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商用咖啡机售价

西藏商用咖啡机售价

首页家电维修咖啡机更新时间:2022-01-21 15:15:43

文:吕笑颜 石丹

ID:BMR2004

2020年4月2日晚间,瑞幸咖啡(LK.O)自爆财务造假。此事迅速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一大堆银行、券商、信托、创投等机构置于风口浪尖。由于西藏信托曾为瑞幸咖啡提供信托贷款,也被卷入这场舆论风波中。

4月4日,面对多方质疑,西藏信托在其官网发布关于瑞幸咖啡的披露公告。公告称:截至2020年4月3日,瑞幸咖啡已偿付我司全部信托贷款本金,我司与瑞幸咖啡已无存续债权债务关系。

此外,《商学院》记者对比了西藏信托官网的大事记,其已经删除了此前与瑞幸有关的事件。不过,记者仍从其微信公众号的“实事分享”中找到了“西藏信托创投债助力瑞幸咖啡成功上市”的消息。

西藏信托澄清公告为此事件画上句号?《商学院》记者查询瑞幸咖啡招股说明书发现,西藏信托与瑞幸咖啡的2年期贷款在正常情况下2020年6月才到期。西藏信托提前“出逃”?西藏信托与瑞幸咖啡方面私下达成什么交易?还款的钱从哪来?对此,《商学院》电话联系西藏信托相关负责人,其电话并无应答。

资料来源:西藏信托官网

自2016年起,通道业务收缩已倒逼信托业转型,不少信托公司将消费金融业务作为转型抓手。西藏信托亦是如此。据其公众微信号消息显示,2018年起,其先后与趣店、小米金融、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我来贷”、新浪旗下“微聚未来”等消费金融平台进行合作。

那么,消费金融业务到底是信托公司的香饽饽还是烫手山芋?

针对此次瑞幸咖啡偿还贷款更多细节、删除瑞幸咖啡有关的大事记、拓展消费金融的现状、合作机构、风控调整等情况,《商学院》记者向上述西藏信托相关负责人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西藏信托称瑞幸已偿还全部信托贷款本息,钱从哪来?

日前,西藏信托被卷入瑞幸造假风波。4月2日晚间,瑞幸咖啡宣布,审计年报后发现,2019年2季度至4季度之间,伪造了22亿元的交易额。当日,瑞幸咖啡股价暴跌75.6%,市值缩水16亿美元。多家银行、券商、信托等机构被牵连,其中西藏信托于2018年6月给瑞幸咖啡提供了一笔3亿元抵押贷款,期限2年,年利率8%。

据瑞幸咖啡的招股书显示,在上市前,瑞幸曾从浦发银行(SPD)获得过6000万元循环贷款,同光大金融租赁进行了3.5亿元的咖啡机资本租赁;与中关村科技租赁有限公司达成金额为4500万元的协议;从西藏信托(TTCO)获得了3亿元贷款。

资料来源:瑞幸咖啡2020年1月7日招股说明书

其中,对于西藏信托,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6月,瑞幸咖啡从西藏信托获得约3亿元人民币(4470万美元)的两年期贷款,利率是每年8%。瑞幸咖啡大股东陆正耀和钱治亚提供个人担保,并将瑞幸咖啡旗下的外商独资公司48%股权作为抵押。截至2019年3月31日,定期贷款未偿还总额为2.998亿元人民币(合4470万美元)。

资料来源:瑞幸咖啡2019年4月22日招股说明书

事实上,从西藏信托的官网上也能看到:2018年6月,瑞幸咖啡获得从西藏信托的3亿元贷款。在西藏信托官网“公司大事记”一栏中关于瑞幸咖啡的往来有两部分:一是“2018年7月,以瑞幸咖啡为代表的创投债业务顺利落地两单,开拓投贷联动的新思路”;二是“2019年5月,公司创投债项目‘瑞幸咖啡’美国上市。”

资料来源:西藏信托官网

随着瑞幸咖啡卷入可能被各方追偿的泥潭,给瑞幸咖啡提供过贷款尚未到期的金融机构可能要捏一把汗。

对此,4月4日,西藏信托在其官网发布关于瑞幸咖啡的披露公告,公告称:截至2020年4月3日,瑞幸咖啡已偿付我司全部信托贷款本金,我司与瑞幸咖啡已无存续债权债务关系。

