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孔一般多少尺寸(一般空调孔多少cm)

空调孔一般多少尺寸(一般空调孔多少cm)

首页家电维修空调更新时间:2022-03-06 21:33:03

编者按:

大家新年好,2022年新的一年《雄大和他的装修朋友们》公众号又和大家见面了。与去年微信号主要发布雄大读者粉丝竣工案例,讲述他们的装修故事不同,今年订阅号的文章内容,我会邀请更多雄大在装修行业的朋友们撰文,为大家带来有用的装修知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用的信息变得尤为可缺,真假信息的辨别成为我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做了18年的装修编辑,我希望让自己身边积累下来的这些靠谱的装修行业人士科普靠谱的装修知识给到大家,对大家装修有所帮助。

​今天的文章主题,我请的设计师陈政老师来讲讲“量房”,为何会请他来写第一篇文章,原因有以及下几点:

1、雄大为父母家装修,遇到了第一任设计师测量房屋出错的情况

​2、图纸尺寸,作为之后装修的“说明书”,它的作用不言而喻

3、由于设计测量导致装修问题与纠纷的时有发生

基于以上几点,我请为我父母家设计的第二任设计师陈政老师,来讲讲装修之前到底该如何测量?量房时到底要注意哪些地方?如果遇见了测量不准的情况,我们该如何解决?

一起来读读下面陈政老师的文字吧。

▲图为陈政老师为我父母家的房子测量,整整花了3个小时,敬业态度让我感动

大家好,我是独立设计师陈政,在雄大的装修辅导群里经常有读者来咨询户型的,绝大多数拿来的房型图都不符合要求,导致平面方案无从做起。

图纸其实也是一种语言,通过这种语言让不同的人对空间有认识,说的人语言清晰准确,听的人有能力正确理解这种语言,那么就能有效沟通了。

现实情况却是,大量所谓设计师并不掌握这门语言。他们在图纸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表现形式如下:

1、最严重的状况是户型错误,业主拿来的平面图与实际建筑不符

这种情况比大家想象中常见的多。以下是最近一位咨询业主的户型:

▲图1——业主提供的户型图,由施工队推荐的独立设计师丈量并绘制。

▲图2——实际户型,我实测后推算得出并绘制。

前后2张图纸大家对比一下,有没有感觉像是个“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图1里,入户门左右的墙是平齐的,而上方的墙体从标注尺寸看,左段比右段低19厘米。图2里,入户门所在墙面比左段低30厘米(左段A4-E4,右段E5-G5),上方左右两段墙体是平的(左段A1-D1,右段F1-G1)。

这是现场照片,入户门的角很明显,量出来就是30厘米。其次,图2里C3-D3段墙体的位置与图1不同。现场照片如下:

这么低端的错误异常的普遍,我亲历过最过分的案例也是来自一位咨询业主,她提供的7份平面丈量图,来自不同公司,各不相同,居然没一份是符合实际户型的。

2、严重性排第二的问题是没有管线位置

图1就是如此。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图3——C3右上角有直径110的铸铁排污总管,不能动;F2左下角有楼栋的煤气总管,不能动;D2右下角有铸铁厨房下水管,疑似已作废,尚未经物业确认。

​由于这些管道存在,方案肯定是会受一些限制的。在方案阶段无视这些管道,会造成方案不能成立。施工到一半再改方案并且增项的情况那么普遍,其实在丈量阶段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3、排第三的问题是尺寸不全

依然以图1为例,窗户及门洞的尺寸都没标,也就是说门窗是可以在任何位置的,包括中段横向的墙体位置也是不确定的。那这样的丈量图还有什么意义?

4、第四就比较恶劣了,编造数据

还是拿图1为例。可以看到上下向内墙墙体厚度统一标注为240,也就是24厘米厚。实际丈量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数字的。为什么会如此?简单的说,这位设计师没有量,从他的认知里,双墙就是240厚,所以就不量了。实际上,这些墙体厚度实测在270~290不等。这个问题后面会稍详细的说明一下。中段偏左有细条的横向墙体,实际不存在于此,也不可能如此薄的墙体,他又是怎么画出来的?还是没量,但印象当中有这么段墙,不然卫生间就是敞开的了,怎么办?瞎画一个呗,反正薄墙可以敲的,有没有画都一样。

