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平安证券,吴文成)
一、 国内金属成形机床细分领域龙头,新能源业务占比快速提升宁波精达成立于 2002年,2014 年 11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宁波成形控股,实控人为郑良才家族(郑良才、 郑功、徐俭芬)。公司是国内金属成形机床领先企业,专注于金属成形机床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换热器装备、 精密压力机和微通道设备三个大类。公司在竞争激烈的金属成形机床领域,专注于细分领域运用的研发,逐步探索出了空调 换热器装备、汽车微通道换热器装备、新能源电机铁芯装备和电池结构件装备等,实现了业绩的逐步增长。
公司专注于金属成形机床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至今已有近 20年积淀。公司早期产品主要用于空调、电机和汽车行业;2017 年以来,公司逐步将业务布局扩展至新能源领域,先后开发了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铁芯冲压和新能源电池壳体成型的设备产 品。目前,公司锂电池铝方壳拉伸设备已成功推出市场,钢壳 4680 拉伸设备完成样机生产。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强劲,产品结构有所优化。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3.8亿元,同 比增长 38%;实现归母净利润 0.61亿元,同比增长 44%。从产品结构来看,自 2018 年以来,精密压力机占营业收入的比 例逐年增加,产品结构有所优化。
公司盈利能力良好,费用控制能力逐步提升。2018-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保持在 36%以上,净利率水平 稳定在 16%左右,盈利能力较为稳定;公司销售和管理费用有所降低,费用管控能力提升;研发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 需求爆发 国产替代,电池结构件设备业务乘风而起公司精密压力机设备可用于电池结构件和电机铁芯的生产。受益于“双碳”政策的推动,新能源产业高速成长,公司精密压 力机业务有望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锂电池结构件设备前景可期。动力锂电池扩产大潮下,产业链各环节设备企业有望率先受益。公司精密压力机产品可用于生 产锂电池结构件,具备高效率、高性价比等优势,已获得业内领先客户的认可,有望在分享行业爆发红利的同时,通过国产 替代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业绩高增可期。
2.1 锂电池结构件主要包括壳体和顶盖,冲床设备最为关键
锂电池结构件是锂电池电芯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壳体和顶盖。按照电芯封装方式区分,锂电池包括硬壳和软包两种路 线。硬壳电池又分为方形和圆柱电池两类,其封装结构主要由壳体和顶盖组成。
封装壳体指锂电池电芯外部的硬壳,在锂电池中承担承载电解液、隔绝外界环境、保障安全性、固定支承电池等作用。封装 壳体作为电芯内活性物质与外界的屏障,是锂电池壳的主体部分。其中,圆柱电池壳体具有较为统一的规格型号,而方形壳 体标准化程度较低,规格型号较为分散。电池壳体属于精密结构件,尺寸一致性要求高,特别是圆柱电池,其尺寸公差会影 响成组的使用效果,需要高精度的加工。
电池壳体主要采用钢材或铝材制造。目前方形电池主要采用铝壳,圆柱电池较多采用钢壳,部分采用铝壳。两种材料各有所 长。
钢材料制造电池壳的优势在于:1)耐热性好、热稳定性强,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安全性比铝更高(极端情况下铝可能 参与电化学反应,存在爆炸风险);2)机械强度高,抗压性能更好。
铝材料制造电池壳的优势在于:1)密度为钢的 1/3,有效减轻电池组重量,提高能量密度;2)散热性能好,导热能力 是钢的 5 倍;3)耐腐蚀性强;4)延展性能好,可塑性强,生产加工相对更容易。
深拉伸冲压是电池壳体生产的核心环节,使用精密冲压设备(冲床)实现。方形和圆柱电池壳体生产流程基本一致,主要包 括分切、连续拉伸、表面处理、烘干、检测等步骤。其中,拉伸是生产流程中的核心工艺,属于冲压加工的一种。电池壳拉 伸所使用的设备为专用的精密冲压设备(冲床)。
冲压是一种金属冷变形加工方法,借助冲压设备的动力,使金属材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 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
