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滚筒洗衣机解锁(创维滚筒洗衣机如何强制打开门锁)

创维滚筒洗衣机解锁(创维滚筒洗衣机如何强制打开门锁)

首页家电维修洗衣机更新时间:2021-12-16 06:40:30

【太平洋汽车网 行业频道】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大时代,互联网科技、房地产、家电等企业造车不足为奇,汽车的功能和玩法也越来越多。比如说小鹏G3的车顶摄像头拍照、零跑S01的静脉识别开锁……

不久前,“家电大王”黄宏生推出的创维EV6更是可以检测血压、催眠等等,连长城汽车也研发出车内的胶原蛋白吹风。当汽车玩起养生美容概念,是实用主义,还只是一个个噱头?

当汽车玩起“养生”概念

创维汽车的前身是由黄宏生创立的天美汽车,该品牌在2020年发布了首款量产车型天美ET5,只可惜全年只卖了几百台,于是今年改名为创维汽车,借“创维”的名声为品牌造势。

创维EV6就是由天美ET5改名而来,售价15.28-19.88万元,光从外观来看,这还真的是一辆平平无奇的纯电SUV,但车内却“大有文章”。

比如,创维EV6通过拍照就能监测血压、心率等人体健康数据。

对于测心率血压这些功能,其实大家也不陌生了,现在市面上几百块的智能手表都标配了这些功能,但汽车能测血压、心率相信你跟我一样也是第一次听。

跟手表等智能终端需要贴身穿戴不一样,创维EV6采用的是非接触式传感技术,通过摄像头拍照,再利用人工智能光谱科学算法,来评估用户生命特征。

测血压、心率这些功能只是基操,创维EV6还非常关心打工人的睡眠问题。

比如,通过智能脑电波催眠眼罩,引入脑机接口技术,根据脑电波自动生成助眠音乐,实时改变音乐参数,逐步诱导大脑频率进入θ波段(又称修复波,一般出现于极度放松时),使人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比如,记录睡眠状况,包括记录深度睡眠或浅度睡眠,生成分析报告提醒用户如何改善。

再如,主驾驶位可以一键躺平,座椅瞬间变成睡椅。

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仔细想想大部分人肯定也不会为了“睡眠功能”、“测血压”而买一台车,几百块的华为、小米手表它们不香吗?谁又会奔着这些功能去特意买一台车?

不过也有一类人群非常适合创维EV6,就是天天泡枸杞的养生群体,要不就是跑滴滴的司机。

创维的创始人黄宏生也说了创维汽车的差异化优势就是健康,创维EV6定位就是“新能源健康智能SUV”。

他还说道:“我们的信仰是每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健康,而不是自动驾驶,所以我们肯定是把健康道路越走越深。”

当几乎所有车企奋力将自动驾驶的标签贴在每一辆新车上,创维反其道而行之,将健康概念与汽车捆绑,显得有些突兀。

早在2013年,创维将健康概念接入到电视领域,外接相关仪器可测量体重、脂肪、血压等;2016年又推出OLED有机电视,保护青少年的眼睛健康。只不过,这些概念都没有引来大反响,毕竟这也不是什么革命性黑科技。

而且对于大部分来说,电视功能属性是娱乐,健康只是额外额外附加的元素。当这一套健康概念复制到汽车身上是否能成功,还真的要打个问号。

当汽车玩起健康概念,那么美容概念也不足为奇了。两个月前,长城汽车科技节上展出了一项让无数女性为之疯狂的黑科技——胶原蛋白出风口,据说会应用在瞄准女性用户的欧拉品牌。

图片来源网络

简单来说,就是将胶原蛋白集成在顶灯万向风口,再以气化形态喷射,从而实现对驾乘人的皮肤消皱、修复、改善干枯发质。一个胶原蛋白模块大概100-200元,使用有效期为3-5年。

胶原蛋白之于女性的作用,就等于汽车、游戏、电子产品之于男性的作用。在某橙色软件上,胶原蛋白相关商品大多月销超过1万,足以证明胶原蛋白的风有多大。如果真如长城所说,车内就能补充胶原蛋白,而且3年只花几百块,那就比某宝这些产品划算多了。

瞧,别人买发动机送车,长城是买车送终生美容?一看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仙功能,网友评论也炸锅了。