此外,《商学院》记者对比了西藏信托官网的大事记,上述两条与瑞幸有关的大事记已经消失不见。

不过,记者仍从其微信公众号的“实事分享”中找到了“西藏信托创投债助力瑞幸咖啡成功上市”的消息。

资料来源:西藏信托微信公众号

如上文所述,西藏信托2018年6月提供给瑞幸咖啡3亿元贷款,为期2年,由瑞幸咖啡大股东陆正耀及股东旗下钱治亚提供个人担保,并将瑞幸咖啡旗下的外商独资公司48%股权作为抵押。

若贷款为期2年,中间没有变动,那么西藏信托这笔贷款到期至少需要到2020年6月。而公告中所称“截至2020年4月3日,瑞幸咖啡已偿付我司全部信托贷款本金”可以说是提前还款。是瑞幸咖啡4月2日晚间盘前自爆财务造假后紧急还款西藏信托,还是在1月31日浑水做空报告后西藏信托决定“出逃”?

在瑞幸自爆财务造假当晚,其股价开盘即暴跌超80%,当日收报6.40美元/股,暴跌75.57%。4月6日晚间,其股价再次崩盘,盘中一度跌超20%,当日收报4.39美元/股,跌幅18.4%。

在连续大跌的暴击下,瑞幸咖啡股东此前质押股票惨遭爆仓。据高盛4月8日发给《商学院》记者其4月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旗下的家族基金Haode Investment因为股票质押贷款发生违约,金额高达5.18亿美元,贷款人组成的银团已指示作为担保受托人的瑞士信贷新加坡分行,将对抵押品行使贷款人权利,即采取强制执行程序,涉及约7640万份瑞幸咖啡美国存托股(ADS)。

而西藏信托的贷款是以瑞幸咖啡大股东陆正耀和钱治亚提供个人担保,并将瑞幸咖啡旗下的外商独资公司48%股权作为抵押。

据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此背景下,4月2日晚间盘前自爆财务造假后紧急还款西藏信托的可能性不大。更大的疑问是,假设这笔信托贷款真的还了,钱是从哪里来的?

与频繁转型的趣店合作发力消费金融

西藏信托官网显示,西藏信托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西藏自治区信托投资公司。2010 年 9 月,西藏信托完成了资产剥离、重新登记、换发金融许可证工作,并于同年 12 月公司更名为“西藏信托有限公司”。不过,由于此前注册资本低和营收规模偏小,西藏信托一直在行业比较低调,2018年末的信托管理规模3219亿元。

在监管不断升级的趋势下,信托传统主力通道业务、房地产信托萎缩已成定局,在“去通道”“降杠杆”监管政策的引导下,加速转型创新并找到新的主力收入支柱迫在眉睫。例如,此前西藏信托就曾卷入泰禾集团偿债危机中。

在整个消费金融领域,商业银行凭借资金优势直接发放短期消费贷款,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线下小贷等其他类型的市场参与机构凭借多元化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争取更大的消费金融领域市场份额。消费金融成为信托业创新转型的方向选择之一,不少信托公司都开始在消费金融这块“大蛋糕”上发力。

法询金融资管研究部总经理周毅钦表示:“选择消费金融是信托公司转型过程中不得已的一个选项,但信托公司本身不具备天然的消费金融禀赋优势。这方面家族信托的客群和产品匹配性就比消费金融要强很多。”

目前,信托已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投向金融领域的集合信托募集资金规模达到1848.53亿元,占比达28.79%位列第一。

西藏信托在2018年的年报中也指出,将积极参与消费金融。

资料来源:西藏信托2018年年报

据其官网大事记一栏显示,2018年7月,西藏信托携手趣店成立首单消费金融信托“西藏信托-微方1号单一资金信托”。

从多家信托公司的具体布局来看,进军消费金融领域较早、实力雄厚的公司会采取自建系统的方式。例如,云南信托组建了普惠金融部,并自主开发了包括贷前、贷中、贷后系统的“普惠星辰”系统,打造消费金融业务的闭环。中融信托于2017年1月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牧羊犬系统。作为最早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信托公司之一,外贸信托也早已上线过一款个人短期消费贷款App“先先呗”,贷款产品有先先分期、先先阳光等,由外贸信托自营放款。

不过,也有众多信托公司选择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方式。而西藏信托就是其中一员。

事实上,如前文所述,西藏信托曾在微信公众号2019年6月25日发布的消息中曾披露,“该公司主动顺应市场,大力开拓消费金融、创投债等多个业务模式,主动管理规模持续增长,投资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新探索的创投债业务,助力瑞幸咖啡顺利完成股权融资,最终成功在美上市。”

