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汽车、摩托车的旧零部件组装成的“大黄蜂”、废弃自行车轮胎做的“雄鹰”、矿泉水瓶制成的“海绵宝宝”……利用废旧物品做成孩子喜欢的各种卡通形象,浦锦街道两网融合中转站自此有了“游乐园”的别称,在上海乃至全国“火”了一把。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变废为宝制作环保产品只是这个中转站的“副业”,其好口碑更源自全品类、精细化、智能化的上门回收服务体系。垃圾分类实施一周年前夕,海岸君再度回访中转站,走近这群忙碌“接单”的“环保骑士”。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垃圾去哪了”第三集:回收
浦锦街道两网融合中转站主要针对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进行回收、分类、中转。而中转站旁边就是浦锦街道的湿垃圾中转站
关键词 定时定点
搭起帐篷明码回收用
过磅、结算、捆扎、装运……在红醍半岛小区,29岁的梁爽动作一气呵成。按照台秤显示的2.4kg,他掏出2.4元付给居民夏晓黎。“我看到蓝色帐篷搭起来了,就赶紧拿着纸板箱下来了。这种方式对我是举手之劳,2元钱正好能给电瓶车充8小时电。”夏晓黎说。此时,又有一位阿姨拿来一箱矿泉水瓶和油瓶,每个瓶身都已压扁,整齐地叠放在纸箱中。
每周二,这里都会支起帐篷,摆出桌子和价目表,放好蓝牙地磅和台秤。居民们会拿出积攒的各种可回收物,将物品卖给“环保骑士”。
海岸君看到,表上有6大目录20小类,光废纸就分黄板纸、报纸、书本杂志、广告单页4类。回收价格每周变动,都是本市再生物资行业协会按市场供需情况给出的指导价。
值得一提的是,小区回收是全品类的,不仅收高值的纸张、塑料,也收低值的衣物、泡沫塑料等。就连以往没人要的玻璃瓶,居民都能免费交投,由中转站统一处理。
自从垃圾分类正式施行后,浦锦街道的居民享受到了定时定点回收垃圾的方便,现场将可回收垃圾交给回收员,称重后就可以拿到钱
关键词 一口价
满足条件下单预约
梁爽一边干活一边告诉海岸君,之所以被称为“环保骑士”,是因为中转站还有另一种回收方式——“接单”:“我负责一品漫城、世博家园等6个小区和丁联村,每天驻点一个小区。此外,居民也能通过‘青山回收’公众号预约,(回收物品)满5kg,中转站就会派单给我上门去收。”
海岸君打开公众号,除常规可回收物外,还有废旧电器和大件家具的回收预约。贴心的是,根据电器的品牌、使用年数、型号规格、家中是否有电梯等“参数”,公众号会自动给出回收价格,“骑士”按“一口价”回收,杜绝以往“无证军”拆下空调后“坐地降价”的矛盾。
浦锦街道两网融合中转站内,回收员正在整理收到的纸板箱
梁爽说,自从上门服务后,他和很多家庭处成了“邻里”关系,回收时也顺便宣传环保、发展客户。“垃圾分类一年来,大家的环保意识也在增强。”梁爽说,一开始每天大概能收到一两百公斤,现在周末可以收到1吨左右。而上门回收的单子,一天也能接到十来单,每个订单的量平均11-12公斤。
关键词 骑士“游击队”变为“正规军”
别看小梁现在是站里的“明星骑士”,以前却经历过一段东躲西藏的日子。中转站建成前,他在其他区从事废品回收,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兜生意。“那时是无证‘游击队’,常被城管驱赶,连车都被没收过好几次。”小梁感慨道,“生意也不稳定,无效时间比较多。”
而现在,“骑士”的薪水是底薪加可回收物价差,勤奋而聪明的员工会向业主宣传自己、科普环保理念,并提升服务水平。有了“正规军”的身份和便捷的服务,“骑士”们也更受业主信任。良性互动带来稳定收入,小梁估算了下,被“收编”后,收入比以前提高约30%。
受垃圾分类的影响,29岁的中转站回收员梁爽从过去在马路上到处游荡收垃圾的“游击队”,变成了由街道管理的“正规军”
“小梁是我挖过来的,看中的是他年轻,可以快速掌握理念,对业主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浦锦街道两网融合中转站负责人马俊表示,目前“环保骑士”的平均年龄约50岁,希望未来团队能更年轻化。
马俊透露,去年12月,中转站每天收运可回收物2-3吨,目前每天能收15-18吨,“一方面是‘环保骑士’和居民的接触频率越来越高、服务意识越来越强,另一方面街道相关部门对无证照废品站加大取缔力度,半年来外部环境改善了很多”。
关键词 改变
开辟“餐盒回收”通道
如今,春节后才上线的“青山回收”微信公众号已有1.5万人关注,服务范围覆盖浦锦街道71个小区和9个农村,并实现商业广场、办公楼、企事业单位等全覆盖。“浦锦街道成立才5年。对于这个闵行区最年轻的街道,可回收物收运处理模式也应该年轻化;对于有意识改变的群体,要有途径让他们消纳可回收物。”马俊坦言。
这段时间,在回收事业上“闲不住”的街道和中转站,又琢磨起一次性餐盒的回收。“大量餐盒其实可以做再生资源利用,但没人去做这件事。”马俊说,中转站已和美团外卖进行合作,希望实现餐盒等品类的下单预约上门回收服务。前不久,“餐盒回收”的通道已在美团上线,上班族和居民们只要将餐盒简单冲洗干净,积累到一定量时,点击“我的-垃圾分类-预约回收”下单,就可以完成回收。
此外,在收运体系建设方面,今后也将有所调整。比如“骑士”的年龄结构、收运地域网格化管理、自动路径规划等,争取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同时,马俊认为回收物中大量书本的去向值得好好探索,比如可以和公益结合,将较新、较好的书捐献到偏远山区,而不仅仅是当废纸处理。
“分类一年来,上海关于回收方面的改变很多。下一步我们还有很多想法,争取在明年分类满两年时,会有更大的改变和突破。”马俊笑着说。
“年报”
浦锦街道两网融合中转站
地址:塘浦路1068号
员工人数:拥有18名“环保骑士”
经营业务:对浦锦街道可回收物收运、分拣、打包、存储、转运
资产状况:配备15辆两网融合电动车及2辆厢式货车,站点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
营业总收入:每天收运可回收物15-18吨
业务特色:“线上预约、线下定点”相结合,在街道多处布点,并开发微信公众号预约上门回收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金旻矣
摄 影 | 孔明哲
视 频 | 董怡虹 孔明哲
编 辑 | 陆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