震撼,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复刻和传承。

这些电影历史的发展和轮回,背后的意义是要超过影片自身的。事实上我们这几年有机会能制作关于“抗美援朝”的一系列影视作品,从这些英烈的非凡事迹中,缅怀他们曾经为祖国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和牺牲,也是当下时代变化中提供的契机。我们今日对历史的认知的总结视角,包括《长津湖》这部影片,都是来之不易的。而其中“将历史真实与虚构故事”结合的方式,也可供大家细细琢磨,以理解我们的社会和文化。

《长津湖》海报

可能是对《金刚川》“三种视角说故事”的方式有所反思,这次《长津湖》采用了编剧兰晓龙作为一以贯之的核心创作者。他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军旅编剧,《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我的团》两部电视剧都出自他的笔下。对于角色个性的鲜明塑造,军旅生活的细节表现上,他塑造的人物和场景都有生动活泼的信服力。

本片故事其实并不只限于“长津湖战役”。由于篇幅所限以及电影形式等原因,有些历史成为了背景处理,以下会简要做些补充说明。一些基本的史实,主要来自于八一电影制片厂2011年出品的纪录片《冰血长津湖》,在豆瓣3000人打出了9.2的均分。同时在B站上搜索“长津湖”,也会有很多年轻朋友自发制作的关于此次战役的科普视频。这些都是能让我们了解历史的便利渠道。

《冰血长津湖》海报

以下包含很多剧透

影片《长津湖》开始于两兄弟在家乡的重逢,以及弟弟强行挤进哥哥的部队准备参与作战。“兄弟”的人物设置,是战争片中常见的创作构架。在韩国包括《太极旗飘扬》等相当多的战争影片中,都非常喜欢利用“兄弟”作为隐喻,来表达对于韩朝对抗中同胞对立的挣扎和惋惜。对于抗美援朝这一事件来说,可能编导未必对中朝关系有这样的“兄弟”隐喻,但也构成了影片一种有趣的视角。对于昔日“全景式战争片”来说,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兵参与这样的大作战,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但是今天在好莱坞等影片的影响下,这样戏剧化的人物关系成为了观众能够接受的常规。不仅利于之后人物情感的展开,也有利于观众跟随新兵视角,去逐步了解队伍中的其他人,学习战场上的生存之道。

武氏兄弟

之后通过几个气势恢宏的大远景镜头,影片展现了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时气势汹汹军备充足的状态。其中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以标志性的戴墨镜、叼烟斗的形象登场。他是美国所谓“联合国军”初期在朝鲜战争的总司令。和影片所表现的一致,他在最初就雄心勃勃地提出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作战的计划。但后来的结果,是这个计划的彻底破产,以及在1951年4月他被后续者李奇微替换的命运。

历史中的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形象

影片在这里也重点展现了美国海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的形象。陆战第1师,在二战太平洋战争期间曾经和日军打过瓜岛、冲绳岛等硬仗,是一只战绩彪炳的先锋主力部队。相较于麦克阿瑟的傲慢,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的暴躁,历史上的史密斯是更为儒雅和缜密的。在之后作战中,恰恰是因为他小心翼翼放缓了美军前进的速度,以及修建临时机场的决定,才没有让第1师陷入全军覆没的绝境之中。和影片的人物形象类似,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军事对手。

同时在海滩上,影片也展现了“北极熊团”的形象。这是之后将被我军全歼的对手,在这里略作了一些展示。

美国海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

从战争伊始,影片展现了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审慎研究后决定出兵朝鲜支援作战的情况。作为《金刚川》等商业战争片来说,这些大的政治背景一般会简单略过。但在“全景式战争片”中,往往会注意说明战争开始的原因和初期的国家决策,比如《莫斯科保卫战》中花了很多篇幅来说明德国最初入侵苏联的情况。这是《长津湖》相比《金刚川》更为恢弘的视角设置。

同时在表现毛泽东和彭德怀等领导人的形象时,也注意了加入毛岸英的形象。毛岸英牺牲的这段历史是观众都有所耳闻的。虽然在影片中他并非主角,但他的故事也在影片中保留了一些予以追忆。

长津湖之战中,我军负责朝鲜战场东线作战的主力,是第9兵团,下辖三个军。这支部队原属于华东野战军,在淮海战役等大战中也是我军的绝对王牌。第9兵团在赶赴朝鲜之前,正在江浙地区集结训练,为攻打台湾做准备。在影片中连队的指导员是上海人,“骑自行车100多华里”赶来部队集结,包括场景背景中还出现了动员部队“作战台湾”的条幅,都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在第9兵团总指挥宋时轮(张涵予 饰)的动员下,第9兵团的战士们开始奔赴北上。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一作战方针颁布时,参加会议的只有师团级干部300多人,还是比较秘密的。大部分战士们登上火车,只是随着越来越冷的天气,以及山海关内外的不同景色,才意识到是将奔赴朝鲜作战。这种毫无迟疑不问原由的奔赴感,也同样让人动容。在影片中也有战士们对祖国美景的一次“发现”,展现了他们英勇作战中内心力量的源泉。

总司令宋时轮和副总司令陶勇,是第9兵团的主要指挥者。

原定在沈阳,第9军团的部队应该集结整备,调动物资做好更充分的入朝作战准备。但是战机不等人,很多火车甚至没有机会停站,就把战士们送往了朝鲜战场。他们很多人此时只穿着抵御江南秋冬的棉装。这是令人非常心碎,但是无奈的场景。就像影片中表现的,作战物资来不及整批运往前线,七连也要负责协助电报机和译电员的护送,这也是影片前半程他们赶路途中的任务。