2019年10月,西藏信托完成了增资,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加至30亿元。此次增资后,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和西藏自治区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股89.43%和10.57%。此前西藏信托已经经历了三轮融资。西藏信托的官网通告中还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拓展业务领域,持续深化转型升级,推动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

资料来源:西藏信托官网

随着西藏信托第四轮增资完成,也为西藏信托转型尝试新业务提供基础保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四轮增资,西藏信托已发行多期个人消费信托计划,合计募资规模已超过10.78亿元:包括塔塔米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资规模5000万元;维斯塔8号1-4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08亿元;维斯塔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亿元;维斯塔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6000万元;微塔斯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两期合计募资超1.2亿元;微塔斯1号、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分别募资8000万元和6000万元;塔塔米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资规模5亿元。

据《商学院》记者梳理,在趣店之外,西藏信托官网微信号还显示了其先后与小米金融、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我来贷”、新浪旗下“微聚未来”等消费金融平台进行合作。

资料来源:西藏信托微信公众号

据北京某信托业资深风控人士介绍,目前信托公司参与消费金融通常经过三步:第一步开展事务性贷款通道业务,信托公司搭建贷款系统放款,仅做一个贷款通道业务;第二步则是通过房抵贷业务开展具体的流程跑通;有了前两步的基础,第三步才会选择做信用贷业务,这类业务需要成熟的风控系统和运营体系,目前信托公司信用贷业务需求在市场中最为主流。

日前,西藏信托已经与京东数字科技集团(下称“京东数科”)展开合作。据京东数科微信公众号“京东数科News”3月25日的发布消息显示:近日,京东数字科技集团与西藏信托有限公司达成合作,通过其资管科技平台—JT智管有方向西藏信托输出“消费金融风险开放平台”,把控消费金融资产风险。

资料来源:京东数科微信公众号“京东数科News”

据此消息介绍,本次落地的“消费金融风险开放平台”通过云端决策的产品服务形式,为金融机构提供消费金融风险决策服务,为西藏信托更好的把控消费金融风险提供决策支持。据悉,消费金融风险开放平台是针对消费金融业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为金融机构分别打造了风险云端决策、本地决策引擎、联邦学习等产品,助力金融机构更好的识别和运营消金资产风险。

消费金融并非适合所有信托公司,风控成转型关键

近期消费金融行业并不太平,P2P网贷的出清、关于暴力催收整治以及贷款利率的合规性要求,让很多从业者叫苦不迭。而这一态势已经蔓延到以消费信贷为底层的信托机构。客观来说,消费金融业务既是一块大蛋糕,也面临不小挑战。比如,市场上对于信托公司个人信贷业务涉嫌套路贷、砍头息、高利贷、暴力催收的质疑声不断。日前,业内较早布局消费金融领域的外贸信托就被消费者集中投诉收取超高逾期费,同时暴力催收。云南信托也因消费贷业务合作违规被云南银保监重点关注,并责令其整改。

对于与外部合作的信托公司来说,在强监管背景下,周毅钦建议合作机构的选择应更慎重。他表示:“近几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很快,但是良莠不齐,出现过与无资质的机构进行合作、不当催收、利率畸高、侵犯隐私等问题。2017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强监管活动,特别是对以“现金贷”为代表的信贷业务进行了规范整顿。”

事实上,以与西藏信托合作的趣店为例,在其成立六周年之际,近日,趣店旗下定位于跨境奢侈品电商平台的“万里目”正式上线。由校园贷起家的趣店,由于监管的不断加强,近年来在现金贷业务上屡屡受阻。在离开了“蚂蚁金服”的庇护之后,其风控更是被各大媒体所诟病。趣店集团创始人兼CEO罗敏一直在试图在围绕以金融为基础向外围拓展业务范围,短短数年间,便先后尝试了汽车零售项目“大白汽车”、由家政转型奢侈品租赁的“唯谱家”、K12教育项目“趣学习”、校友社交项目“相同same”,但均已失败告终。此次罗敏试图将趣店转向奢侈品电商领域,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还是一个旧故事的结尾,目前尚未可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对信托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态度仍不明朗。周毅钦认为,信托公司在展业过程中,应谨慎选择业务合作机构,坚决规避合规风险。

前述信托业资深风控人士表示:”消费金融业务本身就存在很多法律风险,例如贷款的综合利率可能会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借款人逾期后的暴力催收等,这些都极易引发借款人与信托公司、助贷机构的法律纠纷。“

