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打火后发出轰隆的声音(燃气灶打火时砰一声特别响)

燃气灶打火后发出轰隆的声音(燃气灶打火时砰一声特别响)

首页家电维修燃气灶更新时间:2022-03-07 14:29:49

该战友已找到,谢谢关注此事的好心人!

曾经,军号一响,热血青年来自五湖四海。军营里,结下深厚情谊。年轮转动,军旗仍在飘扬,老兵却已分散大江南北。只因山河阻隔,通讯不便,住址迁移,战友失联,成为遗憾。

2020年5月,头条寻人联合头条军事 ,共同发起#老战友,你还好吗#公益项目,将借助技术和平台的力量,寻找失联战友,助力老兵与战友团聚。

6月6日,退伍军人原卿泉与头条寻人取得联系,希望帮助寻找他的战友张全富。相关信息整理如下,希望您能帮忙转发,通过爱心接力,帮助他们团聚。

姓名:张全富

籍贯地: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入伍时间:1978年12月

退伍时间:不详

出生日期:1959年左右

部队职务: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土木坦克修理营后勤

“拜托你们了,如果还找不到,我计划挨个挨个县去找他了。”61岁的原卿泉在电话那头说道。他刚刚退休,终于有时间闲下来,可以好好找找自己当兵时认识的战友——张全富,“现在都六十多了,很想再见见他。”

1979年,原卿泉十九岁。当时的他已经念完了初中,在老家山西省灵石县乡里的农机站开拖拉机。“年轻嘛,就选择去当兵了。”说起参军入伍这个决定,原卿泉并没有说太多,似乎觉得年轻人当兵入伍本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1980年,他成为了52923部队的一名工程兵,随部队前往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官厅水库,主要工作是打山洞。当时原卿泉的部队住在一个小岛上,离他宿舍大概一百米左右的地方,就住着张全富。张全富当时在土木坦克修理营的后勤小队,主要负责为部队打鱼。

“他每天早上出动,开快艇打鱼,一个人,打三四个小时。”原卿泉慢慢讲述着他当兵的日子。

张全富是山西代县人,两人是老乡,住得又近,常见面,便慢慢熟悉了起来。“张全富一天能打一两百斤鱼,有三四种鱼呢。”熟络之后,原卿泉在中午和晚上经常和三两好友上张全富的宿舍吃鱼,“我们自己想吃,就到他那里去做来吃。”

张全富每次都拿出一两条来,用煤气灶烧给原卿泉他们吃。“他烧鱼技术还可以,”原卿泉笑了笑。他们一边吃鱼,一边互相分享各自部队的事情。

原卿泉每日6点便要起床,早上从8点开始打山洞,打到12点,下午再从2点打到6点。每天在山洞里挥汗如雨,“每天都很累。”原卿泉回忆说,在张全富那里吃吃鱼,聊聊天,能为每日辛苦的生活增添一点乐趣,自己也感到放松许多。

吃完了张全富做的鱼,原卿泉他们就帮忙洗碗,随后继续去干活或者回宿舍休息。这样平平淡淡的日子一过就是一年。1982年,在岛上工作了大约一年,原卿泉因部队需要调去了北京后勤生产部。

临别那天,张全富前来车站送别,并提议大家去车站附近拍一张照片,照片上还写着“友谊留念”四个字,纪念着一段珍贵的岁月。

当年大家没有电话,只留下了写信地址,约好分别之后要常常联系。没有过多的言语,互相握手拥抱之后,原卿泉坐上了火车。轰隆轰隆——火车缓缓离站,张全富挥挥手,身影在人群中逐渐远去,再也不见。

原卿泉还记得,当时自己给张全富写过信,也收到了他的来信,具体写了什么,原卿泉已难以想起,只是一些生活中琐碎的日常。后来,他还辗转从老乡手里拿到了车站临别留念的相片。

遗憾的是,信在岁月的流逝中不知何时遗失了,几十年里忙于生活和家庭,原卿泉已不知道如何才能联系上张全富。

原卿泉此前还去山西代县的退役军人事务局问过张全富这个人,但是没有找到。“一块儿相处,他是个品德很好的人,很想找到他。”看到头条寻人能帮助寻找战友,他就在后台留言,希望帮他找到张全富。他还说,如果还找不到,自己计划挨个县挨个县去找了。

头条寻人联合头条军事 ,共同发起#老战友,你还好吗#公益项目,将借助技术和平台的力量,寻找失联战友,助力老兵与战友团聚。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体接力寻找失联战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头条寻人诚邀全国各地媒体一起参与到“寻找失联战友媒体志愿服务团 ”中来。

如有失联战友相关线索,欢迎联系头条寻人(邮箱:xunren@toutiao.com;电话:010-83434440、010—83434485),将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核实和后续跟进。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