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是盛夏,气温灼热难耐。
回忆小时候,蒲扇和井水,是夏季必不可少的居家良品。改开以后,有了电扇,有钱吃西瓜,感叹生活好大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空调不再是奢侈品,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一到夏天,商场超市都把冷气开得十足,舒适无比。
各机关单位的楼堂馆所也不遑多让,烈日下的民工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却领带皮鞋长袖白衬衫气定神闲。
人们已习惯了走到哪儿都有空调,却忘了有一个地方,最需要空调,反而没有。那就是学校的教室。
现在县城和农村的学校,大班额很普遍。七八十个孩子,挤在一间五六十平米的教室里,彼此散发的狐臭脚臭汗臭屁臭,伴随着蒸腾的热气一起发酵。那味道,酸、浊、沉重,非语言所能描述。
教室里一般也有两三把电扇,有气无力地晃悠着。热浪轰不出去,反倒让人担心什么时候会掉下来,把哪个孩子的脑袋削去半边。
曾到大城市的学校去交流听课,最羡慕人家,无论教师办公室还是教室,都装了空调。
今年的高考推迟到七月,正赶上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为了给考生们创造舒适的考试环境,有些省市已经承诺给考场安装空调。
一些中小学校也想借此东风,把教室的空调安装起来。日前,有网友爆料,江西上饶某小学拟向家长筹资,安装教室空调。
该校某班家长群流出的一张聊天截图显示,老师发了一个通知,“有几个孩子中暑了,部分家长要求学校安装空调,所以学校想做个调研”,初步的设想是,“线路由学校负责”,电费“按平均收取”。“如果大家都愿意,将由家长选举代表,确定品牌型号,自行谈团购价。”
部分家长对此强烈反对,认为教室安装空调应该由教育部门负责。并反问:“学校办公室的空调是校长或老师自己购买的吗?电费是自己支付的吗?”
面对公众质疑,该小学校长连忙解释:
“这是个误会。不是学校的行为,学校没有组织这样的调研。这段时间天气热,有几名学生中暑。一部分家长提出集资或捐赠安装空调的建议,因家长不会措辞,所以请老师帮忙发通知到群里。
老师的行为不当,学校已经批评了。学校没有能力解决教室安装空调的问题,我们将增加电扇、加强通风,尽力采取降温措施改善教室闷热的情况。”
面对家长的质疑,面对媒体的发问,校长吓得不轻,只能把锅往老师身上甩。
不得不感叹,舆论的力量真强大。舆论一声吼,校长吓破胆。其实,这件事,校长真没必要怕。
说句不客气的话,有些家长素质很差,完全是胡搅蛮缠。
宁可让孩子喝自来水,也要反对集资买饮水机;宁可让孩子每天吃灰尘,也要反对集资买吸尘器;宁可让孩子夏天坐在蒸笼里,也要反对集资装空调。
他们横竖只有一句话:该学校出钱!
学校有没有钱,我给您算笔细账:
学校全部的收入来源,是国家拨付的生均公用经费,小学每生每年650元,初中每生每年850元。1000名学生的学校,全年收入仅85万元。
这85万元钱,需要支付学校一般维修费、水电费、办公费、教师培训费、各种活动费,等等。偌大的一所学校,这点儿钱,完全入不敷出。
假如学校给所有教室安装空调,需要多少钱?
1000人的学校,应该有20个教学班。每班安装两台3匹空调,至少需要1.2万元。加上线路改造等费用,总共需要30万元左右。钱从哪儿来?
不要跟我讲什么校服费保险费作业本费试卷费伙食费之类,那些,都是“代收费”,学校没有从中取得任何收入。即使这里面存在利润空间,那也不是学校账面上的钱(这个不能说得太细)。
其实,集资给教室安装空调,家长根本花不了多少钱。
按每班50名学生计算,假设空调安装总支出1.5万元,平均每生摊派300元。三年之后毕业,空调可折旧卖给下一届。
空调属于电子设备,折旧年限为5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1-5%)/5=19%。三年折旧57%,残值129元。实际支出只有171元,平均每年仅57元钱。
每年花57元钱,能够让孩子在清凉的教室里上课,这笔钱花得不值吗?
有家长质疑,为什么校长办公室和教师办公室有空调?
且不说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师办公室根本没空调,就算有,也是应该。
绿皮火车的旅客车厢没空调,但司机室有空调,你坐不坐?当然,你可以选择G字头和D字头,旅客车厢都有空调,只不过价格贵一些。
高价私立学校每间教室都安装了空调,如果你对公立学校不满意,也可以将孩子转去私立学校。
改开三十多年以来,我们国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是主要矛盾。你没有将孩子出生在富庶之地,自己也只是芸芸众生,就要接受孩子只能得到大众化教育的现实。
不要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发泄到学校和老师头上,在这个时代,学校和老师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欺侮弱者只能得到虚妄的满足,并不能让你变得更强大。
善待学校和老师,彼此尊重,相互协作,在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下,争取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才是家校之间,最正确的相处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