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开19度用4个小时要用多少钱(空调开一整天25度要多少钱)

空调开19度用4个小时要用多少钱(空调开一整天25度要多少钱)

首页家电维修空调更新时间:2022-03-25 03:31:05

今天给大家找来的是一位小鹏P7车主,他这个稿子欠了我整整1年半!(想到这里就气到抠脚)

而之所以他突然还是决定写,是因为前几天他开着他心爱的车来了一趟长途出行,那么这一路他遇到了什么事儿?又有什么感触呢?

声明:

为保证内容的真实性,以下所有内容为车主亲笔所写,电动车公社做了简单编辑整理。

时间 2022.1.10

天气 阴有小雨

混迹在电动车公社小鹏兴趣群里已经一年多了,起初差点被踢出群,原因很简单——我叫慕容小鹏

这是真名,我保证,但我也知道,就算摆出我的出生证明来证明我真的不是小鹏的销售,大概也不会有人相信。

何况我手里还真有一台小鹏。

我算是上海第一批小鹏P7提车的车主,去年6月提车后我就在群里吹水,公社行动速度堪比龙卷风,发现的瞬间就私信抓我写稿子,我自然表示了“我写了肯定给公社”的诚意,但……

然后我就真失联了,再然后的故事就是这样……

emm……第一次被女孩子这么追着聊天,还挺激动

而这篇迟到一年的约稿,自然是开始于一个海员难得的年假。

我是在上海工作的武汉人,提车这么久,今年正好赶上假期,这也是我第一次开着我的大白,从武汉到上海,全程864km,基本按照导航开的,实际驾驶 充电 吃饭共用时约13小时。

本篇内容会给大家详细讲讲我全程的补能体验,而写这篇,是希望能给所有潜在的电动车主信心,给还没开过长途的小鹏车主带来欢乐和参考,也给还在鄙视电动车的“老黄历”们提个醒,电动车时代是真的已经来了。

我的车是P7长续航智尊版(现在好像叫586E),70度电池,NEDC 586续航。

这次我是单人驾车,全程25°C自动空调,9成以上高速行程使用NGP辅助驾驶,根本不累。最关键的是,全程864km,我却只花了18.72块钱,而全程的充电效率,我也确实是要吹爆的。

细节比较长,做了个简略版表格,不想看过程的,可以先看表:

身边很多在观望纯电动的,都问过我同一个问题,“电动车到底能不能跑长途?”

想必你看完上面的表格就能知道我的答案,“必然能啊!”

那么什么样的电动车可以达到跑长途的要求?或许我们需要先看看那些质疑不能长途的焦虑点到底在哪儿:

首先是,很多人觉得电动车目前基本都在500-700公里NEDC(刨除极少部分已经超过此数字的),所以很多人觉得车的续航短,并且认为这是原罪。

但其实考虑到人体生理承受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注意力集中度和括约肌耐受力),2-3个小时的驾驶时间(《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4小时以上为疲劳驾驶),对应行驶里程200-300公里,对应电量40-60度(保守估计按20度/百公里,大型SUV适当再增加)。

如果一辆电池达到70kwh的纯电动车(即使考虑极端情况再堵车3个小时开空调消耗10度电),就可以认为能够跑长途了。(小鹏P7长续航:正是在下)

作为电动车车主跑长途,被喷得第二多的肯定就是——“充电慢、费时间”

其实按服务区使用时间来计算就很简单想通这个问题了。

平均每2-3个小时进一次服务区算是很常见的情况,也就是跑200-300公里左右。哪怕只考虑去洗手间和买饮料/打热水时间(抽烟喝咖啡的话,时间请自行考虑),保守估算休息时间也得大约20分钟。

理工男给你算一下,按50kw速度计算(部分实际速度能达到80kw,也有部分年久失修或者年代就久远的服务区桩只能到40kw上下),按照每200公里,消耗电量大约40度,充入17度,就回到了小学数学题,解出来是——每600公里减少69度电。

而跑个400-600公里基本也已经到了你的补gan能fan时间,这时候利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同步完成车的补能,再次满电出发。

PS:有人说xx地方500公里都没有服务区充电,或者说你吃饭时间少于20分钟,进服务区5分钟上个厕所,blabla节假日充电排队(加油不排队)。别,杠就是您对。

总之,保持满电出发的使用习惯,一台可以正常使用服务区国网快充达到50kw以上、满电70度以上新能源车(小鹏p7长续航:正是在下),在绝大部分服务区基础设施完备的高速公路上,都可以实现正常不费时间的补能体验。