还有一种情况是,量也量了,记也记了。画成图纸的过程中发现如果按那些原始数据绘图,线条不闭合,明明一个简单的矩形,对面的两道墙体长度不一样。如果差个1、2厘米还算是误差,结果差了十几厘米,那就不知道哪个是对的了,估一个数吧。

我见过总长20米的建筑物,单边长度差1.5米的。也见过简单的楼梯井,不同楼层平面偏移80厘米的。上下两层不对应的比比皆是。更多是为了对应起来而编造数据的。

5、排第五的就是没有丈量顶面高度和梁的位置及高度,没有丈量窗台及窗扇的高度

依然用反面典型图1为例。他标了一道量,左段竖向虚线位置就是,可是没有标高度。实际上,所有竖向墙体中断的地方上面都有梁,高度不一,顶面高度也不同。

6、地面高差没量

图1,右段房间门口是有3厘米高差的,如照片:

7、没有指北针,朝向不明

这个案例比较典型,所有的错误都犯了个遍,其实大家如果对照一下,保证所有的初步丈量图里都有上述的错误。至少我从来没见过任何一家装潢公司的丈量图是完整且准确的。

那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分析下来,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智力问题。

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识尺识图的,即使是所谓的设计师。图1和图2的不同,一定有人坚持认为是一样的;窗户的位置不明确,也有人坚持就是这样的,至于窗户距左右墙角各多少,窗户多宽这样的问题一概不理解。遇到这种情况,无解。

2、态度问题。

就像该案例中入户门前的墙角,如果认为有没有墙角都一样没差异的,是智力问题。认为有没有墙角无所谓的,就是态度问题。即使再不专业,拿把卷尺把所有尺寸都量一遍并记录下来,不算高科技吧。只是花点时间而已。

3、销售主导体制问题。

任何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现在基本所有的装潢公司都号称免费量房免费出方案,这也是成本呀。既然投入了就是要赚回来的,当然投入成本越低越好。

常见的情况是,量房时一位为主,负责和业主沟通,同时1~2位助理负责量房,总共用时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别墅相对小户型看到要多花些时间。

时间长短倒不在于丈量的过程,而是看设计师和业主聊的怎么样。沟通时间太长,业主会感到不耐烦,会想,别人都半小时完成了,你们怎么会要2小时,是不是不专业,能力不足?

这样量的越仔细,投入越大,能签单的概率越低。单签不下来就白干了,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谁愿意仔细量?

而且,业主肯定不会只找一家。免费的嘛,多叫几个也只不过花少许成本,还有更多选择。要节约时间也有办法,把那些免费量房的都约到一起,最多一下午完成,这不就行了。

▲这是前些年行业里的一则新闻:“一个别墅业主约了10多家装修公司同一天量房”,当时照片在各设计群里疯传这位业主肯定是不会得到善待的,题外话了。

​4、职业教育问题。

大家是否以为室内设计师都是大学学室内设计或相关专业比如建筑、景观等专业毕业的?

当然科班出身的设计师也有,但在家居市场里占比很少。全国有多少装潢公司,多少设计师?即使不算分流的,全国科班的一年才毕业多少人?那么众多的设计师和助理都是哪里来的?

即使是科班,老师也不会手把手教怎么量房吧。(多年前,我表弟所在的同济室内专业的毕业班,做一毕业设计。浦东一个公园里的小卖部改建。他们30多个人一起去量,居然量不出来。后来是我根据照片里地砖数量加建筑模数推算出来的。)

最后,我来讲讲如何解决测量的问题,我有以下建议:

1、找靠谱的人

如何找到靠谱的人方法不少,现在网上信息资讯发达,大家可以搜索网上的评论,身边朋友的介绍等等。不过,最好还是听听身边专业人士的建议。

2、自己动手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现场丈量的方法。业主自己也可以做到,学会后一定比装潢公司目前的水平更高。(在《装修情报》户型改造1群里已经有咨询业主完美完成了一次自己测量。)

这里只谈设计师第一次到现场时对室内部分的现场丈量。其它详细可参看《测量采寸都不准,增项坑的罪魁祸首——实测案例带你跳出坑···》

第一步:前期准备

1、明确要量的房子。

写这条的时候,我自己都想笑。但是确实亲历过量错房子的事件。尚未交付的阶段,由业主带错楼层,他以为上下同户型是一样的,结果单双层因为消防楼梯的原因,有一部分不同。

2、原始户型图。

原始户型图分为以下几种,按品质由高到低依次是:

