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冷知识:你猜坦克有没有“车载”空调?
答案是:有,但很少!
注意,不是历史上老旧的坦克很少搭载空调,就连大多数最新制造的坦克也没安装空调系统。寒冷的冬天由于坦克车内本身带有发动机等热源,因此还可以忍受;但炎热的夏天,烈日暴晒下的坦克内部气温有可能达到60℃以上,没有空调简直就是坦克兵的噩梦。
翻阅历史信息不难发现,其实坦克和空调都是同一时代发明的产物,当初这两个东西没有牵手成功,是因为空调产品质量并不稳定,有可能提升坦克的故障率,影响战场表现。然而一个世纪过去了,为何现如今单价动辄数千万或上亿的坦克,装个空调都要抠抠搜搜呢?
这还要从坦克特殊的构造说起,首先大多数坦克都使用柴油活塞发动机作为主动力,这种动力来源虽然普及度非常高,但受制于体积和散热,因此功率输出并不充裕。
一台坦克,厚重的装甲加上各种弹药、仪器,动辄五六十吨,而柴油发动机只能提供大几百匹马力,充裕一些的也就800匹左右,高速行进时几乎所有的动力都被用于驱动车辆前进,很难再富余出动力分配给空调系统,所以空调就成了奢侈品。
其次,想要让热浪滚滚的坦克内部降温,不是一台3匹格力空调就能搞定的事。一般而言,如果坦克内部的温度保持在“较为适宜”的35℃以下,则需要消耗大几十匹的动力,都快赶上一台丰田1.6L发动机了。
当然,现如今一些技术顶尖的坦克也搭载了空调系统,但其体积非常小巧,基本和27寸或32寸行李箱差不多。而它们出现的目的也并不是为车内成员打造更舒适的环境,反而是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需要保持在特定温度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在发动机总功率有限的情况下,设计师尽可能将空调的功率降低,以率先保证整车动力的充足供应。
林肯和风V12
看完坦克司机的“悲惨世界”,咱们再将视线挪回乘用车。世界上最早的空调在1927年就已经出现,但那时候空调只有单一的制热功能,原理也非常简单,就是将发动机的冷却水引入驾驶舱内部,并装上散热器,让发动机多余的热量温暖乘客。
然而第一台带有制冷功能的车直到1938年才出现,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林肯和风V12。可惜这套机械制冷系统由于体积过大且运行过程中噪音巨大,因此没过多久就被市场抛弃了。
1954年款Pontiac
二战的爆发影响了汽车空调发展的进程,因此这一领域的技术面临暂时性停滞。然而随着战争结束,凯迪拉克率先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空调装置,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压缩机制冷技术。
这项技术的推出直接引发空调在汽车领域的大规模普及,为后续空调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截止1962年,全球已经有超过75万台车辆装上这一空调装备,让车辆在炎炎夏日也能提供清爽宜人的车内环境。
空调普及后,广大汽车厂家以及供应商依旧不满足于现有的空调性能,并不断在这一领域深耕。1964年,第一台自动控温的汽车空调装置在美国通用公司的凯迪拉克豪华型轿车上正式列装;1979年,由美国和日本共同研制推出用电脑自动控制的汽车空调设备系统,并通过数字显示,达到最佳控制状态,此时,汽车空调已经发展至第四代产品。
回到国内,虽然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依旧在70年代赶上了车载空调这波潮流。中国最早搭载汽车空调的品牌为一汽红旗轿车,而真正将汽车空调普及的车型为上海牌SH760A轿车,1976年,原上海内燃机油泵厂今上海汽车空调机厂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车载空调供应商。
总结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技术是从军用衍生为民用,但在车载空调这一领域,两者真正做到了“井水不犯河水”。在感慨坦克司机们面对高温坚持不懈的同时,也要感谢空调工程师不断进步的想法,毕竟躲在车里吹空调才是夏天出门最正确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