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AI财经社 唐煜
编辑 | 赵艳秋
“一笔值得的投入”
对于习惯点外卖的都市“懒人”们来说,做菜往往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但现在,只要拥有一台智能蒸烤箱,一个厨房小白能够马上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大菜。
去年双11,美的推出了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智能蒸烤箱,碰一碰就能联网,用手机远程操控,还能自动给用户推荐菜谱。鲜少消费者知道,这每一道菜谱背后,都有一位真正的米其林大厨在幕后操刀。
在美的全球创新中心智能场景实验室,美的微波和清洁事业部产品中心用户生态研究专家周开祺用这台智能烤箱现场制作了一道辣味蒜香排骨。用华为手机碰一碰烤箱上的NFC标志,页面马上就弹出了需要的食材和卡路里指数,他把腌制好的排骨放进去后,烤箱就自动调节最适合排骨的温度和烹饪时间。
在美的,这位90后员工的工作内容有些特殊,和其他研发同事不同,他每天主要就是“教”各种机器做菜。周开祺之前是一名真正的厨师,他曾在国外的米其林餐厅工作过两年。由于国外疫情严重,周开祺去年回国之后加入了美的。疫情期间,各种宅家办公和上网课刺激了大众对于像烤箱这类厨房小家电的需求,周开祺的任务就是把之前的烹饪经验应用在美的的产品上。
这样的一道家常菜,周开祺需要实验多次,把温度、湿度等参数反馈给软件工程师,不断调试机器的性能,才能最终完成一道机器定制的菜谱。针对这款烤箱的60多道菜谱,整个团队一共开发了3-4个月。
类似智能蒸烤箱这样接入了鸿蒙系统的美的产品,在去年双11期间已经有10多款落地。
“鸿蒙系统对用户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入口,它就像美的家居的轻量版,不需要下载App,碰一下就可以弹出控制页面,满足用户一些简单基本的需求,打开和运行的速度会更快。”美的微波和清洁事业部产品中心智能产品开发负责人李煜对AI财经社说。
此前,智能家居碰到的问题,一是联网步骤复杂,只有IT男上马才可以,这造成智能家居的联网率只有15%;二是联网后用不上,家中10个品牌的家电,要下载10个App,注册、登录。如果设备卖出来就和企业断联了,用户关怀、增值服务,包括下一代产品研发的调研全都没法做了。所以,打造极简的联网体验和服务成为痛点。
碰一碰极速配网这个功能看似简单,背后却投入巨大,涉及到产线的改造。为此,双方成立了一个联合项目组,华为派驻了开发人员到美的,大家一起攻克其中的技术难点。
美的厨房和热水事业部应用研究负责人陈浩强介绍,碰一碰需要在产线上增加一个烧录NFC(近距离无线通讯)芯片的过程,还增加了人力和电脑设备在产线进行检测,为的就是保证每台出厂的智能家电都对应一个独一无二的NFC身份证,确保产品的可靠性。一位人士透露,一条产线上增加的研发、人员和设备,加起来至少是几十万元的投入。
“现在智能家电产品已经从以前拼功能,到拼功能 服务 体验 内容,给用户增加这种创新的互动方式,我们认为这笔投入是非常值得的。”美的集团厨房和热水事业部研究院院长李忠华举例说,去年上市的一款搭载了鸿蒙系统的智能热水器,能只在要使用的时候远程操控开启,一年下来能给用户节约1000度电,合计五六百元电费。传统的电热水器售价可能就一两千块,这款智能热水器上虽然价格翻了一倍,但在网上卖到脱销,“这就是用户的声音”。
如今,美的正在全方位全品类拥抱鸿蒙系统。今年4月开始,装有鸿蒙系统的空调、洗衣机、电饭煲、冰箱等200多个SKU都在陆续上市。据了解,华为和美的还将在渠道方面携手,华为线上和线下渠道将销售搭载鸿蒙系统的美的产品。
除了美的,鸿蒙系统如今已经嵌入了包括九阳、老板电器在内的20多家硬件厂商。鸿蒙也在不断拓展边界,从智慧家居向智慧出行、教育、办公、运动健康等领域延伸。
