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感温针怎么调整高度(燃气灶感温针位置太高会怎样)

燃气灶感温针怎么调整高度(燃气灶感温针位置太高会怎样)

首页家电维修燃气灶更新时间:2022-03-24 15:23:22

管路采样吸气式感烟探测系统的设置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又叫空气采样器,就是通过空气采样管把保护区的空气吸入探测器进行分析从而进行火灾的早期预警装置。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系统包括探测器和采样网管,探测器由吸气泵、过滤器、激光探测腔、控制电路、显示电路等组成。

工作原理:吸气泵通过PVC管或钢管所组成的采样管网,从被保护区内连续采集空气样品放入探测器。空气样品经过过滤器组件滤去灰尘颗粒后进入探测腔,探测腔有一个稳定的激光光源。烟雾粒子使激光发生散射,散射光使高灵敏的光接收器产生信号。经过系统分析,完成光电转换。烟雾浓度值及其报警等级由显示器显示出来。主机通过继电器或通讯接口将电信号传送给火灾报警控制中心和集中显示装置,如下:

(一)那么什么场所需要选择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1.具有高速气流的场所

2.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不适宜的大空间、舞台上方、建筑高度超过12m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

3.低温场所

4.需要进行隐蔽探测的场所:仿古建筑为了建筑的美观,或者为了防止人为破坏,需要将探测器进行隐蔽安装。如果安装普通的点型烟感,势必破坏建筑整体风格。而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可以将管路敷设在夹层等不宜察觉之处,从而避免了对视觉美观的破坏。

5.需要进行火灾早期探测的重要场所

6.人员不宜进入的场所:有些场所由于空间狭窄,例如地铁通道格栅等位置,也不方便人员进入,如果安装点型烟感,对于维护保养会造成很大的困难。而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无需频繁的检查及维护,降低了所需的工作量。

7.灰尘比较大的场所,不应选择没有过滤网和管路自清洗功能的管路采样式吸气感烟火灾探测器。

(二)管路采样式吸气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

1.非高灵敏型探测器的采样管网安装高度不应超过16m;高灵敏型探测器的采样管网安装高度可超过16m;采样管网安装高度超过16m时,灵敏度可调的探测器应设置为高灵敏度,且应减小采样管长度和采样孔数量。2.探测器的每个采样孔的保护面积、保护半径,应符合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保护面积、保护半径的要求。

3.一个探测单元的采样管总长不宜超过200m,单管长度不宜超过100m,同一根采样管不应穿越防火分区。采样孔总数不宜超过100个,单管上的采样孔数量不宜超过25个。

提示:1.图中L=L1 L2 L3≤200m,L1、L2、L3≤100m(L:采样管总长,L1、L2、L3:采样管主管的单管长度,L1a:采样管支管的单管长度。)

2.同一根采样管不应穿越防火分区。采样管(L)上采样孔总数不宜超过100个,单管(L1、L2、L3)上的采样孔数量不宜超过25个。

3.计算采样管长度时应包括采样管的水平(图中L1包括L1a)和垂直长度之和。

4.当采样管道采用毛细管布置方式时,毛细管长度不宜超过4m。毛细管可作为采样孔的不同形式与其混合应用,毛细管的最小直径是5mm。

5.吸气管路和采样孔应有明显的火灾探测器标识。

6.有过梁、空间支架的建筑中,采样管路应固定在过梁、空间支架上。

7.当采样管道布置形式为垂直采样时,每2℃温差间隔或3m间隔(取最小者)应设置一个采样孔,采样孔不应背对气流方向。

8.采样管网应按经过确认的设计软件或方法进行设计。通常情况下,采样孔孔径在2mm~5mm之间。

9.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故障信号等信息应传给火灾报警控制器,涉及消防联动控制时,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还应传给消防联动控制器。

通常探测器均安装在现场,因此要求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故障信号等信息应传给火灾报警控制器。探测报警型的管路采样式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设置在没有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场所时,如果有联动需求,可以直接把火灾报警信号传给消防联动控制器。但在设置了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场所,应把火灾报警信号传给火灾报警控制器。

(三)高度大于12m的空间场所管路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1.探测器的采样管宜采用水平和垂直结合的布管方式,并应保证至少有两个采样孔在16m以下,并宜有2个采样孔设置在开窗或通风空调对流层下面1m处。下垂管长度应计入采样管总长度

水平和垂直结合布管方式示意图

注:16m以下两个采样孔可根据现场情况单独设置(见图1),也可和对流层下面1m处的采样孔合用(见图2)

2.可在回风口处设置起辅助报警作用的采样孔。

当高度大于16m时,阴燃火灾烟雾受热分层效应或空调气流的影响,使其不能上升到屋顶位置,此时在垂直位置敷设采用管并在空调对流层下1m处开采样孔,有利于采集空气样本。另一个对抗空调作用的方式是在回风口出布置采样管,这是空气流动的必经之路,在这里开采样孔能更有效的进行探测。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