实际上,胶原蛋白是生物高分子,无论是涂、敷、抹甚至吃都无法直接对皮肤产生效果。如果是外用,胶原蛋白作为一种大分子结构物质,根本进入了皮肤通道;如果是内服,经肠道消化后,转化的是氨基酸,也是无法“搬运”到皮肤中。

目前,美国权威机构唯一认可补胶原蛋白的疗法中,仅有皮下注射。长城汽车所谓的胶原蛋白美容模块,大概率也只是一种噱头罢了。当然,长城汽车也没说一定量产,不排除只是一种概念。

测血压心率、催眠、胶原蛋白美容这些功能都算不上是黑科技,某种程度只是将其他领域的技术嫁接到汽车上,亮点虽有,但实用性欠缺。

类似的还有玩起“智能概念”的零跑,依托安防起家的母公司大华股份,推出了静脉识别解锁、人脸识别启动的零跑S01。听着炫酷,实则鸡肋,比如静脉识别解锁只能识别食指静脉,一般都是车主忘记带钥匙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而且前提是要求非常准确地对准位置,还不如传统钥匙开门高效。

还有小鹏旧款G3的360°全景摄像头功能也曾引起广泛热议,通过手机控制或者车内屏幕操作就能实时对车外环境拍照,被人称为“上帝视觉”。

但画质不算高清,实际使用的频率低,所以新款车型G3i已经取消了该功能。

当然不可否认,排除一些鸡肋功能外,更多的智能化功能在往积极的方向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液晶触控屏、无线充电、智能尾门感应、辅助驾驶、语音控制等。

无论是健康、美容概念,还是智能概念,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为品牌做加法,希望给品牌添加高价值,就像戴森的卷发棒、苹果的apple watch等现象级产品一样,能以核心技术完成品牌的高溢价。好几千大洋的产品卖断货,谁不想成为车圈的戴森、苹果。

回到汽车上,要想成为现象级的爆款可没那么容易,因为安全、品质、耐用、实用才是第一要义,不然就算概念多炫酷也只是白谈。我想普通消费者也没期待过汽车能自己带来健康、美容,能最大程度的安全可靠、便利抵达目的地才是关键。

为什么车企热衷堆砌新功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上述这些黑科技新功能大多常见于造车新势力。这些后来者论产品成熟度、制造体系肯定不及传统车企,只能在智能科技的弯道上超越。

于是就有了一些诸如测血压、车顶摄像头等卖点。

于是,拜腾拿出了48英寸超大共享全面屏的M-Byte Concept,FF拿出了集钥匙进入、自动驾驶以及激光雷达等功能和装备于一身的FF91……虽然至今依然是PPT待量产状态,但相比传统车企却有更多新玩法、新“故事”,自带流量,也一点都不妨碍投资者为此砸钱投资。

这道理就跟明星需要包装一样,讲求人设、话题,用尽方法吸流出圈。

另一方面,这些来自互联网科技、家电等企业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积淀和成就,当来到造车圈也容易将擅长的技术与汽车相融合。比如来自汽车垂直网络媒体的李斌带来用户运营思维,来自UC浏览器的何小鹏带来了软件能力和互联网基因,来自ICT领域的华为带来了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等软硬件技术……

这也是为什么造车新势力和华为们经常自信地扬言要颠覆传统,而且面对智能联网、生物识别、5G等新兴技术,新势力的触觉往往更加灵敏,传统车企却背着包袱,向智能化的转型更不是一蹴而就。

不过传统车企中也不乏黑科技,比如奥迪、宝马、上汽等在车机系统、人机交互方面也比较完善,只是不会过分夸大宣传罢了。

黑科技关键还是看实用性

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智能化技术的武装下,汽车逐渐演变成一个“移动生活空间”、“智能空间”,纷纷堆砌各种黑科技,恐怕以后的功能就差上天了。

有的确实是用科技为人类造福,逐渐演变为常见或标配功能。但也有车企为了创新而创新,使得无数的科技和配置沦为鸡肋,比如自动启停、编程大灯等。

这关键还是看是否具备实用性,是否值得消费者为此埋单。怎么判断是否实用也很简单,无非就是看是否解决用户痛点,是否真的满足需求。

如果我是产品经理,我想我肯定不会造出胶原蛋白出风这玩意,应该是自动识别女性生理期,自动启动座椅加热按摩,更为实用贴心,你说呢?(文:太平洋汽车网 曾惠君)

编辑推荐阅读:

中国汽车智障税简史 节油卡只能算小儿科

特斯拉内部禁吃韭菜?回顾中国割韭菜简史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