拉伸工艺使用具有一定深度的模具,利用凸模的冲压力,将平板材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拉入凹模型腔内,使之成形为带 底的薄壁容器。为了保证成型的深度和壁厚的一致性,通常采用多工位连续拉伸,使器件逐步成型。
由于铝的延展性优于钢,钢壳的拉伸工艺难度要大于铝壳,设备要求也更高。
顶盖是电池顶部的结构件,与壳体共同构成电池的封装结构。电池顶盖承担了电池密封、电极接触、安全保护等功能,设计 结构各异,但通常包括封装结构(盖板)和安全结构(防爆阀/片等)。盖板、防爆片等金属部件均使用精密冲压设备冲压制 成。
方形电池顶盖:设计各异,但大多由顶盖板、正/负极柱、防爆阀等组成,极柱部分又包含翻转片和短路装置等结构。 方形电池的顶盖往往是各大电池厂商设计的重难点,但其金属结构件的冲压制造难度低于壳体冲压。
圆柱电池顶盖:圆柱电池顶盖主要结构为安全阀,由密封圈、防爆铝片、钢帽、隔离圈和连接铝片等部分组成。
2.2 需求爆发:未来 5 年全球锂电池结构件设备市场空间超百亿元
我们测算 2021-2025 年全球锂电池结构件冲压设备市场规模为 101亿元。
2021-2025 年,硬壳锂电池产能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新能源汽车、二轮电动车、电动工具、储能电池四个领域。
我们测算,2021-2025 年全球汽车动力电池/二轮电动车/电动工具/储能锂电池结构件设备市场规模分别为 84.4/9.3/1.9/5.8 亿元,合计市场达 101.5 亿元。
(1)汽车动力电池:锂电厂商扩产叠加 4680渗透,动力电池结构件冲压设备市场超 80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高增长,动力电池将迎来 TWh时代。预计到 2025年,国内/国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 1200/1159 万辆,按照国内单车带电量 65kWh,国外单车带电量 62kWh 测算,预计 2025 年国内和国外装机量分别达到 780GWh 和 718WGh,合计达到 1498GWh。我们按照装机量/出货量为 90%估算,到 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1665GWh。
我们测算,2021-2025年动力电池出货量相对应的方形和圆柱电池结构件累计产能缺口分别为 22.9亿套、141.1亿套。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结构件年产能需要达到至少 1665GWh,则动力电池结构件年产能至少需要增加 1376GWh。我们假设其中 方形和圆柱电池分别占 60%和 30%(其余 10%为软包),并假设圆柱动力电池中 21700 和 4680 各占 50%(均以 GWh 为 单位),则对应的方形和圆柱电池结构件产能累计缺口分别为 22.9亿套、141.1亿套(其中 21700缺口为 119.4亿套,4680 缺口为 21.7 亿套)。
2021-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结构件产能缺口对应的结构件设备价值共计 42.2 亿元。我们使用公司主流设备平均运行速度和 单价,假设每台设备每年工作 250 天X10h,测算得出方形电池结构件冲压设备(包括盖板、防爆阀、壳体冲压设备)总价 值量为 8.0 亿元,圆柱电池结构件冲压设备(包括盖板和壳体冲压设备)总价值量为 34.2 亿元。
考虑产能预先扩张和竞争扩张的需求,乘以系数 2,估算 2021-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结构件设备市场规模合计 84.4 亿元。
(2)两轮电动车、电动工具锂电池:结构件冲压设备市场共计 11.2亿元
两轮车和电动工具均采用圆柱电池,我们测算 2021-2025年其电池结构件冲压设备全球市场空间分别为 9.3和 1.9亿元。
考虑到两轮电动车市场的扩张和锂离子电池对铅酸电池的替代,我们假设到 2025 年全球两轮车用锂电池产量增加 45GWh,其中 21700 和 18650电池各占 50%。测算得出 2021-2025年新增产能对应的结构件设备价值为 4.7亿元, 乘上调整系数 2,预计两轮车用锂电池结构件设备市场规模 9.3 亿元。
我们假设到 2025年全球电动工具用锂电池产量增加 8GWh,全部为 18650电池。测算得出 2021-2025年新增产能对 应的结构件设备价值为 0.9 亿元,乘上调整系数 2,预计电动工具用锂电池结构件设备市场规模 1.9 亿元。
(3)储能电池:政策支持开启储能元年,储能电池结构件冲压设备市场规模 5.8亿元
