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学家的智慧蕴藏在他们所说的话语中,一直流传到现在都令人深思,发人深省。比如说《黄帝内经》中有一句“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它告诉了人们冬季养生的重要性,重点在于“藏精”,“精”是什么?应该怎么藏?如果冬季没有科学养生,春天一定会生病吗?南方人和北方人生活的环境不同,在养生方式上又有什么区别?
“冬不藏精”的“精”指的是什么?
短短八个字,却暗示了非常深刻的道理,通过“精”这个字可以向外延伸,精华、精气、精神,都可以是“精”。这句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到了冬天要把内外包含的精封藏起来,做到内收,而不是外放,不管是生活作息,还是精神思想,都要减少消耗。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冬眠的小动物,它们就是典型的内敛、封藏,动物可以通过冬眠的形式减少能量消耗,安然度过冬天,那么人类是不是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在冬天科学养生?道理是一样的。
从中医来看,精指的是肾精,和人体的生殖、生长有关,肾精旺盛的人,生长良好,阳气旺盛,衰老缓慢,抵抗力好,不容易生病。可是,再好的生命力到了冬天都要懂得一个藏字,这就是顺应四季养生。
南方人和北方人,应该如何正确养生?
同样是冬季,南北两地却有着明显的差异,不管是天气、湿度,还是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也会导致大家有一套自己的养生模式。
北方的朋友很幸福,只要待在室内,就不用受冻,甚至可以吃冰棍,明明已经这么暖和了,但是生病的人却不减少,这是为啥?因为冬季体表封藏少汗,此时再用高温炙烤,体内的津液就会减少,没有办法滋养五脏,就像干枯的花朵一样,被限制了生长。
所以,北方人到了冬天反而会大量流失精气,到了来年春天疾病爆发出来,人体就会感觉关节痛、头痛、经常咳嗽。如果一个人一到春天就容易生病,那么他在冬天的时候就要把“精”藏好,不要过度消耗。
在饮食上,北方人也要适当调整,以往总是喜欢吃些大鱼大肉进补,可是现在身体已经又干又燥了,就不能再吃过于滋补的食物,而是应该吃些水分多、清淡一点、滋阴生津的食物,例如柚子、冬瓜、莲藕、山药等。
南方的冬天湿度大,体表的温度很快就会流失,冷气就像钻到骨子里,所以,南方人更要注意散寒、防寒,做好保暖工作,适当吃些祛湿、温补的食物。平时在饮食中可以加入大料、辣椒、生姜等食材,或者煮些滋补的药膳汤喝一喝,例如鱼汤、乌鸡汤,加点枸杞和当归。
总结一下,饮食上,北方要清淡些,多喝水,防止上火,南方要适当温补,注意祛湿散寒。生活习惯上,暖气、空调不要开太足,不要长时间待在室内,多晒太阳有补阳的作用。南方人清晨、夜晚外出时要注意保暖,“温暖三件套”戴好,不要受冷风吹。
哪些行为不是“藏精”的表现?
每天晚上熬夜,休息不足
熬夜会过度动用体内的阳气,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该补充的时候得不到补充,阳气越用越少,就会损伤根本,免疫力越来越差,这不是藏精的表现。到了冬天,成年人每晚11:30前就应该入睡,儿童不应超过9点,休息时间一定要足够。
白天工作过度,身心疲惫
工作量不会因为季节变化而减少,但是大家可以适当偷个懒,利用中午休息一会,让精气神恢复一些。也可以站起来走一走,调动体内的气血运行,产生更多的阳气。若是长时间消耗体力和脑力,可能会感觉头晕、口渴、眼干,这都是肾精不足的表现。
运动量不合适,出汗太多
运动达人到了冬天应适当减少活动量,进行舒缓的运动,如果还是保持原来的运动量,会流失过多的津液,这些都会消耗自己。但是,也不是让大家在室内一动不动,走路散步、搓搓手脚、打打拳还是可以的,劳逸结合,根据季节增加运动量,才是正确的养生方法。
冬季养生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身体,就像存在银行的钱,留点底关键时刻才不会慌。若是冬季消耗过多了,春季用无可用,难免不会“病温”,到时候细菌和病毒都可能入侵人的身体。所以,冬季要学会正确的养生,南北方人也要根据当地的特点来调整。
,参考资料:
[1]冬不藏精 春必病温.光明网.2019-12-05
[2]“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季逆天而行的代价你知道吗?.北青网.2021-12-16
[3]今日大雪,“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此时保健重在“藏精”.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21-12-07
[4]冬至节气适合调理阴虚体质.保健时报.201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