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变频神童洗衣机操作步骤视频(海尔变频神童洗衣机怎么拆开)

海尔变频神童洗衣机操作步骤视频(海尔变频神童洗衣机怎么拆开)

首页家电维修洗衣机更新时间:2022-03-08 13:29:43

我叫@科技袁人袁岚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以前只是中科大的副研究员,最近我的身份又增加了两个,一个是科大科技传播系的副主任,另一个是中国科学院跟科大共建的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近年来我的大部分精力放在科普方面,前几年主要是写文章,这两年我做了个视频节目,在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有286万粉丝,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通过视频认识我。

有网友觉得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科普上很“可惜”。我觉得科研和科普都很重要。科学是一个共同体,整个人类社会几千万的人在从事科学事业。不断向公众宣传科学,吸引更多人对科学感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使命。所以搞科学研究的同事,对我做科普也都非常支持。

天才往事

回想起来,做科普其实跟父母有挺大的关系。我妈是初中英语老师,我爸本来是当兵的,他工作的同时不懈地自学,上了很多函授、刊授的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退休时,他的职务居然是副教授。这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让我知道一个人通过奋斗,是完全可以改变命运的。因为他们的缘故,知识普及对我来说几乎是一种本能。

我小学一年级是7岁上的,学完拼音之后发现没什么可学的,父母就跟校长说让我去二年级试试。二年级待了20天,三年级学完第一学期,第一学年结束,我上了四年级。上初中前我只认识26个字母,单词完全没学过。跳级到初一,我妈教了我一暑假英语,回来后通过考试,直接就上初二了。

因为这些原因,周围人从小就把我看成是一个超常儿童或者神童。这其实会造成一个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人们很容易有一种偏见,“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神童将来必然是“伤仲永”。我那时就尽量把这种看法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我对数学、物理、化学都非常感兴趣,高考时希望选择一个数理化并重的专业。全国只有中科大的化学物理系是这样,我就14岁考上了中科大。我在中科大读了9年,23岁拿到博士学位。然后到美国去做了三年博士后,分别在卡纳尔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28岁回来工作。

读研究生时我就在网上写一些文章,正式开始做科普是2015年3月。那时中科大潘建伟研究组在量子瞬间传输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大家都看得很嗨,但具体的技术问题全都不懂。 我读过这方面的文献,知道这个技术的专业名称是“多个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这不是神话,是真实的技术。我调研了资料,又采访了那边的同事,写出了我第一篇正经的科普文章。

当时我微博粉丝还不到8000人,文章发出来后,被2000多人转发了。很多大V因为这篇文章关注了我,我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对硬核的科普感兴趣。我觉得这是相当有社会价值的事。

走上科普路

现在我面对公众,是因为我认为自己可以向社会呼吁一些事情,或者向公众传达一些知识和价值观了,希望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

后来我发现,科普这个事情可以做,而且很适合我来做。因为我对知识的广度非常有兴趣,最大的兴趣是理解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行的。 科学研究需要在一个领域钻得很深,必须牺牲一些时间,不能花太多时间去了解其他领域的东西,但科普更注重知识的广度。

那之后我经常写一些科普文章。2017年有人找我做了一期节目。节目上线之后,我发现视频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途径,它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科学的受众,我也很高兴把这个事情做下去。 后来我开始专门在西瓜视频上更新。

去年疫情发生后,对所有人都是一个冲击,让很多人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一开始我拍了个很短的科普视频,讲我们应该保持镇定,相信科学。本来觉得之后就不需要去讲什么了,但疫情远不是三五天能够过去的,是一个长期战斗。

很快我们就发现要频繁更新,要赶快去学习、去看资料、请教专家。上半年有段时间我更新得特别频繁,甚至每天出一个视频,这是特殊时期的应急性科普,算是一种社会责任。中国抗击疫情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的胜利,我们是用了一个最科学的方法来打赢了这场战争。

去年7月,我在知乎上见到了一个非常不礼貌的提问,说袁岚峰作为曾经的天才神童,如今也只是在做“简单”的科普,这难道不是一种伤仲永吗?其实科学和科普同样重要。

经历过这一年之后,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包括整个社会环境产生了一些变化,让很多人意识到,科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相信他们也会越来越知道科普的重要性。

点击观看西瓜视频系列短片《回答》,听袁岚峰讲述他的故事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