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热外机嗡嗡响解决方案(空调制热内机嗡嗡响声音大)

空调制热外机嗡嗡响解决方案(空调制热内机嗡嗡响声音大)

首页家电维修空调更新时间:2021-12-12 02:32:41

香港的住房问题从未如此受到重视。

从今年7月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憧憬2049年香港“住房问题必将得到极大改善”,到国庆节前中联办主任骆惠宁走进“笼屋”称“最根本是解决‘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再到林郑月娥施政报告中提到建设容纳250万人的“北部都会区”,原本无解的香港住房难,有了曙光。

相信未来可期。

一、

对游客而言,香港零次栉比的高楼是一道不错的风景。但身在其中之人,才会对香港房价之高、住房条件之逼仄有深刻的认识。

在港期间,我去过朋友在港岛跑马地的“豪宅”——460呎(约46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其中一间真是“卧室”——只容下一张小床。由于这里是传统香港富人区,即便这栋2梯6户25层大楼建于1978年,这套房子挂牌价还要900万港币。如果非香港永久居民想买房,还要再加30%的税费。

“这里位置是‘跑马地下’,楼价还便宜,如果买‘跑马地上’的房子,那就更夸张了。”但这位“80后”的朋友坦言,要感谢长辈有眼光十多年前买下了这套房子,否则以他每月不到3万港币的收入根本就买不起。他还给我这个外人介绍看香港酒店星级的窍门——推开门走到床,走几步路就是几星级。

即便房价畸高,但市民们还在争相买楼“上车”,不少在港工作满7年的内地人,拿到永居身份后第一件事就是迅速置业,因为即便疫情让香港很受伤,但房价依旧坚挺向上。

至于低收入群体,买不起楼,如果又等不到政府公屋,那就只能住劏房或“笼屋”,也就是一个住宅单位分割出若干个细小的独立单位,全港约有劏房居民20万人。根据面积大小与地段区分,劏房租金可从1500元到5000元港币不等。由于业主把劏房空间利用最大化,据说香港单位面积价值最高的房屋,不是港岛上的豪宅,就是这些住起来毫无尊严的劏房。

去年7月,我去过九龙深水埗福荣街一间劏房。这是一幢50多年前建的10层港式旧楼,生锈的信箱、幽暗的楼道、斑驳的瓷砖,每层转角处都堆满垃圾。由于没有电梯,住户上下只能爬楼。

这套600多呎(60平方米)的住宅被业主隔成4间,由于位于顶楼且墙壁漏水,给了住户较低廉的租金——每月3000多港币。这间劏房约有百呎(约10平方米),贴着墙壁摆着两张床,上面堆满生活用品,靠近窗口放着写字台,上方空间敲满两排壁橱。房间深处藏着灶台与马桶,彼此仅有一帘之隔。虽然老旧窗式空调在边上嗡嗡作响,但置身满满物件当中,有种难以言说的燥热感。交流中,还不时传来隔壁劏房哗哗地冲马桶声。

没人会以有这样的住房条件为荣。如果没人引路,本地人也未必找得到散在香港多地的劏房。游客走不进,香港上下不会特意提起,但它却是客观存在,就像维港璀璨夜色、中环高楼林立一样真实。

二、

在9月30日中联办主任骆惠宁走进“笼屋”,感慨“百闻不如一见”后,这几日中联办领导集中走访住房困难市民,了解住户实际困难、表达中央关怀、传递生活信心。

其中有几个细节很令人伤感。当中联办副主任陈冬来到九龙深水埗居民林女士家时,林女士感动到近乎哽咽:“真没想到会有人来看我,原来还是有人关心我的。”

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探望益丰大厦劏房住户苏女士,苏女士说:“我住了10年的劏房,轮候了18年才等到公屋。”

中联办副主任何靖宽慰市民,希望他对生活保持信心,中联办一定会向特区政府反映他的意见。

梁女士告诉中联办副主任罗永纲,大家都太忙了,不用为她费心,罗永纲回应:“为您忙,为老百姓忙,是我们应该做的。相信通过中央与特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一国两制’之下的香港老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生活。”

香港住房难,最难在缺建楼土地。

但众人皆知,香港从来不缺土地。

香港1100平方公里土地中,已开发建设的只有27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24.3%,房屋用地更只占6.9%;在香港4400公顷的农地中,有上千公顷属于四大地产商,一直处于闲置、荒废状态。我在深圳一侧京基100大厦高处往南看,浅浅的深圳河两边,深圳这边大楼鳞次栉比,香港那边尽是片片田地。

图上部为向香港,图下部为深圳。

既然面粉量不够,那面包价格自然水涨船高。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业早已是香港经济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按照最新数据,2019年建造、地产、楼宇业权等三项与房地产直接关联的经济活动总和占香港GDP的20%,连带相关的行业更是难以计数。

此外,特区政府收入中一大部分来自土地、房产相关项目。以2019至2020年度为例,卖地收入便高达1417.3亿港元,物业税、差饷及物业转让印花税等为568.6亿元,而同一年度来自地产及建筑业的最后评税额为259.3亿元,总和占该年特区政府收入近四成。

说白了,香港住房问题,本质上是利益格局问题、利益分配问题,是地产商与特区政府的角力问题,也是特区政府的改革魄力和政治担当问题。

这也许就是从国务院港澳办到香港中联办,频频提到香港住房问题的原因。

三、

还是常说的那句话,中央出手安香江,为爱国爱港力量提供广阔的空间与平台。

6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5年任期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提到要“建设香港北部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并开拓更多可供居住和产业发展的土地”,预计整个“北部都会区”发展完成后总住宅单位将达90.5万至92.6万个,一共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区内职位也将由现在的11.6万个大增至约65万个。

过去,“都会区”专指香港岛、九龙、荃湾及葵青区一带200多平方公里的地区,涵盖约430万居住人口。倘若“北部都会区”事成,相信解决香港“房屋荒”难题会有希望,告别劏房与“笼屋”的愿景,也有望成真。

更重要的,在特区政府规划中,“北部都会区”将会是香港未来20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按施政报告规划,新界北将有7个跨境陆路口岸、兴建“港深西部铁路”连接至深圳前海、香港地铁北环线接入深圳新皇岗口岸。从此,新界北部不再是香港的边缘地带、与内地接壤的偏远地区,而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地区,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注入了新的动力。

从这份报告中,外界读出特区政府施政思维上的变化和突破,从原先“政府规划,发展商主导”改为由政府来主导规划、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种打破原有条框束缚的发展新思维,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突出发展为了谁的问题,正如骆惠宁在谈及解决住房问题时所言,虽然涉及土地、规划、投入等具体问题,但最根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只要牢固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具体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住房问题如此,其他问题也是如此。

今天的香港已不同于昔日,原有的气候、格局、形势均一去不返,眼下正是“大破过后待大立”的大好时机。也正因如此,各界对这份天时地利之下诞生的施政报告,有了更多期待。如何将美好愿景逐一落实下去,除了本届及下届政府努力而为,也需要社会各界持份者的共同合作,唯有此方能不辜负中央和市民大众的关切期待。

“北部都会区”可期,解决香港住房问题相信亦可期。

栏目主编:洪俊杰 文字编辑:洪俊杰

来源:作者:洪俊杰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