拿出行来说,在鸿蒙 OS 2.0的支持下,手机和手表可以无缝互联,手机使用滴滴打车后,手表会同步网约车的车牌、颜色、距离等动态信息,乘客不用一直盯着手机看,车快到了还会震动提醒一下。目前这类与安卓操作系统差异化的跨设备流转服务,已经有60多项。
今年华为提出的目标是,至少3亿台设备要用上鸿蒙系统,其中2亿是华为自有设备,包括华为手机和华为自有品牌设备,剩下的1亿是生态合作伙伴的设备。
“在历史上曾经惊艳一时的系统非常多,但为什么只有安卓和iOS活下来了,其他都失败了?量少是最重要的原因。根据测算,16%的市场份额是每个操作系统基本的生死线,反推下来,如果能达到3亿台,鸿蒙就能活下来。”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说。
新生者的机会
要达到广泛的市场接受度,如果说把鸿蒙操作系统开发出来是第一步,剩下的99步就是如何建设生态。而杨海松发现,业内对这个新生的操作系统有着实实在在的需求。
2020年9月的HDC大会上,鸿蒙正式开始做生态推广。而从去年年中开始,杨海松走访了几乎国内所有的头部家电企业,跟这些公司的高管一一拜访讨论。
荣电集团董事长侯文明对AI财经社分析,因为家电企业价格战打得太厉害,利润不好。比如,养生壶,2018年卖299元,2019年卖169元,2020年只卖到79元。因此家电企业最有动力借助鸿蒙系统做智能家居这件事。
杨海松发现大家在智能家居上的痛点也很集中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连不上,不会用,留不下。
鸿蒙的“碰一碰”帮助一些家电企业解决了这类问题。杨海松说,九阳高管层反馈,今年推出的九阳破壁机在市场销售之后,联网率提升了4倍,激活率提升了1倍。九阳未来有20多个SKU都会搭载鸿蒙系统。
除了助力家电行业,鸿蒙独有的分布式软总线能力,也在给像京东这样的应用厂商带来价值。经常在直播间购物的人都知道,一个手机屏幕同时挤满主播画面、商品、弹幕三类信息,看起来非常杂乱。
京东用一块智慧屏 手机DIY了一个更简洁的直播间。基于鸿蒙的分布式能力,直播间在智慧屏上被分成了三个页面,中间是主播,左边是弹幕,右边是商品详情,消费者能边玩手机边购物。“京东的诉求很实在,直播的时候如果看一次商品详情,处理一条微信消息,消费者有50%的机率会跳出直播间,这种多设备协同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佳的沉浸式购物,所以京东非常愿意跟我们合作。”杨海松说。
为什么鸿蒙系统能进入这么多不同类型的设备?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总裁王成录曾用“活字印刷”来解释,鸿蒙系统被解耦成了上万个模块,一个个模块就相当于一个单字字模,这些模块可以根据需求排列组合。鸿蒙系统也就能可大可小,既能组成大系统,进入复杂设备,也能形成小系统,跑在简单设备上。这种弹性的部署方式,就像让不同品牌、不同品类的家电们都能说“鸿蒙”这同一种语言。
在这种架构设计下,相比安卓鸿蒙的体量也会更轻,系统装安卓至少需要1G内存。鸿蒙最小只需要128KB内存。安卓需要4个核的CPU,鸿蒙1个就够了。
鸿蒙设备的成本也会更便宜。深圳睿视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安宝告诉AI财经社,一个同样的设备,鸿蒙可能比安卓的成本要少一半甚至更多。比如,市面上一个微信支付硬件,安卓设备至少要1000多元,鸿蒙可能只有三四百元。“安卓设备已经挣不到钱,鸿蒙让我们有利润空间。”
但鸿蒙的生态建设仍面临挑战。
从几年前开始,一些头部家电企业就已经在建立自己的IoT生态,为什么要接受鸿蒙这个外来者?在与一些家电企业高管熟悉后,对方也会直来直去地问杨海松:“这个生态是你的还是我的?这些用户和数据是你的还是我的?”
