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空调涨价通知2021(11月13日格力空调要涨价吗)

格力空调涨价通知2021(11月13日格力空调要涨价吗)

首页家电维修空调更新时间:2021-12-12 12:30:31

暖通空调行业的2021年4月,毫无疑问是黑色的!

由于多家企业的调价函都是自4月1日起执行,使得4月成为“涨价潮”当之无愧的高潮!无论是涨价规模还是涨价幅度都堪称史无前例!

如何面对此轮涨价,优化供应链?做好服务和售后等附加价值?寻找新蓝海?等等议题,在2021年4月25-27日的第11届中国热泵展(上海光大展览中心)上,400多家热泵产业链厂商汇聚,或许能找到答案!

调查30家企业:涨不涨?涨多少?

就本次涨价潮,本微采访了数十家空调、热泵家企业,并整理了30家企业的涨价情况,具体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此次由原材料涨价引发的涨价潮中,87%的暖通空调企业已经开始涨价。对于本次涨价潮接下来的走势,大多数企业认为短期内涨价肯定会持续,而且今年原材料价格回归正常的概率也很小。

从上表看出:涨价幅度基本在5%-30%,其中34%的企业调价幅度在5%-8%;27%的企业调价幅度在8%-12%;8%的企业调价幅度在12%-15%,调价幅度在15%以上的企业约8%。

从这一轮调查尤其注意的是:有些企业甚至经历了二次调价,即年前12月前后调价一次,涨幅为10%~20%。但,开年后原材料持续上涨,铜价一度接近7万元,企业原材料储备已不足以支撑持续性涨价,因此纷纷于3月前后发布调价函。

大部分年前调价的企业以配件厂家为主,它们处于产业链上游,最快受原材料上涨影响,而主机企业尤其是规模型企业,基本都有原材料储备,而且年底是淡季,因此年前基本都在观望,宣布涨价的并不多。

4月开始,空调头部品牌普涨!

在大大小小数不清的供热制冷配件厂家涨价的同时,空调头部品牌纷纷宣布涨价,幅度在4%~11%不等!可见此次涨价大潮中,这些企业也难抗成本压力,被迫宣布上调产品价格。这次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暖通行业的影响之大,影响之深可想而知。

海信日立4月1日起,产品价格全线上调;

天加4月1日起,上调家用中央空调价格,涨幅暂未知;

安徽格力于2021年3月8日发布调价通知函,自3月16日起,挂机涨价200~300元,柜机涨价300~500元;

麦克维尔3月15日起,产品价格上调5%~11%;

美的空调从3月10日起,涨6~15%;

约克3月1日起,主机上调10%,末端及阀件上涨4%;

往前追溯,在2020年7月份、9月份,12月份,包括奥克斯、志高等头部品牌均进行了调价;

4月开始,热泵头部品牌普涨!

在空调行业全线涨价的同时,空气源热泵行业也迎来了普涨时刻!本文独家统计和监控,截至4月,行业头部企业已经全部发布了调价函,涨幅在5~15%之间。

同益自4月12日起,上调全系列产品价格;

中广欧特斯4月10日起,涨5%-10%;

芬尼4月1日起,产品价格上涨;

伽帝芙4月1日起,执行新的价格体系;

纽恩泰3月20日起,涨5%-15%;

中科福德3月20日起,部分产品涨价;

澳克莱3月20日起,涨价12%;

华天成3月起,涨价10%-20%;

科信自3月中旬起,涨价5%-8%;

九沐自3月1日起,商用机型涨价5%;

沐威自3月起,全线产品涨价10%;

4月开始,壁挂炉三强普涨!

而随着这一轮铜、铝、钢材、塑料、包装等原材料价格及能源价格、生产成本、物流成本的同步上涨,壁挂炉产品同样面临上涨。

威能2月10日起上调价格;

博世热力4月1日起,产品价格上调;

菲斯曼3月1日起执行新的价格;

除热源类产品外,风盘、水泵、电机、两器、压缩机等早已全线涨价。

涨涨更健康?还是见涨死?

调查中,受访对象普遍反映:涨价具体涨多少,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策,每家企业在正式涨价前都有过无数次纠结,担心后客户流失、担心出货量下降、担心市场份额降低。

而且,企业的担心自然是真实存在的。

不止一家企业感慨,产品涨价后不少原来的客户跑去别的企业拿货啦,导致企业近期出货量下滑了20%。但大家又觉得,既然成本上涨,涨价就是迟早的,相信客户最终还会回归。

但对于涨价给销售带来的影响,更多企业还是比较乐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这次涨价是一次因原材料涨价引发的全行业涨价,经销商对于涨价的理解度还是比较高的;

第二,大多数企业的涨价幅度在5%-10%,这个涨幅并不算大,市场需求决定了终端对涨价有一定接受能力。

广东一家热泵企业去年12月就涨价了30%,但销售量并未因此受到明显影响,因为企业的目标客户是高端用户,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较低。

本次涨价潮中,也有数家选择不涨价的企业。他们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企业自身产业链较全,不仅有主机还有散热器、换热器、钣金等,对于成本上涨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强;

第二种,企业主要客户为政府单位或规模型企业,毛利润较高,对于价格并不敏感;

第三,产品原来定价就不低,再通过研发、生产等渠道消化成本压力。

也有企业认为,目前铜价已经在回落,产品价格有可能会通过销售政策的形式降下来。

还有企业反思了此次涨价潮,认为暖通空调企业接下来应该重点提升附加值,要把企业做成价值型企业而非加工型企业,降低企业对于原材料波动的敏感性。

2021,暖通空调业何去何从?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