我们测算,2021-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结构件冲压设备市场规模为 5.8亿元。随着 2021年 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 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储能电池市场迎来投资扩产热潮。我们假设到 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产量增 加 300GWh,全部为方形电池,则 2021-2025 年全球储能电池结构件产能缺口对应的设备理论价值为 2.9 亿元,乘上调整 系数 2,预计储能电池结构件设备市场规模为 5.8 亿元。
2.3 国产替代:性能优良 客户支持,有望凭借 4680 大圆柱电池弯道超车
公司在电池结构件设备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旭精机、舒勒、Yamada Dobby、协易等。各大竞争对手的主要情况如下。
相比海外竞争对手,公司产品以效率高、价格和服务优势,发力国产替代。旭精机等海外竞争对手投入市场早,设备产品在 精度和运行稳定性上具有优势,但设备价格较高。公司电池结构件设备后发追赶,部分性能与海外竞争对手持平,同时价格更低。
效率领先:壳体拉伸设备方面,公司设备以“一出多”方式生产,效率提升,且节约原材料;同时预冲杯工艺可使整 线效率提升。盖板冲压设备方面,公司设备冲压速度更高,可达 100-120 次每分钟。公司设备精度参照日本 GIS 标准 设计,达到特级精度标准。
价格实惠:公司设备价格仅相当于日本旭精机同类设备的一半,中国台湾竞争对手的 70-80%左右,性价比优势明显。
服务优良:对国内客户而言,公司与海外巨头相比设备交期更短,与客户和模具厂联合开发更灵活,售后服务响应快、 费用低。 公司产品凭借效率、价格和服务赢得国内主流客户的青睐,有望在锂电结构件大幅扩产的阶段逐步形成设备的国产替代。
公司与锂电结构件头部企业保持良好客户关系,有望受益于其大幅扩产。公司锂电结构件设备业务客户包括科达利、震裕、 中泽、信质、长虹等。公司客户中的科达利和震裕科技为国内锂电池结构件双龙头,服务于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厂商。公司 于 2021 年 6 月与震裕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1 年以来,受益于锂电行业高景气,锂电结构件客 户积极扩产。
科达利 2020-2021 年累计规划投入近 50亿元,扩产锂电池结构件。震裕科技于 2021 年 3 月上市,IPO募投项目中与锂电池结构件产能扩张相关的投资共计 3.58 亿元。公司产品已得到国内主流客户认可,随着客户大幅扩产,公司锂电结构件设备业务有望受益。
除电池结构件企业以外,传统消费电子结构件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动力电池结构件业务。2021 年内,长盈精密已投资 25 亿 元扩充动力电池结构件产能,预计未来总投资额超过 60 亿元;领益智造拟投资达 20 亿元设立电池结构件子公司。我们判 断,其他消费电子结构件企业也有望向电池结构件赛道切入,行业竞争性的扩产利好设备供应商。
公司积极迎接 4680电池浪潮,有望抓住机遇弯道超车。
公司凭借自身技术和行业积淀,结合客户需求开发 4680钢壳设备,产品将具备优良性能。公司 4680钢壳深拉伸设备 已完成样机生产。该设备在拉伸中尽可能避免破坏预镀镍层,且底部成型阶段可做到短时间保压,满足电池壳厂商需 求,获得业内较多知名企业关注,产品推出市场后有望迅速放量。
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立式拉伸设备更适用于圆柱钢壳冲压,可迅速投入使用。钢壳机械强度高于铝壳,在 CTP/CTC 趋势下,预镀镍钢壳有望成为 4680电池壳的主流选择。国内部分企业(如斯莱克等)将用于易拉罐工艺的卧式 拉伸技术应用于电池壳生产,构建一体化生产线。卧式拉伸生产节奏快,在铝壳生产中具备优势,但迁移至钢壳存在 一定难度。公司拉伸设备为立式拉伸,更适用于圆柱钢壳冲压,有望在 4680 电池壳赛道抢占先机。
与海外竞争对手相比,公司“一出多”路线效率优势明显,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对于 4680电池这一新生事物,海外设 备竞争对手与公司同样处于新研发阶段。旭精机等海外竞争对手设备路线以“一出一”为主,暂不具备“一出多”的 研发基础;公司电池壳设备“一出多”工艺已较为成熟,在实际使用中效率优势明显。公司预计 2022 年内完成 4680 钢壳“一出多”设备的研发,有望凭借效率和性价比优势获得客户青睐,实现弯道超车。(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三、 受益于双碳政策推动,电机铁芯设备快速放量电机铁芯是公司精密压力机产品的另一主要应用领域。“双碳”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电机和工业用节能电机市场有望 迎来高速增长,为公司设备业务创造新的增量。