下面我跟大家记一下流水账,详细记录了我的补能过程:(看过表格,并且理解了的,或者开电动车长途出行过的,可以跳过这部分……)

首先,关于行程规划,整个行程800多公里,我不喜欢太累,按200公里(驾驶2个小时)休息一次的节奏进行规划,大致分3个途经点进行。最后接近上海时考虑夜间行车,在淀山湖服务区停下来增加一次休息,总共4个途径点。

其中第一处为武汉-安庆中间点大别山白帽服务区,进行简单补电;第二、三为小鹏超充站(安庆、宣城,选择的原因主要考虑顺路、小鹏车主一年有几千度免费电,以及正好在我的休息节奏上),利用我的午饭、晚饭时间,让我的大白喝一口免费奶(实际上高速服务区也有国家电网快充足够使用)。

大概做了10分钟的规划,我就睡了。是的,像这种比较常见的路,就算你是个新手也只需要花10分钟就能做好规划。如果大西北充电桩少、走的人少的路,才需要多花一些时间。

第二天我就出发了。

1月10日07:47时正好等红灯,武汉沿江大道路口正好轻微堵车,此时我离开家大约4km,此时WLTP续航剩余446km,市区能耗16kWh,剩余电量正好是90%,就以这张图为起点吧。

第一段行程为武汉-大别山白帽服务区

大别山还真是云雾缭绕

09:15,武汉至安庆,山区起起伏伏的路比较多,这一段的百公里能耗达到了20度电,这也是我需要在到安庆的中途进行一次轻度补电的原因之一。

09:43抵达白帽服务区,路上行驶2小时,在这个服务区我大概休息了15分钟(真的是上完厕所拔枪就走doge),充电约11度,而这也是我这864公里路程里唯一花的电费,一共18.72块(大概一杯奶茶钱?)。

顺便夸国家电网,10.94/14*60=46.89kw,考虑刚插枪有个功率爬升的过程,算是比较快的了。顺便问下在座各位老司机,你们觉得最大的能源国企,是国家电网还是中国石油呢?

第二段行程 白帽服务区-安庆小鹏超充。

10:42,第二段似乎稍稍有些下山的路段,平均能耗逐渐恢复正常的百公里18度电(别问为什么用NGP,问就是懒)。

12:02抵达安庆小鹏超充站,WLTP续航剩余62km,开始充电,速度很快,接近70kw。

大白喝奶,当然我也要补能了。

老乡鸡居然还要排队,不过这菜量还是相当可以的。不知道在高速上吃泡面或者10块1个粽子的老司机们作何感想(狗头保命)。

12:50,吃完居然发现一家新开的瑞幸咖啡,话说服务区最多只能喝个速溶吧。

大白居然在我买咖啡之前(12:42)就充好电(90%)了。电费 0,电量 55度。

速度很快,55.14/42*60=78.77kw。

前两段行程(武汉-白帽服务区-安庆)能耗总结:在经历大别山区的情况下,总行程188 166=352km,出发时和两次充电后均为90%的电量,10.94 55.14=66.08度电(理论上满电70度出发可以不需要充电),百公里电耗66.08/3.52=18.77度,略高于之前的高速能耗。以充电完成为准,全程 充电总共耗时约5个小时。

第三段行程 安庆-宣城

有咖啡续命,中午原定的半个小时午睡也暂时不需要了。而从安庆到宣城大约202公里,这两个超充之间的距离,真的是刚刚好。

15:44抵达宣城小鹏超充,剩余续航180km,表显使用265km,实际行驶202km,也就是7.6折的程度,平均百公里电耗18.76度。

以前买车的时候曾经跟质疑的人抬杠:“电动车哪有油车方便,加油站不是到处都是?”,“加个油五分钟就好了,充电几个小时吧?”

我说“哦?那你觉得国家电网覆盖面广还是中国石油覆盖面更广呢?你见过加油站建在小区里面还是商场里面了吗?”,“刚刚我们吃饭的时间我电已经充满了,你说花了几分钟?”