①、建筑平面图。

②、销售用彩色平面图(带轴线尺寸)。

③、房产中介网上平面图(带部分内墙尺寸)。

④、自己手绘户型图。

①、建筑平面图

▲图4——建筑平面图(原图来自户型1群 小小)

大体是这个样子的。由开发商或物业提供。上面标注着轴网以及以轴网为基准的其它部分尺寸。最好是CAD文档(可以按需提取图层,打印出简单的平面户型),其次是整个楼层的PDF文档(可无损打印局部)或纸质平面图(要放大比例复印局部,不然看不清),只截取局部的话,容易丢失尺寸。

②、销售用彩色平面图(带轴线尺寸)。

▲图5——销售用彩色平面图(带轴线尺寸)

③、房产中介网上平面图(带部分内墙尺寸)

▲图6——房产中介网上平面图(带部分内墙尺寸)

顺便提一下,这种图尺寸全是错的,有些户型也是错的。本身不能作为设计依据,只是图个便利,有张纸可以记录。

④、自己手绘户型图

▲图7——自己手绘户型图

这里注意,墙体画成上图这个样子基本正确,请忽略上图内的尺寸标注,标注不全。作为准备,只要有墙体轮廓就行了。在搜这类图片时,这张基本对的图很少见,反面教材倒是一大把。

▲图8——装潢公司助理手绘户型图

这张比较典型,是装潢公司助理现场量房时的记录。特点是:

1、墙体都是单线,这样快,肯定比上面图7快多了,但是这么画显示了这位助理对室内的理解有点问题,而且很容易遗漏墙厚,图中就已经遗漏了。

2、编造数据,实际建筑是量不出这种数字的,他自动脑补四舍五入了,取10厘米为单位的整数,那么最终结果单间起码偏差4厘米左右。这里既有职业技能问题也有态度问题。

户型的框图可以备个3、4份,一般情况下,A3或A4大小足够了。手绘的话,可以借助计算纸或网格笔记本。

3、笔、尺、垫板

笔也可以备2、3种颜色便于区分,5米-7.5米钢卷尺或者再加红外线测距仪。通常情况下够用了。

4、脑子

这里会涉及一些专业知识。

轴线——住宅建筑图纸里面的轴线,简单的说实际上就是一个相对坐标系,是图中墙、柱、门、窗等构件的平面位置的参照基准。编上号,标注之间的距离,就容易把墙、柱、门、窗等的画在图纸上面而不乱。同样,施工以此为基准也就方便不会错。

▲图4-2

这是前面图4的局部放大,可以看到底部自左至右圈内的8-1,8-2等编号,所代表的含义是8号楼,西起第1、2根南北向轴线。左侧,自下而上圈内的8-A,8-B等编号,所代表的含义是8号楼,南起第1、2根东西向轴线。8-1~8-2间距3700毫米,8-2~8-3间距4200毫米,4200这个数字上面900,表示轴线8-2起到这段墙体东端是900毫米,接下来门洞宽2800毫米,下一段墙体从西端到轴线8-3距离是500毫米。很容易理解的吧,以此类推,就能定义出所有图中墙、柱、门、窗等构件的平面位置。

​这么简单明确的方法,为什么装潢公司不用。因为职业教育问题,绝大多数“设计师”没学过,不会。

建筑结构——目前住宅建筑主要就是砖混结构和框剪结构。

砖混结构——简单的说,墙、附壁柱等结构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承受竖直方向重力,柱、梁、楼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横向荷载。组合起来就是砖混结构。通常使用粘土烧结砖,也就是红砖,标准的尺寸是240*115*53。单砖墙120厚双砖墙240厚就是这么来的。对一些不够专业的设计师来说,就形成了固化认知。图1就是砖混结构。那么那位设计师标的240,我为什么说他错呢?因为在砖块砌筑墙体还要在表面抹上水泥还有批灰的,单面厚度会增加1.5~2厘米,双墙墙体完成面的实际厚度大约是270~290左右,可以计算为280,单墙大约160,绝对量不出240这个尺寸的。