3.1 电机铁芯是电机的关键零部件,使用冲压设备生产
电机铁芯是电机的关键零部件。电机泛指能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工业等各个领域。定 子和转子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占据电机零部件总产值的 30%。组成定子的主要有定子铁芯、定子绕组、机座等,组成 转子的主要有转子铁芯、转子绕组、转轴等。定子、转子铁芯的质量与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机的性能、能效以及稳定性等关键 指标。
电机铁芯由硅钢薄片叠片压制而成,硅钢片的厚度、形状精度等会影响电机的效率。转子在磁场中旋转时,定子和转子铁芯 内部会产生涡流,从而造成能量的损耗,影响电机的能量转化效率。因此,电机铁芯均采用硅钢薄片压制而成,层间相互绝 缘,通过减小金属的横截面积来减少涡流损耗。铁芯叠片越薄,电磁损耗越小。
电机铁芯采用冲压工艺制成,所用设备为高速冲床。电机铁芯的传统制作方法是用冲压设备配合普通模具冲制出定、转子冲 片(散片),经过齐片,再用铆钉铆接、扣片或氩弧焊等工艺过程制成,部分特定产品要求叠片之间旋转一定角度,传统方法效 率低且精度较难达到技术要求。目前更主流的制作工艺是采用高速冲压设备(高速冲床)、配合多工位连续模具制造,可以 实现冲压过程中在模具中自动叠片,效率和一致性都较高。高端电机铁芯的冲压,要求冲压设备具备高吨位、宽台面、多点 位、高精度和高速度等特性,对国产冲压设备提出了高要求。
3.2 受益于新能源车爆发和工业电机节能迭代,电机市场迎来新增量
我们认为,“双碳”政策推动下,新能源车电机市场的爆发和工业节能电机的加速渗透将为电机市场带来新的增量,为配套 的铁芯冲压设备带来机遇。
(1)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机市场将达到 666亿元,带动新一轮铁芯设备投资
新能源汽车所用的电机包括驱动电机和微电机两类。
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三电”(电机、电控、电池)之一,属于电动汽车的核心构成部分,主要用于将电能转化为机 械能,驱动汽车行进。一辆新能源汽车通常配备 1-2 台驱动电机,中高端车型以配备 2 台以上驱动电机为趋势。
微电机是分布于车内各处的电机,尺寸和功率较小,承担制动、转向、热管理等与汽车运行相关的功能,也承担车门 锁、车窗调节、座椅调节、雨刮器、后视镜调节等与汽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相关的功能。一辆新能源汽车平均配备 30-40 个微电机,且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推进,这一数量仍有望不断增加。
预计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机市场将达到 666亿元,2021-2025年国内和全球设备缺口分别为 57.4亿和 110.8亿元。
新能源汽车电机:我们测算 2025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 1200 万辆,全球销量 2359 万辆,假设新能源汽车的产销率 1:1。随着双电机车型渗透率的提升和汽车微电机数量的增加,新能源车电机市场规模有望获得高于新能源整车的增速, 到 2025 年国内和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机市场分别为 666.0 亿元和 1285.4 亿元。
电机铁芯设备:新能源汽车电机市场的高速成长将带动新一轮设备投资。我们测算,全国 2021-2025 年电机铁芯产值 增加额 143.6亿元,按照设备投资占其年产值的 40%估算,2021-2025年全国新增电机铁芯设备投资 57.4亿元,全球 新增电机铁芯设备投资 110.8 亿元。
(2)2023 年我国工业节能电机年产量将达到 1.7亿千瓦,铁芯设备存在增长机遇
政策发力推动,节能电机大势所趋。节能电机是国民经济中主要的耗电大户,电机行业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推 进高效电机符合企业长期利益。在全球降低能耗的背景下,高效节能电机成为全球电机产业发展的共识。2021 年 10 月底,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 年)》。《计划》提出,到 2023 年高效节能 电机年产量达到 1.7 亿千瓦,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 20%以上。
电机节能化主要可以通过降低铜损和铁损实现,降低铁损的潜在需求有望带动电机铁芯冲压设备投资。电机的节能高效化具 体表现为通过优化电磁及结构设计、采用新材料、新设备和改进制造工艺,降低电机的铜损、铁损、杂散及机械损耗,提高 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利用水平。
