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洋废旧洗衣机拆解价值(回收滚筒洗衣机拆解价值)

三洋废旧洗衣机拆解价值(回收滚筒洗衣机拆解价值)

首页家电维修洗衣机更新时间:2022-03-07 07:32:28

很多人对于三洋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台收录机,曾经风靡全国的迪斯科,让很多年轻人提着一台收录机在公园跳舞,三洋可以说就是那一代人的青春。

同样印象深刻的还有“三洋妹”,1983年,深圳蛇口引进第一家日本独资企业,三洋电机(蛇口)有限公司,成为当时蛇口的重要经济支柱,很多八十年代来深圳打工的年轻人,第一站就是三洋,那时每逢上下班时间,成群结队的自行车队行走在马路上,形成了一道特有的风景,由于年轻女性居多,她们有一个响彻全国的称呼——“三洋妹”。

可见三洋在中国的影响有多大,但这种影响最终定格在了20世纪。

八九十年代的“三洋妹”

三洋的崛起

出生在日本兵库县的井植清共育有五个女儿和三个儿子,其中二女儿就嫁给了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凭借这层关系,他的三个儿子也成功进入松下工作,他们就是后来三洋的创立者:井植岁男、井植祐郞、井植熏。而三洋的故事,也注定和松下密不可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盟军接管,曾经为日本生产过大量军需用品的松下被下达了A级驱逐令,松下的大部分业务被要求解散,松下也被迫裁员1万多人,主要负责人则被迫离职,身为创始人的松下幸之助就在其中,但为了给松下留下一线生机,小舅子井植岁男主动承担了战争的一切责任,最终井植岁男被开除,松下幸之助才得以回归松下。1947年,离开松下的井植岁男创立三洋,寓意三个海洋,立志要将产品销往全世界,业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此后的三洋确实也做到了这一点,后来井植熏和井植祐郞也加入了三洋,三洋的传奇就此开始拉开帷幕。

为了答谢井植岁男替自己背下黑锅,松下幸之助将自行车灯交给了三洋生产,三洋得以渡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不过光有业务还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寻找一个拳头产品成为接下来的重中之重。当时日本的收音机开始流行,但由于政府征收30%的高税,使得价格高昂的收音机在日本的普及率并不高,井植兄弟意识到只要降低成本,必定能够打开市场。

当时的日本收音机都是木质外壳,由于手工制作产能很低,导致收音机成本高,当时日本的塑料工业正好开始兴盛,三洋率先采用了成本更低的塑料外壳,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1952年,三洋第一台SS-52型收音机面世,以低于同行的价格在市场一炮而红,第二年销量就达到15万多台,市场占有率跃居国内第二,仅次于松下。

三洋的logo

接下来的三洋更是开启了突飞猛进的扩张,涉足洗衣机、电视、冰箱、空调等各种家电,几乎囊括了家电的方方面面,还成为全球最大的数码相机和电池(OEM)制造商,一时风光无限,这背后是日本经济快速崛起的几十年,但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就让三洋开始走向了滑坡。

三洋的败退

当时因为三洋受不了日本卖场的高昂进场费问题,和渠道的矛盾越积越深,最后一气之下开始自建渠道,和卖场打起了价格战,这情形就类似当年格力退出国美一样,只不过格力没有跟国美打价格战。

为了降低成本,三洋将洗衣机和冰箱的部分生产交给了中国的海尔,在三洋的技术支持下,虽然海尔生产的质量并不差,但在日本消费者看来,90年代的中国制造仍然是低质的代名词,这也让三洋在国内披上了便宜货的标签,国内地位大打折扣。

和松下日立等日系品牌对技术的盲目崇拜相比,三洋的市场策略显然是接地气的,但对技术的认识又显得过于目光短浅,没有认清自己的技术短板,却一味陷入了价格的泥潭,走出了又一条日系家电失败的路子。

在家电行业失意的三洋,为此开始了向半导体产业转型,不过由于日本IT泡沫的崩溃,三洋的投资也打了水漂,更让三洋崩溃的是,2004年日本新泻大地震,让三洋的半导体工厂受损严重,造成500亿日元的损失,令三洋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这也成为三洋走向衰败的导火索。

三洋标志性建筑:太阳能电池科学馆

为了挽救危机中的三洋,井植家族引入了美国高盛、日本三井住友和大和证券的援助,不过资本的目的是想着赚快钱,这和经营者重建三洋的目的背道而驰,原以为的救命稻草成了引狼入室,双方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内斗。在这期间,三洋出售了大部分业务,其中就包括冰箱业务卖给了中国海尔,金融业务卖给了美国通用,手机业务卖给了日本京瓷,2007年,因为陷入财务造假风波,失去控制权的最后一任社长井植敏雅被资本踢出了三洋,创建并统治了三洋电机60年之久的井植家族彻底告别了三洋的历史舞台,这样的故事在雷士照明身上也一样上演过。

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助你披荆斩棘,也可以反过来成为你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三洋也成了资本手中的烫手山芋,急于套现的投资机构,最终将三洋以5600亿日元的价格卖给了松下,兜兜转转,从松下出来的三洋,最终又回到了松下的怀抱。而三洋的家电业务因为和松下高度重合,除了保留核心的电池业务,其余大部分业务也不可避免地被转让出售,一代名门三洋就此落下帷幕。

失败的总结

相比于日本其他百年家电巨头,1947年出生的三洋算是一个晚辈,但它却在短时间内创造了辉煌的业绩,鼎盛时期,员工人数一度达到10万人,这都得益于三洋早期领先他人的开拓创新,从第一台塑料机身收音机,到第一台洗衣机,到第一台数字录像摄像机……三洋早期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创新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崛起,但此后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三洋也陷入了大企业病,没有拿得出手的核心产品,疲于应对价格战,在市场竞争中迷失了自己,人们对三洋的认识,依然停留在那台收音机和洗衣机上,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败。

有人将三洋的衰败归于三洋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足,也有人将三洋的衰败归于资本的扼杀,还有人将三洋的衰败归于日本经济的衰落……三洋因何而衰可能已经不再重要,但它衰败背后对于国产家电的未来有何启示,这才是应该重视的,不能顺应时代乘风破浪,就注定了被时代浪潮淹没的结局。

三洋成于时代,最终又被时代抛弃,而三洋却将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于那场地震,到最后都没认识到自己失败的问题,这或许才是最大的根源。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