战略物资的不足,是军队总指挥们都已经意识到了的问题。影片后面也通过张涵予之口,谈及“我们还有一个敌人是天气”,“我的战士不能冻死在战场上”。在历史上,由于美军掌握了制空权,所以我军的整个补给都相当困难。后面运送物资,主要通过卡车不间断地昼夜完成。因为朝鲜山岭居多,道路崎岖,即使运输部队也付出了相当巨大的牺牲,战略物资还是不够充足。而美军通过飞机空投等手段,即使部队被我军分割包围,也一定程度保证了后勤支持。甚至和影片最后的字幕一致,他们还能空投下桥梁结构,这是保证完成战略撤退的一个关键。

即使我军努力在加强后勤补给,战略物资的运送仍然是困难重重。

在整体态势上,毋庸讳言,我军在作战人数上虽然占优,但是武器装备、后勤保障和美军都不是同一个级别的。但战争不是棋盘,从来没有什么双方一致的条件。这又是双方第一次正面交手,对对方的情况都不太了解,只有在战场上发挥出自己部队的特色,硬碰硬才能较量出谁才是真正的强者!

东线长津湖战役,此时要配合着西线的清川江战役,都是我军在美军没有充分战略预期下,第一次对美军实施的巨大打击。态势上我军在暗,敌军在明。而在作战方针上,我军通过解放战争包括之前积累下的巨大经验,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鲜明特色,可以简要概括为“迂回——穿插——包围——歼灭”。即分割敌人大兵团部队,包成口袋分而歼之。这是和“游击战”一样,属于中国人的独有作战发明。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世界上只有我们能够做得这么好。几万人的“迂回穿插”,意味着在断绝后勤补给,忍饥挨冻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在没有现成道路的地方快速行军,不眠不休跑到作战地点,顶着最后一口气,全军同一时间给敌军发起致命一击。几万人的突袭,是别人不敢想象的,却是我军最惯常创造的“奇迹”。

长津湖我军的作战方针,听起来不复杂,很容易理解,但难的是除了我军,世界上没有其他部队能够这么执行。

而对于美国军队而言,在二战中他们习得的战法,最擅长的就是利用充备的武器物资,海陆空协同作战,立体式全面打击敌手。这也是他们之后几十年间的作战传统。同时陆军部队擅长散兵通过坦克等活动掩体往前推进,保证己方的火力压制,步兵与机械化部队的协同支援是他们的强项。

朝鲜战场上我军和美军的不同特征,在影片上内容上是充分展现的。所以我们的战士永远都是在用意志力和巧妙的战术,对抗着敌人的飞机坦克。我们的战士只能贴肉把冰冷的土豆捂热了再吃,而美军却有感恩节的火鸡餐,这些细节都是历史的真实。

但作为你死我活的较量,无论双方各自的条件有什么有利或不利的,战争看的仍然是最后的结果。

我军和美军的后勤对比,是非常令人震惊的。战士们用意志克服巨大困难,是为了以战术上的优势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

在11月27日,真正的长津湖作战开始前,由于第9军团部分作战部队实在来不及跑到指定位置,所以只能从原定26日作战,延迟一天等待联合行动。而通讯力量的不足,导致分散到达作战位置的先期部队甚至有的无法得到总部的明确指示。影片中对这部分作战的艰难也有所展现。

但一旦开枪,就是全面开花,我军的包围突袭把美军打得晕头转向。作战的方针也从围敌到集中歼敌有了一些调整。影片重点表现了在歼敌阶段“北极熊团”的覆灭。这支美国陆军第7师31团,团长被击毙,团旗被我军缴获,至今还存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这导致31团被美军整建制取消,也是我军在朝鲜战场上唯一一次歼灭美军的整建制团。后期两军态势逐渐明朗后,中美双方也逐渐过渡到势均力敌的战略相持阶段。

美国陆军第7师31团,团长被击毙,团旗被我军缴获。

影片到此,基本的人物故事就结束了。但从历史来看,对于我军比较重要的几个事件,在影片最后还是要有所展示。一是新中国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英雄杨根思,他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慷慨气概到今日仍是鼓舞我军战士的榜样。

杨根思

另一个是我军围敌目标达成后,在如何歼灭美军更多的有生力量时,美军战略撤退还是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他们的预想。所以在美国历来宣传之中,他们的“向南进攻”也算是一种成功。《时代周刊》说这是“美军历史上无可比拟的……坚忍和勇气的史诗!”而我军没有实现歼灭更多美军的目标,是因为武器装备的差别、御寒衣服的不足,到此时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军作战的瓶颈。虽然影片中的场景不一定是真的,但是我军有的连队半数战士冻死在战场上,却是非常惨烈的真实。这还是在我们处在巨大战略优势的情况下,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在战争中,有时打败自己的不是对手,而是气候、疾病等其他因素。这是人无法突破的极限。

长津湖之战的惨烈,甚至还要超过影片的描述,值得我们铭记。

根据统计,美军陆战第1师在长津湖作战中伤亡减员达13961人,而我军第9兵团部队战斗减员达14000人,冻伤减员30732人。这些数字都是触目惊心的。在战略上,这次作战让我军成功扼制住了美国短时期内占领朝鲜的计划,而第二年美国将总司令麦克阿瑟更换为李奇微,包括李奇微之后一系列作战方针的变化,都说明了我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初期战略给予了美国巨大的打击。

是非成败,由后人评说。如同影片所展示的,我们到今天仍然不应该忘怀的,是众多英烈们曾经克服过常人无法想象的逆境,付出过的种种牺牲。如果没有任何人甘愿牺牲,那只可能是全体民族最后被奴役的结局。这些主动牺牲的少数人,换来的是大多数人平安幸福的生活。

这是我们在每一个国庆和假期的欢度中,永远应该记住的历史和事实。

本期编辑 周玉华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