例如,据聚投诉显示,客户在投诉趣店旗下“来分期”、新浪旗下“微博借钱”、嘉银金科旗下“你我贷”等平台时,均提到西藏信托。

资料来源:聚投诉

事实上,消费金融信托与传统信托业务有很大区别。

周毅钦表示:“消费金融信托和原有的信托行业的特点不同,属于“双高”,即消费金融的单笔放款回报很高,融资不良率也较高。而传统的信托行业风险特点是“双低”,即单笔放款回报相对较低,融资不良率也较低。”

也因此信托公司对待消费金融信托的风控策略应有所不同。

前述信托业资深风控人士表示:“信托公司传统的风控模式难以适应消费金融业务。新的业务模式下,风控理念需相应调整。信托公司一向将风险管理作为展业的重要基础。目前,信托公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业务模式差异,而背后的风控理念也是不尽相同。在消费金融信托业务模式下,信托公司面临着从传统融资向新型消费信贷风控理念的转变。风控理念的调整和适应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信托公司顶层设计决策、人力部门人员配备、风控部门贯彻落实以及业务部门强化沟通协调等。消费金融信托风控机制的不到位、不完善将导致具体业务难以有效开展。”

实际上,西藏信托也在其2018年年报中对市场不利因素的分析中指出:在行业回归信托本源的监管要求及趋势下,信托公司通道业务大幅减少,公司转型压力较大。虽然我司制定了以消费金融业务、普惠金融、投贷联动、股权投资 业务为重要发展方向的业务规划,但一方面新业务的培育尚需时间,对弥补原有业务的萎缩仍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业务创新亦面临较大挑战,稍有不慎也可能造成新的风险点。

资料来源:西藏信托2018年年报

或许是西藏信托意识到消费金融的风险问题、风控系统的重要性,如前文所述,近日其找到京东数科解决风控问题。

前述信托业资深风控人士认为,风控外包是有风险的这可能会使风控核心环节受制于人,甚至产生法律风险:“在信托公司直接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的模式下,信托公司需要依赖助贷机构推荐合格借款人,但这可能有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这样的核心环节外包给助贷机构的嫌疑,从而引发法律风险。”

周毅钦也介绍到:“近年来,存在有些信托公司和助贷机构的合作方式本质上就是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给了助贷机构。根据《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141号文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的,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再比如,在助贷模式中,信托公司将对借款人的贷后管理、催收等主要贷款管理职责委托给助贷机构负责。信托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受托人未尽职管理的风险给信托财产造成损失或者暴力催收的风险等。”

周毅钦认为,信托公司作为持牌金融机构,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即使是由合作机构造成的,仍然不能免除其责任。

即使面对转型加速的压力,在没有做出充足的准备,以及明确定位之前,信托仍需谨慎参与消费金融。上述信托业资深风控人士表示:“消费金融不一定能支撑得起整个信托行业转型之路,也不是每一家信托公司都适合去发展消费金融业务,信托公司对消费金融业务应该理性。”

周毅钦认为中小机构可做尝试,但必须循序渐进,他表示:“中小机构可以做一定尝试,但是参与的方式可以有递进。在传统的助贷、流贷、ABS等模式下,可以先从流贷、ABS等模式先进行切入(缺点是流贷和ABS模式下无法获得超额收益),但一旦进入到助贷模式,带来的系统投入、人员投入等确实是比较大的。可待实际成熟再切入助贷模式。”

上述信托业资深风控人士认为,若想在消费金融领域有所发展,要求信托公司坚持长期深耕消费金融领域。他表示:“消费场景经验的缺失是信托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信托业务的最大短板,这也是制约信托公司对应业务风险管理水平发展的明显障碍。信托公司长期定位于“高端私募”属性,传统银信合作类、房地产类和政府平台类等信托业务也在无形中使绝大多数信托公司偏离了传统金融机构所未能覆盖的消费人群,更遑论积极有效构建消费场景。”

周毅钦也认为信托公司缺乏消费金融获客场景,他表示:“进入2020年,获客难、获客贵是横在消金市场最大的难题,市场上有信贷需求的用户就这么多,资质较好的会首选银行,费率低,服务也方便,信托公司消费金融的优势不明显。但另一方面,信托公司的特点就是小而灵活,激励机制到位。工作效率会明显比其他银行业机构要快很多。”

但总体上,他对信托公司消费金融业务持悲观态度:“我个人的观点或许偏悲观。我觉得主要的问题还是目标客群不匹配和消费场景的缺失。信托公司长期主营业务是还是针对高净值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传统主要以银信合作类、房地产类和政府平台类等信托业务为主,在客户群体上未能覆盖中小额消费人群,在消费场景上也不能像银行进行自然切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