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童谣里的“馒头”,其实指代的是各地不同样式的面制品,比如山西的糕儿馍馍、山东河北的枣花馍、东北地区的大馒头和粘豆包……虽然形式不一,但却寄托着同样的寓意--“发”象征着财源滚滚,“蒸”则代表着蒸蒸日上。在袅袅炊烟和腾腾蒸汽中,弥散着中国年的喜庆祥和,也流露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情期盼。
发面馒头寓意着“发财、发家”(央广网发 田振华 摄)
为什么要把发面、蒸馒头两件事安排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呢?老人们说,靠近年根儿底蒸馒头,除了可以保证除夕和春节期间吃得新鲜,关键在于以前没有发酵粉,发面用的是面引子,冬季温度低,很难发酵成功。而人们习惯在腊月二十六这天“杀猪割年肉”,灶台不间断地烧水炖肉,到了二十八这一天,炕头烧得热乎乎,屋子的温度适宜,最容易把面发好。
要说孩子们最喜欢的,当属造型百变的花馍了。花馍的制作以白面为主,配有红豆、绿豆、干枣等辅料,所需的工具为极为简单,通常是剪刀、梳子、牙签等生活常用品。小小的面团被一双双巧手“拿捏住了”,经过擀、剪、搓、压、印等几道工序,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灵动可爱的动物造型和花卉果实便出现在你的面前。
种类繁多的花馍成为抢手的年货(央广网发 刘海东 摄)
花馍的制作有一套严格的流程,发酵、揉面、捏花、醒发、蒸制,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更有一些心思细巧的主妇,将各色果蔬汁和干果食料加入面粉里,做成的花馍色彩艳丽,口感也更加香甜软糯。由于没有教材和图样,蒸花馍这门传统手艺全凭一代代巧妇们心口相传,延续的不仅是生活的智慧,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争相学习花馍做法(央广网发 陈然 摄)
在锡伯族聚居地,也有“二十八把面发”的习俗,不过他们要做的不是馒头,而是一种特殊的大饼。锡伯大饼用锡伯语叫做“发拉哈额分”,用面粉、碱面和清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制而成,在平底锅里小火慢烤,松软劲道,散发着浓浓的面香味儿。饼分为正反两面,带有大的烙制花纹的一面称为“天”,另一面花纹较小的叫做“地”,摆盘时必须“天”朝上、“地”朝下,夹上自己喜欢的菜和酱,与东北的熏肉大饼和陕西的肉夹馍有点儿异曲同工之妙。
锡伯大饼吃的时候讲究天包地(央广网发 李柏 摄)
腊月二十八这一天,除了要发面、蒸馒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项“贴花花”,也就是贴窗花和年画。年画源于古代的门神,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与春联、窗花、灯笼等传统喜庆用品一起装点了我们的春节文化。
年画的位置要端正、对称(央广网发 田振华摄)
一年又一年,传统的年俗就这样浸透在一代代人的生活点滴中,这或许就是我们记忆中抹不掉的那股年味儿吧。(记者 马瑛 实习记者 麦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