铜损为铜线发热产生的电能损耗,目前主要采用扁线方案,通过降低电阻和改善散热性来降低铜损、提高电机效率。铁损主要由铁芯中的涡流产生,降低铁损主要通过铁芯的优化,包括使叠片单片更薄,优化叠片形状、优化材料构成 等。
铁芯损耗是电机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电机节能化的趋势下,新投建的电机生产厂商有望同步降低铜损和铁损,带动新一轮铁芯冲压设备投资。
3.3 电机铁芯设备打破国外垄断,业绩率先爆发
电机铁芯和电池结构件使用的冲床产品类似,均为高速冲床。在电机铁芯领域,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德国舒勒、美国明 斯特、日本 AIDA 等。
公司电机铁芯设备打破国外垄断,达到业内领先水平。公司从 2012 年起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000kN 宽台面双驱 四点超精密高速压力机”,至 2019年全部完成。课题实施过程中,公司突破了包括宽台面超精密高速压力机主轴双边驱动、 滑块单排四点施力等多项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近二十种双点、三点和四点以及单/双电机驱动等精密压力机,工作 台面最宽可达 3.7米,在国内外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公司在电机铁芯领域打破了国外企业在高吨位、宽台面、超精密高速 压力机制造业的技术及装备市场垄断,解决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机、一体式压缩机电机等高端电机铁芯冲压装备长期依赖进口 的问题。目前公司客户包括震裕科技、长鹰信质、韩国泰信等公司。
公司精密电机铁芯压力机增长强劲,销量创历史新高。公司销售的精密马达铁芯压力机主要为 MCP 系列产品,该系列采用 了“3000kN宽台面双驱四点超精密高速压力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核心技术,具有高速、高刚性、高精准度等特点, 可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机制造需求。截至 2021年 7月,随着新一轮改进型 MCP400-3700宽台面高速精密压力机顺利交付, 公司 MCP 系列产品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一倍,创历史新高。受益于全球新能源产业高景气、国内双碳政策的推动, 公司电机铁芯设备有望快速放量。
四、 换热器、微通道设备主业业绩稳健,盈利能力强换热器设备和微通道设备是公司主营业务的重要构成部分,业绩稳健、盈利能力强。2021 年上半年,公司换热器设备和微 通道设备分别实现收入 1.15 和 0.38 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55%和 18%。公司换热器和微通道设备毛利率高,换热 器设备 2018-2020 年毛利率保持 40%左右;微通道设备毛利率除 2018年为 41%以外,常年保持在 50%以上。公司深耕换 热器设备和微通道设备行业多年,在细分领域做到了行业领先,成本控制良好,维持了较高的利润率。
4.1 换热器装备需求基本稳定,盈利持续性好
公司换热器装备主要用于空调领域。换热器是空调中的三大核心部件(压缩机、换热器、风机)之一,用于实现室内空气和 空调系统管路内冷媒之间的热量交换。
公司具备空调换热器整条生产线的设计和制造能力。空调换热器生产线主要包括:空调翅片高速冲床、胀管机、弯管机、烧 焊机、真空氦检、脱脂烘干装置、管端成形机、校直切割机、套环机、清洗机等。公司具备空调换热器整条生产线的设计和 制造能力,并具备交钥匙工程能力。
公司深耕空调换热器设备,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公司是国内换热器装备第一大生产商,在全球换热器设备行业处于领先地 位。换热器装备行业属于成熟行业,竞争格局基本稳定。公司设备在运行速度上领先于竞争对手,并拥有一流的客户资源。 公司客户覆盖国际主流空调制造商,包括格力、美的、海尔、大金、日立、富士通等。
空调换热器设备市场需求较为稳定,收入规模可持续性好。
从存量设备更替需求来看,换热器装备的使用寿命一般为 8-10 年,平均每年的设备正常更新率约为 10%-12%。我国 是空调生产大国,换热器设备需求稳定。
从新增机台来看,平均每台家用空调配备两台换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各一台),每单位商用空调配备四台换热器。随 着疫情后期国外工厂复工、部分制造业回流,以及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空调普及率的提升,公司换热器设备海外 出口订单保持良好增势。