框剪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填充墙往往由厚度10厘米的砌块构成,不受力。图4就是框架结构。同上,双墙墙体完成面的厚度大约是240,单墙厚140。

了解了结构以后,就很容易看出丈量错误了。假设一个房间两侧双墙的轴线宽度是3米,如果是砖混结构,减去280后,内墙间距大约是2720;如果是框剪结构,内墙间距大约是2760。

丈量时一旦发现尺寸出入很大,就要找原因了。

平面图——平面图是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切图,假想通过一栋房屋的门窗洞口水平剖开(移走房屋的上半部分),将切面以下部分向下投影,所得的水平剖面图,就称平面图。

高中时代立体几何还不错的朋友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很多。差一点的,可以想象,一堆堆近似俄罗斯方块的实体按一定关系摆放在地面上,我们丈量的目的就是量出这些实体的边长,以及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剖切到的部分,也就是墙体的边长,绘制出来可以称为剖线,一定是闭合的。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就是门洞、窗洞、走廊的大小,剖切面是没有切到实体的,但是象窗台这样的实体,还是可以从上方看到投影,也要描绘出来,称为看线。

如果这些高中知识都理解了,水平就高出绝大多数所谓“设计师”了。后面即使使用SU、酷家乐这样的软件也会容易很多。

相机(拍照用,手机也行。)

第二步:丈量、记录

最简单了,傻量就是了,精确到毫米,记录下来。

1、平面丈量

还是以开始时图一的案例来举例说明。再次体验一下实体概念,就是如下的状态。一堆俄罗斯方块。

▲图9——墙实体,剖线

▲图9-2——墙实体加上窗台,剖线及看线。

丈量实体剖线及看线边长,说人话就是量墙和窗。

▲图9-3——量出来大约是这个样子。

注意,很多错误就是在这时发生。作为一个全是直角的围合形体,这些数据足以确定这些墙、窗、门洞的平面位置了。但现实操作中,往往会有一些地方量不到,墙也不是那么正那么直,丈量还会有遗漏等等问题。不要大意,把所有尺寸都量掉。

▲图9-4——继续丈量并记录门洞宽、走廊宽。

注意每条边都要量,千万不要偷懒。看图中左上角,阳台与邻居的间隔墙就是单墙,阳台墙垛两边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还没完。再量一遍各个空间的总长。

▲图9-5——每个房间各面的总长。

千万不要想当然,只量一面,以为对侧一定是一样的,或者总长等于各段加起来。实际操作中,由于建造过程中造成的误差,往往这些数据会有1-2厘米的偏差。量立面的时候误差更大。尤其是条件允许的话,再量一条尽量长的总长。上图中就是12840这个标注所指的部分。

再看一遍图1,他因为没量,自以为聪明,得出的结果是12480。相差36厘米,差不多就是厨房吊柜的深度了。这种就不能称为误差了吧。

​这里为了举例,缩略了很多,实际操作中,由于是装修过的二手房,难度要大几倍。需要增加材料及室内装潢施工的相关知识,这里不讨论。这么一番下来,已经不止半小时了吧。

2、立面丈量

简单说,就是是从正对着方向看到的形状,房间的长、高,门、窗的长、高及其与两侧墙的位置关系。

水平方向的位置关系,前面已经量过了。立面丈量主要就是量个房间总高、门高和窗台、窗扇、窗上梁的高度。

前面说过,窗台、窗扇、窗上梁的高度总和与房间高度往往是不一致的,一般天花高度会大1~2厘米。在没有打水平线详细采寸的情况下,先以低点为准。

这里要注意的就是地面高差,一般厨卫阳台会低个2厘米左右。如果卫生间降板,要量出降了多少。还有些高差就要找出具体原因了。

3、顶面丈量

顶面图的定义和平面图差不多,也是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切图,平面图时移走房屋的上半部分向下投影到切面,所得的水平剖面图,就称顶面图。