现在没想到小鹏自家的超充也跟上了。这次的长途,我试着在车友群里面“直播”路况,把路上所见,特别是充电体验实时图片直播,没想到获得了惊呼“宣城也有小鹏超充了?我6月份去的时候还只能去服务区充”。

哈哈从停车场还在装修来看,这桩确实建的时间不长。头顶上虽然是大润发,但目前因为在装修,地上还有水。

说实话,我也是跟电动车公社社长聊这次的稿子,才知道小鹏正在做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

而在我稿子写完发给电动车公社的当天,小鹏已经宣布完成了全国337个城市的充电网络布局。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在一个主城区活动半径不大(俗称起步价跑全城)的城市——建一个品牌专享超充站,对这个城市有限的用户绝对是福音,但是对企业可能是费效比不高的工程,但是小鹏做到了。

这也让我长途的时候找到了更舒适、且成本更低的行驶方案

而所谓起步价跑全程的城市,全国大部分的三四线城市差不多都是。

而如果每两个城市,(除了大西北部分城市之外)超充之间的距离都在300公里以内,也许以后我再从海里回来休年假旅游的时候,可能真会沿着小鹏超充的地图,用“跑不了长途”的纯电车,点亮整个地图吧哈哈。

充电还是一如既往的快,考虑到吃饭,我把充电上限设置到了100%,所以充电总时间被后段慢速充电拖了后腿。补能时间41分钟,电费 0,电量 45度。

第四段行程 宣城-淀山湖服务区(沪渝高速进上海第一站)

实际上宣城至上海共300公里距离,全程路况良好,电池续航也足足有余,大多数老司机应该都会直接一路开到底,但是考虑到我只是个开船的,当天小雨天气,以及后半段已经是夜间行驶,我决定在进上海后稍加休息。

第五段行程 淀山湖服务区-浦东高行

19:58徐泾收费站下高速,剩余续航118km,准备上高架。

20:51抵达,剩余续航80km。

收费站到终点大约36km,绝大部分为高架,遇到几次轻微堵车,实际消耗WLTP续航38km,粗略接近1:1消耗,按之前经验,高架路确实是小鹏P7最理想的工况哈哈。

插上慢充,明天又是满电的一天。

写 在 最 后

之前从海上回来,上海-武汉中途去同学那儿吃了个饭,歇了一晚,所以严格意义上,这次行程其实也是我第一次长途自驾出行,而我的大白,也是我人生中第一辆车。

哪个年轻人能拒绝一辆颜值拉满的轿跑呢。

出发之前听了太多的质疑和“老人言”,也会有些底气不足,但更多的是希望证明一些东西——

电动车只能跑城市不能跑长途吧?

电动车续航都是假的高速打对折吧?

电动车在高速没办法充电吧?

电动车要浪费2个小时在服务区充电吗?

电动车需要提前几天做计划吗?

辅助驾驶是危害驾驶安全的软件吗?

还有我被更多问过的问题——你这车真的是从武汉/上海开过来的吗?

相信这些都有了答案。

路上遇到的小鹏P7兄弟姐妹

那么,到底什么时机可以买电动车?

我的观点是,人生第一台车就可以。大白就是我的第一台车。

这个问题分成很多派别。

反对派认为电动车就是玩具而已,根本就不能买;

中间派认为,电动车作为第二辆车最好,城市通勤电动省钱,长途旅行油车不焦虑。

而我觉得,现在的电动车,起码在电池上已经达到使用层面的“技术奇点”,补能速度和满电电量,加上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上达到了长途开车时和油车相近级别的补能体验。而如果再考虑其他优点,比如智能化、起步加速、经济性、舒适性……

就像李斌前段时间这个火遍全网的表情包一样,我已经找不到要买一台油车的理由了。是喜欢闻汽油味?还是喜欢发动机的“轰鸣”?还是换挡的顿挫呢?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仍然有那么一群永远喜欢燃油车、喜欢轰鸣的人,他们可能曾经5岁就翻开了人生第一本汽车杂志,他们可能曾经在汽车玻璃窗前驻足很久、直到被妈妈拖走,他们也可能第一次听到跑车的声音就全身起鸡皮疙瘩、暗暗发誓一定会买回家……

但,我的青春情怀里没有过“轰鸣”。

而我也太知道,29岁全款买下的这人生第一台车、这台电动车,我到底有多爱。

就像我爱大海一样爱。

P7车主-慕容小鹏

2022.01.28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