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文件消毒柜出售(漯河文件消毒柜价格)

漯河文件消毒柜出售(漯河文件消毒柜价格)

首页家电维修消毒柜更新时间:2022-04-14 15:53:21

省委书记楼阳生多次强调切实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作,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漯河市创新方式方法,推进普惠儿童福利制度改革,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合力,关心关爱儿童茁壮成长,关爱儿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得到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高度评价和点赞——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卢松通讯员郭素娟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儿童工作,对新时代儿童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关心关爱儿童茁壮成长。

秋季新学期开学,漯河市民政局协调公益基金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捐赠助学金;周末假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看望慰问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在各乡镇儿童之家,儿童福利主任和社工举办活动呵护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作为全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五个地级试点市之一,漯河市按照“适度普惠、分层推进、分类立标、分地立制、分标施保”的原则,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政策及时落实、保护及时到位”为目标,抓举措、强推动,搭建了四级儿童福利服务网络基本框架,较好地实现了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工作有完善政策保障、有机构办事、有钱干事、有人做事、有场所服务,形成了儿童福利服务社会化的生动局面。

搭建三类平台 孩子脸上露笑容

漯河市社会福利院儿童养育楼二楼婴幼儿部,住着20多个宝宝。38岁的福利院康复师苑栋从消毒柜取出奶瓶、冲奶粉、抱起婴儿、把奶嘴放到小家伙嘴里,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只要在福利院,我都会抱着孩子们,这是感知孩子情绪的最直接方式,也能更好地向孩子们传递温暖和爱心。”苑栋说。

漯河市社会福利院目前有150名孤残儿童,大都是残疾或患病儿童,主要是脑瘫、唐氏综合征,还有智力和肢体残疾。苑栋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进行精心养护,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顾。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趋紧,今年8月份漯河市社会福利院实行封闭式管理,孩子们在老师和护理员妈妈的爱心陪伴下,生活多姿多彩,快乐丝毫不减。工作人员每天会对生活和教学区域进行清洁卫生和开窗通风,定时定点对室内外进行全面消毒消杀工作;特教老师通过观看视频、详细讲解、动手操作等形式,指导孩子们正确佩戴口罩和学习七部洗手法;护理员妈妈每天清洗晾晒衣服和被褥,为孩子们准备丰富的三餐两点,还组织孩子们在活动室游戏玩耍……

“不管哪个孩子,我们都不放弃。每天用爱心陪伴,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温馨的大家庭环境,让孤残儿童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漯河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张丽说。

漯河市近年来出台多个文件,采取养、治、教、康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全力建好儿童福利机构。同时,探索“智慧型”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推进市儿童福利机构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专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省民政厅调研组到漯河市社会福利院走访后评价:“这里的孩子生活很幸福,脸上的笑容最真诚。”

临颍县固厢乡七里南村儿童之家设在村委大院内,村妇联主席李会玲兼任村儿童主任。下午5时她会准时开门,迎接放学归来的孩子们。“这里不仅是全村20个留守儿童的游乐场,也是家长们的温馨家园。”李会玲说,“我们策划了亲子娱乐活动,开展家风教育,让家长与孩子充分互动,双方都能享受更多亲情温暖。”

漯河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有4万余人,困境儿童有5000人。近年来,漯河市把“儿童之家”建设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先后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用于建设和运行。截至去年年底,漯河市已建设儿童之家723个,覆盖了全市76%的乡镇(街道)。

“儿童之家”发挥宣传教育、救助帮扶、文体娱乐、权益保护作用,逐渐成为守护农村娃健康成长的“快乐之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乡镇社工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各种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游艺活动、夏令营活动等,让农村留守儿童的童年生活更美好。”漯河市民政局局长戴友良说。

着力建好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全力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漯河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督促各县区全部成立领导小组。加快建设市级新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同时,对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进行改造,全心全意照顾好中心内未成年人的生活。加大对救助返乡及家庭困难的流浪儿童的源头干预力度,努力拓展安置渠道。

此外,漯河市大力支持特殊儿童教育机构发展。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设立了民非性质的郾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聋儿语言训练小学及初中,实行“语言训练、文化课程、特长技术培训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累计成功教育听障、智障、自闭症儿童2000余人,在团中央、民政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奖。

漯河市精心搭建的儿童福利院、儿童之家、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三类平台,为全市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筑牢了坚固防线。今年6月23日至25日,民政部调研组到漯河走访调研后,对漯河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构筑四级服务网络 为儿童提供全方位保障

每周给关注关爱的孩子打一次电话或者发一次短信,每个季度给孩子做一次专业的心理疏导,一年分地域或年龄段至少开展2次小组活动,每年到孤儿家中探访2次……7月1日,由漯河市民政局主办,漯河市卫健委、计生协协办,漯河市三铭吾公益中心承办的计生特殊家庭与散居孤儿互补互助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全力为散居孤儿提供精神层面的帮扶。