门窗的梁,前面量过了,这里主要量一下梁的位置、宽度、高度和其与地面的距离。

前面的图三就结合了顶面和立面丈量。

4、管线丈量

1) 需要知道电表箱位置和弱电进线位置,强、弱电控制箱位置,可以画立面图表示,也可以在平面图上标明水平位置关系和高度关系。

2)需要标明煤气管道的位置,煤气表的位置范围和底面高度。

3)需要标明烟道的位置范围,排烟口的朝向、底边高度和直径。

4)需要知道水表箱位置。

5)需要标明下水管道(包括马桶排污口、上下排污总及回气管道,台盆、淋浴、地漏,厨房下水,屋面雨水管道)的位置、范围、材料、直径。位置标明管道圆心与周围墙体的关系即可。范围要加算上各种管道连接件、紧固件的尺寸,一般量个外围距离就行了。需要注意的是下水管道一般都有存水弯,管道本身也是向下倾斜的,这里就要再量一个最低点,作为吊顶高度的依据之一。

6)需要标明各预留开孔(包括空调管孔、热水器换气孔、浴霸排风扇排气孔、脱排前面说过了。)的位置、底边高度和直径。有些孔洞会比下水管最低点还低,成为限制吊顶高度的原因之一。

5、户外设备平台丈量

如果有的话,需要标明水处理设备及空调外机位的尺寸及其与房间的平面关系。可能的话量出外机平台的高度。实操中已经多次遇到建筑预留空调机位放不下外机的问题,外机挡窗户的情况就更常见了。

到这里一般的室内丈量过程就算结束了。别墅、复式、错层之类的就是增加复杂程度,原理还是一样的。

第三步:拍照

简单,每个角度,所有视线可及的都拍照片记录下来。现今拍个照也没什么成本,奇怪的是,那些免费上门量房的,连这个也不会,一般也就随意拍个近10张就完事了。一些关键位置往往遗漏。

第四步:绘制成图

依据丈量的平面尺寸,按1:50的比例画在纸上。CAD会更方便,但也只是个辅助工具,不会电脑软件没关系,梁思成也不会。完成这条只需要初中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就行了。

这时往往会发现,线段不闭合,编造数据的问题就发生了。其实,只要没有量错,只是误差的话,是可以调整的,这里就要用到轴线了。

在前面画好的平面图里加上轴网,以轴网为基准,就可以看出误差产生在什么位置了,有经验的还能推断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尺寸精确到10毫米,完成平面图框架。

到这里,前期准备工作就显现重要性了。如果有图4、图5那样的建筑平面图,轴线尺寸就是已知的,不用算。没有的话就需要通过计算来倒推建筑图,以确定误差位置大小及成因。这就有难度了。

框剪结构的住宅,因为没有办法通过一般丈量手段知道剪力墙的位置及范围,所以还是要拿到建筑图,并以此为依据。如果用金属探测仪的话,比较费时费力,精确度也不够。

所以负责任的设计师一般建议业主先提供这类图纸。

而很多装潢公司的设计师不要求这样做。原因多样:

1、看不懂或懒得去看;

​2、有了结构限制,就不容易拿出一个讨业主欢心的方案,降低签约率;

3、以后可以增项。说起来结构问题,不得不改,业主又没提供结构图纸,责任在业主。

(最近户型群里出现过,业主提供了建筑图,设计师把它改成错的再给业主。金**和好**,原因应该是不懂专业。)

平面绘制完成,标注尺寸,再加上门窗、顶面、管线的标注,入户门开门朝向,指北针标示朝向,打印或手绘图纸标明比例尺,这样就是一份较完整的初期平面丈量图了。

说的有点罗嗦,但毕竟不是什么大难题,正常完成9年义务教学的人花点时间都能完成。

这份图纸就是以后做方案设计甚至是绘制施工图的依据。

最后我补充一句,如果你对设计要求不高,可以去找免费测量、免费出方案的装潢公司的,还能免费抽奖砸金蛋。如果你对设计有要求的话,我建议大家多花点钱,认认真真地找个靠谱的设计师。请到好的设计师和不仅仅是在花钱,他甚至还会给你省钱。

编辑留言:

大家好,我是编辑雄大,很感谢陈政老师的来稿,讲述了他看到的一些在测量房屋方面的问题。大家可以根据他讲述知识去核对下你家的图纸。不过有一点,雄大和他的建议不太一样,我从不赞同业主自己去量房。我们装修一次,真没必要把自己整成一个装修专家。我们要做的而是多花点心思,去找像陈政老师这样专业又靠谱的设计师就好了。

如果大家想找陈老师聊聊或者想请他做设计的,可以私信与我联系。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