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热水器为什么会轰轰的声音(燃气热水器声音轰轰的响)

燃气热水器为什么会轰轰的声音(燃气热水器声音轰轰的响)

首页家电维修热水器更新时间:2022-03-06 19:37:28

夏一丹 | 作者

朴素的树、如欢 | 编辑

gugulethu ndlalani | 图源

伊凡是一个千万富翁,养了五匹马,住着大别墅,家中挂满了名画;

大卫则靠打零工度日,住在一辆破旧的房车里,连洗手间都没有。

反差如此之大的两个人,竟是一对亲兄弟。

是什么让这两兄弟活成了两个极端?

英国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带着好奇,来了一波变形计式的安排:

在对方的陪伴下,兄弟俩相互体验对方的生活8天。

今天,壹心理就跟着剧组和你聊聊:富哥哥,穷弟弟

“你让我感觉自己很穷,就是你的错”

住进伊凡豪宅的第一天,大卫就和哥哥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起因是当节目组问起“这么多年来,哥哥帮衬弟弟的花费是多少”,哥哥坦言“不到十万”。

这让弟弟非常愤怒,质问哥哥为自己花了什么钱,并追究起买船的事:

“虽然我不是很需要,可是你答应了给我买一艘船,但你并没有买!”

“你给我道歉!”

“你这是在玩弄我,你太过分了!”

火力十足,咄咄逼人。

哥哥试图解释,可弟弟没给他机会,来了个三连紧急问:

“你买了吗?你买了吗?你买了吗?”

直接阻断他。

面对弟弟的爆发,哥哥冷静地承认“是的,我没有买。”

并且解释原因:“那个大船要拆成20个部分才能运回来,光运费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但弟弟还是扬着下巴言辞激烈:“我才不要听什么理由,我就知道结果是你没买,虽然你从来不说你富有,但你却让我感觉到自己很穷,我就是不舒服,我不舒服就是你的错……”

很明显,两个人的做事风格大相径庭。

哥哥不断付出,当弟弟生病、欠债时,都是他暗中资助;

弟弟穷困潦倒,但并不懂得反思,理所当然地依靠着哥哥,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情绪大爆炸,完全就是个任性的小孩

接下来,按照节目组的安排,哥哥也要去弟弟那里生活8天。

第一天,弟弟说上午十点,自己有个新书发布会。

哥哥一大早就准备好了,可直到午后,弟弟才出现,足足迟到三个小时

而所谓的新书发布会,其实就是在街边摆个小摊卖书。

结果,一本也没有卖出去。

伊凡对弟弟很担心,希望他安稳下来,总是说“你怎么不找个工作”。

弟弟则认为在底层待着更舒服,讽刺哥哥是“虚伪的资本家”。

显然,除了财富、地位,俩人价值观也有着巨大的鸿沟。

如果不是因为血缘,估计早已成了陌路。

父母的偏爱可能是无意的,

但对孩子的影响却很关键

其实,两个人的不同,早在童年时期就出现了。

虽然只差了一岁,但很明显,这个家庭更偏爱弟弟。

哥哥8岁起就帮别人遛狗、修剪草坪,早上去送报纸,晚上到超市打工。

而弟弟却不用做任何事情,可以睡懒觉,理所当然地吃着妈妈做的早餐。

即使弟弟破坏学校的公物,卖小黄书买烟,妈妈也说:他总爱搞一些恶作剧

同样是亲儿子,为什么对待的差别这么大呢?

纪录片里并没有给出答案。

但一个有类似经历的朋友,给了我一个解释:

父母也有自己的情感需要”

如果一个孩子能让父母更省心、更被认可等等,那偏爱就不自觉地就发生了。

对父母来说,可能是无意识的行为,但对孩子来说,却是灾难

《富哥哥,穷弟弟》里,伊凡21岁就赚到100万英镑,之后扩大到2千万英磅;

而大卫,选择了随心所欲的“自由”和“真实”。

房产经纪人、老师、木偶戏演员、咖啡师、政治活动家、糖果销售员……全部当了个遍,却一直生活在边缘状态,流离失所。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黛安娜.鲍姆林德研究了一百多个家庭,将养育方式分成了四种:

放纵型权威型忽视型专断型

每种教养方式对孩子都有着不一样的影响。

比如,放纵型家长常见特征是积极响应,低要求,这类家长通常会避免冲突默许孩子们的要求。

而忽视型家长常见特征是低回应性,低要求,很少会参与到孩子的事情中且几乎不约束他们的孩子。

显然,父母对伊凡是忽视的,对大卫却是放纵的。

富有,

并不能掩盖他对母爱的渴望

相信看过纪录片的人,都会羡慕伊凡,然后视大卫的溺爱型养育为禁区。

但事实上,伊凡成功的光芒,也没有完全遮盖他内在的缺失

他是这样描述童年的:

“我小的时候过得挺糟糕的,由于一些原因,大卫和父亲、继父的关系更好,我经常嫉妒他,因为他小时候过得要稍微轻松一些。”

缺乏安全感是我想有所成就的主要推动因素”。

很难想象,一个8岁的孩子,就决定一切靠自己。

他的勤劳上进,更像是自保,为了得到多一点关注。

如今的他,即使非常富有了,他依然重复着童年时的生活模式

纪录片并没有展开的一个细节是,哥哥也曾经酒精成瘾,只是戒酒成功了。

他未尝不渴望放松,但不安全感让他将掌控自己的命运放在第一位,并将内心的失落和孤单藏起来。

他赚到了钱,可这不代表他的焦虑和恐惧消失了

节目中,弟弟穿的一件夹克,只在一瞬间就戳破了伊凡内心的脆弱。

起初,伊凡只是礼貌性地寒暄:“你看起来很不错,是新买的夹克吗?”

而大卫非常自然地告诉哥哥:“这是妈妈给我买的。”

伊凡刹那间被点燃了:“你要不要先去洗个澡?或者说,你这周洗过澡了吗?”

两句话扔出来后,直接抱着孩子哈哈笑着走开了,留下弟弟笑容僵硬在脸上,尴尬又失落。

哥哥如此反应,其实并不难理解。

因为,即便他从小就自力更生,依旧没得到过妈妈的奖励,没感受过妈妈的欣赏。

相反,弟弟生病了,欠钱了,妈妈会找他一起解决。

他为弟弟付了那么多钱,但还得保护大卫的自尊。

当伊凡和妈妈谈起弟弟的现状,妈妈还是说:“我觉得他没什么恶意,我只是觉得你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给他。”

一边是习惯性地维护弟弟,另一边自然而然地“消费”哥哥。

在妈妈面前,伊凡永远是被忽视的那一个。

在片子的末尾,伊凡也还在表达:“他到处炫耀他的小西装和他拥有的一切。”

妈妈的爱,才是哥哥最深的痛。

敢于承担责任的孩子,

应该得到陪伴与欣赏

虽然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命运的影响不是百分之百,但作为孩子,感受到父母失衡的态度时,很难不觉得受伤。

如果你还在为原生家庭困扰,可以试着先把对父母的那份期待拿回来。

你希望父母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自己。

接着,有力地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一切决定,都要以过好自己为基准。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那么,可以借鉴的是:

养育孩子,首先要教会孩子自立。

人生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不能预判孩子未来是成为歌唱家还是科学家,学霸还是学渣。

但责任心与自立性,始终是立身之本。

目标确定之后,就是长程的养育与陪伴,这需要父母做更多的事情:

a. 父母要有边界意识。

边界意识,也可以理解为关系角度,即: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再小的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

比较弱小,不代表其独立性的缺失。

当孩子渐渐成长,要承担的责任也要递增。

就像是大卫,就是因为一开始的溺爱,导致其即便是长大了,依旧习惯性地逃避责任,保持了一个“婴儿”的状态。

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连接,在合适的范围和框架之下,孩子承担责任,是会得到陪伴与欣赏的。

说白了,就是活一起干,玩一起玩既承担责任,也享受生活

而不是像伊凡一样,懂事的结果反而是被忽视。

b. 及时给予正向回应。

曾经问一个朋友,怎么形容“家”的感觉,她想了想说:

就是,每一次,当我从外面回到家里,我妈都在家里等着我,即使她有事没在家里,但她会留纸条或给我留好吃的,让我知道她有在等我。

朋友的习惯是,一回到家,就会把自己的经历见闻牢骚抱怨不停地说。

而不管她说啥,她妈妈都听着,有时,抽油烟机在轰轰作响,妈妈都会关掉烟机扬着铲子探出头来喊道“我听到你说的啦!”

“那样的时候,我就会觉得,我真的好幸福!”

因为,妈妈是随时在的;即使有自己的事要忙,也会分出精力来听;听完了之后,会给到一个确认“我收到”或是“我没有收到”。

这就是正向回应的力量。

这也代表着:我被重视,我被关注,我是值得的

c. 父母需要一些情感弹性

当父母真的不太容易。

看起来不过是简单的几个原则,但实施起来,却困难多多。

比如:既怕造成了情感忽视,又怕导致了溺爱,到底要踩在哪个地带?

确实,每当涉及到教育方式,从来不会有标准的答案,养育孩子需要一些原则,但执行的过程中,也要有一些弹性。

父母不可能也没必要,对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需求都完全满足。

但要记着,时刻保持尊重和接纳。

比如,在延迟满足或拒绝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仍然可以保持着尊重和关怀,是不是能记得兑现承诺。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经说过: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

愿世间每一个灵魂,都能得到恰当的爱,成为最好的自己。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作者简介:夏一丹,个体、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师,福建省作协会员。有限生命里相遇最好的自己。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