“圆梦一家亲”,特殊的爱给特别的你。漯河市有200多名7至18岁的散居孤儿,这些孩子没有一个完整的家,生活中缺乏关爱和理解。漯河市发挥70余名计生特殊家庭志愿者的作用,关爱这些特殊的孩子,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同时,也让计生特殊家庭与孤儿彼此温暖、让爱延续。

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儿童服务(保护)机构和服务(保护)人员。漯河市采取政府牵头抓规划、乡镇(街道)抓督导、村(社区)抓落实、儿童家庭抓监护等措施,明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家庭儿童保障工作职责,织密未成年人保障网。

同时,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政策法规,形成了从各级政府到普通群众,从民政部门到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关注儿童的良好社会环境,构建起政府、社会、机构、志愿者四位一体的关爱网络。

顺应经济社会共享发展的时代大势,漯河市明确了试点改革目标,完善了儿童福利政策体系,建立了惠及不同类型儿童的补贴制度,加强了儿童服务机构的布局和建设,护航未成年人健康幸福成长。

——明确适度普惠的原则。漯河市按照“儿童适度福利受惠由点到面、保障对象由少到多、福利标准由低到高、解决儿童问题由标到本”的试点思路,确定按照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普通儿童的顺序,实施分类保障,逐步扩大儿童福利覆盖范围,扩充福利种类,提高保障水平,最终让全市60万儿童都能经常性享受到适度的福利保障和关爱服务。

——建立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漯河市民政局与市综治办、法院、检察院、教育局、公安局、财政局和卫健委联合下发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方案,与市文明办、教育局、卫健委、团市委和妇联联合下发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基本建立了由市到县区、乡镇(街道)、城乡社区纵向到底,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协同参与的儿童福利、儿童保护网络,形成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政策及时落实、服务及时到位的经常化工作体系。

——提供全方位保障。漯河市通过完善生活保障政策、医疗康复政策、教育保障政策,落实住房保障政策、制定资金保障政策等,从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方面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近年来,漯河市链接各方资源,凝聚社会合力,呵护少年儿童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享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和保护。

打造四支队伍 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今年8月份以来,漯河市60个乡镇(街道)社工站相继建成,全市提前两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在沙澧大地,基层社工通过扎根乡镇(街道)、深入村(居)、切实了解辖区内服务对象需求,广泛链接乡镇(街道)、村(居),辖区内的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等资源,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为城乡村(居)群众提供各种专业服务,受到了村(居)群众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结合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由社工机构同步承接‘儿童之家’项目运行,在原有1 1(儿童主任 志愿者)管理模式基础上,形成1 1 1(社工 儿童主任 志愿者)新型的保障模式。”漯河市民政局局长戴友良介绍,这样一方面便于社工机构合理调配、节约资源开展服务;另一方面有利于做好“儿童之家”物品监管、提升专业工作技能、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等工作。

在培育壮大社工站的同时,漯河市民政局印发《漯河市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工作方案》,按照“双站同建共享”的思路,依托60个乡镇(街道)社工站,成立了60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与乡镇(街道)社工站同时挂牌投入运行,服务场所与乡镇(街道)社工站共享,配备了站长、副站长、专职工作人员、志愿者等驻站工作队伍,建立了场所、服务、人员、档案、应急等管理制度和联席会议、服务评估和沟通汇报等工作机制,结合各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际情况,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开展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网络保护、司法保护等服务。

在漯河,从事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的队伍在逐步壮大。漯河市民政局设立儿童福利科,县区民政部门有专人从事这项工作;每个乡镇街道购买两名专业社工与乡镇街道民政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工作,成为儿童工作的中坚力量;每个城乡社区明确一名“两委”成员或妇联主席担任儿童福利主任(民政协理信息员),并为每个社区向社会特别是中小学校招募一名儿童关爱服务志愿人员;为全体志愿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制定志愿者表彰奖励办法,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儿童工作的积极性。

“市县区民政局儿童福利管理服务队伍、乡镇民政所儿童福利督导员和专业社工队伍、村级儿童福利主任队伍、儿童关爱服务志愿者服务队伍”,漯河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四支队伍,扩大了社会参与面,凝聚了更多力量护航全市儿童茁壮成长。目前,漯河市近2800人的儿童福利、儿童保护队伍,确保了全市儿童福利和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有序开展,成效明显。

有了坚强队伍保障,漯河市民政部门创新开展“乐动乡村”志愿服务音乐教学活动、“衣旧有爱、暖冬行动”、“家长就地过年,儿童就地快乐”活动、“微心愿”征集活动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呵护更多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今年5月30日,在舞阳县举行漯河市第二届“六一儿童节点亮微心愿”对接发放仪式,为152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实现了微心愿。据统计,漯河市“儿童之家”项目实施以来,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和儿童福利主任累计开展各类关爱活动4万余场,使包括孤儿、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和正常儿童在内的32万名儿童受益。

编辑:漯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