这些质疑源自对商业的基本考量,也因为之前华为一些做产品的思路。“以前华为进入一个行业,从螺丝钉到最上面都要做到最好,这种追求经常会让伙伴跟不上,后来华为干脆自己做产品,自己赚钱。但做生态不能这样,要先想想怎么让合作伙伴赚到钱。”
杨海松对AI财经社说,这种自身意识的转变是他们在做鸿蒙生态时面临的一大挑战。大中小企业能力参差不齐,大家对于技术、商业和合作的理解都不同,这要求团队在沟通时不断地切换频道,但这个挑战很大,华为包括国内的企业都缺少做生态的DNA,目前华为内部还在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
面对这些拷问,华为内部也划定了明确的合作边界,数据和用户都是合作伙伴的,华为只赚卖产品的渠道费和联合运营产品的分成。目前鸿蒙主要是免费的开源版本,对技术支持有更高要求的合作伙伴也可以购买商业发行版。但出于成本考虑,这部分华为并不会放量。
另一大挑战则是时间。3亿台设备的目标,相当于鸿蒙要用1年的时间走完别的操作系统5年走的路。如今,移动互联网处于转型期,谷歌、苹果都在瞄准着IoT,“留给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时间不多了,如果这一两年我们没有什么起色,那下一个根的能力还在别人手里,中国移动互联网将错失下一个10年。”杨海松说。
“根”的力量和“为国育才”
为什么华为要推出鸿蒙?一年前,很多人认为答案是为了不被谷歌卡住脖子。对于鸿蒙到底是什么,一些人认为就是安卓或者iOS的简单替代。实际上,鸿蒙从2016年就开始开发,瞄准的是万物互联。移动互联网正迈向新时代,这是布局底层基石技术的好时机。
杨海松用一张图形象展示了中国基础软件的残酷现状:从芯片-编程语言-数据库-编译器-操作系统-上层应用,欧美国家是一个非常健壮均匀的柱形,反观中国,则是一个残缺的倒三角,仅有应用层发展繁荣,到目前都没有自己的编程语言,相当于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这不仅造成中国的数据资产暴露在危险之中,也导致中国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只能用海量销售来换取有限利润。
而华为正在建立“根”的能力。中国只有掌握了“根”,未来才能把数据权、商业和技术定义权,都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
鸿蒙如果要起到根的作用,除了进入更多设备,华为今年也计划要联合所有的纵向产业链合作伙伴,包括芯片、模组、解决方案供应商,包括品牌厂家和服务商一起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要让鸿蒙成为国产软件真正的“根”,除了软硬件的生态推广,还离不开对于人才的培育和吸引。
对于中国缺“根”之痛,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教师赵小刚也深有体会。今年2月,他推动在武汉大学开设了首个鸿蒙系统移动程序设计课程。
教了10多年的移动编程课,赵小刚一直是基于国外的移动操作系统,做编程也用的是国外的开发工具。长期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们对“国外的东西都高看一眼”,却对国产软硬件不太信任。鸿蒙刚推出时,他向学生们提起有这样一个国产操作系统,很多学生都并不看好。
“我们强调‘为国育才’。”赵小刚说,“只有打造适合国产软件发展和繁荣稳定的生态圈,国产软件才能逐渐壮大。”在去年的HDC大会上听到鸿蒙的思路后,他想如果把鸿蒙作为一堂选修课开起来,能够改变一些学生的想法,培养更多的新生开发者。尤其是鸿蒙并不仅仅是一个移动操作系统,而是为物联网量身打造的。而如今在校学生,毕业后正面临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
目前有30多名大二学生在学习鸿蒙课程,课上不只是讲理论,赵小刚向华为方面要来了样机,给学生们展示鸿蒙各种分布式的应用。教课2个多月以来,他的感触是,学生们对国产软件天然的不信任在慢慢地消解。和湖北省一些高校老师交流下来,大家也想在学校里面开设这样的HarmonyOS编程课。
还在发力阶段的鸿蒙,在开发工具的丰富性和稳定性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赵小刚认为,如果鸿蒙能把市场发展好,将来学生毕业时可以在公司找到比较合适的开发岗位,或者运用所学的知识做软件体系的创新创业。
“鸿蒙现在影响的只是一小部分,随着生态的推广,会影响更多的人。这将是中国自主软件一个好的开端。”赵小刚说。
开发者是支撑鸿蒙生态的一大中坚人才。2020年的HDC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宣布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开源,开发者将获得模拟器、SDK包以及IDE工具,2020年底首先对国内开发者发布针对智能手机的HarmonyOS Beta版本。
杨海松说,华为还将和机构一起发布鸿蒙开发者相关的技术认证和培训。同时也会不断完善软件工程和工具的能力,让广大的开发者能够快速高效地接入生态,一起将鸿蒙打造成更有生命力的操作系统。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