从行业层面来讲,空调换热器市场未来仍存在成长机遇,有望为公司提供新的成长点。
家用:随着国家“煤改电”和节能环保战略的实施、以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空气能热泵、地源热泵、 中央新风系统、中央热水器等产品有望替代传统的整体煤供热、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普通家用空调等,形成新的 产业增长点。
公用、商用:由于全球疫情的影响,未来恒温、恒湿等净化空调将有望在大型公共场所、医院、学校等被广泛使用。
工业制冷:随着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工业特种空调的新技术、新产品发展也将突飞猛进。特别是石化、钢厂、化工、 热电等国家大型能源企业或者是下游换热器制造配套企业对特种换热器加工设备的需求也将是很大的市场。
冷链和制冰行业:粮食、食品、果蔬等应用冷链技术的行业,以及冷冻制冰行业等,同样对于换热器有巨大的需求。
高铁空调:我国高铁运输网络的建设有望带动机车空调的需求,形成换热器市场。
从公司层面来讲,公司在换热器设备领域不断拓展新产品,并对已有产品继续进行技术迭代,巩固竞争地位。
新品拓展:2020年,公司以新一代换热器智能装备改造升级为契机,完成了翅片存储机的设计研发,并成功投放市场; 年内,公司开发完成 10管长 U弯管机、6管无屑切割一体机,完善了双工、四工位胀管机;完成行业难点穿翅片机的 研发设计,将在未来投放市场。
产品升级:2021年上半年,公司对翅片冲床进行了整体优化,进一步巩固了翅片高速冲在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公司改 进了无屑切割一体机,大幅度减少了斜口的比例,在 5mm 铜管上的使用效果尤为良好,可提高铜的利用率,同时免去 清洗环节,减少环境污染。
4.2 微通道换热器装备毛利率高,技术升级存在机遇
微通道换热器装备主要应用于汽车换热器的生产。微通道设备属于换热器装备的一个大类,包括翅片机、芯体组装机、制管 机及其他辅助设备及模具等,主要用于生产汽车用钎焊式换热器。
公司在微通道设备行业积累深厚,客户关系稳定,竞争实力强。公司微通道换热器装备客户包括法雷奥、贝洱、电装、德尔 福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公司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到 50 余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竞争实力强劲,定位于全球 中高端换热器装备市场,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日本 comco、德国肖拉、韩国 Dong Sung 等。
同时提供设备与耗材,盈利能力稳定。公司可提供生产线所需的全部设备和滚刀、模具等配件,盈利持续性好。
根据行业经验,每辆汽车安装换热器 4-6台,保守估计每台车每 10年需更换一个换热器;一条微通道换热器装备生产 线每年可生产 15 万个汽车钎焊式换热器;以此推算全球微通道换热器生产线保有量在 3400 条左右。除去新增产线投 资需求外,微通道换热器装备约每 10 年更新一次,即每年更新率为 10%,产线市场需求基本稳定。
一条微通道换热器装备生产线主要由翅片机、芯体组装机、制管机、滚刀、相关模具等构成。设备投资方面,一条微 通道换热器生产线平均设备投资额约 480 万元。
滚刀、模具为微通道换热器装备生产线的配件产品,其制造工艺复杂,一般下游汽车换热器厂商无法自行生产,需要 向装备厂商购买。滚刀一般每四个月更换 1次,每副滚刀 12万元左右;模具每年更换一次,每副模具约 20万元左右,
单条生产线每年需要配套购买 56 万元配件产品。2017-2019 年全球汽车产量在 9500 万台上下,2020 年全球汽车产业链受到疫情冲击,产量有所减少。按全球汽车年产量 9000 万台、保有量 15亿台粗略测算,在不考虑设备新增需求的情况下,全球微通道换热器设备更新和配件更换带来的市场 需求分别为 16.3 亿元/年和 19.0 亿元/年,市场空间基本稳定。
微通道换热器在商用、家用等空调领域具有技术升级机会。
与常规空调换热器相比,微通道换热器扁管尺度微细,换热面积体积比增大,换热系数大幅提高。微通道换热器在减 小空调产品体积的同时,可满足更高的能效标准。此外,微通道换热器使用铝合金替代常规换热器的铜作为原材料, 成本大幅降低。据实验数据显示,同等制冷效率下,微通道换热器比常规换热器能效平均提高 30%以上,体积减少 30%以上,材料重 量减少约 50%,制冷剂使用量可以减少 30%以上。公司作为国内微通道换热器装备的先行者,与空调生产企业具备长期合作关系,有望抢占技术升级先机。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